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 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4582493 上传时间:2021-10-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 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 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 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 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0 三峡同步检测(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45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A.曦月(x) 倒影(do) 阙处(qu) 涧肃(jin)B.绝(yn) 飞漱(s) 御风(y) 怪柏(bi)C.叠嶂(zhng) 属引(sh) 襄陵(xing) 绿潭(tn)D.素湍(tn) 凄异(q) 沿溯(s) 长啸(xio)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至于/夏水襄陵B.绝/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略无阙处 B.不见曦月 C.沿溯阻绝 D.虽乘奔御风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

2、的一项是( )(2分)A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B不以疾也 疾:快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虽然 D故行者歌曰 故:所以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每至晴初霜旦 旦辞爷娘去C.哀转久绝 绝多生怪柏 D.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6.下列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2分)A.至于夏水襄陵 B.虽乘奔御风 C.回清倒影 D.空谷传响7.下列有关句式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清荣峻茂。(“清”“荣”“峻”“茂”前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B.有时朝发白帝。(省略了“发”后的介词“于”,状语后置句,应是“有时朝于白帝发。”)C.

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省略了“漱”后的介词“于”, 状语后置句,应是“于其间飞漱。”)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连山”省略了主语“三峡”)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C良多趣味 实在有很多趣味D飞漱其间 在那里飞流冲荡9.下列句子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B.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C.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D.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

4、奔御风,不以疾也。10.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 文章描绘三峡的奇异景象,动静结合。写山,以动为主,文势舒缓;写水,跌宕多变,夏水激荡奔放,春冬之水静中有动,秋水枯瘦凄清。B. 第3段中,“清荣峻茂”这极为精准的四个字,着重状写了水、木、山、草四种景物的特点,由此引发作者“良多趣味”的感慨。C. 第4段写三峡的秋景,以其代表性的动物“猿”来表现,先直述其声凄异,再引渔歌为证,情景交融,渲染了秋天的凄凉萧瑟。D. 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巧妙,语言凝练生动,行文富于变化,多采用四字句,又兼用散句,收放有致,节奏鲜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11.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3分

5、)我曾经乘船路过三峡,也游过三峡,相当程度来讲,是奔着唐诗的意境而去的。唐诗意境的精华在哪儿?_想想看,那时候没有机器船,只有根根悠悠纤绳拉着的舟,江水伴着纤夫号子,时而间几声猿啼,有如闪电划破山谷,惊心动魄,余音缭绕,那才是峡谷中强劲的音符!李白歌:“两岸猿声啼不住”,杜甫吟:“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适唱:“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在他们的诗里,三峡景物中,猿啼是最难忘的。A诗人笔下的“猿啼、泪尽、肠断”令人心伤。B唐诗中使人向往的猿啼之声。C我以为就是那可见可闻的猿影、啼声。D请领略唐代诗人孤寂伤感的情怀。12.名句默写。(8分) 三峡一文描写了三峡的壮丽风光。文中正面刻画三峡两岸

6、连山之高峻的句子是“_,_”;“_,_”形象地表现了江水的迅疾;“_,_”形象地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山水图;而“_,_”则使人感到哀伤悲凉,寒气透骨。13.某校八年级(2)班准备开展以“走进三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在请你完成下面三项任务。(13分)(1)阅读下面材料,说说你的探究结果。(3分)郦道元为了写水经注,曾多次进行实地考察,行程万里。他不仅考察了沿途的山山水水,而且还效仿司马迁写史记前所做的准备工作所到之处,便拜访当地德高望重之人,参观历史遗迹。这些让他大开眼界,获取了大量前所未闻的知识,为日后撰写水经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我们知道,过去的三峡是古老而又神秘的,而现在走近我

7、们的是一个充满了现代感的、更加壮美的三峡。请你为今日之三峡拟写一句广告词。(2分)(3)在征集有关三峡的对联的活动中,同学们结合三峡一文拟写了不少对联,请你依照示例也拟写一副对联。(4分)示例一:上联夏水阻轻舟下联秋林闻哀猿示例二:上联山高树荣多怪柏下联水清草茂有趣味(4) 活动中同学们纷纷讨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你认为呢?请说说理由。(4分)二、阅读理解(25分)(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截至2006年5月20日,大坝工程全线建成。材料二 据有关人士总结,三峡库区水位变化以

8、后,兵书宝剑峡、龙门峡、水帘洞、七道门洞、巴堰峡、关刀峡等自然景观将被淹没;被淹没的人文景观包括:大溪文化、屈原祠、白鹤梁、张飞庙、丁房阙、无名阙、大昌古城、奉节古城、孔明碑、粉壁墙、孟良梯、龙脊石、枇杷州等。1.结合三峡一文所描述的三峡特点,简要说说我国为什么要在三峡建造这样一个大型的水利枢纽。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6分) 2.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何感触?请发表你的看法。(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5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9、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三姑:地名。幔亭峰:山峰名。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沿溯阻绝_

10、 (2)清荣峻茂_(3)登山里许_ (4)遂从三姑又上半里_2.断句(限三处)。(3分)从 岩 后 悬 梯 两 层 更 登 一 岩 岩 不 甚 深 而 环 绕 山 巅 如 叠 嶂。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4.甲乙两文都写“山水之景”,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写作顺序有何不同?(4分)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A 2.D 3.A 4.C 5.B6.A7.D 8.B 9.D 10.A11.C 1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13.(1)(示例)行万里路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或

11、:要想取得成功,就要有不畏艰难、坚持实践、持之以恒的精神。)(2)示例1:中国的山水画廊,世界的三峡大坝。示例2:中国水电智慧,世界山水经典。(3)示例:上联轻舟江上过 下联哀猿高山鸣示例一: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B.郦道元的三峡文笔绚烂,语言清丽,描写了三峡优美的自然风光,很多游客都是通过文章才了解并关注三峡,慕名而去,尽兴而归。所以,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 示例二:我认为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了中外游客。因为三峡风景优美,四季景色各异。到过的游客无不惊叹于三峡自身的神奇秀美。美景不用大肆宣传,喜欢游玩的人会想方设法寻找美景观赏。所以我认为三峡的闻名是靠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

12、条件。二、阅读理解(一)1.三峡两岸高且没有空缺,利于蓄水;峡谷长,蓄水量大;水流迅猛,能量储存丰富。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三峡水利枢纽利国利民,既能防洪,又能发电,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臣大的作用。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三峡大坝的建成淹没了很多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二)1.(1)顺流而下 (2)茂盛 (3)表示约数 (4)于是,就 2.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 3.(1)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2)然而已经登上三姑峰,来不及返回光顾。 4.甲文先写山,后写水,重在写“水”, 写水按夏、春冬、秋的时间顺序。乙文先写水,后写山,重在写“山”,写山按照空间顺序。【参考译文】【乙】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俯身鸟瞰下面,也有高耸的岩壁,清泉水从岩壁的半腰处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相映,令人有非常好的兴致。然而业已登上三姑峰,来不及返回光顾,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抵达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庵。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悬岩不很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