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6.22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练习岳麓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6.22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练习岳麓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6.22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精确预测命题前瞻1.唐代,运河沿岸的汴州(开封)“舟车辐辏,人庶浩繁”,运河流经的扬、润、苏、杭等州发展成为重要的都会,而六朝时期的大都会金陵(南京)却成为润州(镇江)的属县。上述现象说明当时()A.城市经济与政治功能分离 B.南北经济交流带动城市发展C.江南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D.交通状况决定城市地位【解析】选B。运河是沟通南北经济的纽带,材料中运河沿岸的南北方城市都发展迅速,得益于南北方的经济交流,故B正确。唐代随着商品经济发展,部分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但不能说唐代城市经济、政治功能分离,故A错误;此时经济重心还在北方,故C不符合史实;D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
2、2.考古学家在今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既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还有中亚地区的回鹘人、粟特人。这表明当时()A.东亚风俗深受西方文化影响B.中西交流主要依赖于海上交通C.丝绸之路已延伸到朝鲜半岛D.中国与东罗马建立了外交关系【解析】选C。由“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既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还有中亚地区的回鹘人、粟特人”并根据所学可知古代这些西方人只有通过丝绸之路才能到达东方,故选C。“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无法体现东亚风俗深受西方文化影响,排除A;“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
3、续发现了大量胡俑”这些地方可能通过陆上交通来进行交流,排除B;“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不能说明中国与东罗马的关系,排除D。3.下图为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单位:每两黄金合白银数)示意图。据此可知清朝中叶()A.海外市场货币需求不断扩大 B.茶叶贸易带动外贸出现顺差C.闭关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 D.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解析】选D。白银大量流入, 会改变金银比价,与材料中“中外金银比价”趋同相符,故D正确。海外市场货币需求不断扩大,与图中18世纪国外金银比价相对稳定不符,故A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茶叶贸易,故B错误;闭关会保持金银比价差距,而不会缩小,故C错误。4.明
4、末小说醒世姻缘传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也不管该穿不该穿,该住不该住,若有几个村钱(小钱),那庶民百姓穿了厂衣,戴了五六十两的帽套,把尚书侍郎的府第都买了住起”这种现象可以反映当时()A.经济结构急速变动B.传统秩序受到冲击C.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D.民众娱乐生活丰富【解析】选B。明朝末年,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社会出现了逐利拜金风气,从而冲击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传统秩序,这与题干材料描述的现象相符,故B正确。材料现象反映的是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传统秩序受到冲击,而不是经济结构急速变动、民众娱乐生活丰富,故A、D错误;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符合明末的史实,但题干材料未涉及,故C错误。5.沟通历史与未来,
5、连接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地提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得到有关国家积极响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武帝时有外国使者前来进献后,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奇石、异物。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政府先后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宋朝主要出口纺织品、陶瓷、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和私营,以后者为主。摘编自中国古代史材料二从历史维度看,各国之间的
6、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思想家的推崇。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罗马、安息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摘编自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1)根据材料一,与汉朝相比,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繁荣的有利因素。(2)根据
7、材料二概括“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背景,并提炼丝绸之路精神的核心内涵。(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价值。【解析】第(1)题“特点”,根据材料一信息“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得出:贸易范围扩大,路线更多;由“政府先后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得出:管理规范严密、法制化;由“宋朝主要出口纺织品、陶瓷、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和私营,以后者为主”得出:货物品种丰富、以生活用
8、品为主;私营外贸为主等。“有利因素”,依据所学知识从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政府的重视、工商业发达、经济重心南移等角度分析。第(2)题“背景”,根据材料二信息“从历史维度看,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概括得出:历史维度:经济全球化发展;现实维度:全人类面临贫富悬殊、恐怖主义等严峻的挑战。“核心内涵”,依据材料二信息“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概括得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
9、鉴、互利共赢。第(3)题“现实价值”,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高中国国际形象等角度分析。答案:(1)特点:贸易范围扩大,路线更多;管理规范严密、法制化;货物品种丰富,以生活用品为主;私营外贸为主。有利因素: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政府的重视;工商业发达。(2)背景:历史维度:经济全球化发展;现实维度:全人类面临贫富悬殊、恐怖主义等严峻的挑战。核心内涵: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3)价值: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高中国国际形象。【备选习题】析津志所载,元大都城内外商业行市即达30余种。其中,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穷汉市、鹅鸭市、珠子市、沙剌市(即珍宝市)、柴炭市、铁器市,皆在今北京积水潭北的钟、鼓楼一带,这是因为南方来的漕运船只皆停泊在积水潭上。这一商业布局体现出()A.南北方物资交流频繁B.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C.北京水资源非常丰富D.元朝对外贸易十分广泛【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北京积水潭是元大都城内外水运交通的枢纽,同时也是南方来的漕运船只在北京的唯一物资集散地,促进了南货北销。元大都城内外商业行市种类繁多,可见一斑,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政府政策变化及水资源是否丰富,故B、C错误;材料主题是元大都城内外商业即国内贸易,故D错误。-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