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意见.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以适应党员跨地区跨行业流动日益频繁的新形势,确保每名党员都能及时编入党的一个组织,参加党的生活,接受党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更好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的先进性,根据党章和上级党组织的有关要求,结合全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报告指出。“贯彻*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保持党的先进性,其核心就是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在发展社会
2、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数量不断增加,分布更加广泛,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必然结果。流动党员作为党员队伍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党员队伍的整体性,因此,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进一步搞好党的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工作。近几年来,我县各级党组织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的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抓不抓无所谓;有的存在畏难情绪,工作被动应付,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3、一些流动党员的党员意识淡化,组织纪律观念松驰,有的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期交纳党费,不完成或不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极少数党员与党组织失去联系,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县各级党组织务必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全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并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以_理论
4、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流动党员队伍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系统、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切实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高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的整体水平,为推动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基本原则。一是双向共同管理原则。到县外流动的党员,流出地的党组织要对流动党员登记造册,掌握去向,采取有效办法加强管理,并向所去地方、单位党组织通报,做到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密切配合、共同负责管理。二是隶属管理原则。县外来我县流动的党员,有固定就业单位的,以就业单位或其
5、主管部门党组织为主管理;就业不稳定或就业单位未建党组织的,以就业单位所在地党组织为主管理。三是因人制宜管理原则。县内流动的党员,就业比较稳定、就业单位建立党组织的由就业单位党组织管理;就业单位未建党组织而有行业协会的,可由行业协会党组织统一管理。暂时末落实就业单位,人事档案挂靠在县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或劳动力流动服务机构的,可由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或劳动力流动服务机构党组织管理。就业稳定性不强、居住地比较固定的,由居住地党组织管理;居住地经常变动的,由原所在党组织管理。四是动态管理原则。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利用好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及时把流动党员基本情况输入信息库,实现党内基本信息实时
6、网上传输、查询,实现信息化动态管理。 三、要合理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进一步规范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 1、要合理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一是到县外流动的党员,3名以上正式党员集体外出到同一城市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人员相对集中,地点相对固定,时间在6个月以上,属同一基层党组织的,该党组织应在他们中建立流动党员党小组或党支部(临时党支部);属不同基层党组织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流动党员联合党小组或党支部,县委组织部按照指定管辖的原则,明确党支部的隶属关系;外出到同一城市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有固定地点,时间在6个月以上,不足3人,或虽3人以上,但暂不具备在外出党员中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的,
7、其组织关系可转至我县在该城市设立的常驻办事机构党组织。二是县外流入我县的党员,流入地基层党组织或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与党员流出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征得同意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党员规模,在他们中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 2、要规范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对没有被编入流动党员党组织的流动党员,其组织关系一般按以下要求进行管理:一是党员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地点相对固定,时间在1年以上的,应将其组织关系转移到外出所在地有关党组织;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应开具党员证明信,交所去地区有关党组织。二是无固定地点,跨省、市、县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3个月至1年,或长期外出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
8、员,所在党组织应给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三是在本县范围内流动的党员,能经常返回所在党组织参加组织活动的,其组织关系一般维持不变。四是企业改制后与原单位脱离劳动关系的党员,一般将其组织关系转移到其居住地所在的街道或乡镇党组织。五是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离开原居住地,在外长期定居的,应将其组织关系转移至现居住地党组织、主管部门党组织或其它有关党组织。六是复转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中的党员,6个月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应将其组织关系转移到父母或配偶居住地党组织或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党组织。七是外出学习、进修、借调工作、办理公务、休假探亲半年以内的党员,开具党员证明信;半年以上的,转移正式组织关系。转移流动党员
9、组织关系时,党组织应充分尊重党员本人意愿。 四、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保持流动党员队伍先进性 1、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一是实行全程教育,突出经常性。在流动党员流动前、流动期间和流动后均要加强教育,做到教育不脱节,管理不断线。党员外出前,党组织要进行教育,对他们提出明确要求,告知联系方式。党员外出期间,教育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和单位都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流入地党的组织生活,按期足额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流动党员至少每6个月要向原流出地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学习等情况。要积极向家乡群众传递致富信息,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流动党员返
10、乡时,所在党组织应及时派人与其开展谈心活动,详细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听取他们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有效性。要根据流动党员人多、面广、分散、职业杂等特点,结合流动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定期寄发学习资料,利用书信、电话等方式加强联系。在每年“七一”等重大节日和上级做出重要部署时,开展专题教育。在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时,要抓住时机组织集中培训,开展组织活动。三是丰富教育内容,增强针对性。在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性党纪和党的知识教育的同时,结合流动党员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劳动保护等
11、与他们从业密切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2、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一是流动党员联系制度。各级党组织要把“党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组织”工作贯穿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始终,凡有流动党员的党组织,应确定党组织书记或支部委员作为他们的联络员,每人联系1至5名流动党员。联络员负责与流动党员进行联系与沟通,协助党组织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了解他们外出表现并如实向党组织报告。同时,采取发放联系卡、打电话、寄信等多种形式,保持与流动党员双向性、经常性、动态性的联系,形成党组织与流动党员之间的互动工作格局。二是流动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各级党组织应根据本地、本
12、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流动党员流动期间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遵纪守法,特别是发挥党员作用等方面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制定操作性强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于表现突出的,要给予表彰。三是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各级党组织要设立外出党员登记簿和外来党员登记簿,记录流动党员的详细情况,实行动态登记和定期登记相结合,基层党组织每半年将登记情况上报基层党委,基层党委每年年底上报县委组织部。四是流动党员民主评议制度。流动党员原则上回原所在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活动,如果流动期间适逢外出所在地党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可以参加学习,接受教育,但不能以此代替回原所在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确因特殊原因不能回原所在党组织参加民主评
13、议的,可寄回本人自评材料进行评议。党组织通过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听取流动党员思想、工作情况汇报等方式,了解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情况。民主评议党员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评议和处置标准,按规定评定格次,做出处理。五是网络管理制度。县委组织部将在开通的互联网上建立承德县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将流动党员的个人资料、流入地、从业结构、联系方式存入管理服务站,实行网上传输,各级党组织点击互联网就可以掌握流动党员的动态,便于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六是走访慰问流动党员制度。党员外出期间,党组织要定期、不定期地走访其家属,必要时可派专人看望流动党员本人,了解情况,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党员返乡后,党组织要上门慰问,鼓励和
14、支持他们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对外来党员要热情走访,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同样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3、加强流动党员党费收缴工作。流动党员应向党组织如实申报实际收入,党组织根据党员外出收入情况,确定交纳党费基数。流动党员可采取邮汇、委托代交等方式,至少每季度交纳一次党费。 五、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1、要建立机构,明确职责。一是各乡(镇、街道)党委、县人事劳动、民政、计生、工商、教育、公安、司法等县直部门要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党委(党组)主要负责担任站长,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乡(镇、街道)“流动党员服务站”办公室设在乡(镇、街道)党
15、委组织部,县直单位“流动党员服务站”办公室设在本单位相关股室。“流动党员服务站”主要职责是:协助流入、流出党员接转组织关系;开展“进党员家、知党员情、解党员难、暖党员心”活动,组织结对帮扶;为老弱病困党员提供就业指导、法律咨询,协调有关部门进行生活救助;建立流动党员档案,及时把流动党员基本情况输入党建信息库。二是各行政村、社区、企业党组织建立“流动党员登记站”,党组织书记担任站长。“流动党员登记站”的主要职责是:摸清流动党员底数,建立个人档案;掌握流动党员家庭、生活、工作、收入情况,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定期与流动党员联系沟通,组织开展好党内活动。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流动党员服务站”
16、和“流动党员登记站”作用,共同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2、要加强调查研究,强化督查。各级党组织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推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和做法。要注意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以典型引路,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同时,对工作不实、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和人员,要给予批评,督促整改。 3、要创新工作方法,增强针对性。各级党组织要针对多数流动党员年富力强、具有一技之长、思想活跃、流动性大的特点,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教育管理办法,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各级党组织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及时研究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预见性,使全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适应新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同时,要注意把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与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要通过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农村、企业和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水平,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提供组织和人才保证。各党(工)委每年年底要向县委组织部上报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县委组织部每年将组织专门人员结合党建工作检查,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并将检查督导情况在全县范围内通报。 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