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分一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分一分.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分一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的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材简析本单元结合学生生活中整理文具和学具的经验,让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意义,学会按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初步接触选择标准给事物分类,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2. 体验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3. 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学过程一、 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分类需求1CAI故事引入。两位小主人公自我介绍:我是宝宝,我是贝贝,我俩是好朋友,我们长大了!上小学了!我们很想认识更多的新
2、朋友!谈话: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宝宝和贝贝邀请我们一起到他们家里做客。CAI出示:宝宝和贝贝的书桌。提问:你们喜欢谁的书桌?为什么?CAI出示:贝贝的妈妈对贝贝说:贝贝你上小学了,自己的东西应该学会自己整理。贝贝皱着眉说:应该怎样整理呢?你们愿意帮助我吗?评: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故事情境,通过两位主人公零乱和整齐的书桌的对比,使学生初步感受了整理分类的好处。再以主人公贝贝寻求帮助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起学生的操作欲望,同时有机渗透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2学生尝试操作,形成分类方法。(1)提问:如果你是贝贝,会怎样整理这些东西呢?小朋友们先自己理一理,然后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
3、帮助贝贝整理的。(2)学生个人整理,同桌交流。(3)学生在实物展台下操作汇报怎样整理的,集体评议。(4)CAI演示贝贝的操作,贝贝:谢谢大家教我的好办法,书桌上的物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放在学具盒里,一类放在铅笔盒里。这样分一分就整齐了。评: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独立操作,然后与他人交流是怎样整理的,符合刚入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学生把具体的操作行为和抽象的言语概括相结合,令操作活动富有成效。二、 联系生活实际,形成分类方法1购物中的分类。(1)CAI演示:贝贝妈妈:贝贝你真棒!瞧瞧妈妈在超市买的这些东西,你能帮着分一分,整理一下吗?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物品。(2)CAI演示:贝贝
4、:行!都有哪些东西?同桌学生互相交流贝贝提出的问题。(3)CAI演示:贝贝:把这些东西放在两个袋子里,你知道怎样放合适吗?四人小组讨论并操作。(4)学生汇报。(5)CAI演示贝贝的操作方法,妈妈说:一袋装吃的,一袋装用的,你们是这样分的吗?2交通工具的分类。(1) CAI演示:贝贝妈妈:贝贝真行!奖励你去看一会儿书吧。贝贝打开百科全书交通工具,出现课本中想想做做第3题中的各种交通工具。贝贝:小朋友,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同桌学生互说。(2) 百科全书说:小朋友,你知道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吗?学生独立利用学具卡片分一分,然后和好朋友交流:你是怎样分的?(3) 学生操作课件(拖动相关交通工具图标)汇报
5、分类方法。学生正确分类后,CAI演示:各种交通工具分别在天空、陆地、江河里行驶。评:从超市购物装袋到为各种交通工具分类,教师都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感受到分类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加深对分类的理解。教师努力把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切实感受了数学来源于生活。CAI演示:百科全书:小朋友,只要你做有心人,仔细观察,在生活中,你能发现很多物体可以按一定标准分类,有的可以分成两类,有的还可以分成三类、四类等。三、 走进大自然,掌握分类方法1CAI演示百科全书中的动物篇(想想做做第1题,改变部分动物,突出三种生活环境:水中、陆地、天空),贝贝:大自然中的这些动物可以分类吗?(
6、1)小组讨论交流:你认识哪些动物?你知道它们生活在哪里吗?(2)学生每人用学具卡片操作分类。(3)学生汇报,CAI演示学生分类结果,集体讲评。小结:小朋友说得有道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这些动物就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2. CAI演示百科全书中的植物篇(想想做做第4题)。(1)提问:这些植物你认识吗?先在小组内把自己认识的介绍给其他小朋友,然后自己动手摆一摆,可以怎样分呢?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分法多?(2)学生在展台下操作汇报,集体评议。评: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进行分类,形成了和谐的、宽松的、平等的交流氛围,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总结:小朋友们开动脑筋,不仅帮助贝贝学会了分一分整理学习
7、用品的方法,还想出不同的分类标准把植物、动物进行分类。你们真聪明!四、 向课外延伸,活用分类方法谈话:分一分的这种方法对于我们做什么事有帮助呢?明天上课时告诉大家,你用这种方法做了什么事,好吗?评:下课铃声响起,并不意味着数学课教学的终结,而是在更大时空范围内实践数学思想方法的开始。课末,教师让学生带着我想用方法,我能用方法的积极心态走进生活,走向社会,体现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总评1 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运用教材。分一分是学生进入小学生活初期的一个教学内容。课前,教师通过调查了解到:约半数以上的学生在家里或幼儿园有过分类整理玩具、物品的经验,但有主动分类整理习惯的不到四分之一;约四分之三
8、的学生有超市购物经历;对常见各类动物生活习性有初步认识的学生约占三分之二。根据此项调查,教师从学生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进行教学设计,首先,改变教材例题中直接提出问题(哪些东西放在学具盒里?哪些东西放在文具盒里?)的方式,以故事情境呈现零乱、整齐的两种场景对比,让学生感受分类整理的必要性,同时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埋下伏笔。其次,将想想做做第1题(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直接给出一种分类标准的习题,调整到第三层次可以按不同分类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中教学。全课设计注意发挥多媒体优势,创设故事情境,以贝贝和妈妈、拟人化的百科全书间对话为线索,将教学内容串联成一个帮助别人找方法,在生活中用方法,
9、了解自然界动物、植物分类方法的整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参与学习过程的热情,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的价值。教学由近及远,由小及大,既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想方法,更注重引导学生用好方法,形成好习惯。2把学生个体间差异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由于学前教育、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学生间个体差异明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间的差异作为教学资源,创设了充分地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力图使每一个个体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获得成功体验。教学中教师安排学生五次独立思考、操作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第一次活动,唤起学生生活中曾有的分类整理的经验,个体操作,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方法,获得自我肯定;第二次活动,四人小组合作,联系过去的购物经验进行操作,达成分类的共识,形成方法;后三次活动,重在发挥学生个体优势,向组内成员介绍自己认识的交通工具、各种动物、植物,然后独立操作分类,再与好朋友分享自己的方法。集体评议时,教师给学生时间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在互相争辩中明理,交流讨论中创新。宽容、轻松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了愉悦的学习心理环境,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充分体验着参与的快乐,思维的兴趣,成功的欣喜。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