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解析).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 2022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参考答案教育知识与能力参考答案 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12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242 分)分)1.【参考答案】A。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是杨贤江著新教育大纲。杨贤江是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 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2.【参考答案】D。A 项,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 427-公元前 347 年)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全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B 项,巨人传原名高康大和庞大固埃,共
2、五卷,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小说家拉伯雷创作的多传本长篇小说,是一部讽刺小说。C 项,太阳城是意大利早期空想共产主义者康帕内拉创作的对话体游记,也是一部政治学著作。3.【参考答案】D。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不是消极、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4.【参考答案】B。教育行动研究,亦称“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 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以自身教学或所在学校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进行的研究。5.【参考答案】
3、C。教育的生产性是指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在现代社会中 而且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继承和发展要通过教育。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科学技术知识,而是担负着创造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任务。高等学校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许多新的科学发现和新的技术发明都是在学校的实验室里首先创造出来的。学校通过它的学生把这些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迅速地、大面积地推广开去。6.【参考答案】C。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平衡的,主要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在同一方面的不同时期发展不均衡,在不同方面同一时期也不 均衡。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师要把握其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教育措
4、施,使其获得最佳发展。或者说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采用鼓励教育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发展。题干的表 述反映了人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7.【参考答案】A。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1)强制性;(2)普遍性;(3)免费性。8.【参考答案】D。我国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9.【参考答案】C。乔治洛扎诺夫创立的暗示教学法就是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 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结合起来。10.【参考答案】B。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纪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
5、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师给一个年级讲课,让其他年级学生做作业或复习,并有计划地交替进行;同单式教学(即 把不同年级的学生合成一班,在一个教室内由一位教师教学)相对。11.【参考答案】C。情感陶冶法是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 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 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让学校里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体现了情感 陶冶法。12.【参考答案】D。替代性强化指的是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题干中李红看到王
6、强经常帮 助同学而受老师的表扬,因此他也愿意帮助同学就是替代性强化的体现。13.【参考答案】B。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的影响,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顺向迁移的 例子。题干中刘杰学过物理平衡的概念,促进了他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就是顺向迁移的表现。14.【参考答案】B。注意的分配是同一时间做不同的活动,不能做到顾此失彼,因此,注意的分配与注意对象刺激的强度有关。题干中郭老师上课时,边讲课、边板书、边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就是注意的分配的表现。15.【参考答案】C。青少年情感体验强烈而丰富,情绪较为复杂多变,,反映了心理发展的情感波动性的特点。题干中赵东难 以控制自己的情
7、绪,时常无故的兴奋不已,转而又哀伤忧愁就是波动性的表现。16.【参考答案】C【解析】意志的坚持性,又称坚韧性,它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质。题干中李玲遇事常拿不定主意就是缺乏意志的坚韧性的表现。17.【参考答案】B。代币法是行为疗法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也称表征性奖励制。用奖励强化所期望的行为,用惩罚消除不良行为而达到目的。题干中廖老师在心理辅导课上经常使用文具等物品作为奖励替代物的改变学生的行为,就是代币法的体现。18.【参考答案】D。焦虑状态是介于焦虑情绪和焦虑症之间的一种状态,比焦虑情绪重而较焦虑症轻,焦虑状态有明显的焦虑情绪,
8、烦躁,易怒,易激惹,紧张,坐立不安,伴随睡眠障碍以及一些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如心慌、心悸、胸闷、乏力、出冷汗。19.【参考答案】A。树立榜样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品德修养是建 立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的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题干中郑老师的做法正是体现了树立榜样法。20.【参考答案】C。民主型的课堂管理方式下,教师在课堂管理活动中积极、认真,宽严适度,善于通过恰当的启发与指导,保证课堂管理的有效进行。在民主型管理的课堂上,学生学得主动愉快,课堂教学效率高。题干中,宽松的气氛、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属于民主型。21.【参考答案】C。角色认知是
9、指角色扮演者对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实际认识和对社会其他角色关系的认识。任何角 色行为只有在角色认知十分清晰的情况下,才能使角色很好地扮演。角色认知是角色扮演的首要条件,一个人能否 成功地扮演角色,取决于对角色的认知程度。二、辨析题(本大题共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8 8 分,共分,共 3232 分)分)22、【参考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1.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育人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往往是指教育正面的、积极的功能。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促进教育正向功能的实现,必须充分遵循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
10、客观规律。教育的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负向功能是由于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教育者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不正确、教育内部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阻碍作用。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23、【参考解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从总体上来讲,课程内容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学科逻辑序列和儿童心理发展需要组织编排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课程内容的基本性质是知识,它包含着学生应当具有的间接经验和与之相关的知识经验。其中
11、间接经验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书本知识,是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直接经验是指学生为学习书本知识需要的感性知识,是课程内容的补充和完善。因此学校的课程内容主要是由由间接经验构成的说法是正确的。24、【参考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总体而言,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只有当学习动机的强度处于最佳水平时,才能产生最好的学习效果。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森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倒 U 型曲线关系。即学习动机水平适中的时候,此时的学习效率最高,一旦超过顶峰的状态,动机强度过强时就会对活动的结果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12、在面对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不是越高越好,它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一些。但是对比较简单的学习任务时,我们要保持比较高的动机水平即可。25、【参考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1)情绪影响感受性;良好的情绪可以提高人们的感受性,消极情绪则会降低感受性。(2)情绪对知觉的影响;情绪会影响我们对一些模棱两可的刺激的知觉。当个体正体验着积极的情绪时,他就会用赞同的眼光去知觉和评价这些刺激。(3)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情绪影响着记忆的信息范围,也影响着信息在记忆系统中的组织方式。(4)情绪对思维的影响;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时,思维活跃而缜密,条理清晰,推理严密,更有创造力。情绪不佳时,脑子会变得迟钝。三三、简答题简
13、答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10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26.【参考解析】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一)社会因素 社会对课程的制约是从社会条件和社会要求两方面来发挥作用的。我们要根据社会所能提供的办学条件,根据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设计出适应广泛需求的多层次、多类型的课程方案,改革现有课程,使课程与社会同步发展。(二)知识因素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产物,是现实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课程与知识的关系十分密切,学校课程正是因人类传递和传播知识的需要而产
14、生的,人类积累的知识宝库是学校课程取之不尽的源泉。(三)儿童因素 制约课程的学生因素,包括学生的需要和条件,其中包括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是影响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课程一方面要受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即年龄特征)的制约,另一方面要受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个性差异的制约。27.【参考解析】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首要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28.【参考解析】皮
15、亚杰认为由于认知结构的不同,个体的认知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 岁)、前运算阶段(27 岁)、具体运算阶段(7、811、12 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 岁)。这四个阶段是按照固定不变的顺序来呈现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自然延伸,也是后一个阶段的必然前提,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思维总是朝着必经的途径向前发展。29.【参考解析】教师自我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包括:(1)个体积极地自我调适。主要包括:观念改变;有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有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保持身体健康。(2)组织有效的干预。组织干预的思路就是通过削减过度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负荷、明确工作任务
16、、积极沟通与反馈、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来防止和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维护教师心理健康,需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角色期待进行合理的定位。四、材料分析题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8 18 分,共分,共 36 36 分分)30.【答案解析】(1)材料中班主任的教育教学行为贯彻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该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材料中,家长眼中的孩子是一无是处的,不同数落孩子,但在老师眼中虽然该生成绩靠后,但是其也有一些优点,
17、比如有学习劲头,认真听课,乐于助人等等,因此老师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该生的积极方面,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从而也可以促进成绩的提升。(2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贯彻要求: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客观得评价学生;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里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31.【答案解析】(1)维果茨基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儿童已经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了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维果斯基理论重视学生已经
18、达到的水平,这一思想对正确理解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中王老师作为新入职的高中数学老师两次没有正确把握学情,第一次低估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第二次又过于拔高了知识内容。这两种教学情境,都是没有考虑儿童现有的学习水平,从而导致教学效果的低下,没有成功创设“最近发展区”。而张老师提出的“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经验,其实质就是既重视了学生已到达的水平,又考虑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能实现的水平,符合“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2)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可以采取的措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知识水平,充分备课,尤其是备学情。材料中王老师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将自己的课堂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教师要树立科学的、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王老师在课堂上应重视师生间、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及时且准确地把握并调整课堂节奏。注重学生主观能力的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都应该围绕学生进行,王老师应树立“以学为本”的学生观,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设计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扬教学民主,做到启发诱导,采用多种生动活动的教学形式。王老师作为新老师,教学灵活性不够,需要在课堂中多种教学形式并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多向有困难的题目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