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原来可以这样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原来可以这样学.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文原来可以这样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案例 俞志强文言文是中华经典的传承,前人智慧的结晶。学习文言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言文特有的韵律美感。在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时,笔者进行了一点尝试。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中西路军胜利的原因吗?人心所向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正如歌中所唱“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正如孟子所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看孟子是怎样得出这个论断的。 (点评:设置悬念,温故知新,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2、) 二、走近孟子 俗语说“知人论事”,我们一起走近孟子。 (点评:师生互动,多角度了解孟子其人、其文、其思想。) 三、初读课文 提示:1.读准字音;2.注意停顿;3.初步体会作者情感。好文不厌百回读,通过师范读、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等方式完成本环节教学任务。 (点评:注重朗读训练。对学生进行语音、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方面技能训练。) 四、品读课文 提示:1.疏通文意;2.理解文章内容层次。 学生参阅工具书及课文注释疏通文意;教师检查,翻译“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这个句子。直译全句,品读“寡”、“至”的理解,发散学生思维与现实生活联系。 (点评:引导学生积累成语,使课内外知识得以延伸。) 品
3、析“亲戚”、延伸至“城”、“兵”、“池”、“委”进一步理解古今异义字渊源及含义,牢记通假字“畔”。 (点评:注重文言积累,只要坚持不懈,学生的词汇将日益丰富。 孟子的文章长于辩论,其文气势磅礴,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本文如何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中二、三层与第一层有什么关系?四层与二、三层的论述有什么不同?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点评:本环节清晰体现了文章论述思路以及论点、论据,论证的逻辑关系,水到渠成理清文章结构。) 五、悟读课文 提示:体味作者情怀,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课文学到这儿,我们探究的脚步并未停止。你从中学到了哪方面的知识?或者说,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六经注
4、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如何认识?联系实际,谈看法。 生1:2008 北京奥运会,我们把“天时、地利、人和”演绎得完美无瑕。 生2: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招致国内外有识之士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处于支配地位,但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 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观念。 教师明确: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
5、也就是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 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而言,避免战争,对21 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将受到全人类的关注。 (点评: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生活谈体会,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学生活学活用,融会贯通。) 案例评析: 1.本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原则按照标要求,注重教学内容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从传授主角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与帮助者,倾听来自课堂方方面面的声音,调动学生的情绪,捕捉课堂的
6、闪光点,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2.教学中,注重诵读训练。各种方式的读,让琅琅书声成为课堂主旋律,在悠悠古韵中,使学生身临其境,达到初步感受古人情怀的目的,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3.注意词汇积累。以“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为中心,通过辐射方式,散发全文,在掌握了一词多义、古今成语、异义字,通假字的基础上,避免了传统课堂串译课文成为课堂主线,桎梏学生的心灵,束缚教师的手脚。 4.吸取精华,融会贯通,古为今用。文言文产生的距离感,无形中变为学习、理解的屏障。本节课在理解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用儒学思想来辨析当今瞩目的政治焦点,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让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学思想成为课堂亮
7、点,也让国学的魅力再一次放射于课堂。不再为“情”所困 关雎教学案例反思 俞志强案例背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关于爱情的动人诗篇,诵来让人刻骨铭心,“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但是在课堂上教学有关“爱情”的文章,让老师颇费周折。特别是初三的学生正值心理和生理发育阶段,对爱情有着渴望了解的心理,但农村的孩子生活受地方风化教育,显得淳朴内向而羞涩,处于这个花季往往是“谈情色变”。许多教师在涉及到这方面教学时,往往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如何处理好“教”与“情”的关系,值得我们深思。案例片段关雎是诗经中关于爱情主题的名篇,
8、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诗经的相关资料,我精心设计了教学流程,先让学生小组交流预习知识,然后朗诵诗歌,接下来小组合作探究,最后是成果展示。没想到今天的小组讨论有点怪异,学生声音很小,有的凑在一起窃窃私语,有的学生一边偷笑一边注视着我,经验告诉我,学生在对本文主题把握上受到“爱情”约束。看来必须捅破这层窗户纸,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探究,于是当即从问题入手。师:这首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第四小组展示探究成果。生:前几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对水鸟相亲相爱,自然引起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
9、位所爱的人儿呢!生:中间几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生:最后几句写出了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师:关雎作为一首爱情诗篇,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生:我认为这个男子很让人感动,他感情很专一执着,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生:这个男人有些傻,“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生大笑)生:淑女心太狠了,把我们的君子都快弄成精神病了,他做梦梦见弹琴奏瑟,迎取这位姑娘。师:文中的男青年在思恋、追求女子的时候能够“以礼节情”,不做有伤教化的事情,这是一般道德水准的
10、人应具备的,这也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宗旨。没相到学生由原来的拘谨变得这样活泼,学生一开始的羞涩变成了盛情怒放,大家倾吐自己的见解。看到气氛很活跃,我趁机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处理感情问题,最后归结为对爱情执着理解。(以下教学内容略)教后反思关雎和兼葭同为爱情诗,都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感情是率真、淳朴、健康的。文字虽然简单,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教学本文,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引导学生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本节课的案例十分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的沉淀上有所收获,而且激发学生对敏感问题思考,从而使学生对人生的价值取向有了更深入的认
11、识。首先,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本案例中,教师在意识到学生受到“爱情”这个敏感话题约束时,不是含混其词,而是从问题切入,让学生先展示自己的看法,然后引导学生对主人公的评论,自然而然地引到学生对“爱情”所持的观点。水到渠成,没有半点造作,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正确导向。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将对学生的积极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如果单独把这些知识剔出来
12、讲,就如同上政治课,从而失去语文教学功能,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的把握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其次,语文阅读要追求个性化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自觉追求个性阅读,提倡语文阅读的个性化,对于持不同阅读见解的学生予以理解,给予宽容,提供帮助,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提倡语文阅读的个性化的实质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摆正教师与学生的位置,让学生成为阅读的真正主人。学生通过自己的品味和感悟,敢于说出自己的体会,这样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本案例中,一开始学生放不开,有话不敢说,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13、,特别是在揣摩文中主人公的心理之后,更是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原来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后来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研究与思考,获得了人生的启迪,这样语文阅读才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第三,教师应做智慧的使者、文明的化身优秀的教师不是以僵硬的教条去限制学生,以教师的权威去压抑课堂,而是做一名促进者,以积极旁观的态度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清闲的,教师要积极地听,积极地看,要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如何指导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别是遇到超出预料的想法,再如案例中所涉及到的敏感问题,还有学生的提出的棘手问题,教师应抓住课堂中的有利因素,积极营造一种令学生敢于表达的环境,让知识在
14、这里汇集,思维在这里碰撞,情感在这里交融。精 读 细 品 巧 提 高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教学案例分析 俞志强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历代传诵的名篇,这些作品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理想的传唱,在中国历史上曾陶冶了众多有志之士的情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奋发向上、积极探索。如今作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名篇,如何才能使它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实现新课标中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的要求,成为当今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头等大事。 笔者从教16载,每届教材中都曾执教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以说孟子这篇短文是历史传诵的说理名篇,本文不仅逻辑严谨、富于辞采,而且所说明的道理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
15、历史意义,是传承和弘扬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好材料。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发掘文章的教育意义,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最终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目的?本人在教学方法手段上曾下过一些功夫,做了一些尝试。最初是带领学生读读讲讲,采用古文教学的传统手段,从字词解释到全文翻译,再到篇章结构、写作特点的分析。虽然本人考虑到了文章的方方面面,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的各个环节,但发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理解不深,印象浅,一段时间下来,别说什么深刻的思想内容的发掘、情感上的教育了,就连文中的一些名言警句也不甚了解。 反思之后,本人尝试采用“精读、细品”的方法进行教学,发现效果不错。所谓“精读
16、”,就是引导学生以默读、自读、齐读、背诵等各种方式反复读,从最初读的过程中解决疑难字词到熟读成诵后领会文意。引导学生大声吟诵,心、口、耳、目多种感官的并用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有效的手段,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记忆,有助于语感,还有助于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即是此道理吧!所谓“细品”,就是仔细品味,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精妙之处,细品不必面面俱到,有时只需针对文章的某一方面,只要学生对文章的某一方面有了自己的独到理解,便是教学的成功之处。 下面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教学实践,简单介绍我是如何采用“精读细品”的方法完成教学的。 首先,本人课前布置学生精读
17、课文,要求反复朗读直至熟读成诵,因为这对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语言特色将会大有益处,对理解孟子文章逻辑严密而有文采的特点也有帮助,所以,课前我要求学生不但要利用课下注释和手边的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读顺,而且要反复诵读,疏通文章,读熟读懂。 其次,本人紧紧抓住“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这一中心,引导学生细品。 (一)、品内容理解 先说“生于忧患”: 1、联系课文,使学生懂得第一段列举的舜、傅说等六人就是“生于忧患”。他们的“发”、“举”就是“生”。这里的“生”就是发展、成功、能担大任的意思。在此之前,他们都经历过“忧患”的磨炼,也即他们原来有的是耕田的农夫、有的是泥工、有的是卖鱼卖盐的商贩、有的是
18、关在牢中的俘虏等等,处于逆境,经受过劳累、饥饿、贫困等苦难。 2、联系学生实际,谁都会有“忧患”,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有的家庭贫困、经济困难;有的学习困难、成绩上不去,为前途担忧;有的学不进去,甚至不想学,等等。怎么办?有两种可能:一是灰心丧气、自暴自弃,甚至沉沦堕落下去。另一种就是像舜、傅说他们那样“生”,即像舜、傅说他们那样,将来也能担当大任,成就一番事业。 3、怎样才能在忧患中“生”呢?孟子讲了,就是要在忧患时为“生”作好准备,创造“生”的条件。课文中讲了六条,就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过”“然后能改”,“而后作”,“而后喻”。引导学生细品这几句话,使学生懂得: “动心”,就是说
19、在忧患面前,心要动,即要开动脑筋,要思考,思考怎么走出困境,克服困难,改变现状等等。 “忍性”,就是说,在困难面前要坚强,有耐心,有韧劲,有毅力,敢于面对,能承受艰难困苦的磨炼,不轻言放弃。 “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在忧患的磨难中,增长自己原来所不具备的能力,就更有才能,更有本领了。 “能改”,就是说,在逆境中,“行拂乱其所为”,做事往往不顺心,有时还颠三倒四,说错话,做错事。这时,就要“能改”,改了,吸取了教训,在改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能力也就更强了。 “而后作”,就是说,面对忧患,要振作奋起,不畏惧,不退缩,不犹豫,积极行动起来,去克服困难。 以上五条是 “生于忧患”的主观条件。即要开
20、动脑筋,要坚忍不拔,要不断的增强自己的能力,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改正缺点、错误。一句话,就是在忧患中要振作奋起,积极努力。 “而后喻”,就是说,自己经历了的忧患,在忧患中能振作奋起,增长了才能等等,这一切都会从神情上表现出来,从语言上表达出来,而后为人们所了解。为人所了解,这是很重要的客观条件,否则,别人怎么会赏识你,举荐你,任用你呢?你又怎么能很好地生存、发展、成功呢?升学考试,一份试卷,不就是要使别人了解你,决定是否录取你吗? 4、引导学生根据文意较为准确完整地解释“生于忧患”:一个人,在逆境中,在艰难困苦中,要敢于正视困难,振作奋起,坚忍不拔,去克服困难,增长才干,并恰当地表现出来使
21、人了解,这样就能很好地生存、发展,走向成功。 然后,引导学生细品“死于安乐”。课文只用了一句话来论证这个问题,即一个国家,如果内无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良臣,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外无敌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成为昏君、暴君,国家就会衰败直至灭亡。 (二)、品写作技巧 1、类比说理、正反说理的论证方法。本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首先从个人成才的问题说起,他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佛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至此,作
22、者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因素条件都说到了,但是孟子的文章是写给国君看的,是为了向国君陈述自己的治国主张的,所以有关个人的成才问题仅仅是一个引子,他的目的是为了阐述统治者治国的问题,提出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到此,人“生于忧患”,国“死于安乐”的鲜明的正反对比说理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触目惊心。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是这篇课文的显着特点。课文是从“人”到“国”的角度来论证,也就是说,这一论断对“人”和“国”都是适用的,在论述中,对人的情况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做了详细论证,对国这方面的论述只有简略的一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生于忧患”是重
23、点,讲清楚后,“死于安乐”就好理解了,一个人沉溺于安乐享受之中,玩物丧志,不再拼搏奋斗,自然不可能再有什么作为;为享乐 而追逐财富不择手段,以至坑蒙拐骗、偷盗强劫、杀人越货,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最后能不身败名裂么?最浅显的例子莫如吸毒,在麻醉中获得了片刻的“安乐”,长此下去,就只有倾家荡产,走向死路。而一个国家,“生于忧患”,一切王朝兴起的过程皆可证明,用不着说。所以国“死于安乐”,课文只用一句话。 (三)品教育意义 文中所提出的一个人怎么才能很好地生存发展获得成功,这是一个很重要,很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有极强的现实性。无论是谁,呱呱落地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时,是一无所有的,要生存,要融入社会,要
24、在各方面得到发展,把自己造就成才,在这条成长的道路上,谁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是曲曲折折的,要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无穷无尽的忧患,面对这样的忧患,怎么办?每个人都要作出自己的回答,谁都不能回避。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有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都有一个如何对待“忧患”和“安乐”的问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孟子以其大智慧总结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哲理,一直就被奉为经典,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人们艰苦奋斗,勇往直前,不仅造就了自己,还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才有今天这么繁华精彩的世界。 在学了这课后,我要求学生
25、联系实际,说一说自己的感想,然后写成一篇读后感。有的学生联系个人实际,写道: “我家庭贫困,经济有困难,但我一定要努力克服困难,坚持读下去,学好知识,练好本领,将来无论是否能升学继续深造,我才有可能改变现在的贫困状况,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做题之后不检查,不改正,不找错的原因,以至有些题一错再错,成绩老是上不去。今后一定要做到过而能改” “我一天到晚,总想着玩,想着上网打游戏,没有心思学习,成绩一降再降,这样下去,知识学不好,什么本事也没有,将来怎么办?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有的学生还联系社会实际写道: “中国共产党就是经过艰苦奋斗,爬雪山,过草地,打败日本鬼子,打败国民党,才取得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有的贪官,追求财富,追求享乐,贪污腐化,结果弄得身败名裂” 有的学生还以历史上王朝兴亡的例子来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从本文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只有“精读细品”这样的经典,才能使学生把书读好,提高了读的能力,思想上也受到了教育,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