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百年孤独(节选)加西亚马尔克斯 讲透(备课必备) 阅读讲透-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 百年孤独(节选)加西亚马尔克斯 讲透(备课必备) 阅读讲透-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十课 百年孤独(节选)/加西亚马尔克斯课文导读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无论是第几遍,仍会觉得不少细节读起来像是第一次读到,看到布恩迪亚家族一个个很长又很相似的人名,就如同见到了老朋友一般。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貌似是故戏重演,而我们却再看不厌。读着读着就像是走进了一条幽寂的大街,看着周围人无声的荒诞,周而复始,眼睁睁看着他们内心的孤独一点点扩散,任其发芽生长,直到其身心全部被围困住。被孤独诅咒了的布恩迪亚家族成员,面对无法排解的孤独,他们只好把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即便这事单调、无意义,无论是发动战争、陷入爱情还是忙于织寿衣。他们步步加固孤独的围城,不让人靠近,不让人看见,直到坚不可摧。他们情
2、不自禁地执拗于这份高贵不容侵犯的孤独。看着他们,我们觉得自己就慢慢变成了书中逐渐年迈的乌尔苏拉,眼看一切发生,一切慢慢走向衰败,直至消亡。美读素材铭记历史,让不灭的记忆与我们同行小说中马孔多流行着会传染的失眠症,人们先是十分亢奋、不能入眠,而后集体丧失记忆,就连眼前的东西也不知名称了,人们只好在物品上贴上标签,注明名称和用途。作者通过描写马孔多人患上了失眠症,忘记自己身边所有熟悉的东西,忘记时间,忘记历史,比喻拉丁美洲的人民,由于无法摆脱封闭、孤独、与世隔绝的生活,正在逐步遗忘自己的历史,遗忘自己摆脱命运控制的初衷,从而揭示出拉丁美洲百年逃不出循环往复的苦难的内在原因。这里的象征意味显而易见:
3、警示人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昔日内战的残酷与灾难,更不要忘记百姓的愚昧无知和民族的贫穷落后。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运用】小说中写到令人恐怖的“失眠症”,失眠最终导致丧失记忆。这个情节让人们发现,拥有记忆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的确,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许多的经历,而其中有些事或人是我们无法忘记也不能忘记的,他们都有让我们永远铭记的理由。对于历史,我们铭记先烈,铭记过去,铭记为我们祖国做出贡献的每一个人。对于生活,我们铭记恩情,铭记亲友,铭记每一件影响我们人生的事。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马孔多是“孤独”的。它位置偏僻,难与外界沟通。这个充满
4、魔幻的村子置身于现代科技文明之外,偶尔外面透进来的一道光,最终也被卷入小镇一代代注定破败的循环之中。马孔多的居民是孤独的。他们有挥之不去的自闭意识,他们只因何塞阿尔卡蒂奥没有一道归来,就排挤以梅尔基亚德斯为代表的吉普赛人,而这些吉普赛人曾以悠远的智慧和神奇的发明对村子的发展壮大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百年孤独中,“孤独”不仅仅是个人的象征,也是一个民族集体的象征。马尔克斯曾经指出,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如果每个个体都将自己囿于孤独之中,那么这个民族将是不团结的,换句话说,这个民族也将是孤独的。这是一种全民族性的悲剧,也是一种历史性的“孤独”,只有通过唤醒人们团结的意识才有可能消解。【运用】一部百
5、年孤独是一本人类心灵孤独的苦难史。人类从清澈透明的原始状态,在可见的最表层得到进化和发展,但是,在心灵的深处,人们永远处于苦难状态。这正如马孔多的历史一样,无论他们从多么原始的透明或者多么神秘的洪荒,经过无数的战乱纷争,步履沉重地推动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但是,马孔多的面纱依然神秘,布雷地亚家族也依然孤独。总之,百年孤独是一部有趣的作品,它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故事的发展更是令人费解。当你读完它,掩卷长思,你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拉美的孤独百年的思考,并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美读赏析】百年孤独精彩语句品读莫言把它当做是引路人,他说“我读百年孤独这本书第一个感觉是震撼,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紧接着感觉到遗
6、憾,我为什么早不知道小说可以这样写呢?”1982年,马尔克斯因为百年孤独这本书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本书一面世就震惊了整个拉丁美洲的文坛,后来传到了中国,更是影响了咱们国家一整代作家的写作风格。这本书的价值到底在哪?这本书是写尽了孤独,说透了人生,能让我们的境界高上几个层次。精彩语句一:生命中曾有过的所有灿烂,终将用寂寞偿还。【赏析】这句话把人生起伏不定的本质给说透了。每个人的人生注定是呈波动型的,有开心的时候也一定会有难受的时候,既然如此,我们可不能轻易地陷入到某种情绪中去,而是要平静的对待每个阶段。这句话的深意不仅体现在人生波折上,还在孤独上有所体现,如果你现在身边有很多人,别太开心,因为
7、你迟早会陷入寂寞、孤独之中。你和一群人待在一起,但心却很难待在一起,对大多数人来说,交心的人太少,哪怕你周围再多人,你也仍然是孤独、寂寞的。反正都是孤独的,那又何必去排斥孤独,刻意待在人群中呢?不如自己独处,努力学习、运动,享受这份有益的孤独。百年孤独告诉我们,孤独是每个人身体的一部分,你要做的不是摆脱它,而是和它和平相处,只有那样,你才会明白你其实一无所有,也就不再害怕失去。马尔克斯他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阅历,让我们看到极致的孤独之后不再因为自己的一点无助感而顾影自怜,让我们看到生死的边界之后更加珍惜生命。书中说,生命中所有灿烂终将需要寂寞来偿还,人生终将是一场单人的旅行,孤独前是迷茫,孤独
8、后是成长。读完这本书书你会觉得:我们太多浮躁的期待,只不过是一个个转瞬即逝的环境,唯有孤独永恒,反而拥有祥和和平静。精彩语句二: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中涅槃,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赏析】这句话把人生说得明明白白,能给身处痛苦中,活得很吃力的人带来力量与认同感。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烈日暴雨来过,飞沙走石过去,我们布满伤痕,还要面对一片片荆棘的从林。这就是现实,我们无法回避。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来享受的,而是来磨炼的,不止是你,其他人也是如此,有些人你觉得风光也只是你看上去罢了,其实他同时也在经历着你所无法理解的痛苦,每个人都没法停
9、下来,也无法避免自己遇到的那些必然的痛苦。所以既然人生有些痛苦是必然存在的,我们没必要躲也没必要抱怨,选择承受就好了。能量守恒,痛苦与快乐也是守恒的,痛苦消耗完了,留给你的就是快乐了,前提是你不要自暴自弃,否则就是给自己去找新的痛苦。精彩语句三: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成长、相爱、成功、失败。【赏析】如果你现在很排斥孤独,理解这句话或许能让你享受孤独。其实生命的本质就是孤独,无论你是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孤独一直依附在你身上。比如成长的过程中,就算有家人、朋友密切陪伴,但他们不懂读心术,总会有读不懂你心的时候,那时你便会感到孤独。非常相爱的两个人也有相互不理解的时候,这时
10、孤独也会出来。既然孤独从未离开过我们,我们为什么要排斥它呢?我们和孤独是一种共生模式,要想未来混得更好,我们更需要和孤独齐心协力,创造美好生活。比如孤独可以给我们带来平静的场所,我们便可以在其中努力全方位增加自己的能力,来享受孤独。精彩语句四: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赏析】如果你现在很悲观,对人生充满了失望,这句话能帮到你。再难的事情,只要你不把他当成一个困难,那就不会是困难,当你悲观的时候,只要你找到让你悲观的事情给你带来的好处,不把它当做一件坏事,那你的人生就是美好的。这里分享一句值得你默念的话,可以让你觉得人生越来越美好。“这件事给我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呢?”
11、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去做那些必需但又难以改进的事情,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看到自己、认识自己、点燃自己。生命不是在空调屋中喝冷饮,不是在剧场中看演出,而是在烈日下的奔跑,在暴雨中的呐喊。这样,你才能从遭遇中汲取营养,从经历中收获成长。只有勇敢地掌好生命之舵,穿越生命之河,才能记取无数花香。【美的收获】为什么说百年孤独适合所有人阅读?因为所有人都会经历人生的迷茫与孤独,熬过去了,人生便会更美好,熬不过去,人生便会浑浑噩噩,而百年孤独便是这熬过去的办法。【对点练习】(2020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孤独,虽无法准确定义
12、,却是现代人逃不了的一种情绪。有人认为,拥有孤独,才拥有真正的自我。灵感在孤独中产生,创造在孤独中萌发,思想在孤独中闪烁,有了孤独,才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19世纪,作家爱伦坡在人群中的人中描述了现代人孤独的处境,主人公通过不断追逐人群来寻找安慰。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遇到不痛快,想找人倾诉,翻开通讯录,猛然发现“没人可打”。一个群租房中,大多数是刚毕业来北京打拼的年轻人,彼此不认识,同屋室友往往早出晚归,各自忙工作,极少交流。其中一个室友的言行逐渐变得奇怪,从寡言到不言再到对着墙壁自言自语,所有人意识到可能“出问题”了。马尔克斯创作完百年孤独后这样解释:孤独是一种爱的能力的缺失。社会就像
13、一部大书,每个人是其中一页,但不能“不容许被阅读”。在人群中,只有打破坚壳、带着渴望、努力追逐的人,才能收获温暖。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思考。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解答材料作文首先要全面准确的解读材料,明确材料要求,任务驱动类材料作文更要明确任务所在。本题材料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构成,材料关键词是“孤独”,用“有人认为”探讨了“孤独”给人类带来的收获,用“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列举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对“孤独”的感受。材料最后用“在人群中,只有打
14、破坚壳、带着渴望、努力追逐的人,才能收获温暖”结尾。强调了要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走出“出问题”的孤独。综合以上内容,此材料主要谈论了对“孤独”的认识,只要结合自己的认识立意,结合个人的实际,准确分析即可。【参考立意】孤独是一种境界;消除孤独;积极地融入社会;享受孤独;用走心的社交消解孤独感等。【参考例文】享受孤独有人以为孤独是一种可怕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其实不然,孤独是一种灵感、一种创造、一种思想,拥有了孤独的人,才能真正的享受孤独,会享受孤独的人,才能发现真正的自我,才会静下心来。灵感在孤独中产生。华特迪士尼在创作米老鼠时,每天都在一个充满汽油味的车库孤独工作到深夜,但每天都能听到老鼠在
15、地板上的跳跃声。不久,在创作时他想起了车库里那只爬到画板上跳跃的老鼠,灵感就在孤独中闪了一道耀眼的光芒,他迅速支起画架,画了一只小老鼠的轮廓。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动物卡通形象米老鼠就这样诞生了。像华特一样能享受孤独的人才能有特殊的灵感。 能享受孤独的人才能用沉思的眼睛发现美的事物。 创造在孤独中萌发。有一位青年在某石油公司的工作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焊接好,虽然是孤独的工作,但孤独让他从中找到了突破。他发现,每焊接一个石油盖,需要焊接剂39滴,他想:为什么不能减少一两滴呢,这样是不是更节约?于是,他一个人默默做了很久的实验,终于研究出了完美的“38滴型”焊接机,这种焊接机投入使用后,每年能
16、够为公司带来五亿美元的利润。这位青年就是约翰洛克菲勒。会享受孤独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比那些爱热闹的人更容易成功,洛克菲勒就是。 会享受孤独的人总能细心观察,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思想在孤独中闪烁。姜子牙常在溪旁垂钓期待自己心中的明君。一天,有个人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就这样太公在渭水边一坐就是三年,三年的辛酸和孤独终于换来文王的青睐和邀请。“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姜太公的孤独等待给了他一个清净的环境让他去思考什么样的方向才是自己真正的意愿。
17、 好享受孤独的人才能思考自己需要怎样的归属。在享受孤独时,人有着超乎尘世之上的灵魂的纯洁,得到内心的自由和安静,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世界。面对生活的意外,面对名与利的得失,冷静的看一看,想一想,你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发现自然和人生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奥秘和美。享受孤独,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最后还是孤独成就了他们的永恒!重点梳理1文章开篇就说“马孔多变了样”。那么,马孔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结合文章第一段简要分析。答:_答案与外界的联系、交流让马孔多由原来的偏僻、冷落变得繁华、热闹起来。(1)小镇有了手工作坊和店铺,还开通了一条永久商道。(2)居民用金刚鹦鹉与阿拉伯人进行商品交换,对再次到来的吉
18、普赛人表示欢迎。(3)小镇吸引来了落户的新居民。(4)外来文明、新鲜事物中也出现了丑恶的东西,如吉普赛人把原来的流动游艺会变成了大型赌场。2课文中乌尔苏拉“认定儿女们的怪癖与猪尾巴同样可怕”,结合你对全书有关章节的了解,谈一谈“猪尾巴”的来历及其象征意义。答:_答案(1)乌尔苏拉的一位姑妈嫁给了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一位叔父,生出的儿子就长有一条猪尾巴。布恩迪亚家的第六代是梅梅送回的私生子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他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姨母阿玛兰妲乌尔苏拉,后来阿玛兰妲乌尔苏拉生下了一个男孩:“他是百年里诞生的布恩迪亚当中唯一由于爱情而受胎的婴儿。”然而,他身上竟长着一条猪尾巴。小说中交代,这是布恩迪
19、亚家族因近亲结婚而带来的遗传病,产下的婴儿可能会长猪尾巴。(2)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带尾巴的小孩总让我们想到返祖。返祖意味着倒退、落后、原始状态。马孔多人显然处于原始的生活状态,他们缺少必要的社会规范或者说他们还处于愚昧的生活状态中,又或者说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科学和发展的规律,不懂得什么是文明,不懂得社会的发展必须杜绝乱伦情结、近亲结婚。“猪尾巴”的描写反映了拉美人生活中愚昧的一面。这象征着拉丁美洲真实的一面。这样自恋、自我满足的民族,如此“混乱”的拉丁美洲,正是从“猪尾巴”这一形象中折射出来的,也就是从布恩迪亚家族怪胎中折射出来的畸形的新老殖民主义者蹂躏下的拉丁美洲。从第一代猪尾儿的出现,他们意
20、识到了恐慌,但他们没有总结原因,没有改进,没有进步,历史依然继续上演,直到布恩迪亚家族最后一代猪尾儿的出现,这如同是一个圆圈,又回到了第一代的状态,历史似乎是打了一个转,又回到原地,历史是没有进步的,是停滞不前的,人民依然如故。3课文最后对马孔多人患失眠症的描写,有何寓意?答:_答案布恩迪亚一家患上了失眠症,并且这种失眠症传遍了全镇。显然,这段描述不是小说中的随意插曲,其间,包含着作者深刻的寓意,作者是要借助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告诫世人不要忘记民族的历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摆脱孤独必须靠自救。要摆脱民族落后状况,只有靠自救,靠本民族主动地吸收外来的文明,而不能大开国门以外族文明的入侵来达到改
21、良的目的。所以,如何抵制外来“文明”的入侵,如何在正确吸收外来文明成果时而不丧失自我,靠自己的力量繁荣本民族的经济,摆脱孤独走向文明,是百年孤独给我们的又一启示。4人物形象分析。(1)根据本课节选部分及有关注释,概括分析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形象特点。答:_答案他是马孔多的创建者。正是他带领一群年轻人长途跋涉来到这个偏远的地方创建了马孔多镇。他受人尊重,很有威信。在他的带领下,才逐渐创立了乐园般的马孔多,他自然成了马孔多人的精神领袖。他在马孔多有着如同“国王”一般的地位,掌管着小镇土地的分配。他向往外来的科学与文明,敢于实践。他对有着“悠远的智慧和神奇的发明”的吉卜赛老人梅尔基亚德斯赞赏有加
22、,与他结为好友;继而表现出了对科学技术的执着追求,痴迷于各种科学实验。他既富于幻想,又有实干精神,具有惊人的智慧。他用换来的木钟代替原来以歌声报时的小鸟。经过他校准的时钟能够分秒不差地同时奏响乐曲。他还决定在街上种植巴旦杏代替金合欢,并且发现了使树木经久不衰的方法。(2)根据本课节选部分,并结合你所了解的其他章节,概括分析乌尔苏拉的形象特点。答:_答案她也是马孔多的创建者和维护者。她和丈夫一起创建了马孔多镇,她也是马孔多理性秩序的中流砥柱和维护者。她扭转着一切使布恩迪亚家族混乱的倾向,是家族的守护者。她去世后,布恩迪亚家族也迅速地走向了衰落。读小说时,似乎她一出场,就能让人浑身充满力量,有了故
23、事延续的保证和感情的依托。她勤劳能干,任劳任怨。她的一生都生活在近亲结婚的阴影中。即使生活里常有阴霾,可是她从不气馁,终日操劳。当她做小糖果小动物生意的时候,日夜不停地开着烤炉。她用坚毅和活力来支撑家庭,她成功地抚养了四代人,一个大家族在她的领导和精神鼓舞下欣欣向荣。她贤德智慧,教子有方。她是位贤妻良母,拥有一切妻子和母亲的优秀品质。当丈夫沉溺于发明游戏的时候,她无条件的支持,把自己嫁妆里的金币都拿出来给丈夫做实验。她抚养两个儿子,带着他们在地里干活,撑起了家业;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温柔的母亲,但为了两个儿子,她可以豁出一切,当长子被吉普赛人带走的时候,她丢下一切,去追寻他们的踪迹;当次子奥雷里
24、亚诺被判处死刑的时候,她去探望他,从衣服里拿出藏好的左轮手枪递给他。她对待子女公正严明,当发现阿玛兰妲打算对丽贝卡的婚姻不利的时候,便马上决定带阿玛兰妲出去旅行;在孙子阿尔卡蒂奥对马孔多进行独裁统治并打算枪毙里正摩斯科特的时候,她凶狠地拿鞭子抽打他,并收回了小镇的管理权。她正直仁义,充满人情味。当她的孙子以革命的名义滥用职权时,她不惜对孙子无情鞭打,把他逼到院子深处,以救出革命者,释放无辜囚犯;她像朋友一样在家中招待儿子的政敌蒙卡达将军,她带上所有原马孔多革命军军官的母亲们,请求儿子不要处死蒙卡达将军;她收留了外乡人比西塔西翁和他的弟弟,并把他们留在家中多年,她收养说不清亲属关系的丽贝卡并视如
25、己出。如果说,乌尔苏拉的人设有缺点的话,那就是,她对很多事情都是被动接受,没有主动想要做些什么。辉煌和衰败都是男人们创造和造成的,但是她一直是故事里的第一女主角,家族里最稳固的大后方。总之,在漫长的100多年的光阴里,乌尔苏拉始终是家族的守护者和精神指引,她以全部的心力经营了整个家族。她一生操劳而没有任何怨言,而家族正是在她死后陷入加速的灭亡中,正如红楼梦里所说的“树倒猢狲散”,乌尔苏拉就是百年孤独里的那棵大树。5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在表现手法上是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手法在丽贝卡这个人物形象上是如何体现的?答:_答案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用魔幻的内容表现现实生活的写作手法。虽然着力描述离奇怪诞、充满
26、象征意味的人物情节和自然现象,却突显真实。丽贝卡“总是缩到家中最偏僻的角落,坐在摇椅上吮吸手指”。她不喜欢吃饭,“只喜欢吃院子里的湿土和用指甲刮下的石灰墙皮”。人物的这些行为,在我们读者眼中无疑是离奇怪诞的,并且有象征意味。但就作家创作来说,又是有其人物原型的。丽贝卡的原型,是马尔克斯的亲妹妹马尔戈特。和马尔克斯一样,马尔戈特1岁时被带到外公外婆家抚养。她又瘦又野,心门紧闭,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她只对钟声感兴趣,好几天不吃不喝,不哭不闹,还偷偷把饭菜往角落里倒。后来家人发现她吃土的怪癖,就想尽办法戒掉她的怪癖,比如:给花园里石灰墙皮抹上牛粪,把小辣椒埋进花盘的泥土里。马尔戈特和小哥哥马尔克斯结
27、成同盟,大人不让吃土,哥哥替她把风。正因为真实生活中有一个吃土的妹妹,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才有吃土的丽贝卡,可以说,文学来源于生活。综上所述,丽贝卡这一人物身上,比较典型地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难点突破品读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魔幻与现实相结合是这部作品最大的艺术特色。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拉丁美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以及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习俗,具有鲜明的现实性。而这些描写又被作者放置在一个精心营造的魔幻氛围之中。荒诞不经的情节、扑朔迷离的奇迹,使小说笼罩着浓厚的魔幻气氛,从而展现出一个真实与虚幻、现实与超现实并存的艺术世界。学习时注意品读。1.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答案如
28、小说中写外部文明对马孔多的侵入,是现实的:阿拉伯人用玻璃珠链交换金刚鹦鹉;走江湖的吉卜赛人把流动游艺会变成了大型赌场等等。对丽贝卡的失眠描写也很真实,“坐在摇椅上吮着手指,双眼像猫眼一般在黑暗中放光”。但是这种现实因素融入到魔幻的情节中,如失眠症可以传染,丽贝卡让整个镇子的人都染上了失眠症。“在这种清醒的梦幻中,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梦中的形象,还能看到别人梦见的景象,一时间家里仿佛满是访客”,真实的描写与奇幻的因素水乳交融在一起,使作品呈现出一个似真似幻、亦真亦幻的魔幻世界,增添了许多神秘气氛和拉丁美洲的地域色彩。【知识链接】“魔幻现实主义”:反常而不失其真的表现手法 “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最
29、初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由德国文艺批评家弗朗茨罗提出,后来由古巴著名作家卡彭铁尔等发扬光大。“魔幻”往往和“神秘”相联系,却又区别于“神秘”。弗朗茨罗认为“神秘并不是经过表现后才到世间的,而是始终活动着并隐藏在其中”,而“魔幻”包含主体的创造和表现。卡彭铁尔则提出“魔幻”不是虚假,它恰恰是对神奇的拉美土地上的故事的真实表达。尽管后来“魔幻现实主义”常被看作是一种文学流派的名称,人们对它的定义、范围、特点等问题也一直持有争论,但对于阅读者来说,它根本上仍指向一种表现手法和随之呈现的文学风格。这种手法依托于作者丰富的想象和奇妙的构思,具有一定的反常性:往往打破固有时空模式而遁入一个新的时空体中,
30、在这里,科学规律不起作用,主观、客观差异被打破,虚幻、现实界限被掩盖,生与死的边界被模糊这一系列效果的出現需要作者精心安排叙述话语,处理叙述者和人物的关系,在语言时态上加以雕琢,然而其最终目的是反映更本质、更深刻的真实。这种真实往往和人类无法克服和超越的局限或无法破解的神秘有关。因此,我们常常可以从作品中发现隐喻和象征的存在,有时表现为一些诡谲神秘的人或物,有时故事本身就是对现实的寓言。反讽和对细节的夸张也是“魔幻现实主义”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共同造就了让人迷醉、惊叹的艺术效果。(拓展延伸)一、提取下列材料的信息,为“魔幻现实主义”下定义魔幻现实主义有“魔幻”的艺术效果。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原
31、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流行于拉丁美洲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借魔幻境界折射严酷的现实生活。魔幻现实主义采用象征、寓言、联想、暗示、高度夸张、人鬼不分、时序错乱、现实与梦幻交织等手法。【答案】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流行于拉丁美洲的一个以“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为创作原则,采用象征、寓言、联想、暗示、高度夸张、人鬼不分、时序错乱、现实与梦幻交织等手法,取得“魔幻”的艺术效果,借魔幻境界折射严酷的现实生活的重要文学流派。【解析】这是一道下定义的题目,下定义的要点是“属+种差”,此题的属概念是“文学流派”,种差为:“魔幻”的艺术效果;创
32、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20世纪60年代以来流行于拉丁美洲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借魔幻境界折射严酷的现实生活;采用象征、寓言、联想、暗示、高度夸张、人鬼不分、时序错乱、现实与梦幻交织等手法。这些特征按时间、地点、原则、手法、效果、目的的顺序排列。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城市的鸟谢志强又是红灯。足足一个钟头,我开的这辆小轿车不过行了半条街的样子。前前后后都是鸣叫的喇叭声。自行车、摩托车在汽车之间的空隙绕行。我知道要按时到达已经无望。我打开车内的收音机。交通台小姐频频播报各条街严重堵塞的情况。好像我这辆车陷入了重围。我的手脚发起痒来了。我一急,手脚就痒。我烦躁地挠着,像一个勤劳
33、的农民侍弄土地,挠过的皮肤很快留下一道道红色的线条。前边的司机索性走出车门,伸展着肢体。显然,一时片刻车前进不了。我钻出了车门。望着前前后后整条街停满的各种颜色的车辆,我想起小时候看着地面蚂蚁搬家的繁忙景象。我的手时不时地抓挠着胳膊的痒处,仿佛爬满了蚂蚁。这时,我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我一惊,循着声音,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他是我中学的同窗,同在一座城市,却有近八年未曾谋面了。他西装革履,手插在裤袋里。我欣喜地奔过去仅隔了五六辆车的距离,他却没伸出手接迎我的手。我闹了个没趣,心里直犯嘀咕,我闻知他生意场上春风得意,是不是不把我放在眼里。我说:“你发福多了。”他像心事重重,说:“是吗?可你没变。”我
34、注意到他插在兜里的手,好像很费力。我记得他的汗毛很密很黑很粗。现在,他抬起手,袖子缩起来,我几乎惊讶地喊出来,拿着烟的手在空中滞停了一下。我看见的是鸟爪。或者说,类似我曾闻说的鹰爪,指甲尖而弯,暴露出的手腕部位,不是汗毛,而是羽毛,千真万确的羽毛。他的脸顿时涨红。我没回避我的所见。我说:“你的手怎么啦?”他茫然地说:“我早晨开车出来,到现在不过穿了三条马路,比步行还要慢,对方等着我,可想我急成什么样我的手臂汗毛本来就浓,可也不至于成这样呀!”我本能地瞧瞧自己的胳膊我的衬衫袖子卷着。我说:“见鬼!”我挠过的皮肤,像是松过土的庄稼一样茁壮地成长了,汗毛不,是迅速地像他的手腕长着的羽毛那样生长啦!而
35、且,我的身体像有股气流托举着,渐渐轻盈起来。我掩饰似的仰望着城市空旷的天空。我突然发现远处的车已开始蜗牛似的爬动。我说:“回头再见。”他急迫地扭转身,往他的那辆车奔跑。他摆动着双臂,渐渐地,那双臂改变了姿态,竟然像翅膀一样扇动起来,可能他的身体过重,犹如巨鸟需要一段助跑那样,他的脚随之离开了地面。我说了声:“不好。”顾不得我自己的那辆车,我追过去,想趁他未曾飘飞时拉住他无论如何,一旦坠下来,后果不堪设想。可是,我没跑出几步,就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双腿了,它们脱离了地面。我就像一个氢气球,双手不由自主地扑扇起来。随着手臂的划动,我跃过车顶,一会儿,我已经能够鸟瞰整个街面车辆堵塞的壮观景象了。在我的
36、前后左右,飞翔着许多与我一样振翅翩跹的男女,他们的色彩不同,姿势不同,唯有脸上的表情是统一的一种难以名状的巨大惊愕!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看似平平无奇,但寥寥数句就渲染出现代交通严重堵塞时的压抑气氛,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活动提供了背景和舞台。B小说通过有限视角和必要的铺垫,增加可读性和严密性;运用神态描写等手法交代朋友将病症传染给“我”,增加生动性和真实性。C小说结尾美好却离奇,透露出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交通堵塞的无奈无力,具有强烈的荒诞美感和认知美感,引人思考荒诞背后的深意。D这篇情节简单的小说注重叙述中的读者体验,而非等到最后一幕才让读者恍然
37、大悟,这反而提高了作品的质量,加大了作品的密度。2一篇成功的文学作品往往通过人物的心理变化给读者带来审美体验。请分析情节发展中“我”的心理变化。3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的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面不失其真实”。作者使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显得魔幻神奇?为什么又给人“真实”之感?请简要分析。1B【解析】B.“朋友将病症传染给我”错误。我长出羽毛,不是朋友传染的,选项无中生有。故选B。2(1)从等车通行时的无望烦躁,到碰上多年未见朋友时的又喜又惊;(2)从发现朋友鸟爪的惊讶呆滞,到看见自己也长出羽毛的惶恐掩饰;(3)从对朋友飞起的关心担忧,到鸟瞰时的巨大惊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由“
38、我开的这辆小轿车不过行了半条街的样子。我知道要按时到达已经无望”“我一惊,循着声音,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他是我中学的同窗,同在一座城市,却有近八年未曾谋面了。他西装革履,手插在裤袋里。我欣喜地奔过去”分析可知,我的心理从等车通行时的无望烦躁,到碰上多年未见朋友时的又喜又惊;由“现在,他抬起手,袖子缩起来,我几乎惊讶地喊出来,拿着烟的手在空中滞停了一下。我看见的是鸟爪”“我挠过的皮肤,像是松过土的庄稼一样茁壮地成长了,汗毛不,是迅速地像他的手腕长着的羽毛那样生长啦!”分析可知,从发现朋友鸟爪的惊讶呆滞,到看见自己也长出羽毛的惶恐掩饰;由“我说了声:不好。顾不得我自己的那辆车,我追过去,想趁他未曾
39、飘飞时拉住他”“在我的前后左右,飞翔着许多与我一样振翅翩跹的男女,他们的色彩不同,姿势不同,唯有脸上的表情是统一的一种难以名状的巨大惊愕!”分析可知,从对朋友飞起的关心担忧,到鸟瞰时的巨大惊愕。3(1)使小说显得魔幻神奇的手法是:离奇的夸张(或变形)。如人异化为鸟,具有了鸟的行为。丰富的想象,如交通严重堵塞时人们都飞翔在空中。(2)小说给人真实之感是因为:细节描写给人真实感,如真实细腻地描写了人手上长出羽毛的过程;人物的心理是真实的,如人们希望摆脱交通堵塞等生活压力的心理是真实的;“超常体验”是真实的,面对朋友和所有人的异化时,“我”的表现是真实的;反映的现实是真实的,小说真实反映了现代社会交
40、通严重堵塞给人带来的无奈无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艺术手法及其作用的能力。手法:离奇的夸张(或变形)。作者用夸张变形(荒诞)的手法来表现现实生活,如“我看见的是鸟爪。或者说,类似我曾闻说的鹰爪,指甲尖而弯,暴露出的手腕部位,不是汗毛,而是羽毛,千真万确的羽毛”,人的胳膊变成了翅膀,人异化为鸟,具有了鸟的行为“双手不由自主地扑扇起来”“振翅翩跹”。丰富的想象。“在我的前后左右,飞翔着许多与我一样振翅翩跹的男女,他们的色彩不同,姿势不同,唯有脸上的表情是统一的一种难以名状的巨大惊愕!”,城市日渐堵塞的交通状况,使人变成了“鸟”,以期通过飞翔摆脱交通堵塞等生活压力,透露出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交通
41、堵塞的无奈无力。真实感:细节描写给人真实感,如“我挠过的皮肤,像是松过土的庄稼一样茁壮地成长了,汗毛不,是迅速地像他的手腕长着的羽毛那样生长啦!而且,我的身体像有股气流托举着,渐渐轻盈起来。我掩饰似的仰望着城市空旷的天空”,真实细腻地描写了人手上长出羽毛的过程。人物的心理是真实。城市中日渐堵塞的交通给人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我知道要按时到达已经无望”“好像我这辆车陷入了重围”,在城市生活中,个人出行已经陷于一种无奈之中,城市生存环境堪忧,所以作者以魔幻神奇的手法,通过人产生异化变成鸟,表现了人们希望摆脱交通堵塞等生活压力的真实心理。“超常体验”是真实的。“我”对于朋友的异化时“几乎惊讶地喊出来”
42、,当发现天空“飞翔着许多与我一样振翅翩跹的男女”时,所有人的表情都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巨大惊愕”,“我”的表现是真实的。小说所反映的现实是真实的。在城市生活中,人们追求城市生活的现代化,而正是这些把城市里的人困死,城市中日渐堵塞的交通给人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使人无奈无力。三、你还读过哪些具有魔幻特色的文学作品?请简述一个情节并加以分析。答案(示例)危地马拉作家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片段:他饱饮了一顿河水,消解了毒药在腹内引起的干咳。把五脏、血液痛快地冲洗了一遍,从死神的魔掌中挣脱出来。他抓住死神的脑袋和胳臂,像龌龊的衬衫一样扔进河里,让河水把它冲走。分析:伊龙酋长就这样战胜了死神,战胜
43、了毒药。河水当然不能清洗被毒药侵蚀过的血液,在荒诞不经的描述背后,是印第安人对部落首领高度崇拜的传统。【相关链接】从百年孤独看我们为什么要读文学作者:杨照百年孤独出版前后,西方正在进行着巨大的改变,这里跃动着新的知识倾向,要将关心人类事务的视角向下调整,从少数英雄、政治人物、上层阶级身上拉开,去观察、尊重群众,尊重群众所塑造的过去一度被视为落后、破烂、不值得保留的庶民文化。当时人们正在重新认识“小传统”。每一个社会都会有其主流的、被认可的、被视为比较高等的文化。这种文化比较容易被记录、传承下来,成为教育的主要内涵。过去我们看历史或观察文化时,往往就只观察这条轴线上的“大传统”。然而,一个社会不
44、会只有“大传统”,与“大传统”并存,经常与之有着复杂互动关系的,还有一种被“大传统”压抑、鄙视,进而排挤、消灭的“小传统”。“小传统”被“大传统”视为不入流,却是大部分人生活赖以进行下去的真实价值与信念所在。西方的“大传统”从18世纪以来,是科学与理性化的传统。在二三百年之中,有一条标准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文化,什么是坏的文化,什么值得被记录、保留,什么应该被淘汰。这个标准的核心在于:在逻辑实证可以解释范围之内的,才是对的,才是好的。那种不能够被证明、不能被理性检验的,都是迟早应该被淘汰的东西。这是一个强悍的“大传统”标准、一种“大传统”霸权。百年孤独从头至尾建立在一个科学无法证明,甚至科学无法
45、置喙的预言,以及一堆没有办法在现实中被检验的记录上。可是当我们通过加西亚马尔克斯之笔看到这些记录、这些生命时,却无法否认这是真实的生命。它不是写实的,却是现实的、真实的生命。所以加西亚马尔克斯和那些强调重新认识“小传统”的人站在一起,对我们进行提醒,甚至警告:被西方理性、科学主流排斥,认为没有价值的东西,真的就没有价值吗?或许这些事物在理性角度上没有价值,可是对大部分人的生命来说却是有意义的。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意义?我们可以有一种态度我仍然认为这是一种合理的态度站在科学这一边,主张科学与其他非科学知识处于不同的位阶,科学比其他的都高;主张人一旦真正理解了科学,就会放弃非科学的其他知识信仰。然而
46、我们还是必须严肃地看待别人的质疑:这样的科学理性信念真的如此牢靠吗?每一个社会,尤其是愈现代的社会,都必定有一个逃躲不掉的需求如何安排众多人的共同生活?为什么科学理性到后来会变成最巨大的霸权?因为要让众多的人共同生活,科学理性的安排是最方便的。简单举例,要把每一个人的时间整合起来,让大家可以不混乱地在7点半一起来上课,就需要一定的理性安排。我只有小小的愿望,期待稍微抑制一下科学理性巨大的统合冲动,不要将我们每一个人的时间、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全部统合了。不要忽略这巨大的统合冲动,因为如果每个人的行为、想法、感受都一样,社会生活就很好安排,甚至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因此过得舒服,我们真的变成一个个齿轮,被别人带着走,不需要自己费脑筋了。但我还是相信这应该是被抗拒的。我们为什么要读文学?为什么必须去读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发挥过影响的那些重要著作?因为那些著作提供了可以冲击统一社会视野的重要资源,凭借这些资源,我们得以一直提醒自己:我一定要这样想,一定要这样感受吗?百年孤独至少点出了一件事:存在于“小传统”里许许多多的信念是有效的,即使对我们这些已经活在强大科学理性传统中的人而言,也是有效的。怎么个有效法,它到底触动了我们内心的哪个部分?它挑起的疑惑,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一种和现在一般被认定为最基本的科学理性完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