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聚焦2021年高考时政热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21年文综政治学科高考,从经济生活热点而言,可能要从以往重点关注“需求”转向“供给”,尤其是“供给侧改革”,而其中之一就是“结构调整”。 2021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跻身发达经济体。面向“十三五”,克难前行,完成“惊险一跃”,方能顺利地迈向复兴的彼岸。穿越经济发展“三峡”,创造新的发展奇迹,必须打开一扇门。这扇
2、门就是结构。这是攸关民族复兴、百年梦想的抉择,是一场必须完成的自我革命。 一、何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主要强调通过提高社会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如何拉动经济增长,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需求侧管理认为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
3、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提高总需求,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供给侧管理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刺激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即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所谓“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的增长,通常叫做技术进步率,是指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 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从供给侧管
4、理角度看,本质上都属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方式。 从“三驾马车”到“供给侧改革”,这种话语变化勾勒出中国经济的演变,消费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供给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倒逼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能够平稳落地。“经济结构性改革”分解为四个关键点,包括化解产能过剩、消化房地产库存、降低企业成本、发展股票市场。“经济结构性改革”,任重而道远,非一日之功。本次中央首提“供给侧改革”,短期上是为了应对当下的严峻挑战,长期上是追求的正是一个“供需向相匹配”的新经济结构。 供给侧改革内涵。简言之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
5、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二、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供给条件深刻变化: “人口红利”快速消失下面对“刘易斯拐点”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接近甚至达到极限,成本提升让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持续下降。 结构积弊愈演愈烈,变革洪流浩浩荡荡。资源禀赋变化之后,发展路径决不能就此被堵死如果不调整结构,投资就没有效益,无法偿还的贷款借债形成坏账后,财政金融风险将陡然增大;如果不调整结构,产品就没有市场,过剩的中低端产品不可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 如果不调整结构,企业就没有利润、员工就没有收入,也难以依靠实体经济挖掘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如果不调整结构,政府就没有税收,民生和公共服务无
6、从改善,社会也难以和谐稳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要发展,而发展应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风险挑战倒逼之下,调整结构、转换动力是必然选择。 三、供给侧改革如何落实。 习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明确指出,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功能健全的股票市场。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称之为推动经济结构改革的四个“歼灭战”。 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四条主线上推进。 1.如何优化劳动力配置。具体路径有三条。一是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二是户籍制度改革并发展服务业,促
7、进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动,同时也能消化地产库存、稳定就业;三是促进扶贫注重教育,从而提升人力资本。 2.如何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确权和加速农地流转,从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抑制地产泡沫。而资本要素改革的核心在于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盈利:资源品价改降低原材料成本,减税降费加速折旧降低财税成本,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财务成本,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人力成本。而提升企业盈利的另一项改革是淘汰落后产能,国企是主要承担者。 3.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首先是构建激励机制,提升创新意愿,这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建设和直接融资的发展。其次是为企业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提升创新转化率,具体措施包括
8、推进产学研结合、提供资金便利和税费减免。 4.政府自身如何落实供给侧改革。一是通过反腐、打破垄断、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国企改革,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绩效,为经济提供动力。 落实供给侧改革:一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二是“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思路; 三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重点任务。供给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2制度层面:构建跨越中等陷阱必须的现代金融、产业、财税等制度体系,放松各种管制,打破垄断,释放民间资本的活力; 技术层面:通过营造激励创新的生态,实现创新
9、驱动;人力层面:通过教育制度改革,实现人力资本的跨越; 社会保障。通过提升社保水平和改革收入分配,实现共享发展。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生活知识的对接 供给侧改革(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关键看三个供给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力结构性错配,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供给,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制度供给,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三个“供给”,最后都落在“率”上。 涉及的经济生活知识: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供给侧改革强调通过提高生产能力来促进经济增长,做到精致生产,提高供给质量,实现“供需匹配。 (2)人是生产
10、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加快生产力发展。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4)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5)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提高资源利用率。 (6)土地、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资源是物质资料生产的生产要素,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7)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8)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发
11、展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的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国家(政府)角度: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b.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c.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发展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的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12、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优进优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企业角度: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生产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热点试题】 1.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要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从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就意味着政府要进一步: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
13、服务型政府 加强自身监督,打造阳光政府 加快政府职能市场化改革,建设有限政府 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a. b. c. d. 32.近年来,“海淘”“海购”逐渐成为消费时尚,国人海外“扫货”热度不断上升,从美国苹果手机到法国皮包,从韩国美妆到日本马桶盖客观地讲,国外产品受追捧,并非简单的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它反映了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对消费产品质量的重视,折射出中国长期以来“供给侧”的不足。这给我们国内企业的警示是: 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 扩大开放规模,提高开放水平 a. b. c. d. 3.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
14、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发挥功效。这表明: 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双方的转化是必然的 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 b. c. d. 4.现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在递减,而供给侧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同时,不少消费品供给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
1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事物要抓住主流 量变为质变创造条件 a. b. c. d. 5.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离不开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也需要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这是因为: a.整体是平稳的,部分却是变化的 b.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d.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质变6.产业政策要准。一个“准”字,点明了产业政策必须瞄准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引导资源流向薄弱环节与关键领域。产业政策要做到“准”,需要: 把基层实践作为制定政策的唯一可靠依据把那些经过实践检验、已十分完善的政策付诸实践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在科学
16、原理的指导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b. c. d. 7.2021年11月18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时表示:“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以下有关供给侧改革论述的选项中错误的是: a.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b.供给侧改革增长更多依靠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 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力在于企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是政府宏观调控,培育企业这一供给主体 d.供给侧改革”意味着我国改革
17、总体思路的调整 8.2021年i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人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提出“供给侧改革”的经济依据是: a.生产能为消费创造动力 b.消费对生产起导向作用c.生产与消费互为动力源 d.消费拉动经济发展水平 9.2021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 解决社会主义初
18、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谋发展的需要 调整生产关系和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本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客观要求 4a. b. c. d. 10.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21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下列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有: 转变外贸出口方式,刺激出口增速提升 促进产业优化重组,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降低企业成本 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a. b. c. d. 11.“十二五”期间,我国传统中低端的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但中国居民却疯狂“海外扫货”,抢购海外国
19、际品牌商品。仅去年一年我国居民海外消费总额达到1.1万亿元。这说明: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增加供给我国国内供需结构性失衡,要加强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要通过创新供给,着力提高我国商品与服务供给的质量要规范消费秩序,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以维护消费者权益 a. b. c. d. 12.近年来,“海淘”“海购”逐渐成为消费时尚,国人海外“扫货”热度不断上升,从美国苹果手机到法国皮包,从韩国美妆到日本马桶盖客观地讲,国外产品受追捧,并非简单的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它反映了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对消费产品质量的重视,折射出中国长期以来“供给侧”的不足。这给我们国内企业的警示是: 提高产品质量,满
20、足市场需求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 扩大开放规模,提高开放水平 a. b. c. d. 13.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要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从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就意味着政府要进一步: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加强自身监督,打造阳光政府 加快政府职能市场化改革,建设有限政府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a. b. c. d. 14.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发挥功效。这表
21、明: 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双方的转化是必然的 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 b. c. d. 15.现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在递减,而供给侧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同时,不少消费品供给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事物要抓住主流 量变为质变创造条件 a. b. c. d. 16.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离不开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也需要激发
22、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这是因为: a.整体是平稳的,部分却是变化的 b.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d.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质变17.产业政策要准。一个“准”字,点明了产业政策必须瞄准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引导资源流向薄弱环节与关键领域。产业政策要做到“准”,需要: 把基层实践作为制定政策的唯一可靠依据把那些经过实践检验、已十分完善的政策付诸实践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在科学原理的指导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b. c. d. 5最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热词。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旨在提升
23、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回答1819题。 18.现阶段,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 扩大内需的政策已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消费者未来将获得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化解过剩产能成为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 b. c. d. 19.2021年12月2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是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体现
24、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坚持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 b. c. d.20.(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企业投资萎缩,缺乏活力,这使得“供给跟不上需求”的矛盾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与此同时,中国消费品供需正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衣服鞋帽玩具等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下滑;另一方面,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 2021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内需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
25、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治理思路出现重大转变。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加强“供给侧改革”。(8分)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说明“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改革”的合理性。(8分) 21.(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民经济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往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属于需求侧管理。目前,中国的供给体系无法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如:中国生产的电饭煲、马桶盖等相关产品产量较大,但中国人却不吝重金到海外购买日本品牌。在需求倒逼的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材料二:2021
26、年11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中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改革,将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供给侧改革的依据。(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宏观调控从单纯的需求刺激,到需求和供给“双轮驱动”的哲学依据。(9分) 22.“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下供给侧存在如下问题: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
27、没有及时跟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而变化了的消费结构;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比较差;有些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峰值;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削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等等。 (1)针对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为供给侧改革提出方法论建议。(9分)(2)根据材料,从政府职能角度说明我国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该如何作为。(9分) 23.2021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8、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6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4分) (2)在新的一年里,面对供给侧改革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企业应如何应对才能取得更大发展。(4分) 24.(3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10月22日,由工信部等部委主办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成果汇报会”召开
29、。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针对产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制约。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火爆,但零部件基础相对薄弱。科技部已在年初发布征求意见稿,4拟对新能源车的12个模块进行链式扶持,特别是电池、电机等上游零部件领域。政策面对于新能源车零部件发展的关注度正在持续提升。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
30、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材料三。“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政府采用了“西医”治疗,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这一剂中医良药发挥功效。可见,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
31、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扶持新能源汽车的依据。(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0分) (3)结合材料三,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的上述举措。(12分) 参考答案: 1.c2.b3.a4.a5.b6.d7.d8.a9.c10.c11.b12.b13.c14.a15.a16.b17.d18.b19.a 20.(1)简政放权,激发企业活力,增加有效供给;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鼓励创业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发展,不断创造新供给。(8分) (2)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渗透
32、,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分)供给和需求是现代经济活动互为关联的两个方面;扩大内需能够引领和推动供给,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推动消费升级;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情况下,由原来着重扩大内需转向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5分) 21.(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通过供给侧改革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的升级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消费结构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4分)国家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提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2分)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供给侧改革
33、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2分)供给侧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大举措。(2分) (2)(每点3分)矛盾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宏观调控要注重需求和供给的“双轮驱动”。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供给侧结构改革是解决目前中国 7产能过剩,升级中国制造重要举措。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22.(1)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供给要适应变化发展的消费结构。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供给应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处理好生产与
34、资源环境之间的联系。要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科技创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每点3分,答出三点即可) (2)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中高端产品的生产。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通过发展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技术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时淘汰落后产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每点3分,答出三点即可) 【考点】 政治生活的政府职能。 23.(1)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5、(4分) (2)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努力发展生产,特别是高新产业,增加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科技和管理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良好企业品牌和形象。(每点1分,结合材料1分,共4分) 24.(1)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要求针对产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制约。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每个要点3分) (2)中国特色社
36、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宗旨。(2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因此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2分)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因此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依法治国。(3分)中国共产党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2分) (3)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这一剂中医良药发挥功效。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重客观规律。针对我国存在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重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第 23 页 共 23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