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市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834173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市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市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市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市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市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双驱动四治理”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打响改革创新攻坚战。 一、主要工作进展和成效一是创新政策导向更加突出。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关于引进共建研究院所的若干意见、xx市工业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方案、xx市科技信贷代偿补偿暂行办法等一批政策文件,驱动经济发展的创新导向更加突出,创新驱动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4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宁波大学

2、主持完成的“新型红外硫系玻璃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预计全社会研发投入可达185亿元,占gdp比例达2.35%;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稳居副省级城市前列,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2957件,同比增长32.1%;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832件,同比增长26.1%。科技进步相对变化水平再次位居全省第一;据福布斯发布的“中国大陆创新能力最强的25个城市”排行榜,我市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城市第八、计划单列市第二。三是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建设。新培育创新型初创型企业2398家、科技型企业171家,高新技术企业184家,新认定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10家、市企业研究院2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

3、中心27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新认定科技创新团队18个,组建成立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1家。四是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239.9亿元、增加值881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的比例分别达37.14%、34.7%,石墨烯生、碳纤维t800、超级电容器等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产品下线。五是新材料科技城建设稳步推进。完成新材料科技城产业规划、中长期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三大规划编制,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启动建设,2014年,我市新材料产业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六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应用重大专项支撑经济转型发展成效显著。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示范城市加

4、快建设,南车轻量化纯电动公交(超级电容电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吉利纯电动轿车等一批项目顺利推进,悍霸、吉利、普天新能源等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落户,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集聚、示范效应凸显。七是科技金融结合更加紧密。市本级投入1000万元科技信贷代偿补偿资金(风险池);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已累计跟投项目58个,跟投资金5235万元,引导天使投资机构、个人投资1.9亿元,撬动社会资本3.2亿元,实现10倍放大效应。八是科技交流合作深入开展。成功举办人才科技周、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中国航天新材料产业化论坛等重大科技合作活动,国外专家首次以成果转让方身份参加我市技术对接会,引进高新技术项目449项

5、,共建创新载体56家。九是农社科技创新效果明显。11项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获得国家科技项目支持,17项农业新品种获得认定,12项“五水共治”科技攻关项目获批立项,“宁波特色瓜菜产业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宁波慈溪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宁波鄞州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获批国家级创业链、创业基地和创业培训基地。 二、主要工作和举措 (一)树立精准理念,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强化大科技理念,确立经济转型升级核心战略。发挥科技部门职能优势,跳出科技抓创新,加大重大创新举措的调研、谋划,做好决策参谋。市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把科技创新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多次指示并强调要坚持科技引领,将

6、创新驱动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二是树立协同制理念,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统筹协调。积极完善、推进落实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制度、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组织开展创新驱动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自查,落实科技创新发展指标动态监测制度,加强重点产业链创新发展统筹协调,提高科技创新宏观动态管理能力。三是确立市场化理念,加快转变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制订2014年度xx市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要点,明确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设立6000万专项经费,以政府投资与企业融资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引进共建新型研究院所力度,其中对中电科(宁波)海洋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等4家研究院所投入3450万元。 (二)持续精准发力,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

7、地位一是围绕创新型企业培育发力,壮大科技企业梯队。实施“科技领航”计划、“智团创业”计划,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扶持力度,全年支持100项“智团创业”计划,补助总额达2110万元,带动企业投入2.74亿元。开展科技服务企业“五进”行动,实施工业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选派142名科技人员进驻企业。目前,全市已培育创新型初创企业5134家、科技型企业951家、高新技术企业1167家,基本完成“八翻番、四提升”年度目标任务。二是瞄准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落实财政科技经费主要向企业流动配置的机制,明确70%以上的市级财政科技经费用于支持企业牵头实施技术创新项目,支持企业主动承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8、。今年以来,我市企业获批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55项、火炬计划41项、重点新产品24项,新落户“3315”计划6家。目前,全市已有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972家(其中国家认定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84家),市企业研究院56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4家。三是看准普惠性政策落实发力,引导企业研发投入。加强与财政、税务部门协作,联合县市区分期、分批开展多场税收政策培训宣传与指导服务,合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和研发投入加计扣除两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全市享受2013年度研发加计扣除企业1164家,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766家,两项合计共减免企业所得税31.76亿元,较

9、上年度增加30.6%。四是对准科技与金融结合发力,助推企业创新发展。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启动建设由市、县(市)区和合作银行三方共同出资的子风险池。加快培育发展天使投资,开展项目路演活动近百场次,推进天使投资平稳化、常态化。今年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新增协议投资项目40项,新增协议投资额3600万元,目前已累计有150家(人)天使投资机构(个人)备案,投资项目覆盖全大市各县(市)区。 (三)实施精准对策,着力提升区域创新发展能力一是建设科技创新大平台,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发挥科技部门职能优势,积极推进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建设,积极与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协调对接,设立了宁波新材料产

10、业发展专项基金,启动建设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引进国家首批“千人计划”材料基因工程团队和软磁合金材料项目团队,推进了国家磁性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一批创新载体落地。二是实施科技支撑大专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等重大专项稳步推进,三大专项全产业链加快发展。在新材料领域,发布了xx市石墨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成立“xx市石墨烯产业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悍霸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吉利新能源汽车总部基地、普天新能源等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吸引了德国罗斯福集团、意大利菲士等一批电池、发动机研发生产企业和汽车质检机构落户,产业链“裂变”效应显著。在

11、生命健康领域,落实xx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设计生物医药类重大专项6项,推出了铁皮石斛、金线莲、三叶青等市场需求旺、附加值高的新品种引进和育种。三是强化机构培育与示范,加快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高能电子加速器辐射技术共享服务平台”等13项科技服务平台入选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xx市科技信息研究院被评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示范创建机构和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新认定科技服务业示范项目26项、科技服务业示范企业4家,目前已累计培育科技服务业示范项目101项,科技服务业示范企业22家,市级科技服务业示范基地6家。 (四)加强精准对接,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一是创新成果转

12、化模式,做好制度对接。设立1亿元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对转移成果实际支付的技术交易额,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鼓励产学研联合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一批新型研发载体瞄准市场需求创新成果转化模式,如摩米创新工场以高端电子产业技术优势开展11项科技成果的中试孵化,通过股权组合整合产业链资源。目前,摩米创新工场已集聚高端电子企业40余家。二是深化科技合作交流,做好项目对接。组织大型科技招商活动、科技成果发布会、推进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成果对接洽谈。今年共组织两场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22项科技成果全部成功拍出,起拍价总计1955万元,总成交金额达2521万元。首次组织国外专家参加技术专场对接会、首次邀请国外专家在

13、高交会上进行科技成果发布,5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立项支持。三是加强技术市场建设,搭好对接平台。加快建设科技大市场,知识产权转化交易平台(天一生水网)投入使用。积极培育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两家企业被评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累计6家)。2014年,全市共输出技术1405项,合同成交金额7.8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7.65亿元;吸纳技术2534项,合同成交金额18.93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17.6亿元。 (五)强化示范建设,着力深化知识产权管理保护一是落实示范城市建设目标,促进知识产权量质提升。实施发明专利增量提质服务工程,完善专利资助政策,强化技术创新项目知识产权创造导向,组织专家深

14、入企业“一对一”重点帮扶,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的推广工作,目前,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注册用户数已累计达3780个,为1155家企业建立中外专利特色数据库1445个。二是贯彻示范城市建设要求,深化知识产权运用管理。组织多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培训班,14家企业通过首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占过全国通过企业数一成多;鼓励企业知识产权运用,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评估费给予补贴;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新认定市级专利示范企业28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29家。三是提高示范城市建设标准,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执法。按照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要求,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成立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支队,在第十六届“浙洽会

15、”等展会现场开展现场执法,入驻阿里巴巴开展电子商务专利维权,2014年,共调(查)处各类专利纠纷(侵权)案件520余起。 (六)聚焦科技惠民,着力强化农社发展科技支撑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首次实施农业科技发展产业化专项,以每年(五年)滚动支持的方式加大农业重大技术产业化力度,全年共支持4项农业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项目,培育13家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争取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3项二是注重社会民生科技发展。编制了鼓励发展的五水共治适用技术目录,组织实施了“餐厨废水智能化高效净化处理及其设备研发”等12项“五水共治”科技攻关项目,组织实施社发类科技攻关项目80项、科技惠民

16、项目3项。三是扎实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建成镇海庄市地震台、象山强震台,台网布局进一步优化;实现地震台网全覆盖各县(市)区。组织开展了防灾电影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及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促成雅戈尔动物园投资建设国家级地震科普馆;完成市级地震应急预案修订,指导4个社区学校开展了地震应急演练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七)抓好科技宣传,着力营造鼓励创新浓厚氛围一是抓媒体宣传,提升宁波创新显示度。策划并推出一批重大科技宣传专题报道,光明日报头版宁波:向创新要质量效益、经济日报刊登宁波破解“成长的烦恼”、科技日报刊登宁波新探索:把地方科技工作的潜力更好释放出来,这些中央主流媒体分别以头版、专稿、专访等形式报

17、道了宁波创新改革的探索实践;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通过“寻找科技金蛋”专题,以网上对话访谈和线下报道相结合的方式连续宣传宁波科技创新,引发了社会对创新驱动、体制改革的思考、讨论。二是抓活动载体,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一方面,通过举办“426知识产权周”、“科技活动周”、“中国专利周宁波活动周”等综合性科技活动,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热情、普及科技创新知识、增强产权保护意识。组织开展发明创新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科技成果拍卖等活动,引导全社会参与,营造全社会上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八)贯彻法治精神,着力打造清正廉洁文明机关一是立足科技系统部门特色,推进依法行政。结合政府权力、责任清单工作,

18、建立权力流程图、保留41项行政权力;梳理出13项主要职责、24项公共服务职责、15项监管职责。继续推进科研经费阳光公开,探索建立科研经费黑名单和科研诚信制度,逐步完善科技管理监督检查机制。二是落实两个“主体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纪委(纪检组)监督责任,切实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三是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推进作风建设。认真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措施,以绩效对账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工作程序和业务流程,确保“四风”三、明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一)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深化改革和全面实施创新

19、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和要求,立足我市创新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创新布局,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发展平台、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营造创业创新氛围等五方面入手,着力会聚“企业创新主体动力、开放协同创新合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创新生态系统张力”(“五力会聚”),切实稳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积极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实现“两个基本”、建设“四好示范区”奠定更加坚实的创新基础。 (二)主要工作目标1)全社会研发投入继续较快增长,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amp;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2)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继续保持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

20、,授权发明专利增长10%,力争达到3100件;3)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力争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000亿元;4)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继续加大,力争创新型初创企业累计达到6600家,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60家。5)加快交易市场发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力争实现技术交易额26.35亿元。6)加大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力度,力争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县市区认定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的比例达到30%。 (三)重点工作1、注重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活企业创新发展动力一是加快完善引导企业创新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对应国家科技计划,设立重大科技专项、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和创新环境营造4个一级计划

21、、12个二级计划组成的科技计划体系,确保应用性项目全部由企业承担,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的主体。二是加快完善财政科技资源配置新机制。建立健全竞争性分配与专项转移支付互为补充、直接资助与间接资助并行、事前资助与事后补助相结合的财政资金扶持机制。结合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采取专项转移支付的方式,下放一批科技计划项目,下放一批专项资金管理权限,支持基层科技管理部门做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承接,加强基层科技管理人员自身能力建设,缩短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时间,优化提高财政科技资金使用绩效。三是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实施企业研究院建设计划,加快企业研发机构认定工作,加大企业创新团队、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企

22、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扶持力度,争取认定市级科技创新团队15个、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90家、市企业研究院20家。四是加强规划引导、做好决策参谋。加强对科技、经济形势的分析研究,启动编制“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谋划好创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和重大举措。 2、注重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形成开放协同创新合力一是加强科技治理能力建设。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的界限,转变科技管理职能定位,建立统一、开放的科技计划管理信息平台,让专业化机构承担具体科技项目管理职能;加强对全市创新驱动工作的统筹与协调,把政府科技管理部门重心从具体项目的实施上转移到规划、布局、管理监督上来上,强化政府科技管理部门

23、对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分析、研究与谋划。二是探索新型研发载体建设机制。按照“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共赢发展”的合作运营策略,完善合作方投资、企业投资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院所引进、建设、培育模式,力争完成引进各类创新载体30家;探索创新载体国际化建设新模式,探索设立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推进跨国并购与技术转移,支持企业融入全球研发体系。三是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技术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全市科技服务交易大平台众创金桥大市场(暂用名),充分发挥好知识产权转化交易平台功效,加强网上技术市场与实体科技大市场的资源整合;开展“科技招商”,拓宽科技合作交流渠道,加强成果转化的统筹协调和服务。举办科技成果

24、竞价(拍卖)2场以上,确保20个科技成果成功竞价(拍卖),力争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项目400项,完成技术市场交易额26.35亿元。四是加快落实中关村自主创新政策。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抓紧落实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税前加计扣除、股权和分红激励、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等6项政策。 3、注重创新平台建设和重大专项应用,强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一是推进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全力推进新材料科技城建设,积极争取纳入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布局;积极推进海洋生态科技城建设,在技术研发、人才引进、科技孵化与创业以及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同与配合。二是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瞄

25、准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在石墨烯、12英寸单晶硅、新型防腐涂料等领域积极争取国家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重大专项支持,加快新材料技术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和规模化应用。三是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城市建设。制定出台xx市新能源汽车推广暂行办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资金补助管理暂行办法;着力突破超级电容、有轨电车生产等关键技术,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加强对宁波南车、杭州湾汽车产业园、宁海新能源汽车基地等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的跟踪服务,推动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转型升级。四是加快推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落实xx市生命健康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重点推进鄞州、余姚等产业基地和江北、宁海等产

26、业园区建设。聚焦生物制药和医疗及健身器械产业发展,成立体外诊断试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五是加强信息经济发展科技支撑。积极推进传统产业、商贸物流领域信息化应用改造,加强电子信息领域、智慧城市领域关键技术研发,推进“电商换市”;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链,在半导体基础材料、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方面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六是强化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支撑。加强海洋经济、资源与环境、节能环保等领域科技攻关和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五水共治”、新农村建设、防震减灾等领域先进科技成果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力争获得国家科技项目立项12项以上,培育农业新品种8项以上。 4、注

27、重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科技人员创业活力一是大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建设。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提升计划”,进一步创新孵化器服务方式,打造集创业辅导、融资指导、市场推广、孵化服务、人居配套等为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二是大力培育创新型初创企业。实施“智团创业”计划,鼓励科技人员带技术、带项目到企业创业、创新;实施工业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鼓励、支持科研院所、高校科技人员帮助企业攻破技术难题、实现成果转化。鼓励、支持企业通过建立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联合开展产学研攻关等方式完善企业创新体系、创建高新技术企业,促成企业“小升规”。三是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充分利用好科技企业孵化器、天使投资俱乐部、摩

28、米创新工场、创意咖啡等创业平台作用,进一步汇聚创业要素;加强创业辅导与支持,帮助企业争取新产品与新服务进入市场,打造良好的创客发展环境。加大典型创业创新的宣传力度,讲好创业故事,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 5、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金融结合,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张力一是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按照“智团创业”支持天使投资科技银行贷款贴息(科技信贷风险池)风险投资新三板公开上市的路径,加快发展“天使投资”,争取今年新增跟投项目50项、新增协议投资5000万元,累计引导各类社会资本10亿元;全面启动非抵押、非专业担保公司担保的科技信贷工作,争取设立5个以上子风险池。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加大

29、企业专利数据库和专利预警平台建设力度,完善行政、司法、海关多部门协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力争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认证企业40家,培育市级专利示范企业20家以上,省级专利示范企业15家以上。三是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通过实施一批科技服务业项目,培育和扶持一批科技服务业示范企业、科技服务业示范基地,扩大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推动科技服务机构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完善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服务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实现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内容总结(1)市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双驱动四治理”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打响改革创新攻坚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