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智特征的探索.docx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4581726 上传时间:2021-10-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心智特征的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儿童心智特征的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心智特征的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心智特征的探索.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儿童心智特征的探索编撰:和优小生时间:20301111 曾经读过一本书,叫孩子如何思考,之本书的内容不错,推荐给大家看。今天重点谈谈对孩子如何思考一书的感受和体会。发现因果关系儿童和成人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任务是不同的,儿童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发展心智,而成年人则主要是利用已经发展成熟的心智。高普尼克指出,儿童发展心智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发现因果关系。在孩子如何学习一书中,高普尼克指出婴儿出生时大脑并非“白板”一块,而是预先安装了相关的程序,这其中包括探究因果关系的程序。尚不能开口说话的新生儿,就已经能够探索所感受到的各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到他们能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时候,他们更是不停地问,不断地

2、对一件事情进行解释。他们坚信,一件事发生了,应该有特定的原因,或者产生相应的结果。所以他们总在寻求为什么,哪怕这种寻找的过程显得烦人又无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人总是将婴幼儿当做一个“玩具”一样在养育,对他们心智方面的观察和研究明显不够。皮亚杰是第一个对孩子成长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心理学家,在此之后,一批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儿童心智发展问题,做了大量的观察和记录。有一位心理学家就记录了上百个两三岁小孩的日常对话,这些对话中就包含了大量的因果关系,比如说有孩子在哭的时候下雨了,他就产生了这样联想:是不是因为我哭,所以下雨?他们还设法用因果关系解释心理现象关灯后我不敢看窗帘,因为它的形状让我感到害怕。大约

3、从两三岁开始,孩子们开始理解那些抽象的因果关系,比如种子让植物生长,看不见的病毒可以让人生病。等等。儿童在寻求因果时,经常会用到三种关键的能力:统计、实验和模仿。几个月的孩子虽然还不会讲话,但不影响他用听力来感知世界,那些经常、反复出现的词汇,他们会通过概率统计的方式将其筛选出来,并对其赋予特别的含义。比如说9个月大的婴儿就可以明白,“宝贝”是一个与自己有关的、独立的词汇。婴幼儿的这种概率统计学习,不仅仅是体现在语言方面,在他所接触的各个领域都会自动融入进去。大约在两岁半前后,儿童就已经能够利用概率来进行真正的因果推理了。给孩子提供的各种玩具,往往就会成为他们实验的对象。像床头的旋转铃铛,婴儿

4、会盯着看,科学家用丝带把这个玩具跟婴儿的腿绑在一起,小婴儿就会不停地踢腿,让玩具发出响声。随便找一个1-2岁的孩子,在一旁观察他玩自己的玩具半个小时,数一数你从中发现了多少个实验,任何一个孩子都会让最多产的科学家汗颜。孩子为什么要在这些事情上花费如此之多的精力和时间,甚至罔顾自己的安全呢?这是因为实验是发现新的因果关系及其效果并理解已经观察到的因果关系的最佳途径之一。孩子就像一个探究因果关系的机器,总是不知疲倦、没完没了地做着各种各样的探索实验。从他人的行动中学习是人类文化的一种根本机制,通过观察他人的做法并从中汲取经验,人们就能超越自己个体生活的狭窄视域,从各代先辈积累下来的经验中获益。孩子

5、不仅从模仿他人成功的过程中学习,也会通过避免他人的失败、理解他人的局限来进行学习。孩子的这种模仿学习还有一个特点,即不仅是简单地模仿,他能通过辨识人们的目标、行动和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来揭示其背后的深层意义。模仿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直到今天仍然如此。反事实思维人的思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关于真实发生的事件的思维,另一种是对可能发生但并未发生、或未来发生现在尚未发生的事情的思维,这样的思维通常称之为反事实思维。人们极其关心这些可能的世界,就像关心真实的现实世界一样。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思考,是为了自己更好地生存以及进化,但思考这些想象的世界有什么样的好处呢?人们在思考这些“应该、也许、可能”的世界

6、时,会设想其发展的方向的多种可能,然后就每一种可能找寻应对的策略,这有两个好处:一是一但事情真的如自己预期的那样发生,因为有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在处置上就能从容不迫,不会让自己手忙脚乱;二是即便事情没有如自己预想的那样发生,这样的思考也让自己对此事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多的预期,这样自己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向未来,改造世界。所以,与已经发生了的事实相比,本来可能发生但并未发生的事情对我们的影响更大。反事实思维让我们得以制定新计划,发明新工具,创造新环境。人们总是不断地在想象,假如是以另一种方式去做此事,结果又会怎么样?而所有这些想法的总和,就是一个新的世界。进化理论所给出的答案是,反事实能让我们改变未

7、来。因为我们能够考虑世界的另一种状态,也就真的能对世界有所行动,让它成为其他可能的样子。无论何时,只要我们有所行动,哪怕是很细微的,也会改变整个历史的轨迹,将世界推入另一条不同的道路。心理学家们发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反事实思维无处不在,并且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决定和情感。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婴幼儿缺少连贯的思维能力,更不会进行反事实思维,但新的研究表明,即便在尚不会说话的小婴儿身上也能看到这些能力。一旦能开口说话,孩子们就会立刻开始谈论可能的事情,就像在说真实的事情一样。学会说话为他们提供了一种特别有效的方式,让他们能够用新的办法把旧的想法组织起来,并让他们能够谈论并不存在的事物。一个1

8、8个月大的小宝宝也许会一本正经地用一支铅笔假装梳头发或者把头靠在枕头上假装熟睡,但同时也会不断咯咯地笑。很小的孩子就开始将一件物品想象成其他事物。蹒跚学步的孩子会把任何东西,包括积木、鞋子、装满麦片的碗都当作交通工具,一边极其顺口地嚷着:“嘀嘀!”一边推着这些东西满地跑。他们也会温柔且小心翼翼地送三只玩具小羊上床睡觉。孩子的因果知识也反映在他们的假装游戏中,甚至连小婴儿也会把球假装成苹果,把积木假装成小车,把铅笔假装成梳子,而且他们能想出这些反事实所导致的结果,比如苹果可以吃,小车会跑,梳子可以梳头发。在成人看来,虚构世界是一种奢侈的享受,而预测未来才是生活中真正紧要、严肃而认真的事。但是,对

9、年幼的孩子而言,想象的世界就像现实世界一样重要,一样吸引人。孩子与成人之间存在某种劳动分工。童年时,我们可以尽情探索现实世界和各种可能的反事实世界,不用操心何种世界更适宜栖居。成年后,我们就必须弄明白自己是否想进入其中某个可能的世界,以及如何把自己的家具、财物也一起搬进去。从更宽泛的进化视角看,孩子无拘无束又无用的虚构是最为深远的人类活动之一。在贝叶斯看来,学习就是认识各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他认为没有什么是永远确定的,相反,我们只能说,某些可能性发生的概率更大。反事实思维给孩子们提供了预测未来的多种可能性,让他们能够以更加深谋远虑的方式来进行计划,用动脑代替动手。尽管反事实思维、假装、假想同伴

10、等概念都不是高普尼克最先发现并提出的,但将其视作是儿童的“本领”仍具有极大颠覆性,不少结论颠覆了弗洛伊德和皮亚杰的观点。儿童的注意力美国心理学丹尼尔西蒙斯在1999年发表了一项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在这项实验中,丹尼尔组织志愿者观看一段打篮球的视频,并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数出三名穿白衣服的运动员的传球次数,实验现场另有三名穿黑衣者彼此传球作为干扰项存在。时间结束,志愿者纷纷提交自己的计数,丹尼尔追问:请问你们有没有看到一只大猩猩?现场一半以上的受试者目瞪口呆。原来,在这段视频中,运动员传球时,丹尼尔安排了一个穿黑色毛茸外套、打扮成大猩猩模样的人走进他们中间,面对镜头捶胸顿足,在镜头前停留9秒后退出

11、,而测验受试者是否看到了那只“大猩猩”才是丹尼尔的真实意图。现场一半以上的受试者因为接受了统计传球次数的指令,居然没看看到“大猩猩”的存在。丹尼尔由此得出结论:当人们把自己全部的视觉注意力集中到某个区域或物体时,他们会忽略那些他们不需要看到的东西,尽管有时那些他们不需要看到的东西是很明显的。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无意盲视”。“无意盲视”并不是由于我们漫不经心导致的疏忽,它产生于我们的“注视”,产生于我们对某项特定事物或目标的“有意”,而这种“有意的注视”,也即专注,恰好是现代社会界定个体成熟的指标。那么,儿童是否也具有类似的特点呢?莉森高普尼克根据多年的研究告诉我们,儿童的注意力和成人的注

12、意力有着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儿童的注意力往往是外源性的,成人的注意力既可以是外源性的,也可以是内源性的。如果让婴幼儿来参加丹尼尔的实验,他们很可能就忘了要数接抛球的次数,而绝不会忽略大猩猩的出场。当他们在观察一件事情的时候,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即刻被他们所注意、所捕捉,何况那只格格不入的大猩猩。但成人却不同,他们能够借助外部事件或经由内部决定来自主控制注意力,让自己聚焦在所要关心的事物上,得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界。二是孩子的注意力像灯笼照亮四周,这种注意力的宽泛性让孩子具有学习能力;成人的注意力像聚光灯,是深度学习的保证。两种不同类型的注意力分别代表外

13、部开放和内部聚焦、非自我意识的吸收和自我意识的计划。婴儿并不会仅仅体验着周围世界的某个地方,相反,他们同时生动地体验着所有事物。对于婴儿注意力的这种特点,艾莉森以母亲般的柔情和学者的惊讶写到,“宝宝们就像佛陀一样,也是身在斗室心在四野的旅行者。他们在意识的池塘中自在地戏水,而不是沿着奔涌的意识之流奋勇前进”。在高普尼克看来,婴儿与成人在注意力上的这种区别,是进化意义上的劳动分工的结果,毕竟,成人肩负的是改造世界的任务,而如果希望更有效地改造世界,那么,将注意力局限在某些事物上会很有效。但孩子的任务是学得越多越好,他们不像成人那样善于管理和集中注意力,更善于捕获偶然出现的信息,无所用心地随时变化兴趣点和观察对象。也正因如此,他们会因为宽泛的注意力,而更容易成为非凡的学习者。孩子的心智世界,真的是非常奇妙和独特啊! 感谢阅读本文,优悦小生将将为您奉上更多、更精彩的优质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