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月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月考一 (化学)一、选择题1.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空气液化,矿石粉碎B.碘升华,红磷燃烧C.酒和醋的酿造,铁生锈D.农家肥的腐熟,开水沸腾2. 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金刚石硬度大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3.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4. 空气的成分: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按体积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B.C.D.5. 硼酸常用于治疗小儿湿疹,如图是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
2、息。下列关于硼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素符号为BB.是非金属元素C.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6. 蜡烛燃烧与石蜡熔化最本质的区别是( ) A.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B.一个由固体变成气体,一个由固体变成液体C.一个是放热,一个是吸热D.一个有新物质生成,一个无新物质生成7. 2012年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有可燃性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
3、量越好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8. 中考体育测试,50m短跑的运动场上发令枪打响时,产生的白烟主要是( ) A.P2O5B.SO2C.H2O(气)D.CO29. 对比相同数目的S和S2两种微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一种元素B.它们的核电荷数完全相同C.它们的质量基本相同D.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10.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相似的两个实验。(图1、图.2分别是波义耳和拉瓦锡进行实验的示意图)。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两个实验中,曲颈甑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C.银白
4、色的液态汞剧烈燃烧,迅速变成固体D.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11. 图1是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点燃红磷,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气压不变是红磷没有开始燃烧B.BC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燃烧放热使气体膨胀C.CD段气压减小是因为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D.DE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烧杯中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增大12.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注射器内有液体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
5、内液面上升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13. 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2H 2NH3 SO2 Cu+2O Mg2+ 2OH 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14.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5.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他将量筒摆放平稳
6、,面对刻度线,首先俯视凹液面量取79mL液体,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70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9mLB.小于9mLC.等于9mLD.不能确定二、填空题 下面是某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将下列所述环节补充完整。“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环节;“呼出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环节;“呼出的气体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环节;“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环节;“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环节;“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
7、中的“_”环节;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_(填上述序号)。 按要求填空。(1)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原子核、电子这些粒子中: (1)决定原子种类的是_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有_。 (3)带正电的粒子有_(4)不显电性的粒子有_ (5)带负电的粒子有_(2)根据下列微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选填字母代号或填符号) (1)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是_,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的微粒是_;易得电子的微粒是_(3)表示阳离子的微粒是_,其离子符号为_(1)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原子核、电子这些粒子中: 三、解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氯元素(Cl)是一种重
8、要的非金属元素,氯气是双原子分子,在通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气体。材料2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氯气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与水、碱等化合物反应。材料3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HCl)。 (1)氯气的化学式为_,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 (2)请总结氯气的有关性质:物理性质:_;化学性质:_。(各找出一点即可) (3)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你认为闻氯气的方法是:_。 (4)写出材料3中的文字表达式_。 有一种含有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
9、质量的112为1.661027kg ,已知1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2.6571026kg,求: (1)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_。 (2)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另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nkg,且其中有a个质子,则A原子的中子数是_。 (3)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四、实验探究题 李彬同学就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一系列的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一】李彬同学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于火焰中,约1s后取出。然后再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短玻璃管。【实验分析】(1)李彬同学把小木条迅速从火焰中取出,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中A所示,这证明焰心_。(2)李彬同学向焰心斜
10、向插入一根细短玻璃管,观察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所示),将燃着的木条接近玻璃管的上口,上口处产生火焰。我认为焰心物质具有的性质是_。 【实验操作二】李彬同学再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3)我们可预测:烧杯内壁会出现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4)由此可得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为_。 【实验操作三】李彬同学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做出假设】猜想: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猜想: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猜想: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实验操作】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
11、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实验分析】(5)操作是为了验证猜想_(填“”“”或“”),但是这样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6)操作中若_,则猜想不成立。(7)操作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猜想_提供了证据,原因是_。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实验回顾】如图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_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
12、实验过程中,有同学测得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答一点)。 (4)实验过程中,有同学忘记在橡皮管夹一个弹簧夹,请问,待实验结束后,进入瓶中的水 (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五分之一。 (5)该实验装置不换,继续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所用药品红磷还可以换成下列物质哪种物质_A白磷 B木炭 C细铁丝 D二氧化锰 (6)该实验中,不可以把红磷改成硫粉,原因是_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定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实验改进】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
13、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从而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交流表达】(7)根据上表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8)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_(答两点)。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月考一 (化学)一、选择题1.【答案】B【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解答。【解答】A空气液化,矿石粉碎的过程中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
14、题意;B碘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碘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红磷燃烧能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C酒和醋的酿造,铁生锈的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农家肥的腐熟会分解其中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开水沸腾只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答案】B【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
15、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与水,属于化学变化,利用其了化学性质,故B正确;C金刚石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两者的物理性质,故D错误;
16、故选B。3.【答案】B【考点】实验操作规范【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选B4.【答案】C【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解析】根据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比较排列即可解答此题。【解答】各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故体积分数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故选C。5.【答案】D【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根据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解答。【解答】A根据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可知元素符号为B,故正确;B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可知硼是非金属元素,故正确;
17、C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硼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故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故选D。6.【答案】D【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蜡烛受热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蜡烛燃烧
18、与石蜡熔化最本质的区别是一个有新物质生成,一个无新物质生成。故选D。7.【答案】B【考点】氮气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氧气的用途氧气的化学性质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氧气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不是越好;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
19、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解答】A氧气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A错误;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其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故B正确;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不是越好,故C错误;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错误;故选B。8.【答案】A【考点】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物理性质【解析】A根据五氧化二磷是固体进行分析,B根据二氧化硫是气体进行分析,C根据水蒸气是无色的进行分析,D根据二氧化碳是无色的进行分析。【解答】
20、在化学中烟指的是固体颗粒,雾指的是液体小水珠。A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颗粒,故A正确;B二氧化硫是无色气体,故B错误;C水蒸气是无色的气体,故C错误;D二氧化碳是无色的气体,故D错误;故选A。9.【答案】D【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元素的概念【解析】根据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原子中质子数等于其核电荷数,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等,分析判断即可。【解答】根据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原子中质子数等于其核电荷数,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A . 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质子数不变,仍属于同种元素,故A正确;B . 硫原子得到2个
21、电子形成硫离子,质子数不变,它们的核电荷数完全相同,故B正确;C . 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质子和中子不变,它们的质量基本相同,故C正确;D . 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则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故选D错误;故选D。10.【答案】D【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解析】加热条件下,汞和氧气反应生成粉红色固体氧化汞,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解答】A、波义耳的实验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加热条件下,汞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氧化汞是红色固体,不是黑色固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
22、银白色的液态汞加热时不会剧烈燃烧,反应速率较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氧气完全反应后),该选项说法正确。11.【答案】D【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解析】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装置的气密性好;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AB段气压不变是一开始未达到红磷燃烧的温度,红磷没有开始燃烧,故A正确;BBC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
23、压增大,故B正确;C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装置内气压减小,故C正确;DDE段气压增大,是因为反应结束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后,瓶内气体会被压缩,所以压强比水倒流前大,气体体积减小,故D错误;故选D。12.【答案】C【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解析】结合大气压强的知识解答该题。【解答】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当缓慢推动活塞时,瓶内气压会大于外界大气压,会使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故选C。13.【答案】C【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A、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24、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D、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解答】A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错误,故A错误;B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Cu+2O中的“2”表示Cu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B错误;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SO2、H2O中的“2”分别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C正确;D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H中的“2”表示氢原子的个数为2,故D错误;故选C。1
25、4.【答案】A【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性质物质的微粒性【解析】根据分子的定义与性质回答问题。【解答】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后,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导致乒乓球球膨胀鼓起来,而不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故A错误;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B正确;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故C正确;D人在吸烟时,呼出的烟雾分子在空气中不断运动,并随呼吸进入非吸烟者的肺中,致使非吸烟者受到危害更大,故D正确;故选A。15.【答案】B【考点】量筒的使用【解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
26、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79mL,此时量筒内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79mL,倒出部分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70mL,实际体积大于70mL,故倾倒出的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9mL,故选B。二、填空题【答案】提出问题,解释与结论,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制定计划,反思与评价,【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对呼出的气体进行提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环节;“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确定了该
27、气体是什么气体,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解释与结论环节;“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产生了疑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 将呼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收集到了石灰水变浑浊的证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收集证据环节;“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制定计划环节;“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对实验进行简单的总结评价,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反思与评价环节;依据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可知,正确的顺序为:。【答案】(1)质子, 分子、原子, 质子、原子核, 分子、原子、中子, 电子,(2) A; B、E, B; F,E;Ca2+【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
28、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略三、解答题【答案】(1)Cl2,17(2)通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气体,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与水、碱等化合物反应(3)打开瓶盖,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4)氢气+氯气点燃氯化氢【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闻气体气味的方法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析】(1)根据非金属单质气体的化学式的写法进行书写即可;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分析回答;(2)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
29、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3)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4)根据题意,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1)由题意可知,氯分子是双原子分子,所以氯气的化学式为Cl2;由题意可知氯元素是17号元素,说明该元素的原子质子数是17,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7;(2)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由此分析氯气的物理性质为:通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气体;化学性质为:
30、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与水、碱等化合物反应。(3)扇气体闻气味时采用扇闻的方法,打开瓶盖,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4)由题意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氢气+氯气点燃氯化氢 。【答案】(1)12(2)12nma(3)解:已知1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2.6571026kg,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1.661027kg,所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6571026kg1.661027kg=16,答: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考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1、有6个中子的碳原子相对原子质量6+6=12。(2)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另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nkg,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nkgmkg112=12nm;其中有a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A原子中的中子数是12nma。(3)解:已知1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2.6571026kg,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1.661027kg,所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6571026kg1.661027kg=16答: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四、实验探究题【答案】【实验操作一】(1)温度最低,(2)具有可燃性【实验操作二】(3)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蜡烛+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
32、【实验操作三】(5),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玻璃片没有出现水雾,(7),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均不能燃烧【考点】实验现象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实验方案的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蜡烛燃烧实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 【解答】【实验操作一】(1)由图中A所示现象,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木条两侧变黑中间未变色,说明焰心温度最低。(2)由图B所示,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短玻璃管,观察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将燃着的木条接近玻璃管的上口,上口处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具有可燃性。【实验操作二】(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
33、壁出现水雾,说明有水生成,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故填:水雾;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4)由(3)结论由实验现象可知,石蜡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实验操作三】(5)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但由于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6)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则猜想不成立。(7)熄灭蜡烛,并
34、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这说明白烟可燃,具有可燃性,这就证明了假设的正确性;因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所以为假设提供了证据。【答案】(1)4P+502=加热2P2O3(2)气压(3)红磷量不足或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4)大于(5) A(6)硫燃烧后的产物是气体。(7)20.2%(8)铁的缓慢氧化使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更为彻底,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测量时考虑到导管容积和扣除内容物后的集气瓶容积,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解析】实验回顾(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02=加热2P2O3(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交流表达(7)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80m154.5mL126mL100%=20.2%(8)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精确度更高的原因是:氧气完全反应,避免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导致的空气外逸。【解答】略略略略略略略略第17页 共18页 第18页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