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课件(21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4582523 上传时间:2021-10-03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4.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课件(21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课件(21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课件(21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课件(21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情景导入,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1,2,3,学习目标,诵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涵和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品读诗歌,学习诗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诗歌能力。,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 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

2、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作渊明作归去来兮辞,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直至生命结束。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自主学习,作家作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有饮酒二十首。他的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饮酒诗咏怀诗田园诗,自主学习,诗歌内容,课文研读,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

3、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写作背景,饮 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听朗读,唱诗歌。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注意停顿和重音。,自主学习,课文研读,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构筑房舍。,如此、这样。,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美好,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相伴,没有车马的喧闹声。指没有世俗的交往。,人生的真正意义。,辨,名词作

4、动词,用言语表达。,远远地超脱世俗。,再读诗歌,你从中能看出陶渊明隐居之后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用诗词里面的词语概括。,悠然,悠闲自得,课文研读,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真实地告诉我们他隐居后的物质生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陶渊明为何能做到如此悠然呢?,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陶渊明生活的悠闲?,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课文研读,课文研读,请你来描述一下陶渊明采菊的场景。,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

5、“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合作探究,不可以。 “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而“看”或“望”是有意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 属于王国维诗歌境界中的“无我之境”。即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物之境,物我同一,这是一种超脱的境界。陶渊明这里表达的正是这种超脱的忘我的完美的境界。,“悠然见南

6、山”中的“见”改为“望”“看”字,可不可以?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 东坡志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无我之境,合作探究,所见南山之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还”的不光是鸟儿,还有讨厌“车马喧”的自己,含蓄寄托了自己与山林为伍、热爱田园的情意。,“卉木繁荣,和风清穆。”“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合作探究,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二字?诗人借饮酒想抒发什么情感?,合作探究,“真意”即人生

7、的真正意义。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诗里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全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尘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了诗人厌倦官场腐败、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归纳总结,随堂检测,1. 对陶渊明的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表现了诗人不慕功名利禄的高尚节操以及在自

8、然景物中寻找乐趣的恬适心情。 B.本诗平淡自然而诗意隽永,情与景相应成趣。 C.本诗的主旨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D.诗中的“菊”、“山”、“气”、“日”、“鸟”这些极富诗情画意的景物都点出了“真意”的所在。,C,课后作业,1.背诵诗歌。2.查阅资料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你怎么看待陶渊明的选择?他的思想在当时有怎么样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今天来看,又有怎样的社会意义?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想法。,拓展延伸,阅读陶渊明诗歌,感受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不屈的灵魂。,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节选,拓展延伸,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