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小学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小学教育-.doc(5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分类号 密级UDC 编号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以禄劝县LS小学为例英文题目:A study on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Chinese Oral Communi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A Case Study of LS Primary School in Luquan County学 院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专业学位类别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领域 小学教育研究生姓 名 周小琼 学号 Z13920215003 导 师 姓 名 孙淑芳 职称 副教授2019年 3月15日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2、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云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
3、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VII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当今社会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一些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学生受地域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参差不齐,与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整体低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发展。为了提高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本研究应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经验总结法,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汉语口语交际教学的实际情况,以昆明市禄劝县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为切入点,通过调查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发现LS小学
4、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旨在通过以上调查研究,探讨改善禄劝县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和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通过研究发现禄劝县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教师与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禄劝县LS小学教师口语交际教学方言使用较多;教师口语交际能力不高,自我认知不足;口语交际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不科学;教学评价缺乏全面性与多样性。其次是少数民族学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日常交际方言使用较多;学生对口语交际课的认识不足;口语交际教学内容不贴切,学生参与度低。为了改善禄劝县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本研究对禄劝县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存在问
5、题进行归因分析,分析发现禄劝县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受到教师、学生、教材内容、评价方式及口语交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表现是教师和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知不足;学生缺乏宽松、和谐、民主的交际环境;教材缺乏少数民族特色;口语交际教学评价单一。通过以上对禄劝县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研究认为要改善禄劝县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提高禄劝县LS小学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首要任务是提升教师与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其次是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汉语口语交际环境;再次是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丰富教材资源;最后是建立多元化的口语交际教学评价。希望这项研究成果能够改善禄劝县LS小
6、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提高LS小学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也对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及其他民族地区的民族学校的口语交际教学有参考作用。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少数民族AbstractAbstractNowadays,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in Chinese teaching can improve students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Ho
7、wever, the students in some remote minority areas are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region, their oral communication level is uneven, compared with the students in developed areas, their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is low as a whole. China is a multi-ethnic country, and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
8、roup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re United and develop togeth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minority areas. This study appli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interview,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experience summary, combined with the actu
9、al situation of oral Chinese communication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in LS Primary School in Luquan County, Kunming Cit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ral communic
10、ation teaching in LS Primary School,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in LS Primary School are found, and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re deeply analyze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in LS Primary School in Luquan Co
11、unty and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improve students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through the abov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hrough the study,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two problems in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in LS Primary School in Luquan County. First of all,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each
12、ers and teaching are as follows: teachers in LS primary school in Luquan County use more dialects in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teachers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is not high, self-cognition is insufficient,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content are not scientific, and teachers
13、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methods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strategies; ethnic minorities目录目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II第一章 引论1第一节 选题缘由1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1二、禄劝县LS小学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整体低下1三、禄劝县LS小学教师素质整体不高2四、研究的价值性3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3一、口语交际3二、口语交际教学3三、教学策略4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4一、研究的内容4二、研究的意义4第四节 研
14、究的方法与思路5一、研究的方法5二、研究的技术路线6第二章 文献综述7第一节 国内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现状7一、口语交际教学课程取向方面的探究7二、口语交际教学地位方面的探究7三、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方面研究8四、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方面的探究8五、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方面的探究9六、口语交际教学过程设计方面的探究9七、少数民族地区口语交际教学方面的研究10第二节 国外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现状11第三节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12第三章 禄劝县LS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13第一节 调查情况概述13一、调查目的13二、调查方法13三、调查对象14第二节 禄劝县LS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14
15、一、教师及教学存在的问题14二、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的问题18第三节 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问题的成因分析20一、教师和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不足21二、学生缺乏宽松、和谐、民主的交际环境21三、教材缺乏少数民族特色22四、口语交际教学评价单一22第四章 改进禄劝县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对策24第一节 提升教师与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24一、提升教师对口语交际的认知,提高口语交际教学能力24二、提升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知24第二节 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汉语口语交际环境25一、营造良好的学校汉语语言环境25二、营造良好的家庭汉语语言环境26三、加大宣传力度,使居民了解汉语的重要性27第三节 灵
16、活运用教材,丰富教材资源27一、活用教材,适当增减内容27二、开发汉语口语交际地方教材28第四节 建立多元化的口语交际教学评价28一、综合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29二、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家长参评等多角度评价的模式29三、优化口语交际评价态度30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31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31一、教师与教学存在的问题31二、少数民族学生存在问题31三、解决的对策31第二节 反思32第三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32第四节 结束语33参考文献34附 录36附录A 教师调查问卷36附录B 学生调查问卷38附录C 教师访谈提纲39附录D 学生访谈提纲40附录E 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图片4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
17、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44致谢45第一章 引论第一章 引论这一章介绍了选择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作为研究对象的缘由,界定了核心概念,明确了研究的内容、意义、方法与思路。第一节 选题缘由本文选择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作为研究对象,不仅是因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此研究的价值性,更是因为禄劝县LS小学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较低,教师口语交际教学水平整体不高。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提出针对LS小学这一实际情况的建议,改善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教学的能力。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日趋增强,新的交流媒介不断的涌现,给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带来了新的挑战
18、,也对人们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及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传递的不仅仅是所要表达的信息,还传递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人生价值以及为人处事的品质。语文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文字的应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活动是对祖国语言文字应用的实践。而小学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是培养儿童口语交际能力的启蒙阶段,所以显得至关重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语文教材均把口语交际列为教材内容,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依据。二、禄劝县LS小学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整体低下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是云南省昆明市的郊区县,它距昆明主城区90公里,以农业发展为主,是昆明市的一个贫困县
19、。禄劝县也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他们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与沟通。LS小学是一所聚居少数民族学生的乡镇级的小学,它坐落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茂山镇丽山村委会。丽山村委会就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其中彝族和苗族所占的人口数最多,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以上。LS小学的学生就来源于丽山村委会的各个村,其中就有云南省省级贫困村娜拥村。学生处于这种贫困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使用和表达会被各种各样的因素限制着,比如交流对象、交流语言等。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往往都以方言为母语,一般而言,许多学生的普通话是作为第二语言通过学校的途径习得的。这样一来,不仅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整体低下,而
20、且学生间口头表达的能力差距也较大,就比如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中,汉族学生可以跟老师和同学进行正常的交流沟通与学习,而大多数彝族和苗族学生只是基本能听懂普通话,有一些彝族和苗族学生甚至连普通话都听不懂,更别说有较高的口语交际能力了。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LS小学不仅少数民族学生多,而且留守儿童也多。近些年来,随着新建和改造县乡公路,农村年轻人大量的涌入昆明及其他城市务工,使得很多孩子很小就成为了留守儿童。他们大多数缺少父母的关爱,是由爷爷奶奶照管,跟正常成长的孩子相比,他们大多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口语交际能力低下。三、禄劝县LS小学教师素质整体不高LS小学的师资力量很令人担忧,学校只是有一个代
21、课的双语老师,没有专业的双语老师,学校大多数年长的老师属于师专毕业,很大一部分坚持用方言进行授课。年轻的老师多数是属于农村特设岗位教师,这样的特设岗位教师有一部分是经过专门的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而另一部分就只是具有教师资格证的、考过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没有经过师范院校专门培养的非师范专业的老师,他们大多没有专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对于教学工作是边教边学习。这样的教师资源,学校的口语交际教学效果不明显。针对禄劝县LS小学这样一种特殊情况,本研究希望可以从新的切入点、借助新的理论方法,对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出一套适合LS小学这样实际情况的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以提高
22、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水平以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四、研究的价值性目前以口语交际教学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很多,但是针对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LS小学这种教育实际情况的研究很少,通过对该小学的实际研究分析,可以对该校的教学提供指导性建议,因此选择该课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一、口语交际辞海作为中国语言文字史上的一个巨作,对“口语”从两个方面进行解析,一为“口头议论”,二为“现实交流所采取的口头表达”;辞海对“交际”一词的解释为: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参与者之间表达了自己的信息并接受了他人表达的信息即为进行了一次交际。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是听和说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对“
23、口语交际”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强调不同的重点内容,例如,有的学者强调口语交际为一种沟通反馈的实践活动,而有的学者强调口语交际只是一种语言手段,还有的学者认为口语交际是参与者的思想传递。现代汉语大词典一书则认为“口语交际”是指在某一环境中,参与者之间通过语言、肢体行为、面部表现等行为方式,进行思想、信息的互换,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研究者认为,口语交际就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交际的双方思维获取信息、经过处理后迅速转化为语言,并运用连贯标准的普通话和适当的表达方式来传递信息的双向互动的言语活动。二、口语交际教学口语交际教学是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引导学生进行倾听、表达与交流的语文
24、教学活动,它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良好口语交际习惯。三、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灵活的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结合多种教学活动形式把所要学习的知识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后能熟练应用所学的知识的一种复杂的方案。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一、研究的内容研究以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为着手点,通过现场插班听课、课后与学生及老师的访谈等方法,具体了解该学校口语交际教学的实际情况,发现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旨在通过以上调查研究,探讨改善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提高学生口语
25、交际能力的策略,对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提出建议。二、研究的意义(一)理论意义。在新标准中,把“口语交际”与“写作”等板块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了“口语交际”的地位,也强调了口语交际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交互的速度及频率达到了一个高峰时代,口语交际成为信息交互的重要方式。口语交际过程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表达,信息储存等已经成为一个人自我能力的体现。语文课堂中的口语交际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未来生活中对信息的观察、转化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二)实践意义。禄劝县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在他们
26、的语言交流氛围往往都以方言为主。一般而言,许多学生的普通话是作为第二语言通过学校的途径习得的,这样一来,学生整体的口语表达能力就很低。另一方面由于某些老师自己教育程度或者素养低下,并不能理解口语交际教学的实际意义,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使用方言教学、或者不规范汉语教学,还存在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评价单一等问题,这些所存在的问题都会导致口语交际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导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无法提高。论文主要是对禄劝县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禄劝县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有利于禄劝县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解决LS小学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
27、题,提高本校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也希望研究成果对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及其他多民族偏远地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帮助。所以,以禄劝县LS小学为例,研究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一、研究的方法(一)文献研究法。从文献中索引相关信息,梳理前人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研究的文献,提取成功案例和经验中的关键信息,结合自己实际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为本研究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该方法伴随整个过程论文写作的过程。(二)调查法。为了调查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挖掘出其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除了文献资料的收集,还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向LS小学的学生和老师进行了调查研究以获得
28、研究相关信息。(三)访谈法。除了文献资料的收集和调查问卷,作为前两种方法的补充,还制定了访谈提纲。通过与LS小学部分老师的访谈,了解老师的口语交际教学水平、对口语交际课的认识、影响老师对学生评价的指标及教师上口语交际课的方法手段等。通过与学生的访谈,了解学生实际口语表达水平、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学生口语交流的使用频率等,从而掌握影响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关键因素,为制定指导性建议做好积累工作。(四)数理统计法。主要用于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五)经验总结法。结合阅读文献和实际教学中所获取的经验及调查研究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并撰写论文。二、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一阶段 确定选题文献收集 文献研读前期调查第
29、二阶段制定研究计划编制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学生访谈教师访谈 学生问卷 教师问卷第三阶段 发现口语交际教学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善口语交际教学的对策第四阶段结论与反思第五阶段47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一节 国内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现状一、口语交际教学课程取向方面的探究口语交际教学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王荣生口语交际的课程内容及活动设计认为口语交际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不仅仅是一种信息表达工具,还是对感情世界的一种描述。 王荣生.口语交际的课程意识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9),3石卉芸从口语交际中学习口语交际则从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角度来说,她认为口语交际教学也应
30、该有明确的三维目标,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不只是仅限于课堂,还应该包括课外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正确使用所学到的口语交际方法,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李明洁口语交际新观点从哲学角度分析口语交际的关注点, 李明洁.进入教学的口语交际教学及其特点J.语文建设.2005(8),36-38.他认为口语交际应该是参与者以主动的、探究的、合作的精神与他人沟通。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教育工作者对于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导性意见,口语交际教学不仅仅是听说教学,还应以交际能力提升为教学重点。在目前教育领域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交际习惯,养成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入执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
31、好的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三维目标,不但使学生做到学会,还应使学生做到合理运用。二、口语交际教学地位方面的探究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口语交际教学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唐桂英小学口语交际弱势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指出 唐桂英.小学生口语交际弱势的影响因素与对策D.江西师范大学,2005.在以往的教学中,师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不足,都不重视口语交际教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现在更加突出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口语交际教学与其他几个教学板块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王秀艳的小学生口语教学研究指出口语交际教学促进学生其他能力发展层面来表述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她认为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最基本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一定程
32、度上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基于上述分析可知,虽然学者们的关注点各有不同,但是都强调了当前人们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关注度,都表明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应该更加的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工作。三、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方面研究对于一个人的认知或者对于一个任务的完成程度,我们通常从优、良、中、差几个等级进行表述,这种表述即为评价。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学的前进,完善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王瑜等学者在语文学科测试增加口语部分的可行性论证及实施设想一书中表述到: 王瑜.语文学科测试增加口语部分的可行性论
33、证及实施设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4):56-58.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充分考虑到评价标准,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应该与写作、阅读等一样,有着完善的考核标准。刘辉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的方法与策略认为对于口语教学的评价应根据实际的规律来进行评价。通过文献的研究发现,对于评价体系这一领域的研究很少,因此可借鉴的资源较少。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评价体系还是执行着应试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整体评价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有效方法。本研究认为,建立多元化的口语交际教学评价。首先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师要做到综合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不仅要对学生口语交际中学习能力的评价,还要注重学生情感
34、态度的评价。其次在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要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家长参评等多角度评价的模式。再次优化口语交际评价态度,在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表扬、鼓励为主的评价态度。四、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方面的探究当进行一项工作时,首先确定本次工作要完成的目标内容,在之后的工作中才能向着目标奋进,而不是毫无方向的工作。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工作时,首先要设定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通过目标来引导口语交际教学的进行。研究发现很多学者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进行了阐述。王杰在近20年来我国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前瞻中认为 王杰.近20年来我国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前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05):31-36.口语教学应与其
35、他几个板块教学接轨,因此其为教学制定了相应的三维目标,该目标从思想开始,即为认知目标;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口语交际,即为交际目标,归结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即为修养目标。李明洁口语交际新视点从口语使用的基本交流功能出发,给予的目标为认知能力的培养。王尚文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中描述到:口语教学的着重点是能力的提升,不是简单的会说。制定了有效的教学目标才能使教学更好的实施。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只有设定有效合理的目标后,适当有序的教学任务及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够进行。通过对文献的研读发现,虽然当前很多学者对口语交际教学目标进行了阐述,但是着重点依旧停留在知识能力和过程方法上,而对于口语表达中的情感态
36、度价值观的解读却很少,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该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五、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方面的探究类比与小说类题材文学创作,小说强调时间、地点、人物等主要因素。当一篇小说对于这几部分描述清晰后才能构绘出体系宏大,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口语教学内容设定的完备性同样具有该种功能。韩洁在美国口语交际教学对我国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建构的启示一文中借鉴外国相对成熟的体系,认为 韩洁.美国口语交际教学对我国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建构的启示J.语文教学通讯,2005(26):10-16.认知能力的培养是口语教学的关键点。林汇波在口语交际中的对话教学一文中则从对话的角度出发, 汇波.口语交际中的对话教学J.语文教学
37、通讯,2005(15):12-13.认为口语交际教学是一种对话教学,应该要有说的一方和听的另一方,因此教学的内容应该涉及到问与答的交际方法,通过问与答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刘森在当代语文教育学中则是从口语教学的用意出发,认为口语交流过程是参与者对于信息的获取、信息的表述以及信息的处理的过程,因此对于教学内容的设定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案例的研读可以发现,虽然有众多的学者强调了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具体情况的教学内容没有明确的表述。本研究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设定应该源于生活,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语言交流氛围等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即因材施教。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更加有效
38、的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六、口语交际教学过程设计方面的探究很多学者已经对口语交际教学过程设计进行过研究。谢雄龙在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导引中 谢雄龙.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导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认为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设计应该依据口语交际教学的四个关键因素,从这四个关键因素设计教学过程,他所强调的四个关键因素一是内容,即根据不同的生活环境,选择不同的教学知识;二是目标,即想要达到何种教学成果,这里的目标可以为教学任务,如完成那些教学内容的目标,也可根据学生掌握程度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目标;三是资源,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不同资源,因此在教学前需要进行提前准备;四是情景,
39、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基于某一特定的情景中,因此在对该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需要创设特定的情景。目前对于口语交际教学过程设计方面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教学内容、目标、情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研究认为对于口语教学来说应该摆脱课堂的局限,把教学环境融入生活中,在实际的生活环境中交给学生口语交际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七、少数民族地区口语交际教学方面的研究对于少数民族区域如何开展汉语教学,我国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定的建设性的意见。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少数民族集中区域汉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曲玉梅在培养少数民族汉语听说能力的几点思考一文中只 曲玉梅.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说能力的
40、几点思考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04):53-58.强调少数民族区域学习汉语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要具有汉语交流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多进行一些汉语交流,但是她却没有深入探讨这种区域下学习汉语的关键因素是什么。陈兰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说与口语技能训练中给出了 陈兰.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说与口语技能训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05):153-157.训练少数民族学生可以技能的方法,但是依旧没有分析出少数民族区域汉语学习、汉语交流困难的原因。包晓华,包双喜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中虽然分析出 包晓华,包双喜.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
41、9, 35(02): 121-127.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推行困难的某些原因,但是对于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推行困难的对策提的却很少。赵英宝浅谈如何提高偏远山区民族学生汉语口语的表达能力的研究中对于偏远地区汉语学习进行详细的研究,发现教学环境等因素是制约汉语教学及交流推进的主要因素。腾宵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汉双语教育的历史研究中对湘西土家族和苗族聚集区域进行汉语教学进行了调查, 滕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汉双语教育的历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发现在多种少数民族聚集区域,尤其在每个少数民族都存在自己特有的语言体系和文化体系的情况下进行汉语教学,人们对汉语学习有这本能的抗拒,并且该区域的人
42、群中很少有人会讲汉语,因此几乎没有任何汉语交流环境。秦中应在当代湘西苗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中对湘西地区的某苗族聚集地进行研究中,提出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即在进行汉语教学时使用苗族语言对汉语进行解析,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汉语的掌握。彭新媛湘西农村中学教师队伍研究从教师层次出发,分析出目前农村教师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能够解决湘西等地区教学问题,并为全国具有相似情况的地区提出指导性建议。 彭新媛. 湘西农村中学教师队伍: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2.以上是研究者查阅到的关于少数民族口语交际教学的全部资料。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随着对少数民族区域汉语教学
43、的关注度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提出了很多有实际意义的建议,对于该类地域中汉语教学的理论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从而指导着该地区的教学进步,使教师的素养和能力越来越高,学生形成更加优秀的口语交际能力。但是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文献却很少。第二节 国外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现状通过文献查阅发现国内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很丰富, 国外口语交际教学方面的研究也很多。英国的教育者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定位为:学生应具有有效的听说交流能力,要求学习者在实际的交流中能够较为完整的获取对方提出的关键信息,并能给予对方相对合理的回应。而且要在实际生活环境中发展学生的该项能力,并且重视交流中的表达形式、礼节仪表等,
44、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举止优雅的绅士。作为当今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美国,对于口语交际教学强调实际的运用能力,并强调了辩论等活动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必不少的活动。英美国家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定位是值得我国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域推行汉语教学进行借鉴的。作为经济发达的日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中有着自己独有的见解和教学方法,日本从事教学的学者把口语交际教学融入实际的生活中,相较于写作等能力,日本把语言教学放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在不同的环境中,都具有从容应对和交流表达的能力。因此日本更加关注学生交际素养的培养。法国在文化领域的发展更加具有引领作用,该国对于口语交际教学也给予了重
45、点关注,教育部门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不同的交际活动并阐述自己的观点。俄罗斯为了加强学生对于语言的教学,特定设定了一门语言表达理论课来加强学生的语言学习,该课程以实际交际中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要教学线索,并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可以理解掌握程度来逐步加强语言教学任务,使学生灵活的使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基于对上述各个国家研究现状的分析,借鉴各国成功的经验,对于本次研究的进行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对我国少数民族汉语口语交际教学的前进方向上也有重大的指导作用。第三节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经过上面对国内和国外口语交际教学研究状况的分析可知,现有的实际案例较为丰富,且学者们也提出了许多很
46、有价值的研究结论。这些现有结论和经验对本次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这些研究大多都是针对常规学校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而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校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却很少。所以本研究应该在现有经验的引领下,结合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方法。首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多,但农村少数民族口语交际教学研究相对较少。从所阅读的资料中可以看出,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研究的很多,而且很多也不再停留在理论研究上,而是涉及到口语交际教学实施的内容、目标、评价机制等方面。但是这些研究都是基于一般学校的研究,而对于相LS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情况的研究成果的数量相对较少。其次,农村少数民族口语交际教学相关的研究不全面,研究大多只对少数民族聚集区域的学生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没有针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的研究,而是认为所以的少数民族聚集区都面对相同的情况,但是,实际情况是每个这类学校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对于这类学校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由此可见,对少数民族学校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还有广阔的空间。希望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形成一系列的研究结果,用来指导少数民族学校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交流表达方式。希望本次课程研究能够为相关教育者在制定对少数民族区域教育政策中提供指导性建议,使所制定的政策更加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