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瑶海区应对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瑶海区应对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瑶海区应对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 为积极应对冬春季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做好我区疫情防控应急准备工作,根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结合我区实际,通过情景构建的方式,提出不同情景下的防控策略和应对措施,制定本预案。一、编制目的针对冬春季可能发生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通过预测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构建不同情景模式下的应对措施,明确重点工作,指导疫情应急处置,提前做好医疗物资和人员准备,及时防范和有效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疫情对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减轻疫情对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二、工作原则(一)以人为本,生命
2、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救治患者,把宗旨意识转化成为民行动,在疫情面前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二)统一领导,联防联控。在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领导下,及时研究部署,加强统筹协调,落实联防联控,指导全区进一步落实属地责任、主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强化区域联动、部门联动和分级联动,利用区域资源解决点上资源不足的问题,优化联动抗疫方案,有效提升抗疫作战能力,密切协作,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应急工作。(三)预防为主,群防群控。在做好常态化防控的基础上,针对冬春季防控特点,进一步宣传普及新冠肺炎防治知识,结合“治未病”理念,持续
3、强化公众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防病能力。发挥群防群控优势,稳防稳控,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增强防控成效,切实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四)分级分类,精准施策。在前期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认真做好分级响应,实施网格化管理,按照精准施策的要求,做好高、中、低风险来区人员差异化防控策略落实工作。(五)依法科学,有序防控。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有序开展新冠肺炎疫情监测报告、疫情控制、病例救治和信息管理等工作。加强经验总结,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防控水平,巩固防控成果,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序做好防控工作,有效防止疫情输入、扩散和输
4、出。三、编制依据根据安徽省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和合肥市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等编制本预案。四、编制背景与形势研判当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严重流行态势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境外输入我国的疫情不断发生;同时国内局部暴发疫情时有发生,且国内交通和人员往来已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境内外疫情输入我区的风险将长期存在。专家研判冬春季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风险较高,且冬春季又是各类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将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防控难度。(一)我区已维持较长时间的低风险状态。2020年2月16日我区报告最后1例确诊病例后,到目前为止无本地新增确诊病例。在区疫情
5、防控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战略成果,低风险等级一直维持至今。(二)全球疫情蔓延,严重流行态势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按照全球平均累积发病率判断,当前疫情总体仍处于大流行早期阶段。疫苗研发到临床接种仍需时间。且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一样,冬春季多呈季节性流行,预计冬春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将呈高流行态势,疫情防控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三)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实现阻断目标,个别地 区存在散发病例与小规模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前期在天津市、上海市、山东青岛市、黑龙江哈尔滨市、吉林舒兰市、北京新发地、新疆乌鲁木齐市、辽宁大连市、广东陆丰市等局部地区出现聚集
6、性疫情,在全国各地的支援下,当地通过采取快速、有力的应对措施,疫情得以有效控制,未造成大范围扩散。只要继续坚持实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国内疫情将大概率维持低水平可控态势。(四)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与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叠加,防控复杂性和难度加大。1.境外输入风险难以避免。国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若国内口岸逐步开放,调整或放松出入境人员管控及入境人员隔离检疫等措施,全球广泛存在的传染源输入的风险必将随之增加。2.境内始终存在快速传播条件。新冠病毒具有传染性强和传播隐蔽的双重特点。作为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全球流行情况提示,气候对其传播影响不明显。在我区复工复产复学后,在人群接触机会增加的情
7、况下,隐匿传染源可能持续存在。由于国内人群普遍易感,始终存在由潜在的传染源导致新冠病毒快速传播的风险。3.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流行将增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复杂性和防控难度。冬春季是各类常见呼吸道疾病流行季,大量具有相似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就诊病例,将增加医疗机构对新冠肺炎病例鉴别诊断的复杂性,如果有新冠肺炎病例可能难以得到及时发现和管理,将加剧新冠病毒传播风险。五、情景构建及防控策略措施 基于国内外新冠肺炎流行形势,以及防控策略与措施调整的可能性,我区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出现五种情景。在切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针对不同情景,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一)切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落实“外防
8、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经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我区要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加强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根据疫情强度研判和防控工作需要,提出能力建设目标、需求和工作路径;按照上级指挥部的要求,科学统筹考虑应急状态时设置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等场所;要研究提出超出本地疫情防控应对能力时,获得支援的方式、能力要求和机制流程,坚持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转诊救治。1.及时发现。落实公共场所体温监测等措施,加强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排查,做到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早发现、早报告,不得瞒报、漏报和迟报。2.快速处置。24小时内完成流行
9、病学调查,充分发挥大数据等优势,尽快查明可能的感染来源,尽快做好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判定和追踪管理。及时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实行14天集中医学观察。对可能的污染场所全面终末消毒。3.精准管控。依法依规科学划定防控区域范围至最小单元(楼栋、病区、居民小区等)并及时公布防控区域相关信息,根据需要采取限制人员聚集性活动、封控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尽最大可能降低感染风险。4.有效转诊救治。我区若发现新冠病例应及时转诊至定点收治医院,落实早治疗措施,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时有效全面收治轻症患者,减少向重症转化,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患者治愈出院后,继续
10、集中医学观察14天。5.做好人员、物资等储备。建立完善疫情常态化防控医疗物资保障机制,确保供应有力高效。与第三方机构签订人员、防控物资支援协议。(二)针对不同情景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依据省、市级应急预案,结合我区实际,评估疫情变化发展构成可能出现的五种情景,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情景一1.情景描述:全国范围内疫情处于基本阻断状态,即绝大部分地区无病例,个别地区出现散发病例(以境外输入为主)或聚集性疫情。我区未发生或发生少量输入性病例且已得到有效管控,尚未出现本地病例。2.防控目标: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区人员管控工作,及时处置输入性疫情,防止发
11、生本地疫情。3.防控策略和措施: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加强监测预警和疫情风险评估,全面落实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1)及时制定应对预案,根据疫情强度和严重程度预测、防控工作需求等综合研判,提出能力建设目标、需求和工作路径,以及超出本地应对能力时,获得支援的方式、能力要求和相关机制。(2)做好疾病防控和医疗救治人员力量储备,加强培训和演练。各医疗卫生机构应保证应急队伍人员充足,加强训练,当我区出现聚集性病例时能够具备迅速扑灭疫情的能力。(3)建立完善疫情常态化防控医疗物资保供机制,
12、针对不同情形制定医用物资储备方案和保供预案,结合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储备目录、储备周期,确保医疗物资保障供应有力、有效。(4)继续向全社会提倡手卫生、戴口罩、咳嗽礼仪,减少非必要聚集活动,保持一定的人际物理距离。(5)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信息沟通共享,及时掌握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区人员相关信息,及早安排部署来区人员健康管理等工作;加强对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区人员的排查管控工作,做好相关信息登记,按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健康随访、隔离观察等工作,实施网格化管理,确保追踪到人、随访到户。按要求继续做好国内外相关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等协查和集中隔离管理工作,坚决杜绝相关病例输入导致的新冠肺
13、炎疫情。(6)强化境外疫情输入防范与应对措施。通过各种方式准确掌握入境来(返)区人员信息,在相关人员结束入境隔离后,继续做好7天居家医学观察和一次核酸检测,做到责任闭环、工作闭环、流程闭环、措施闭环,筑牢“外防输入”防线,在闭环管理中发现的疑似病例要及时严格落实检测、治疗、隔离等措施。情景二1.情景描述:环境监测样本发现阳性,尚未发现本地相关联感染者。在冷链肉类食品(含水产品)及生产、储存运输环境和农贸(集贸)市场、肉类加工场所环境中监测到新冠病毒阳性样本,但尚未发现感染者。2.防控目标:查明污染来源和范围,掌握相关人员感染状况,消除食品和/或环境中的污染,防止可能的物(环境)传人现象。3.防
14、控策略和措施:当发生上述情况时,由区卫健委提出启动建议,报请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启动应急响应,采取相应防控措施,并向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在情景一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1)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卫健、公安、市场监管、商务、交通等部门相互配合,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查明可能污染来源和范围。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做好可疑暴露者、可能感染者的判定、追踪和管理。(2)做好阳性食品处置和追溯。封存库存阳性食品,再次细致采样检验;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已流入市场的阳性食品及其同批次产品追溯、召回;对所有阳性食品及其同批次食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处置。(3)对可能被
15、污染环境开展终末消毒。对发现阳性样本和可能被污染的环境实行终末消毒,包括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污染物品的消毒、水源消毒、餐具消毒等。终末消毒结束后对重点区域再次采样,评估消毒效果。(4)做好人员管理。对可能接触阳性物品和暴露于污染环境的人员开展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必要时,予以隔离。发现发热或急性呼吸道病例等情况,按要求启动排查、诊断、隔离治疗等程序。(5)做好风险评估。根据样本采集数、核酸检测阳性样本数、阳性率、阳性环境样本场所、波及范围、暴露人数等情况,动态评估传播风险,确定防控区域,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6)强化监测。在防控区域内强化相关单位及环境监测。区疾控中心将阳性样本送市疾控
16、中心进行复核确认。(7)做好健康宣教。开展疫情防控和个人防护知识宣传,发布健康提示和就医指南,继续向全社会提倡手卫生、戴口罩、咳嗽礼仪,减少非必要聚集活动,保持一定的人际社交距离,科学指导公众正确认识和预防疾病,提高防护意识和健康素养。情景三1.情景描述:在严防输入的情况下,我区仍然发生本地散发病例或局部的聚集性疫情,但本地区资源尚能应对,不需要跨区域紧急支援。2.防控目标:及时发现病例和管理密切接触者,快速处置疫情,阻断病毒传播。3.防控策略和措施:在情景二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1)加强对疫情形势的分析研判。根据获取的相关疫情信息,依据疫情形势发展变化和防控需求,及时开展风险评估,
17、研判疫情形势及危害,提出调整应急响应策略和措施强度的建议。(2)落实公共场所体温检测措施,各医疗机构加强预检分诊,做到“早发现”并按要求“早报告、早转诊”。(3)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充分发挥大数据等优势,尽快彻底查明可能的感染源,做好对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的判定和追踪管理。落实“早隔离”措施,及时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实行14天、密接的密接集中医学观察。对可能的污染场所全面终末消毒。(4)及时转诊至定点收治医院,落实“早治疗”措施,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时有效全面收治轻症患者,减少向重症转化。坚持“四集中”,对重症患者实施多学科救治,最大限度提高
18、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患者治愈出院后,继续集中医学观察14天。(5)民政、教体、卫健等部门依职责加强老、孤、病、残、孕、无固定收入等脆弱人群防护,做好养老院、福利院、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防控。(6)依法依规、科学划定防控区域范围至最小单元(如楼栋、病区、居民小区等),果断采取限制人员聚集性活动、封控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尽最大可能降低感染风险。(7)加强风险沟通和健康教育,及时公布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引导公众支持配合防控工作;坚决打击不实谣言,避免引起不必要恐慌。(8)必要时可采购少量成品疫苗用于战略储备或疫情应急控制,明确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等免疫策略。情景四1.情景描述:我区发生暴发疫情或持
19、续性社区传播,并构成扩散蔓延风险,需要调配资源进行跨区域紧急支援,阻断疫情扩散。2.防控目标:阻止疫情向其他地区扩散,逐步扑灭疫情。3.防控策略和措施:在情景三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1)区卫生健康委组织评估,研究提出恢复应急状态下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工作模式的建议。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省级及以下启动和调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的指导意见,快速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2)合理有序调配全区人力、物质资源,统一部署安排疾控、医疗等卫生应急队伍。必要时,申请市级、省级支援我区疫情防控工作。(3)指导疫情高发地区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社区封闭管理,利用大数据开展
20、重点人员管控,必要时实行区域封控,采取一定程度的区域间交通与旅行限制。(4)疫情高发地区做好个人防护知识宣传普及,与公众的风险沟通,促进公众采取个人防护措施,提高对相关防控措施的依从性。(5)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应急接种准备。制定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应急接种方案,明确接种的重点人群、接种时机。(6)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各医疗机构应当切实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建立合理的预检分诊流程和病例分类管理措施,促进医护、病患及陪护人员采取必要的个人预防措施,并建立内部督查机制。加强预检分诊、内科门诊等重点科室人员和设备配置,落实首诊负责制,建立发热病例快速排查和风险管理机制。(7)监测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准备
21、。通过信息互通,对入境人员筛查、社区拉网式排查,以及高风险地区返区人员排查等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增强实验室检测能力,扩大覆盖范围,提升检测效率。提前规划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使用现代化工具提高流行病学调查效率,尽早、快速、规范、科学开展流调。(8)加强疾控和社区应急队伍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区疾控中心专业队伍力量,确保防护物资充足,提高人员工资待遇。组织区疾控中心开展技能培训、专业训练和应急演练。为疾控、社区建立应急预备队。可考虑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调配专业公卫人员等方式建立疾控应急后备队,从辖区内单位抽调人员、动员志愿者等方式组建社区应急后备队。对疾控应急后备队开展有关疫情监测、研判、流行病学调查和疫
22、情处置等相关专业培训,对社区应急后备队开展社区防控工作培训。(9)加强对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加强学校、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的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尤其要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做好缺勤监测,对于出现呼吸道症状的师生和其他教职工,实施健康观察。(10)指导加强脆弱人群、高危人群及重点机构的应对准备。脆弱人群包括老、幼、孤、病、残、孕、无固定收入人群。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相关机构包括养老院、福利院、学校、托幼机构等。制定脆弱和高危人群保护计划,关注其生活和健康需求。社区提前对辖区内的老、孤、病、残、孕、无固定收入等脆弱人群进行摸底,保障其有救助途径,使其家庭基本生活不受严
23、重影响。对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等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慢性病人制定合理处方用药计划。在出现疑似症状时建立绿色通道,降低高危人群的重症和死亡风险。为脆弱和高危人群提供社会支持,鼓励社区居民互助,招募社区志愿者,在脆弱和高危人群和其家庭因疫情受到影响时提供生活帮助。关注脆弱人群集中的机构,预防受到疫情影响。强化学校、养老院、福利院等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医疗物资的供应,加强防护措施,预防在此类机构中暴发疫情。情景五1.情景描述:发生辖区跨区域较大范围疫情传播,发生持续性社区传播,全区扩散蔓延局面基本形成。2.防控目标:降低传播速度,压低流行高峰,保障医疗服务秩序,减少生命损失;兼顾经济发展和
24、疫情防控需求的平衡,维持社会基本运行和社会秩序。3.防控策略和措施:实施疫情“压制”和“疏解”交替策略,压低和推迟流行高峰,努力维持医疗服务体系正常运转,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人群健康和社会经济影响。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及时向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请求支援。在情景四防控措施的基础上,疫情期间增加以下措施:(1)在市级应急响应的统一调度和防控要求下,全面做好我区疫情防控工作,保持步调一致。(2)限制有基础疾病、老年人等脆弱人群非必要出行,加强个人防护。在出现疑似症状时建立绿色通道,降低高危人群的重症和死亡风险。为脆弱和高危人群提供社会支持,鼓励社区居民互助,鼓励社会工作者、招募社区志愿
25、者在脆弱和高危人群及其家庭因疫情受到影响时提供生活帮助,增加社会稳定,减轻社会负担。(3)重点加强患者的及时转运和救治。统筹医疗资源,提前做好转诊转运准备,病例需收住在指定医疗机构。(4)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尽可能开展病例发现和密切接触者管理工作,统筹调派卫生应急队伍赴现场开展工作。(5)协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与其他疾病医疗资源分配,维持医疗服务和社会基本运转。建立紧急医疗服务调配指挥机制,监控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防护设备、人员、实验室检测能力等)供需情况,合理配置,制定调配原则和临时征用隔离场所的标准和计划。制定分配原则,确定在物资缺乏时优先分配重点地区和机构。(6)宣传教育和心理危机于预。强
26、化疫情通报和风险沟通。通过多种方式,建立权威可靠渠道及时通报疫情情况,开展疫情防控和个人防护知识宣传,发布健康提示和就医指南,科学指导公众正确认识和预防疾病,提高防护意识和健康素养。加强舆情收集分析和研判处置,针对群众的误解和不实传言,及时组织专业机构和人员进行回应和澄清。加强对重点人群加强心理干预。关注一线抗疫人员和重点岗位人员、以及高风险地区群众的心理问题,开通咨询热线和团体干预措施,组织专业人员及时提供心理咨询、疏导和其他干预服务。(7)加大检查力度。以新冠肺炎疫情监测和处置,医疗卫生机构、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单位落实疫情防控责任情况为重点进行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8)采取适当保持人际距离的措施,包括错峰上下班、居家办公、限制或者减少聚集、召开视频会议、关闭非生活必需的公共场所,公众尽量减少非必要的出行,如需出行佩戴口罩等。(9)进一步强化对疾病流行趋势的监测,实时开展风险评估,平衡经济发展和保护健康的需求,尽可能科学地确定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