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1课《古诗三首》名师教学教案0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1课《古诗三首》名师教学教案02.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三衢道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三衢道中并背诵。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3、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古诗主要内容。二、过程与方法1、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诗歌情节去猜想,体会诗人的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古诗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增加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大意。2.结合词句体会诗人心情。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入情入境。教学过程:一、 以字导入,引出课题。1.说文解字“衢”(课件出示:)同学们,这个字你认识吗?知道它的意思吗?(出示)四达谓之衢。衢,道也。本义是四通八达的
2、道路。说文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的地方就与这个“衢”字有关。2. 简介三衢:三衢即浙江省衢州市,因境内有三衢山,所以又叫“三衢”。3.赏“三衢”美景课件播放三衢山的美景图片。4.引“三衢”诗文走在这样的三衢道中,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宋朝时期,有一位旅游爱好者叫曾几,他游三衢山后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三衢道中。二、自主学习,了解古诗内容。1.出示古诗。听老师读诗,听准字音。想想是是诗人在诗中都写了什么?2.回忆学法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好方法?(师引导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几种方法)预设:(1)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2)看书中的注释可以帮我们理
3、解一部分字词。(3)看书中的插图或者通过诗句想象画面来理解。3.学生借助学习单自主学习现在,就请大家利用这些好方法自学这首诗。有没有信心出色完成?先自己想,遇到困难可以再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课件出示学习单:(1)找:诗人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旅途中他看到了什么?用“-”画出。(2)画:请你画一画诗人游三衢山时的行程路线。(3)想:想一想诗人游三衢山时的心情。)4.汇报交流(1)出游时间。作者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从哪儿能看出来?“梅子黄时”是什么时候呢?读了以下诗句你就明白了。(出示)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三旬已过黄梅雨。苏轼舶趠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
4、客梅子黄时本来是多雨时节,可是诗人当时碰到的却是生:日日晴。这样晴好的天气,激起了诗人出游的热情。于是他来到了三衢道中。读!(齐读古诗)(2)出游路线。谁能画一画诗人的行程路线?(指名学生上前板演)问:你是根据哪句诗画出的路线图呢?(小溪泛尽却山行)结合诗句判断行程图是否正确。“泛”和“却”的意思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再次强调“看注释”是理解诗意的好方法。)借助课文注释你能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吗?三、品读诗句,体会诗人情感。思考:一溪、一山、一泛、一行表明的仅仅是作者出行的路线吗?再读古诗,整首古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游三衢山时的心情如何?(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作者游三衢山时的心情如何?)你从哪儿
5、感受到作者的“喜悦”之情?1.创设情境假想(1)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是日日晴,假如此时你和诗人曾几一同去游玩,心情如何?诗中哪个词最能代表此时的心情?(理解“晴”)(2)穿越时空,假如你和诗人乘船去游山,“泛尽”了舟,到了小溪的尽头,看到了一条幽静的山路,你的心情又如何呢?诗中哪个词最能代表此时的心情?(理解“却”)师:到了小溪的尽头,又换走山路三衢山中之小道,其乐无穷,其雅无穷,其趣无穷。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诗人游兴未至,又上山路,自有一份惊喜于心头2.借助插图联想图文结合联想美景:边读古诗,边看插图,想象一下诗人走在这三衢道中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色?哪句诗给我们做了介绍?(
6、理解“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随文补白联想美景:再读古诗,再看插图,想象一下诗人去时路上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色?3.加关联词概想(1)你能用一个关联词把两句诗句连成一句话,展示诗人行走于三衢道中来和去时所观察到的美景吗?(不但)绿阴不减来时路,(而且)添得黄鹂四五声。师: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 整首诗道出了诗人的喜悦心情,该怎么读出这份心情呢?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四、 拓展延伸,品悟诗人情怀。1.对比“不减”和“添”(1)“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中“不减”的是什么?(2)“添”的又是什么?仅仅是黄鹂婉转动听的鸣叫吗?还有什么?预设:“不减”的那一
7、路浓浓的绿荫,是诗人的游兴,是诗人的喜悦之情“添”的还有惊喜,还有对山水美景的热爱2.用上这种体会,带上饱满的热情,再读!3.梳理古诗脉络,指导背诵。课件出示古诗脉络图,让孩子们利用脉络提示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4.对比不同诗人写的三衢道中三衢山独特的风貌孕育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历代文人曾留下许多的诗词,其中元朝张雨、清朝方芳佩都写过三衢道中,我们来读一读。三衢道中(清)方芳佩初到三衢问水程,江乡风物总关情。滩声澎湃飞流急,帆影参差夕照明。山鸟啼来偏悦耳,野花看尽不知名。挑灯坐听篷窗雨,赢得诗怀分外清。三衢道中(元)张雨大溪中道放船流,船压山光泻碧油。三百里滩攲枕过,买鱼酾酒下严州。(1)
8、 自由朗读,想想三位诗人写的三衢道有什么共同点。(2) 同学们,诗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4.小结升华。这些诗描写的不仅仅是衢州的山山水水,更是通过这山水的描写,表达了古代文人乐山乐水的情怀;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让我们也不禁对大自然产生了无比的敬佩与热爱。这也是自然景观带给我们的文化内涵。五、课堂总结。请让我们将这诗文牢记于心,将这自然美景牢记于心,将诗人的情怀牢记于心,做一个腹有诗书,热爱自然和生活的孩子吧!再读!板书设计:时间:梅子黄时天气:晴活动:泛舟山行见:绿阴不减闻:黄鹂鸣叫教学反思:三衢道中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三首古诗。作品表达了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
9、闻感受,流露了诗人对自然山水、平淡生活的热爱。我是这样设计这堂课的。一、以字导入,引出课题。教学时,我从“衢”的字理入手,析解诗题,再运用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三衢”之美,激发了学习热情。二、自主学习,了解古诗内容。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在自主阅读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个性的阅读体验。三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些理解古诗的方法,我让学生回忆学习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为后面的自主学习做铺垫。并借助“学习单”,以一个个分解的小建议启发学生充分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我还让学生自己读诗句找出游时间、画出游路线图,这样孩子们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发挥了主体性,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三、品读诗句,体会
10、诗人情感。创设情境,结合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时的喜悦之情。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随文补白,想象去时所见景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语言文字训练,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更让学生感悟诗人当时的喜悦之情。四、拓展延伸,品悟诗人情怀。这一环节,我以这样一个问题引入“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中“不减”的是什么?“添”的又是什么?仅仅是黄鹂婉转动听的鸣叫吗?还有什么?这个问题就把学生的思考从文字表面深入到思想内涵。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人浓厚的兴致,感悟到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最后适当拓展赏析,一方面增加学生的积累,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敬佩与热爱之情,达到本课教学目的。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生们能够根据我的引导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表现出了思维的灵活性。不足之处是感觉自己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放手还是不够。今后的教学中会继续探索,继续反思,争取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