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情景默写 课件(54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4645838 上传时间:2021-10-16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情景默写 课件(54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二单元情景默写 课件(54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情景默写 课件(54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情景默写 课件(54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5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情景默写,论语十二章,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 , 。”,1、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2、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3、朝闻道 夕死可矣,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

2、。”,4、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5、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6、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 ”自勉。8、在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9、在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 _,_。,7、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8、人而不仁,如礼何?9、人而不仁,如乐何,10、在十二章中,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11、在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

3、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12、在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10、朝闻道,夕死可矣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3、在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14、在十二章中,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15、在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13、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1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15、任重而道远,16、在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

4、_”和“_”。17、在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_”,而能够持之以恒也是因为“_”。18、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_,_,_。,16、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17、吾止也 吾往也18、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勇者不惧,19、在十二章中,孔子回答弟子子贡所问的可以终身践行的一个字的话是:“_”。20、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_,_。21、在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_,_”,意思

5、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19、其恕乎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1、可以群 ,可以怨,22、在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_,_,_。23、在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物质享受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的:_ ,_。24、在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_,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22、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24、敏于事而慎于言,25、在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_”,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26、在十二章中

6、,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_”。27、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_,_。,25、就有道而正焉26、克己复礼为仁27、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8、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与别人的句子是:_,_。,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大学之道,1、大学之道中,首句开宗明义,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 , , 。2、大学之道中,“ , ”是说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3、大学之道中, , , ”表达

7、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达到德政目的施教主张。,1、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3、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4、大学之道中,儒家提倡“ , , ”的治学主张正反映了儒家积极入世、干预世事的人生态度;治学目标一旦实现,人生目标也就实现,人生也就有了意义和价值。5、大学之道中,写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的句子是“ , ”。6、大学之道中,写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做到心不妄动的句子是“ , ”。,4、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5、在亲民,在止于至善6、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7、“ , ”就是要通过对事物

8、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8、大学之道中,写心不妄动才能够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够思虑周详的句子是“ , ”。9、大学之道中,写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的句子是“ , ”。,7、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8、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9、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10、大学之道中,写推究事物的原理之后就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充分认识了外物之后意念才能真诚的句子是“ , ”。11、大学之道中,写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的句子是 “ , ”。12、大学之道中,写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

9、家的句子是“ , ”。,10、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11、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12、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13、大学之道中,写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把修养品性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 ”。14、大学之道中,用“ , ”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15、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 , 。,1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4、物有本末,事有终始15、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16、大学之道中,用“ , ”两句强调家庭经营有序与国家治理上轨道的重要性。17、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 , , , 。

10、” 18、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 , 。”,16、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7、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18、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9、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 “ 。” 20、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 , , 。”,19、致知在格物20、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老子四章,1、老子认为,人不但要了解别人,也要了解自己,即“_,_”,以提高自身修养。2、老子以树木为喻,表达大的事物总是从小的东西发展起来的道理的句子

11、是:_,_。3、老子认为,在事情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所以出现“_,_ ”的结果。,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2、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3、民之从事 常于几成而败之,4、老子第十一章中指出“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的两句是:_,_。5、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处的两句是:_,_。6、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作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的两句是:_,_。,4、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5、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6、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7、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战胜别人和能克制自己的弱点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8、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以树为喻,指出强大的事

12、物都是从微小开始萌发的两句是:_,_。9、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坚持如一,就不会失败的情况的两句是:_,_。,7、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8、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9、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10、老子四章中“ , 。” 一个对自己事业追求执着的人,人可谢世,而精神事业价值万古长存。1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 , 。”12、老子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 .,10、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11、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12、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13、老子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如通过

13、观察车子、器皿、房室等日常事物,老子看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 , 。”的结论。14、老子中以高台为喻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从微小发展壮大起来的“ , 。”,13、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14、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五石之瓠,1、五石之瓠中,惠子描述大葫芦装上水后状态的句子是“_ ”,描述大葫芦剖成瓢后状态的句子是“_ ”。2在逍遥游(节选)中,对于惠子那只大得不知道用来干什么的大葫芦,庄子用反问的语气来告诉他可以这么用的句子是:_,_,_?3、对于“ ”,有的只能世世代代漂洗丝絮,有的却用它为官做相,庄子用这个故事说明惠子“拙于用大”。,1、其坚不能自举也 (则)瓠落无所容2、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

14、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3、不龟手之药,4、在惠子看来吗,可以容五石之量的大葫芦,大则大矣,却不能盛水,所以成为无用之物。庄子用“ ”一句进行反驳,点出惠子的狭隘之见。5、在五石之瓠中,庄子用防止收冻裂的药物一例,说明使用它的地方不同,结果也不同的句子是:“ , , 。” 6、在逍遥游(节选)中,庄子讽刺惠子的心如茅塞一般没有开通的句子是: _。,4、夫子固拙于用大矣5、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6、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7、五石之瓠中,庄子讲述宋人所从事的职业的句子是“_ ,_ ” 8、五石之瓠中,庄子认为使用大葫芦的正确方法是“_”。,7、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世世以洴澼絖为事8、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