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46144375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学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学案【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消息在结构和语言方面的特点。2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3了解诺贝尔奖的相关知识,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生活变化和时代变迁。【学习重、难点】1了解消息在结构和语言方面的特点。2培养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学法指导】初步感知课文,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能够快速准确地捕捉消息中的重要信息。精读文章,品味文章中的关键语句,了解新闻语言准确、简明的特点。进一步阅读,了解诺贝尔奖的相关信息,体会诺贝尔奖的公平公正性。【学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给加点字注音,并在横线上补充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渗透( ) 仲裁( ) 卓

2、有成就( ) 拨款( )颁发( ) 2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新闻内容的六要素消息是 、 、 、 、 、 。结构主要包括 、 、 、 、 等五部分。阅读文章,并在文章中勾画出六要素和结构的五部分。3 本文语言很能体现新闻语言的准确简明的特点,请摘录一处并试作分析体会。 4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问,请写下来。 资料链接:诺贝尔: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1895年,

3、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为了纪念诺贝尔做出的贡献,人造元素锘(Nobelium)以诺贝尔命名。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

4、1年首次颁发。教师评价家长签字日期2020年9月 日 二、课堂助学1导入2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结合预习找出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2)导语都讲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3)主体部分交代了哪些信息?有何作用?3合作探究(1)本文是新闻体裁文章的优秀范例,语言准确简明且富有表现力。请从文章中选择一两处加以分析体会。示例: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而X射线波长是介于紫外线和Y射线之间的一种电磁辐射,它是本来就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准确性的特点。(2)反复阅读背景部分,你觉得作者

5、有什么用意。4释疑解难5小结三、课堂巩固 阅读文章,回答以下问题:1导语引用诺贝尔的遗嘱有什么作用? 2消息的第二段一一列举了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体现了消息的 、 特点。3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定在哪一天?有什么意义? 4消息的背景进一步介绍了 ,补充说明了 ,从而使读者对诺贝尔奖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作者交代消息背景的用意使 。四、拓展延伸 _武永明 中国甘肃网4月22日讯据兰州晨报报道,鉴于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1954年7月出生于我省通渭县,197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曾任中科院寒旱所所长,现为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的姚檀栋,当地时间4月19日在瑞典王宫

6、获颁有“地理学诺贝尔奖”美誉的2017年度维加奖。这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科学家,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在颁奖仪式上,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主席斯滕哈格贝里宣读了姚檀栋的获奖成就。随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向姚檀栋颁发了维加奖奖章,并向姚檀栋院士表示祝贺。 姚檀栋院士是国际上公认的冰冻圈研究领域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过去20年中,姚檀栋领导的科研项目与美国、法国、德国、瑞士、荷兰、冰岛、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由他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不但凝聚了国际上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科技精英,也获得了重

7、要科学发现。姚檀栋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冰芯记录、冰川变化实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不同方法的综合集成研究发现,现在是过去2 000年来最温暖的时段,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和印度季风与西风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成立于1877年。维加奖设立于1881年,是著名地理学家和北冰洋航道开拓者阿道夫艾瑞克诺登舍尔德设立的。维加奖每3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杰出的地学科学家进行海选之后评选出一名获奖者,由瑞典国王颁奖,有“地理学诺贝尔奖”之称,以表彰对全球地理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1本文是一则消息,请为之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 2体会下面句子中

8、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这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科学家,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重要科学发现”具体指什么? 由他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不但凝聚了国际上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科技精英,也获得了重要科学发现。 4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教师评价家长签字日期2020年9月 日教(学)后记: 参考答案三、课堂巩固1交代了诺贝尔奖项的设置及对获奖对象的要求。2语段中一一列举了当年诺贝尔奖的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以及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3每年的12月10日,是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以此表带对诺贝尔的纪念和怀

9、念。4语段交代了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分离,意在说明诺贝尔奖评奖的公平性,可信度高,社会价值大,让读者更加信服。 四、拓展延伸 1【示例】甘肃籍科学家姚檀栋获“地理学诺奖”维加奖。2“唯一”是“只有一个”的意思,“首位”是“第一位”的意思,这两个词语强调姚檀栋获“地理学诺奖”维加奖具有里程碑意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姚檀栋的崇敬和赞美之情。3现在是过去2 000年来最温暖的时段,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和印度季风与西风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4最后一段交代了消息的背景,即“地理学诺贝尔奖”维加奖的设立情况,为这则消息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容,使其更具有可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