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市科技局工作总结报告 (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市科技局工作总结报告 (5).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市科技局工作总结报告 20xx年,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拉高标杆促发展,知行合一抓落实”的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四次会议关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的决定,坚持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为主线,以提升我市科技实力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在服务经济转型、企业主体培育、平台载体建设、民生科技发展等方面积极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单位,科技进步综合评价列全省第四位,比上年前移四位,专利工作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 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33亿元,同比增长15%,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增幅高出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35%。预计全年ramp;d经费投入18.33亿元,科技经费投入2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8%和17.8%。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267亿元,同比增长18.6%,增幅高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幅10.6个百分点,平均每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2.24亿元,比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平均产值10288万元高出117%。实现产值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有62家,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51.3%。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累计达到140家,总数居宁波各县(市、区)第二。新认定宁波科技型企业23家,认定xx市创新型初创企业306家。 2、科技项目申报活跃。新
3、列入国家级项目17项,其中舜宇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跨尺度三维光电振动测量仪的开发和应用”项目列入国家重大专项,争取国家经费2753万元,列入宁波级项目56项,共争取上级科技经费6166万元。大力推进研发机构建设,新认定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xx市级企业研究院3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家,宁波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5家。目前,我市累计拥有xx市级以上企业研究院4家,省级研发中心25家,xx市级工程中心84家,xx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27家。 3、企业专利稳量提质。积极优化专利结构,提升专利质量,重点抓好发明专利申请工作。预计全年专利申请总量 15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超过900件
4、,同比增长29%;专利授权总量10800件。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均居宁波第二位。积极推进专利示范企业培育,累计拥有各级专利示范企业144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21家,宁波级31家。 4、农业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把推进产学研合作作为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抓手,精心组织农业科技成果对接洽谈活动,组织浙江大学等10所高校院所来姚开展交流洽谈,新引进19个科技特派员团队。组织18家水果种植大户赴省农科院、浙江农林大学学习考察。新列入国家项目6项,宁波级项目9项。 二、创新资源要素加快集聚 1、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围绕余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搭建“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解题”的合作交流模式,加
5、快构筑区域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实现企业和高校院所的有效结合。优先支持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与优势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载体,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承担科技计划、开展技术研发、制定技术标准、转化科技成果。在半导体照明、自动化设备、改性塑料、现代农业等方面,已组织企业参加合作活动12场,共征集企业技术需求50项,签订技术合作协议91项,总金额9846万元。 2、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顺应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加快产业平台建设,重点抓好中国兵器余姚所的人员设备到位、运作管理机制、服务地方经济等指导和推进工作。该所与我市14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与2家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加强与国内改性塑料专业知名的高校院所合作,筹划在我
6、市建立20个改性塑料技术转移中心,努力把余姚打造成长三角地区改性塑料研发基地;加强与上海交大合作,打造模具数字化技术服务平台。推进以企业加速器为重点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形成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发展模式,促进科技型企业良性发展。同时,进一步发挥浙大自动化研发中心、杭电灯具和电子信息研发中心等已建十大服务平台的作用,改善运行机制。 三、创新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1、科技人才金融紧密结合。为鼓励和扶持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带技术、带团队来姚创业,实现技术与资本、创业与创新的有机融合,我们在积极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抓好项目评审和政策兑现工作。目前,共完成20个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评审,已下拨10个项目
7、创业扶持资金4010万元。同时,积极探索科技金融新路子,筹划设立科技金融风险池基金。推进宁波东元创投与宁波大叶园林工业、xx市博安医疗器等企业进行投资合作对接,切实解决初创型科技企业融资难题。实施专利质押贷款贴息政策,宁波超能科技等7家企业用专利权质押融资1.4亿元。 2、创新政策扎实落实。根据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经济政策,制订出台科技政策实施细则,重点支持企业研发投入、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保护、重大科技项目、科技孵化器等方面,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示范与引领效应。为提高企业掌握和运用科技政策、开展科技活动的能力。组织召开2013年度企业研发投入及科技政策培训会,邀请专家分4批对全市所有规上企业进行
8、培训。对各级科技项目的申报时间、条件、扶持政策等内容,编印科技政策和项目申报操作指南1200份,并及时下发企业。扎实落实企业享受研发费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科技政策。2012年度,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减免企业84家,减免所得税1.06亿元;全市享受150%加计抵扣应纳所得税额企业133家,加计抵扣研发费2.79亿元,享受税收减免6966万元。 2014年,我市科技工作要围绕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推动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不断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明年预期目标为:高新技
9、术产业产值超过400亿元,ramp;d经费占gdp比重超过2.3%,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5家,新增宁波创新型初创企业100家,新增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0家,发明专利申请超过1000件。 一、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增强转型发展原动力1、推进企业创新群体培育。积极实施科技领航计划和科技企业梯队培育计划,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人才集聚强、核心技术领先的大企业、大项目,重点支持技术先进、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全力推进初创型科技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产业化项目加速成长。打造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宁波级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梯队发展的良好格局。全年培育“领军型”企业10家、“标兵型
10、”企业20家、“初创型”企业50家。 2、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通过政策引导、创新研发载体、建立项目储备库、人才科技结合等措施,提高企业创新意识,加快建立各类研发载体,提高规上工业企业建设研发机构的数量和比例。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力度,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的能力。通过举办专利工程师培训班、入企业务指导、典型示范等途径,抓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提高我市重点骨干企业的有效发明专利数。 3、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做大做强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医疗器械等产业,引进并支持一批“千人计划”专家和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建立重点项目储备机制,设立
11、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新兴产业前沿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形成新的增长极,推进企业“以大带小”、产业集聚升级,推动中小微企业纳入龙头企业配套体系;建立重点项目储备机制,设立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新兴产业前沿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 4、推进工业自动化进程。实施工业自动化科技示范工程,以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等为突破口,积极运用高新技术、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全市工业自动化改造有新的进展。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开发宁波级以上新产品300项,提升传统产业工业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突出平台建设,集聚创新资源1、加强产学研合
12、作。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组织开展科技成果展示、对接、洽谈等活动,抓好新材料、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加大研发机构、创新主体培育支持力度,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和规模扩大。培育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网上技术市场,引进先进技术,攻克技术难题;支持企业采用委托研发、共同开发、有偿使用、共建研发中心等形式与高校院所开展科技合作;支持高校院所来我市创办研究所、成果转化中心。全年举办有针对性的对接活动10场以上。 2、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发展民营科技孵化器和加速器,以合作、回购、返租等方式拓展科技孵化器发展空间,逐步建立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模式;充分发挥中国兵科院余姚
13、研究所省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作用,助推余姚塑料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发展;加强与国内改性塑料专业知名的高校院所合作,建立20家左右转移机构,努力把余姚打造成长三角地区改性塑料研发基地;加快启动模具数字化技术服务平台。 三、突出基础工作,健全科技服务体系1、深化科技金融紧密结合。加快推动科技金融结合机制、模式和方法的探索与创新,着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搭建科技金融结合平台,计划建立科技金融风险池基金,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2、深化科技人才结合。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加大科技创新团队的引导、扶持和服务力度,在重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科
14、研专项等方面,对携带高新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产业化项目予以重点扶持,新培育科技创新团队5个。积极主动做好高层次人才项目的服务工作,重点做好项目评审、项目查新、跟踪检查、督促落实等工作。 3、深化科技基础性工作。通过政策激励、上门辅导、公开信息等途径,提高企业申报项目的质量;加大排摸力度,做好重大项目的储备和培育;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管理,重点关注企业规模、科技人员、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等变化情况;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科技项目的挖掘、跟踪和申报工作;加强科研经费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施行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及经费“阳光化”;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着力打造廉洁务实高效的科技管理队伍。 内容总结(1)市科技局工作总结报告 20xx年,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拉高标杆促发展,知行合一抓落实”的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四次会议关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的决定,坚持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为主线,以提升我市科技实力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在服务经济转型、企业主体培育、平台载体建设、民生科技发展等方面积极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