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苏武传》(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苏武传》(教师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0课苏武传基础训练一、语言知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置币遗单于 币:_(2)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 假:_(3)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_(4)扶辇下除 除:_(5)虞常果引张胜 引:_(6)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赂:_答案(1)泛指用作礼物的车、马、皮、帛、玉器等。(2)临时委任的。(3)责备。(4)是门与屏(今所谓照壁)之间的通道。(5)牵扯。(6)赠送礼物。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恐前语发,以状语武B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使牧羝,羝乳乃得归C子为父死,亡所恨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D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欲因此时降武答案C解析C项,两
2、个“为”都是介词,“替,为了”。A项,以:介词,因为、凭借/介词,把。B项,乃:副词,于是、就/副词,才。D项,因:介词,经由、通过/介词,趁机、趁着。3下列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单于壮其节羝乳乃得归得夜见汉使反欲斗两主诚甘乐之空以身膏草野杖汉节牧羊何久自苦如此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尽归汉使路充国等A/B/C/D/答案B解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豪壮。名词用作动词,生子。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滋润。名词用作动词,执、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苦。名词作状语,向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去。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
3、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单于视左右而惊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C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D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答案C解析C项,谋杀,古今义相同,谋划杀害。A项,左右,古义,身边侍候的人。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操纵。B项,丈人,古义,对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D项,货物,古义,财物;今义,供出售的物品。5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稍迁至栘中厩监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信义安所见乎 与旃毛并咽之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前以降及物故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A BC D答案D解析畔:同“叛”,背叛。见:同“现”,显示。旃:同“毡”,毛织的毡毯。去:同“弆”,收藏
4、。亡:同“无”,没有。以:同“已”,已经。决:同“诀”,辞别、告别。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海”,在匈奴北境,即今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B“以父任”,汉朝规定,凡职位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可以保举子弟一人做郎官。C“相坐”,又叫“连坐”,是古时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的说法。D“通侯”,即“彻侯”,汉朝时二十级爵位中最高的一级,因避汉高祖讳而改为“通侯”。答案D解析应为“因避汉武帝讳而改为通侯”。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译文:_(2)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译文:_答案(1)汉武帝赞
5、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护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2)我料想(自己)已经是死去很久的人了!大王(如果)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聚,我就在您面前死去!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天汉元年,武帝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
6、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单于知武终不可胁,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降武,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
7、于前!”昭帝即位,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得归。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甚优宠之。武年老,子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有删改)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复为右曹典属国
8、/以武著节老臣/甚优宠之B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甚优宠之C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甚优宠之D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甚优宠之答案B解析句中,“谋立”的对象是“宣帝”,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两项。“食邑三百户”是一个整体,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故选B项。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假吏,指临时充任使臣属吏。这里的“假”与“署”“权”都有“临时代理”“暂时代理”的意思。B昭帝
9、,西汉第八位皇帝刘弗陵的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等地位很高的人褒扬性的称号。C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养于牢,故称牺牲为牢。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D秩,“秩”字从禾,从失。本义是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义是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答案B解析B项,“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等地位很高的人褒扬性的称号”解说错误,不是“褒扬”,应为“评价”,谥号有褒有贬,还有平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武义不受辱,个性坚强。苏武听到张胜的报告后,不愿意等到被匈奴侮辱后才死,认为那样更对不起国家,想自杀;面对卫律的审讯,他认为自己屈节辱命,而引刀自刺。B
10、苏武忠贞不贰,气节崇高。单于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都派人问候并招降他,苏武始终没有同意;面对李陵的劝降,他以结束欢聚,死在李陵面前表明自己的心迹。C苏武坚韧不拔,意志顽强。苏武在匈奴十九年,备尝艰苦:被幽闭大窖期间,他啮雪吞毡;迁至北海无人处,被断绝粮食供应,他掘野鼠收藏的野生果实而食。D苏武历任三朝,备受恩宠。苏武在始元六年的春天回到京城,武帝接见他并给了他很多赏赐;昭帝任命他担任典属国一职,并赐予他钱、公田和宅子;宣帝也很优待宠爱他。答案D解析“武帝接见他并给了他很多赏赐”分析错误,此时武帝已死。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译
11、文:_(2)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译文:_答案(1)正好碰上苏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汉的时候,一向与副使张胜有交情,私下拜访张胜。(2)娶的匈奴妇人正好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通国,有消息传来,想通过汉使者送去金银、丝绸,把男孩赎回来。解析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1)会,正好碰上;素,平时,一向;候,拜访。(2)适,正好;因,通过;致,送去。【参考译文】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官。天汉元年,武帝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并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回报他的好意。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
12、臣属官常惠等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一百多人一同前往。单于正要派使者护送苏武等人归汉的时候,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正好碰上苏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汉的时候,一向与副使张胜有交情,私下拜访张胜,说:“听说汉天子很怨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朝埋伏弩弓将他射死。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得到汉朝的赏赐。”张胜答应了他。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缑王等都战死,虞常被活捉。单于派卫律审理这一案件。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想自杀,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
13、常果然供出了张胜。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听取供词。苏武对常惠说:“污损了节操,辜负了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杀,卫律大吃一惊,急忙抱住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单于认为苏武气节豪壮,早晚派人探望、问候苏武。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判定虞常的罪,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单于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不运来,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
14、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过了很久,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招降苏武。苏武说:“我料想自己已经是死去的人了!大王(如果)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你的面前!”汉昭帝即位,匈奴与汉朝和亲。汉朝要求苏武回国,苏武等才得以回国。苏武在始元六年春回到京城,皇帝下诏命令苏武用一太牢拜谒武帝园庙,任命苏武做典属国,俸禄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住宅一处。昭帝去世。苏武以从前任二千石官的身份,参与了谋立宣帝的计划,赐封爵位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又做了右曹典属国。因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皇上)非常优宠他。苏武年老了,他的儿子以前被处死,皇帝怜悯他。问
15、左右的人:“苏武在匈奴很久,有儿子吗?”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以前在匈奴发配时,娶的匈奴妇人正好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通国,有消息传来,想通过汉使者送去金银、丝绸,把男孩赎回来。”皇帝答应了。后来通国随汉使者回到了汉朝,皇帝让他做了郎官。又让苏武弟弟的儿子做了右曹。苏武活到八十多岁,汉宣帝神爵二年病亡。提升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被雨淋湿的风,以29摄氏度的体温降临人间。如刚从冰水里撩起的黑色绸缎,从窗口游进来,拥抱脸、颈脖、前胸、双臂外侧,领养了皮肤上的灼热。风渗进肌肤、血液,如雨水渗进一棵树,根须惊叫了一声,树枝、叶脉、叶尖上每一个细胞,都汇入和声,又瞬间恢复平
16、静。一场风,带来的不是简单的凉爽,_。无与伦比的宁静里,风消失了,其实到了天上,它拂去了月亮身上的云,月亮看看自己,仔细一想,我要云这块破布干什么,我要满天的乌烟瘴气干什么,我要鞋子干什么,赤脚走,多自在。月亮是天空的心,心袒露了,天地一片清白。风从天上下来,落在多年不睡的凉席上,凉席瞬间复活成了一大片竹林,黑暗里涌动着丰满的绿意。凉席裸露在雨后的夜风里,我裸露在凉席上,如同_。我将脸紧紧贴着它,鼻尖抵上它,便清晰地闻到了竹子的清香。曾经,多年前的盛夏,一个天井,一轮圆月,一群老人孩子,一堆竹榻、竹椅,人们乘凉、聊天、吃西瓜,摇着扇子入睡。那些诗一样的旧光阴,被风带到哪儿去了?1文中使用了哪些
17、修辞手法()A比喻、拟人、对偶B借代、对比、对偶C借代、对比、排比 D比喻、拟人、排比答案D解析比喻:“如刚从冰水里撩起的黑色绸缎”中将“风”比作“如刚从冰水里撩起的黑色绸缎”。拟人:“拥抱”“领养”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风以人的性格特征;“根须惊叫了一声,树枝、叶脉、叶尖上每一个细胞,都汇入和声,又瞬间恢复平静”中,赋予风人的“叫了一声”这一动作。排比:“一个天井,一轮圆月,一群老人孩子,一堆竹榻、竹椅,人们乘凉、聊天、吃西瓜,摇着扇子入睡”中“一个天井,一轮圆月,一群老人孩子,一堆竹榻、竹椅”结构相同,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表述为:“夜风从窗口进来,吹到身上,带走灼热。
18、”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_答案原文用“刚从冰水里撩起的黑色绸缎”比喻冰冷晚风,生动形象;“拥抱”“领养”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风人的性格特征,生动活泼。“拥抱脸、颈脖、前胸、双臂外侧”,化大为小,写出了身体各个部位被风渐次吹拂的细腻感受,有过程性和层次感,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原文表述与上下文语体风格一致。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_答案示例:而是无与伦比的宁静裸露在夜的竹林里4温庭筠在苏武庙中曾写道:“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结合本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本句扩展为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一
19、种修辞方法。答:_答案茫茫沙漠,漫漫云海,皎皎明月,一只孤雁徘徊在天边,山川大地笼罩在一片衰草连天的茫茫暮烟中,羊儿紧紧地跟在苏武身边,静静地看着自己的主人,苏武抬头望月,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题干要求将本句扩展为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这就需抓住“羊归”“塞草”等意象,展示苏武牧羊绝塞的单调、孤寂、艰辛的生活,表现出贫贱不能移其爱国之志的坚定。5下面是介绍苏武传的一段文字,但有些句子在语法、用词、标点上存在问题,请找出并加以修改。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逼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20、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经常写人物传记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答:_答案“汉书”应用书名号。缺宾语,在后面加上“的事迹”。去掉引号里面“威武不能屈”后的逗号。语序不当,“经常”应放在“运用的”前面。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考生要仔细找出文段中语法、用词、标点这三方面的不妥之处。汉书为书名,应用书名号;成分残缺;引用部分标点符号要放在引号外面;语序不当。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
21、,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留岁余,还,欲从羌中归,复
22、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则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乃令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皆各行一二千里。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是岁元朔六年也。后二年,骞为卫尉,与李广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骞后期当斩,赎为庶人。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骞既失侯,因曰:“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
23、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旁国。骞还,拜为大行。岁余,骞卒。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节选自汉书,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B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C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
24、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D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答案B解析“单于”“国内”是完整的词语,不要断开;“归汉”是前句的谓语,后面断开;“初”追述以前的事情,前面断开。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匈奴、月氏、大宛、康居、大夏、安息、乌孙等古代国家政权,都是张骞出使西域过程中所到、所闻之处,处于古代丝绸之路上。B堂邑氏奴甘父:堂邑为姓氏,甘父为名,奴,是其做家奴的身份。后文提到被封为“奉使君”的堂邑父,就是指他。C汉节:汉代朝廷派出使臣或传达皇帝命令时,凭节为信,中央设有专门掌管符工的
25、官员,名叫“符节令”。苏武就曾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D匈奴: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居于南夷,随草畜牧而转移。答案D解析D项,“居于南夷”错,应为“居于北蛮”。8下列对原文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因为匈奴与月氏之间出现仇怨,所以汉朝乘机招募使者取道匈奴前往月氏,与月氏共同对付匈奴,张骞便以郎的身份应召前往。B张骞在困境之中不忘朝廷使命。虽被匈奴扣留十余载,最终还是寻找机会与身边人逃往月氏,只是月氏王认为与汉朝距离甚远,所以不再准备向匈奴报仇。C张骞将出使后的见闻上报朝廷,汉
26、朝天子认为值得与兵弱的大宛、大夏、安息和兵强的大月氏、康居这些国家政权交往,可以用道义使他们成为汉朝的臣属国。D张骞也是仕途坎坷。曾因熟悉匈奴地界帮助军队而被封为博望侯,可又因为李广所率军队被匈奴围杀而没能及时赶到救援,险些被杀,最后被削去侯位。答案B解析B项,“只是月氏王认为与汉朝距离甚远,所以不再准备向匈奴报仇”,原因有误。原文表述为“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译文:_(2)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译文:_答案(1)我们为汉朝出使月氏却被匈奴
27、封锁道路,如今逃亡出来,只希望大王派人引路送我们。(2)又过了一年多,他(张骞)所派遣出使大夏等国的副使都同那些国家的使者一起回来,从此以后,汉朝西北方向的国家开始跟汉朝互通往来(互通使者)。解析此题注意,为所:表被动;亡:逃亡;皆:都;唯:只;道:引路;属:一类人。【参考译文】张骞,是汉中人,建元年中当上了郎官。当时投降汉朝的匈奴人说匈奴打败了月氏王,月氏王逃亡并因此怨恨匈奴,但是没有人能帮助他一同攻击匈奴。汉朝正想准备消灭匈奴,听说此事后,想要派出使者到月氏,路途必然要经过匈奴境内,于是招募能够出使月氏的人。张骞以郎官的身份应召,出使月氏,与堂邑甘父一起从陇西出关。经过匈奴的时候,匈奴抓住
28、了他们,押送到单于那里。单于说:“月氏国在我们北方,汉朝为什么要前往出使月氏?我想要派人出使南越,汉朝会听凭我的人过去么?”于是扣留了张骞十多年,给他择娶了妻室,并且有了儿子,然而张骞始终保留着汉朝的符节,不肯放弃。张骞居住在匈奴西部,趁机与他的下属向月氏国逃去,向西走了几十天到了大宛。大宛国听说汉朝有丰富的财物,想通使而不能,看见了张骞,很是惊喜,问他想要到哪里。张骞说:“我们为汉朝出使月氏却被匈奴封锁道路,如今逃亡出来,只希望大王派人引路送我们。如果真能够到达月氏,返回汉朝后,汉朝送给大王的财物是说不尽的。”大宛认为说的有道理,就护送张骞,抵达康居。康居再把他们转送到大月氏。大月氏王已经被
29、匈奴杀掉,匈奴人拥立他的夫人为王。已经使大夏国称臣做了大夏国的君主,土地肥沃富饶,境内很少有盗寇,感到满足安乐,又认为距离汉朝遥远而不想亲近汉朝,根本就没有报复匈奴的心思了。张骞从月氏到了大夏,最终不能摸透月氏的真实意图。留下一年多,想要返回,要从羌人聚居的地方回去,又被匈奴人俘获。留下有一年多,单于死去,国内动荡混乱。张骞与匈奴妻子和堂邑甘父一起逃亡回到汉朝。朝廷封张骞为太中大夫,封堂邑甘父为奉使君。当初张骞出行时有一百多人同去,十三年后,只有二人能够返回。汉朝天子听说了大宛及大夏、安息之类的国家都是大国,有很多奇特的物品,世代不迁徙,很大程度上跟中原国家有相同的习俗,而军队力量较弱,看中汉
30、朝的财物;它北面的是大月氏、康居这些国家,军队强盛,可以用赠送财物、给以利益的办法使他们朝拜汉朝。如果真的能够用恩义使他们归服,那么就能扩充万里之广的土地,讲不同语言有不同习俗的各国就会前来归附,这样汉朝的威望恩德就会遍及四海。汉朝天子于是命令经由蜀郡、犍为郡派出秘密行事的使者,分四路同时出使,都各自出行一二千里。张骞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攻击匈奴,知晓有水草之处,军队能够及时得到供给没有物资缺乏,于是张骞被封为博望侯。这一年是元朔六年。过了两年,张骞当上了卫尉,跟随李广将军一起从右北平出发攻打匈奴。匈奴把李将军包围,军队死掉逃跑的人很多,而张骞没能按时救援应当被斩首,用钱赎罪贬为平民。天子多次问询张骞关于大夏之国的情况。张骞已经失掉了侯位,于是说:“联合了乌孙之后,它西面的大夏等国都可以招来而成为汉朝的外臣。”天子认为有道理,于是封张骞为中郎将,率领三百人,各派两匹马,赶着数以万计的牛羊,带着价值数千万的黄金绢帛,分派多名持节的副使,道路可以方便通行的话就派人去往旁边的国家。张骞回来后,封为专管接待宾客的大行令。过了一年多,张骞去世了。又过了一年多,他所派遣出使大夏等国的副使都同那些国家的使者一起回来,从此以后,汉朝西北方向的国家开始跟汉朝互通往来(互通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