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语文教学论.doc

上传人:he****i 文档编号:4593518 上传时间:2021-10-09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语文教学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教学]语文教学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语文教学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语文教学论.doc(7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文教学论方向8(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论方向: 1(语文教学论(笔试)。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社会课程教学论沈晓敏,浙江教育出版社; 社会科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中师范大学 2005年9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19)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国家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培养思想上进、功底扎实、具有社会责任感、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其具体要求是: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2、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理论研究及学校实践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胜任教学工作并具有独立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大中小学学科教学研究的能力。3(具有健康的体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二、研究方向 1(教学原理 2(课程原理 3(小学学科教学原理(语文、数学)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学习年限为2-3年,总学分为37至39学分。 系统学习时间约占总课时的60%,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时间约占40%,教学实习和调查研究各占4周。 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即可毕业。四、课

3、程设置 (一)学位课程(本专业各方向硕士生公共必修课,计23学分)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任课 教师 0001 马列经典著作选读(教育学) 54 3 1 王坤庆 00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1 0003 第一外国语(含专业外语) 240 61、2 1801 教育学原理 54 3 1 王坤庆 涂艳国 1901 学习理论 72 4 1 刘华山 1902 教育科研方法论 54 3 3 郭元祥 1805 当代教育问题专题研究 36 2 3涂艳国 1903 学科教学论(物理、语文、数学、化学、地理、生物、美术、音乐)54 3 1 (二)指定选修课程(按研究方向设置)

4、 研究 方向 课程 编号 课程 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任课 教师 教 学 原 理 1904 教学原理 54 3 2 陈佑清 1906 教学设计与教学技术学 36 2 4 陈佑清 左明章 1905 课程与教学改革专题 36 2 3 郭元祥陈估清 但武刚 夏家发 1907 国外教学理论流派 36 2 3 陈佑清 课 程 原 理 课程原理 54 3 2 郭元祥 夏家发 1908课程设计与课程评价 36 2 3 郭元祥 但武刚 1909 课程与教学改革专题 36 2 4 郭元祥 陈佑清 但武刚 夏家发 国外课程理论流派 36 2 3 郭元祥 小学 学科教学 原理 (语文) 1910 小学语文教

5、学原理 54 3 2 夏家发 1911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 36 2 3 夏家发 1912 小学语言教材研究 36 2 4 夏家发 小学 学科 教学 原理 (数学) 1913 小学数学教育学 54 3 2 周东明 1914 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 36 2 3 周东明 刘华山等 1915 数学教材理论 36 2 4 周东明 (三)任意选修课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任课教师 1944 教学问题史 36 2 2 杨汉麟 周洪宇 1946 教学艺术论 36 2 4 杨再隋 雷 实 1947 教学测量与评价 54 2 4 翟天山 1948 心理学问题研究 36 2 3 刘华山等

6、1949 中小学课程问题研究 36 2 3 郭元祥 195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教材比较 36 2 4 夏家发 1951 小学数学教育史 362 2 周东明 1952 计算机辅助测试与教育科研 36 2 4 胡礼和 1953 小学语文教改实验流派 36 2 2 雷 实 五、教学实践 硕士生进行教学实践必须面向本、专科学生,参加教学第一线的工作。教学实践的形式是:讲授本、专科生课程若干或某个专题,协助主讲教师辅导或答疑,学科教学论理科方向可安排实验教学。教学实验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时间为四周左右,应至少完成8个课时的教学工作量,成绩合格者2学分。 六、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的形式有实地考察、收集资料、

7、参加学术会议等。一般安排在三、四、五学期,累计时间为四周左右。调研工作前,导师应指导硕士生拟定调研计划:调研工作结束后,硕士生应写出调查报告,由导师评定成绩。 七、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1(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5篇课程论文(理科教学论文向2篇),2篇学年论文。其中应至少有2篇论文在省级或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 2(本专业硕士最迟应在第4学期初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3(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选题必针对现时学界热点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而提出,论域集中,论题典型,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立题及撰写过程应广泛选用资料,有准

8、确而系统的文献综述,以显示本学科前沿研究的把握,外文资料的运用应占1/3左右。论文涉及的事实材料和数据应当真实准确,应采用先进的测量和统计方法。 论文的行文,应做到基本概念正确、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逻辑层次清楚、篇章结构合理,分析深刻、具有创见。应从论文中反映出作者系统而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八、培养方式与方法 硕士生的培养采取导师指导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师要注重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科研积极

9、性。九、其它 1(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录取的学生,均须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至少3门。并且考试与本科生同堂同卷。但不计学分。2(本专业硕士生必须认真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所规定的书籍,并做好笔记;导师必须定期检查硕士生的阅读笔记,并根据其笔记,评定成绩。 3(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至少参加4次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学术会议等),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学业结束前,由导师对其进行考评。4(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均必须进行考核。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以及有关要求,按华中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考核及成绩管理的暂行规定执行。 5(每位硕士生须根据本专业培

10、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3个月内,制订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组长审定后,报院、系、所和研究生处备案。6(硕士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硕士生能否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 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 序号 著作(书刊)名称 作者、出版单位、时间 1 学记评注 高时良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6月 2 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月 3 大教学论 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人教社1982年12月 4 普通教育学 德赫尔巴特著 5 民本主义与教育 美杜威著6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著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11月 7 教学与

11、发展 苏赞科夫著,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年6月 8 教育过程 美布鲁纳,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6月 9 教育学的理论问题 日大河内一男等,曲程等译,教学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8月10 现代教育论 黄济、王策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 11 论教育的主体性思想及教育的规律性 郭文安著,华中师大出版社1995年2月 12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美威廉?维尔斯曼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7月13 科学方法和科学动力学 邱仁宗著,知识出版社1984年 14 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杨小微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10月 15 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 叶澜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6

12、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 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7 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 美莫里斯?比格著,文化教育出版社1983年7月 18 课堂教育心理学 美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19 教学论稿 王策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6月 20现代教学论发展 钟启泉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2月 21 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 戴忠恒等,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22 教育评价 布鲁姆,华东师大出版社1987年 23 教育学文集?教学(上、中、下) 人民教育出版社 24 教育学文集?课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25 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 人民教育

13、出版社 2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 第4册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6月 27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上下)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6月 28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6月 29 课程论问题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0 课程新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 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研究与实验新华文摘等期刊 注:硕士生分向阅读书目,不列入,由导师另行指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901 课程名称:学习理论总学时:72 学分:4 开课学期:?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刘华山内容概要:本课程主要阐述学习和教

14、学的一般规律、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在引导生掌握学习的本质、特征、类型、条件机制,了解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思想的基础上,领会以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把握现代教学理论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理解现代教学的实质、过程、原则、方法、模式及评价等基本知识,增进学生从事教学和研究教学的能力,逐步树立先进的教学观。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教学论李秉德 参考书: 教学论稿王策山 教学论田慧生、李如密 教学论新编吴也显 现代教学论发展钟启泉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 预修课程:教育学原理、普通心理学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15、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录取,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I(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

16、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一)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 约100分 中外教育史 约100分 教育心理学 约40分 教育研究方法 约30分 (二)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1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1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 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 3小题,每小题 30分,共75分 ?(考查范

17、围 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定义的类型 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1(教育的结构 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

18、题的主要观点 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1(生物起源说 2(心理起源说 3(劳动起源说 (五)教育的发展 1(古代教育的特征 2(近代教育的特征 3(现代教育的特征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3(教育的文化功能 3(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4(

19、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5(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经济功能 2(教育的政治功能 4(教育的科技功能 5(教育的人口功能 (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现代化与教育变革;全球化与教育变革;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 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1(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与外铄论;内因与

20、外因交互作用论。 2(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 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2(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内在目的论,外在目的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适应生活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4(我国的教育目的 1949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5(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全面发展教

21、育的组成部分;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的概念 培养目标的定义;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2(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 六、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二)学校教育制度 1(学制的概念与要素 2(学制确立的依据 3(各级学校系统 4(各类学校系统 5(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 1951年的学制;1958年的学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 (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七、课程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1(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定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课程

22、理论及主要流派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二)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三)课程编制 1(泰勒原理 2(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 3(课程国标 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目标的来源;课程目标与培养吕标、教学目标的关系;布鲁姆教育国标分类学。 4(课程的范围与结构 5(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的取向;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6(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含义;课程评价的模式与功能;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 (四)课程改革 1(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 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学生发展。 2(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

23、改革 3(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八、教学 (一)教学概述 1(教学的概念 教学的定义;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与联系。 2(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 (二)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 1(教学理论概述 学习理论及其与教学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三)教学过程 l。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 2(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3(教学设计

24、 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的模式。 (四)教学模式 l(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模式的结构。 2(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3(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五)教学原则 l.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 2.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六)教学组织形式 l.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2(班级授课制 3(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

25、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演示法;练习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 (八)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考评。 (九)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1(教学评价的含义及其功能 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学业成就评价 4(教学评价的改革 九、德育 (一)德育概述 1(德育概念 2(德育任务 (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1(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 2(小学德育纲要与中学德育大纲 (三)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要素 2(德育过程的规律 (四)德育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知行统一;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

26、极因素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教育影响的连续性。 (五)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锻炼;自我教育;榜样示范;品德评价。 (六)德育途径 直接的道德教学;间接的道德教育。 (七)德育模式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集体教育模式。 十、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1(教师的概念与类别 2(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3(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4(教师劳动的特点 5(教师的专业素养 6(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7(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二)学生 1(学生及学生观 2(学生群体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学生群体的作用。

27、 3(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三)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 学生中心论;教师中心论。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中外教育史 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3(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一、中国古代教育 (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1(学校萌芽

28、的传说 2(西周的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 3(“六艺”教育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2(齐国的稷下学宫 3(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作用和地位;“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 4(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大丈夫”的人格理想;“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5(苟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

29、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大儒”为培养目标;以儒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论教师。 6(墨家的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培养目标;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7(道家的教育思想 “法自然”与教育作用;“逍遥”的人格理想;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 8(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诗书与“以法为教”;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9(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中庸;学记;乐记。 (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2(太学、郡国学与鸿都门学 3(察举

30、制度 4(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5(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对谶纬神学的批判;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论学习。 (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西晋的国子学;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 2(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 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3(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韩

31、愈的教育思想 “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想;论尊师重道。 (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苏湖教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 2(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 3(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与种类;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4(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论“大学”和“小学”教育;“朱子读书法”

32、。 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 (六)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1(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2(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 3(颜元的教育思想 颜元与漳南书院;“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方法。 二、中国近代教育 (一)近代教育的起步 1(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 2(洋务学堂的兴办 洋务学堂的举办、类别和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 3(留学教育的起步 幼童留美;派遣留欧。 4(“中体西用”思想与张之洞的劝学篇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

33、二)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创办京师大学堂;改革科举制度。 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 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论学制;论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 5(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6(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行政体制;确定教育宗旨。 7(清末的留学教育 留日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 (三

34、)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学制;颁布课程标准。 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 3(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 平民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 4(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5(1922年“新学制” 七项标准;学制体系与特点。 三、中国现代教育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 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2(教育

35、制度改革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 3(学校教育发展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 4(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中学毕业会考。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1(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2(干部教育 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抗大”。 3(群众教育 4(普通教育 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三)现代教育家的教

36、育理论与实践 1(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论教育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 “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 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 5(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 6(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育才学校;“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四、外国古代教育 (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巴比伦的教育 巴比伦的学校;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

37、方法。 2(古代埃及的教育 古代埃及的学校;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3(古代印度的教育 婆罗门教育;佛教教育。 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二)古希腊教育 1(古风时代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2(古典时代的教育 “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教育贡献。 3(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4(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论;德育论;智育论;“苏格拉底方法”。 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学习即回忆”;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6(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灵魂论与教育;教育作用论。 (三)古罗马教育 1(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2(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3(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38、;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 (四)西欧中世纪教育 1(基督教教育 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基督教的教育思想。 2(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 宫廷学校;骑士教育。 3(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4(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 (五)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 1(拜占廷的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2(阿拉伯的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五、外国近代教育 (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1(人文主义教育 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北欧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2(新教教育 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 3(天主教

39、教育 耶稣会的学校;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方式。 (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 1(英国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洛克、斯宾塞论教育。 2(法国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爱尔维修、狄德罗、拉夏洛泰论教育;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教育改革方案和教育主张。 3(德国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第斯多惠论教育。 4(俄国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乌申斯基论教育。 5(美国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贺拉斯曼论教育。 6(日本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福泽谕吉论教育。 (三)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

40、制;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论教学原则;论道德教育;教育管理思想。 2(卢梭的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公民教育理论。 3(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5(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基本原理;幼儿园教育理论。 6(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论教育与社会生产;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

41、结合的重大意义。 六、外国现代教育 (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1(新教育运动 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新教育运动中的主要理论: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2(进步教育运动 进步教育运动始末;进步教育实验:昆西教学法、有机教育学校、葛雷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计划、设计教学法。 (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 1(英国教育的发展 巴尔福教育法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费舍教育法;哈多报告;斯宾斯 报告;1944年教育法;“罗宾斯原则”;雷沃休姆报告;1988年教育改革法。 2

42、(法国教育的发展 费里教育法;统一学校运动与学制改革;中学课程的改革;阿斯蒂埃法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教育改革法;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富尔法案);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哈比改革);课程宪章。 3(德国教育的发展 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高等学校总纲法。 4(美国教育的发展 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八年研究”;初级学院运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全国职业教育促进会”、史密斯一休斯法案。 国防教育法和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堇;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改革:生计教育、“返回基础”;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

43、改革: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5(日本教育的发展 20世纪初期至20年代末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敕语、大学令;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育改革。 6(苏联教育的发展 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及成效;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综合教学大纲”、“劳动教学法”;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改革:1958年的教育改革、1966年的教育改革、1977年以后的教育改革。 苏联教育思想: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凯洛夫的教育学、赞科夫的教学

44、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三)现代欧美教育思想 1(杜威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的本质;论教育的目的;论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方法;论道德教育;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2(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存在主义教育;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分析教育哲学;终身教育思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教育心理学 考查目标 1(识记与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实验事实。 2(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3(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