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摘要】在当前全社会极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项重要使命和核心内容。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现状,结合高校实际,提出了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是人们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也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价值导向。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群体最重要的、也是最能从根本上集中反映该社会群体价值取向的价值观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
2、、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这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为进一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遵循。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既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实现价值的需要,更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就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路径做如下探讨:一、注重融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全过程相融合大学生这个群体作为我国青年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最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
3、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决定性阶段,能否正确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由于大学生刚刚步入成年,社会阅历亟待积累,各种价值观错杂交织,加之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干扰,部分大学生很容易出现价值观的扭曲。在这样的形势下,探讨如何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对国家的长远建设和发展很有必要。课堂教育作为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方式,一直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更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有效性和认同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以及深刻内涵融入
4、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当前我国高校开设的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想政治课普遍存在着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等问题,考虑到当代大学生具备思想活跃、现代而开放等特点,教育者必须拓宽思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路径,注重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协同,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相协同。近年来,随着课内实践教学这种教育方式越来越多地被广大高校师生所接受,不仅彻底改变了传统“课堂灌输式教育”模式,更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实实在在的提升。具体而言,课内实践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打破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向大学生单纯理论的授课模式,通过讨论、演讲、发言、讲座等形式加强课堂内师生间交流的过程。这些教学创新对提升社
5、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二、注重宣教:全面深入地宣传和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管从十八大后整个中国社会都在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效率不高,大学生这个年轻的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更是令人担忧。有数据表明,虽然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受访者是通过党员、团干培训和网络媒体途径了解和熟悉核心价值观的,但是有 49.2%的大学生认为这种宣传教育形式化、宣传强度薄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方式急需根据现实状况进行改进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如潮水般涌入大学生的
6、日常生活,使得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出现了选择上的难题,加之互联网的飞速变革,以及西方各种价值观念的侵蚀4,无形中进一步增加了当代大学生选择的难度。为切实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的认同,高校要加大对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内容的宣传力度,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除此以外,高校应发挥师资雄厚、研究能力强等优势,把握信息前沿,立足本校大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使之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切切实实履行起高校在全面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担负的重要使
7、命。三、注重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当代大学生活动的主题1.制度规范引导大学生的行为认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园制度作为规范学生行为和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其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要想切实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高校要充分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并将其渗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具体的行为规范中。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新形势下,各高校都着力通过优化管理、完善制度、丰富校园活动来营造一种和谐有序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促成自身校园文化
8、建设向时代化、多样化及特色化快速发展。这样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提升了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只有在这样的校园文化中,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于润物细无声中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去,通过校园文化这个载体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3.优化并拓宽校园网络传播途径。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精神家园。净化网络环境,建好精神家园,对于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而言已迫在眉睫。与此同时,如何利用“网络”这一新的传播途径,培育大学生社会
9、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新的值得研究的命题。邓若伊等建议采用显现宣传与隐性传播相结合的模式,利用微信、微博、QQ 等新媒体技术,通过多渠道并举的方式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此外,利用网络培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时,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式多样地呈现在校园网络上,避免枯燥的文字重复。这些举措强化了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为尽早地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4.树立典型,强调榜样的引导。习近平总书记于 2013 年 9 月 26 日会见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的讲话中,重点阐述了道德模范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作用、引导作用,为高校
10、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引方向。近些年,高校大学生中不断涌现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学生典型,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作用,也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素材。结语综上而言,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阶段,积极推进当代大学生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项根本任务,在教育活动中应加强培育途径和方法的创新,注重培育的系统化,切实增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培养更多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参考文献】1孙向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02):14-19.2董建,王丽君.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探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19-123.3王丹,刘畅.当代中国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认的研究.中国德育.2017(05):11-14.4陆岩,姜国玉.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2):11-15作者简介:王千(1985),女,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教师。endprint精品文档,word 文字版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