《数学s版三年级上册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s版三年级上册教案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数学s版三年级上册教案设计数学s版三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 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 你们想了解吗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一起看看数学s版三年级上册教案设计!欢迎查阅! 数学s版三年级上册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 复习 完成口算除法的练习题一组。 学生听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2、二、 情境导入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 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 你们想了解吗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三、 探索新知 1、 出示题目,提出问题:你从题目中都能获得哪些数据和信息? 学生认真读题,从题目中或信息及问题,并与同伴说一说。 2、 指名列式,板书。 学生先列出算式,然后思考算法,并在小组内交流。 3、 组织学生讨论算法。 将学生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可能出现的方法: 1、 230=60 602=30 2、 62=3 602=30 4、 将答案写在书上。 5、 完成试一试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3、体验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6、完成试一试第2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观察纵向的算式,发现规律,在小组内交流。 组织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 三、拓展应用 1.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2.一包糖共80块.分给2人,平均每人 你发现了什么 3.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 还剩多少页每看 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数学s版三年级上册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应用连乘计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理解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体会
4、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 培养学生爱校护校的主人翁情感。 教材分析: 在二年级时学生对连乘的运算顺序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于运用连乘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并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本节课的原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买矿泉水”,在 “试一试”中有一道题“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本节课的实际教学内容正是因此所得到的灵感。备课时我考虑到估计学校约有学生多少人,必须基于学生对学校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恰逢我校正在开展“我爱我校”的活动,于是我灵机一动,将教学的具体内容换成了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题材,在引导学生
5、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爱校护校的情感。 教学重点: 征对具体题目进行正确估算,哪种类型的题目要用连乘来计算。 教学关键: 找关键字句解决连乘问题。估算找类型。(看哪个数最接近哪个整十整百:一类要多估,如:带钱买东西,买布做衣服等;另一类可少估,如:计算题。) 教学教法: 分析法、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讲解鼓励等教学方法。 教学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倾听等学习方式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目的以“了解学校”为主线,使学生被熟悉的校园景象所吸引,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发现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学习
6、中。) 师:孩子们,你们已经在杭西小学学习生活了两年多的时间,你们对我们学校都有哪些基本了解?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1:我们的学校很大。 生2:学校有两栋教学楼,旧楼有3层,每层有4间教室,还有一栋“逸夫楼”,里面有专用多媒体教室和老师办公室、校长室以及学生教室。 师:同学们对学校的建筑了解得真清楚,旧楼就是我们的教室所在的教学楼。(小黑板出示:旧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4间教室,每间教室有4盏灯。) 师:看了这段话,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提那些数学问题? 生1旧教学楼一共有48盏灯,我是用乘法算出来的。教师将学生回答的相关信息板书) (继续出示小黑板:三(2)班教室,老师说道:
7、“欢迎参观三(2)班教室,我们的教室里有4组,每组有5套课桌椅,每套课桌椅148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问题“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展示出来。) 师:估计一下,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 (评析“了解班级”的教学情境一下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板书学生对自己班级所在教学楼进行了解所发现的数学信息,启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目的解决“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的问题要用连乘的方法,这是本节课的一个新知识,对此结果进行估算是给
8、孩子们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此处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一方面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和进行估算的方法,另一方面也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交流的机会。) 1.分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怎样估算“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让每个孩子都有交流的机会。 2.全班交流,请代表说说自己小组的估算方法。 生1:我们组是这样估算的,一组有5套课桌椅,4组就有20套课桌椅,我们把每套课桌椅148元看作150元,20150=3000元。 生2:我们组是这样估计的,一个组有5套,1套148元(看作150元),1组就是750元,4组就是7504=3000元。 师:大家的方法都很好,看来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
9、度来思考。估计教室里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可以先估计一组花多少钱,再估算4组花多少钱;还可以先算出本班4组共有多少套课桌椅?,再估算本班一共要花多少钱? 全班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我们班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然后请不同方法的同学介绍自己的算法并阐述理由。 师小结:虽然同学们思考问题的过程各不相同,有的同学列的是分步算式,有的同学是一个综合算式,但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生:都是用连乘的方法。 (评析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给每一个孩子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教师在新的问题出现时,没有直接灌输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在小组中
10、探索交流、合作学习,这是“以人为本” 的表现。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因希望对自己的学校有更深入的了解,热情很高。值得提出的是,教师在学生全班交流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方法的共同之处,增进了学生深层的思考,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目的紧密联系学校实际,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进一步拓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感受幸福舒适的学习条件来之不易,感受学校对自己的关怀,对学生进行爱校护校的品德教育。) 1.课桌椅问题。 师:同学们 “学校为我们准备舒适的课桌椅一个班大约要花3000元钱。”(桌上乱涂乱刻的痕迹。) 那全年级2
11、个班呢?全校呢?那该要花多少钱啊。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同学们,现在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生: 这是不爱护学校财产的行为。我们发现这种行为要阻止他。 2.。估计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 师:现在你们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多幸福啊。每个星期一,我们全校同学都要聚集在操场举行升旗仪式。(每个年级2个班,有6个年级。) 师:你能估计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吗? 生1:我们不知道每个班有多少人?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怎么办呢? 生2:可以根据我们班的人数来估计。 师:这个建议不错。下面我们分小组估算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再组织汇报。 生1:1个班大约有40
12、人,1个年级2个班大约有80人,6个年级大约有480 名同学。 生2:我们是先算出全校6个年级有12个班,再按每班40人估算全校大约有480名同学。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估计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但尽可能地准确一点,要不估算结果会和实际数目相差太大。 (评析教师在前两部分对校本课程资源素材的挖掘和利用起到了激趣和激智的作用,这一环节则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升华。“课桌椅问题”“灯泡问题”和“估计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均源于校园生活又与本课的教学目标紧密相扣,“爱护学校财产”“珍惜幸福的学习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等品德教育目标都蕴涵在这一个个数学问题之中。“润物细无声”正是校本课程资源利用
13、起到的特殊效果。)(四、说回顾与总结 (目的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1.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怎样估计学校有多少同学了。 生2:我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了。 生3:我知道了学校为了让我们安心学习花了好多钱,我们要爱护学校财产。 生4:学校这么多同学,如果上下楼瞎疯瞎跑该多危险呀! 生5:要靠右行。 生6:我对我们学校了解更多了。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估算和计算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并且对我们的学校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2.课后作业(书上) 我们学校马上要召开校运会了,校运会上也有许多数学问题,如:买矿泉水
14、问题,请你们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这类问题 数学s版三年级上册教案设计3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连乘运算,对后面学习两、三位数乘两位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之前学生已学过混合运算,对连乘的顺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定位于运用连乘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而将难点定位于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目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二)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师生合作交流,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
15、生的数学思维和思考能力。 教学教法: 估算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我主要采取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讲解等教学方法,老师适时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与组员交流,最后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这样做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教学学法: 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习到新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中共同进步。 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中我按以下三个环节展开。 一、复习旧知
16、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道应用题,有了前面的基础再加以引导学生就可以列出综合算式,为这节课的知识目标做铺垫。 二、探索新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适逢我校组织学生到教育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我将教材中的运动会情境改为学生即将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他们的注意,接着提出问题一“买2箱大约要花多少钱”,从而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估算。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对学生来说,估算比列式计算更有难度,他们可能会无法正确理解估算的意思而与精算混淆,因此在教学估算过程中,我先引导他们完成问题一,必
17、要时给他们展示估算的方法之一:先估计一箱矿泉水要多少钱,再估计2箱矿泉水要准备多少钱,然后鼓励他们思考和寻找更多的估算方法。这里还准备了第二种估算方法:先求2箱矿泉水大约多少瓶,再求2箱矿泉水大约要准备多少钱。通过这两种方法的估算,让学生体验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结果可能不相同,但都可能是正确的。 当然学生可能会想出异于这两种的估算方法,只要合理我都会给予肯定,引导他们深入思考,理解估算时每一步为什么那样想。 接着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45页“试一试”第2题:“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 。为更深刻地体验估算,我结合具体情境自行设计了两道练习题:估算全班总体重;估算全校课室的风扇总数。将难点降
18、低,旨在帮助学生深入浅出的学习和理解估算。至此完成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内容。 探索完估算以后,再解决问题二“买2箱矿泉水共花多少钱”学生在列式计算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习惯采用分步计算,我就会让学生回忆在复习旧知阶段采用的方法,鼓励他们尝试列综合算式,引入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目标: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且要求学生能说明每一步计算的意义。学生普遍会先计算“1箱需要多少钱”,这时我会这样问:“除了可以先算出1箱矿泉水的钱,还可以先算出什么呢?看谁能想出第二种方法”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爱表现的心理会促使他们去开动脑筋,发现更多的解答方式。 因为连乘的算式以前已经学过,只是数学比以前大一些而已,所以这里只简要点拨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45页“试一试”第一题,也就是进入了练习巩固阶段。 三、练习巩固 从教学重点出发,我又设计了一道连乘式习题:一栋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3个课室,每个课室有45个座位,这栋教学楼共有几个座位? 完成之后,再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布置相关的作业。至此,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板书设计: 买矿泉水(连乘) 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243 =72 (元) 242 =48(瓶) 722=144(元) 483=144(元) 243 2 242 3 = 722 = 483 = 144(元) = 144(元) 答:共花了144元。 力求简洁,突出重点。 14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