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的答题方法与技巧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阅读的答题方法与技巧幻灯片.ppt(1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散文阅读的答题方法与技巧第1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一、简单的回顾(一)近5年文学类文本得分情况:2005年 20分,人均9.9分,得分率49.5%2006年 22分,人均8.65分,得分率39.3%2007年 22分,人均12.5分,得分率56.8%2008年 20分,人均10.17分,得分率58%2009年 23分,人均8分,得分率34.3%2010年 23分,人均10.74分,得分率46.6%第2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二)得分最低的试题回顾1.2005年第18题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对此应当如何理解?
2、(5分)(人均1.91)(24%得0分)第3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赫胥黎曾预言:一旦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灭亡了。波兹曼认为,赫胥黎的预言应验了。这个结论也许太过悲观,我相信,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第4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考生答案举例:1、波兹曼的
3、结论完全沉(存)在于消极的一面,把文化想得太彻底,没有想到文化正在不断流传下去,因此这个结论太过悲观。他的观点在把消极的方面一直继续下去,没有对人类产生自信,反而把进化的人类说成是退化的原始人,因此听起来像是诅咒。(0分)2、在作者看来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当今社会,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对文化是不利的,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人们对待文化的态度不利人类生存发展,所以作者认为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3分)第5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2006年 第16题: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6分,人均2.
4、07分,得分率34.5%)画线句: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参考答案:既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物质生活,又期待延续纯净的环境或纯朴的民风或闲适的情调,作者感到两难。(各2分)考生照抄第一句或两句的,第6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2006年江苏卷 汤世杰一幅烟雨牛鹭图末段:我像什么都看到了,但又像什么都没看到我在想那个农人。在远处躲雨的农人一直没有入画,但我相信他一直在场。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有关,他才是这个场景真正的主角。21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大山下的土地是农人唯一的财富,其实不也是整个人类的唯一财富?尽管这个场景太古老太原始
5、,一无现代文明的气息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没有杀虫剂,没有汽油味儿,没有订单农业,没有CEO(首席执行官),没有与污染一起抵达的富裕;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我忘情地凝视着,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拍一张照片吧,或者干脆就像我这样,用目光把它留在心中:那是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在遥远的梦中看上一眼,暗夜醒来泪水也会悄然洇湿枕角一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怎么说都是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永远的牵挂。第7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2006年 第17题:文章把“烟雨”作为牛鹭活动的场景,作者的用意
6、是什么?(6分,人均1.41分,得分率23.5%)参考答案:朦胧(或诗意)之美;和谐(或自然)之美;作者迷茫的情思。每答对一点得3分,给满6分为止。答农村、田园气息、人与自然、动物自然、乡村田野、画面美、大自然美,不给分,其他与答案关联者给分。第8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07年第15题:“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4分,人均1.99分,得分率49.07%)参考答案:选取麦天代表性事物(1分),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描写(2分),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
7、富有韵味。考生答案举例:1.通过拟人的手法(1分)以及对一些颜色的细致描写,更生动有趣地写出关中麦收的喜悦、丰收的场景。2.”鲜红的收割机”中的“鲜红”表达一种喜庆的色彩,以及“突突突地叫个不停”描写出收割机的工作状态(2分),“黄亮亮金灿灿的麦子”“湿润的麦秸香”(1分)语言表达十分生动形象,准确地刻画出一幅真实的收割图。第9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2008年第12题: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4分,人均1.99分)第14题: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人均2.24分)第10页,共137页,编辑于2
8、022年,星期六2009年第13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人均0.27)简析: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对表达技巧的鉴赏评价,必须与内容分析结合起来思考。本文“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散见文章各处,表现手法属于“托物言志、借古喻今、虚实结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
9、: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第11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2010年第11题: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分,人均1.86分,得分率为37.2%)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气贯滇西的怒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
10、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第12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解析】考查描写类表达技巧,可转换题目,即“文中画线部分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峡谷的险峻气势”?“视觉、听觉”比较容易,由所见之景方位不同推出“视角变化”,“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为内心感受。参考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第13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以上的回顾看出什么问题来呢?1.阅读文本的习惯差,体验感悟能力不高,也就是不能走进文本,而江苏的阅读题恰恰是“引导考生走进文本”精读,客
11、观性阅读2.缺少基本的鉴赏知识和鉴赏技能表现为弄不清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表达特色这些概念及其关系。第14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二、散文阅读的要求1.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鉴赏散文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散文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第15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2.考试说明的要求:总的要求:注重审美体验;感受作品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
12、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具体要求: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把握各部分的关联和安排,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探讨作者的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第16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考场阅读要求分清作品的类别:是叙事、写景、记人,还是哲理、抒情散文等。把握内容:首先把握作品中的“我”我的立场、观点态度;重视作品所运用的材料。归纳要点:局部的或全文的内容要点。摸清思路:分析线索、层次,结构特色。初析表达: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的方法;主要表现手法。第17页,共137页,
13、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三、考场阅读例说 上善若水 张笑天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顿生感悟。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长短,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第18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
14、的诗篇传颂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享其利“。第19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
15、面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第20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起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二为一。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
16、,我仿佛是那块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好在都江堰有。第21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临别的晚上,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美味的河鲜,窗外是涛鸣的和弦,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
17、。第22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简要分析、归纳:这是一篇富含哲理的散文。全文的思路是:由水写到都江堰,写到都江堰所蕴涵的“人类的智慧”,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对人生的思考。全文的结构:首段为总领段,“令人顿生感悟”领起下文,其中画线的句子三个问号,核心在“还是”一句。第二段从水之“上善”,接着说三层意思:都江堰顺应自然,符合生态,故而能长久,是上善之作;二层由物及人,进一步指出都江堰修筑者李冰及其后任维护者与都江堰“同辉”,可谓上善之人;最后把前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而有所感悟,做上善之人,办上善之事。第23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表达上本文
18、不以描写见长,叙述成分也不多,而以议论、抒情为主,中间运用了不少文献资料和诗文;运用了对比的写法。阅读时应该把那些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议论性、抒情性的)画出来,以帮助思考、分析和归纳。第24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11.开头一段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人均2.21)简析:本题考查分析结构的能力。问“对文章内容”表达的作用,首先要分析句子本身的内容和形式,再分析它与文章内容的关系。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三个问句从水到都江堰,再到“文化精神”,呈现由实而虚的变化,这恰恰与文章思路一致。参考答案: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
19、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第25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考生答案举例:学生1:形式上:与标题呼应,强化主题;与文中对都江堰的介绍相呼应;排比手法,增加气势。内容上:提出问题,吸引读者思考;表达都江堰的壮丽,引人思索;设置悬念。(得?分)学生2:内容上:是对于上文“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的疑问,为下文写都江堰的河水及孕育的文化做铺垫。结构上:运用三个疑问,构成排比,增强句式,引起读者兴趣,增强文章的感情色彩。(得?分)学生3:运用三个问句构成排比,增强气势;使用问句,设置悬念,给人思考;为下文赞扬都江堰作铺垫。(得?分)第26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学生4:用
20、设问的方式,引起读者思考,点明主旨,为下文写都江堰的文化精神作铺垫。(1分)学生5:提出疑问,表明中心;围绕疑问,展开描述;概括文章每个阶段的中心论点;层次分明,循序渐进。(0分)学生6:开头运用反问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气势,点明了文章主旨,为下文作好铺垫。(0分)第27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12本文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分,人均3.53分)简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评价能力,兼及内容的归纳。需对各部分、各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作分析,发现答案涵盖段,第段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和第段“分四六,平涝旱”指出治水方法的科学;第段写顺应
21、原始自然理念的正确;第段写暗合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第段“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和第段“青春永驻,从容运转”写其功效长久。第28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参考答案:因为都江堰的建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方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分四六、平涝旱”;功效长久: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作用;体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考生答案举例:第29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学生1:都江堰不污染环境,不危及生态,不切断鱼类洄游的路线;都江堰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都江堰干净持久,从容运转,滋养着几千万人民。(分)学生2:都江
22、堰是2200多年前李冰运用人类智慧劈山引水修筑而成的,都江堰的修筑更加体现了人类智慧,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并造福子民,孕育出流水至高的文化,所以,都江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分)学生3:曾有许多人在都江堰这里写出了传诵千古的诗词,还有李冰的造水渠。(分)第30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相关信息有:第三段“2200多年前李冰低作堰、深淘滩”,“百姓飨其利”。第五段“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第九段“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对这些议论性的句子进行确认整合,这些信息涵盖“理念、方法、功效、哲学思想
23、”四个方面 第31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13.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人均0.27)简析: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对表达技巧的鉴赏评价,必须与内容分析结合起来思考。本文“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散见文章各处,表现手法属于“托物言志、借古喻今、虚实结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
24、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第32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考生:采用虚实结合,将文化与都江堰联系起来;采用对比论证,将仍存的都江堰与消失的郑国渠相对比,表现都江堰的生命力之强。(得3分)考生:运用了借物抒情,大量写都江堰的水,解释“上善若水”的含义;运用议论的手法,论古人,论如今;运用对比的手法,写都江堰的好处,与众多河流形成对比。(得3分)考生:运用抒情议论的方式,赞美讴歌都江堰,来表现它的上善若水。(得3分)第33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考生:托物言志,借对都江堰
25、的称颂,表达了对上善若水的文化精髓的称颂。(得?分)考生:采用了多次对比的议论方式。(得?分)考生:采用了用典故来抒发自己感情,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来抒发内心的赞美之情(得?分)考生:作者不直接描写都江堰,而是用长江黄河淮河来衬托都江堰的干净持久,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运用了著名诗人的诗篇来赞美都江堰。(得?分)第34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大量的写的是修辞手法。而修辞手法是从具体的语句而言。他问你的是全文,你答的是局部,从思维方法来说就是不对的。以下都是得的0分:反问、设问,突出强调了都江堰的原生态是生命之泉。对比衬托:突出都江堰的不同之处;用其他山衬托都江堰,表现都江堰对人类
26、的影响之深,作用之大。情景交融,写景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感情。第35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善于举例,引用古人之说来支持自己观点。长短句并用,使文章充满生趣,生机盎然。比喻拟人手法,把都江堰写活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上善若水。引经据典,引用老子上善若水为题几许多经典诗词,增强了文化内涵。联想。描写时善于联想古人的例子,增强都江堰的文化内涵。象征。把都江堰象征人类的智慧。第36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作者主要写了都江堰对历史和人类作出的贡献以及都江堰留下的文化,是以都江堰对人类的贡献来赞美都江堰的壮美,比以描写都江堰更能体会出都江堰的特色。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
27、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与透明合而为一。第37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14.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6分,人均2.49分)简析:本题考查多角度多层面探究作品丰富意蕴 的能力。应从标题“上善若水”的含义入手,看全文说了几层意思。共三层意思:都江堰顺应自然,符合生态,故能长久,是上善之作;由物及人,都江堰的修造者李冰及其后任维护者,与都江堰“同辉”,为上善之人;最后由前两者引出感悟,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参考答案: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
28、善之作(分);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分);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分)。第38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学生1: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折射老子心中的道;表现都江堰既能灌溉,又能防洪,滋养天府之国的子民;体现修建都江堰的人李冰及其他人的智慧和科学方法;呼吁我们能与自然和谐发展。(分)(实际点)学生2: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折射老子心中的道;都江堰滋养天府之国的子民;修建都江堰的人李冰及其他人的智慧;赞扬了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官员的政绩辉煌。(得4分)第39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
29、,星期六学生3:都江堰的水如“上善若水”般清爽;都江堰孕育很多人如“上善若水”般无私;都江堰体现中华民族伟大智慧;都江堰一直沿用至今,如“上善若水”般永存。(得2分)学生2:只答到都江堰的水和修建都江堰的人,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没有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学生3:只答到都江堰的水,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虽说写了4点,实质只有1点。第40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回答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阅读作品不够深入,文章的结构层次没有搞清楚,没有看出由水及都江堰,由都江堰及人,最后说感悟或启发的思路。不会审题,看不出题干的暗示性,
30、如第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以什么见长呢?抒情、议论也。思维习惯差,思维能力低,如“情具体说明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这明显是从文章整体出发的,许多考生只说修辞手法。修辞一般是就具体语句而言的。第41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阅读例说2:0909北京卷北京卷 司马祠一说到韩城,自然会想到司马迁。地以人传,由于崇敬司马迁,我对韩城心仪已久。在这次游览的历程中,韩城的地势之高,地廓之阔,田园之丽,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韩城南边是一个有别于周围山原的盆地,绿树葱茏,良田万顷,疑是到了江南仙境。从这里流入黄河的芝水,使芝川有着天赐的好风水。与司马迁结缘的汉武帝,曾想长生不
31、死,那些方士官宦之流投其所好,竟在这一带挖到了灵芝。汉武帝喜得瑞草,却也没能活到今天,只是由此将原名陶渠水这条河更名为芝水了。过小石桥,穿木牌坊,踏上石砌的古道,便开始了仰望中的登攀。第42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脚下的古道是用宽大厚实的石条铺成的,粗砺坚硬,历经数千年而牢固如初。古道始建于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继续开凿这条悬崖上的交通要道。楚汉之争,韩信经这儿运过兵;汉武帝祭祀后土,经这儿往返行宫;隋朝末年,李世民经过这儿攻入长安,明末李自成经过这儿渡龙门,直捣燕京。这条巨石铺起的古道,万年不朽,是另一部书写在石头上的史记。太史公之前之后,这里上演过的金戈铁马的历史
32、活剧,都被载入了有形无形的史册之中。而这座历尽沧桑的司马祠,也正是在有形之中负载着史圣无形的精神内涵。第43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高山仰止”,是诗经里的名句,嵌在这头顶的牌坊上,正好合了拜谒者的心情。这时,你的脚步已踏入了神道,登九十九级台阶,就可以抵达祠顶了。砖石砌成的九十九级台阶据说用意取于易经,九为数之极,九九则至高无上了。皇上的祖祠称九庙,官衔不算高的太史令却也有九十九级的神道,确乎有造祠者藐视皇权之意。更具寓意的是说司马迁经受了多么坎坷曲折的磨难,才登上史圣之巅峰。他“以天地为量,不计小耻”,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光照后世。第44页,共137页,编辑于202
33、2年,星期六攀至最高层的祠院,地势开阔了。殿内有若干碑碣,奇妙的是那一块梦碑,说唐朝褚遂良于同州梦见一女子,自称司马迁侍妾,叫随清娱,迁遭难后忧伤而死,褚氏遂作碑文。是实录还是虚幻,莫衷一是。造于北宋的司马迁泥塑像,不是宫刑后无胡须的“妇人像”,是据芝川乡间寻访到的太史公壮年线描画像塑造的,相传画像出自司马迁夫人之手,泥塑像面稍北望,是在想念苏武和李陵吧?传说司马迁去世后,是其夫人柳倩娘和子女,将太史公的骨骸运回故地,掩埋在这冈上的。有种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得之天地,不能有丝毫损伤,司马迁受了宫刑,有辱祖先,故未能埋入祖茔。这是谁的悲哀呢?我宁可认为,此处枕家山,临大河,气势雄伟,一览众山
34、小,是史圣最佳的长眠之处。寝宫后是司马迁圆型砖砌墓冢,为元世祖敕命建造的蒙古包状的墓,墓壁上嵌有砖雕八卦卦象,“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第45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非大智大勇者莫属。墓顶一柏形若颤抖的五指,傲指苍穹。这是天问!我听见史圣在歌唱。这歌声穿越古今,扬善弃恶,与大河共舞。天空有雄鹰飞过,它读圆的墓冢,读方的祠院,读直的神道,再读弧形的小桥大路,这竟然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问号。1.第二段”仰望中的登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要点一:在结构上统领下文,承上启下;要点二:表现司马祠的地势由抵向高的走向;要点三:暗含对司马迁的景仰之情。2.文章侧重描述了司马祠哪些“有形
35、”的部分?这些部分各自负载着什么与司马迁有关的“无形”内涵?第46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简析:借助“侧重描述”的提示。第四段,九十九级台阶,暗示司马迁的人生大难,喻示成就至高无上;第五段按时间顺序写与唐人相关的碑文,造于北宋的塑像,元代修建的圆型墓冢,以及墓冢上的一柏。作者借以传达出历代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梦碑传达历朝人们对司马迁的思念,塑像传达出敬重:人格伟大,形象伟岸;元代墓冢追赞司马迁的大智大慧;傲指苍穹的柏松既是他挺立的人格精神的象征,也是他“究天人之际”的“天问”的象征。参考答案:要点一:九十九级神道司马迁所经受的磨难;要点二:泥塑像司马迁“完人”形象;要点三:墓冢
36、司马迁的大智大慧;要点四:墓顶一柏司马迁的“天问”。第47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3.阅读结尾一段,(1)四个“读”字的运用,有什么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参考答案:把司马祠当成历史的大书,强调它特别值得解读;引发读者对司马迁人格与精神进行深入思考。(司马祠是司马迁人格精神的载体)(2)结尾一句“这竟然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问号”,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原文作答。示例:“问号”可以看成是司马迁的“天问”;“问号”是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的表征;太史公的一生给华夏历史留下的是长久的思索和不断的追问;太史公究竟给后人留下了什么样的思考第48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四、散文试
37、题之比较(一)08全国卷1 阳关古道苍凉美苍凉,凄凉。“美”是一种审美评价。美在何处?全文内容概述:闻名遐迩的古阳关,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曾经是通西域的重要关隘,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如今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广漠雄浑。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但有林带、沟渠、禾田。在古代戍边将士在这里遭遇生死之劫,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人心;古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的阳关已出现林茂粮丰的景象,最后引郭小川的诗句作结。第49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1.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
38、什么闻名遐迩。简析: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这一题阅读的注意力放到重要内容上;找到答题区间是第2段。参考答案: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必经的关口;王维渭城曲诗中对古阳关的咏叹;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第50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2.根据上下文,解释画线句子的含意。(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和诗人。简析: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能力。一是对句子本身作分析;二是联系上下文。参考答案(1)广阔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2)城砖磨制的阳
39、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关古镇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3)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使戍守边关的将士对生活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感触,给后人留下哲思和诗情。第51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3.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简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关键是依据文本,不能脱离文本自说自话。(苍凉,凄凉)参考答案: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古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答出第一点的很多,提及后两点的甚少)第52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文章末尾引用郭
40、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简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能力。关键是把最后一段放在全文中考察分析。参考答案:第一问: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第二问: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是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第53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二)09广东卷 耕作的诗人 张 炜本文叙写的是俄罗斯的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耕作”事迹和精神。从俄罗斯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落笔。托翁在几部重要作品之间相隔的时间比较长,这期间他都在土地上劳作,与庄园的人们打成一片,融化在他们之中。他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于是情感更为朴实和扎
41、实,精神与身体一样健康。托尔斯泰鼻孔嗅满青草和泥土的气息,才有非凡的发现。他的去世也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老人乘坐一辆马车,抛却了庄园,要奔到更遥远更苍茫的土地上去与贫穷的人生活在一起。他仅仅走到一个乡村小站就躺倒了。这一刻向我们诠释了诗人的一生。第54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1.文中画线部分中的“它们”指什么?中的“踩出深深的凹痕”有何寓意?晨雾中,淡淡的光影里闪出了一头牛、一只狗、一群欢跳的麻雀。有人担来了马奶,原来是头上包着白巾的老妇人用木勺敲响了酸奶的桶,她小心地充满溺爱的咕哝声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转过身,脚下那双粗大的皮靴踩在地上,踩出深深的凹痕。答:“深深的凹痕”的寓
42、意是扎根大地。第55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2.简述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一生是“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简析:这句话是在首段说的,关涉全文。它考查分析作品内涵的能力。答案:身为贵族,却离不开土地;死在去往更遥远的土地的路上。写作与日常劳作联系紧密,稿纸相当于田园。在生活中投身到日常劳动中去,和土地上的一切打成一片,从中获得诗情与创造力。第56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3.从全文看,作者把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的诗人”的意图是什么?简析:本题考查对创作意图的探究能力。应在阅读中揣摩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然后进行提炼和概括:赞美他的“耕作”精神;针砭那些以贵
43、族自居的作者把写作与日常的劳动绝然分开;最后用议论直接表达对创作的态度,他认为,只有与土地融为一体,脚踏实地从事劳作,“才有深刻的感悟,才有非凡的发现”,才会有创造力和判断力。参考答案:“耕作的诗人”是对托尔斯泰创作与人生的概括与评价,表达了作者多托尔斯泰的崇敬与认同。表达了作者扎根大地、融入人民的创作理念和人生态度。表达了对其他作家的批评以及对当今中国文坛的不满。第57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09福建卷 阿 庆 丰子恺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出街作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我家住
44、在后河,是农民出入的大道之一。多数农民都是乘航船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乘船,挑着一担柴步行入市。卖柴要称斤两,要找买主。农民自己不带称,又不熟悉哪家要买柴。于是必须有一个“柴主人”。他肩上扛着一支大称,给每担柴称好分量,然后介绍他去卖给哪一家。柴主人熟悉情况,知道哪家要硬柴,哪家要软柴,分配各得其所。卖得的钱,农民九五扣到手,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农民第58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情愿九五扣到手,因为方便得多,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去买物或喝酒了。我家一带的柴主人,名叫阿庆。此人姓什么,一向不传,人都叫他阿庆。阿庆是一个独身汉,住在大井头的一间小屋里,上午忙着称柴
45、,所得佣钱,足够一人衣食,下午空下来,就拉胡琴。他不喝酒,不吸烟,唯一的嗜好就是拉胡琴。他拉胡琴手法纯熟,各种京戏他都会拉。当时留声机还不普遍流行,就有一种人背一架有喇叭的留声机来卖唱,听一出戏,收几个钱。商店里的人下午空闲,出几个钱买些精神享乐,都不吝惜。这是不能独享的,许多人旁听,在出钱的人并无损失。阿庆便是旁听者之一。但他的旁听,不仅是享乐,竟是学习。他第59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听了几遍之后,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足见他在音乐方面,天赋独厚。夏天晚上,许多人坐在河沿上乘凉。皓月当空,万籁无声。阿庆就在此时大显身手。琴声宛转悠扬,引人入胜。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不及阿庆的胡
46、琴。因为琵琶是弹弦乐器,胡琴是摩擦弦乐器。摩擦弦乐器接近于肉声,容易动人。钢琴不及小提琴好听,就是为此。中国的胡琴,构造比小提琴简单得多。但阿庆演奏起来,效果不亚于小提琴,这完全是心灵手巧之故。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请他教授。阿庆只能把内外两弦上的字眼上尺工凡六五乙让教给他。此人按字眼拉奏乐曲,生硬怪异,不成腔调。他怪怨胡琴不好,拿阿庆的胡琴来拉奏,依旧不成腔调,只得废然而罢。记得西洋音第60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乐史上有一段插话:有一个非常高明的小提琴家,在一只皮鞋底上装四根弦线,照样会奏出美妙的音乐。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时特制的。笔者曰:阿庆孑然一身,无家庭之
47、乐。他的生活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可见音乐感之深,又可见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1983,2月9日文汇报)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A.阿庆对生活要求不高,做“柴主人”所得的百分之五的佣金,足够他一人衣食之用。他没有其他嗜好,把生活的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B.阿庆有空闲(半天工作),有学习条件(可免费听留声机),有表演舞台(夏夜的河沿),有崇拜者(一青年拜师),这些造就了他非凡的音乐才能。第61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C.作者先写琵琶不如胡琴动人,钢琴不如小提琴好听,再写阿庆用构造简单的胡琴演奏,效果不亚于小提琴,最后水到渠成,点明阿庆心灵手巧。D.
48、文章有很多对浙西乡土风情的描写,这些描写,除了交代主人公阿庆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展示了江南水乡风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E.文章语言别有风味,有典雅的文言,如“商贾辐辏的市场”、“只得废然而罢”,也有通俗的口语,如“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2.作者用哪几件事来表现阿庆的音乐天赋?请简要分析。第62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参考答案:1.BD2.要点:阿庆旁听留声机,听几遍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表明他的音乐悟性高于其他听众。夏天晚上阿庆在河沿为大家演奏大显身手,很受欢迎,体现他得演奏技艺高。用一青年学胡琴与阿庆拉胡琴对比,突出阿庆心灵手巧,独具音乐天赋。3.请结合阿庆这一形
49、象,探究作者提出的“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的观点。3.精神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之外,人们还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精神生活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是物质生活所不能替代的。(需结合阿庆作探究说明)第63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经过比较获得的基本结论:不同类型的散文命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哲理散文重在对哲理的理解、分析和阐说;以写景为切入点的文化散文,侧重于对文化内涵的分析、概括;以叙事为主的散文,侧重于对所叙之事的分析、概括;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注重人和事的分析归纳。不同类型的散文都注重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和概括;都注重对文章所用材料作用的分析、归纳;都注重
50、对写作意图的分析、概括。一言以蔽之,都注重对意蕴的探究和对表达技巧鉴赏。第64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五、关于归纳内容要点归纳内容要点是一种基本的阅读能力,它是一个考点,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阅读题的回答,都需要归纳内容要点。例1:2007年全国卷1第17题 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总想为你唱支歌)这是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试题。要正确回答,先要明主旨、概括内容要点。第65页,共1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在大西北我曾经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若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缕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