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四月诚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四月诚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武汉市洪山区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四月诚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共9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人格就像人身上的“暗物质”,看不见、摸不着却有不可的力量,譬如磁力之于磁体,是一呼百应的号召力、的吸引力、的感染力。A.忽视 潜移默化 凝心聚力 B.轻视 潜移默化 凝心聚力C.忽视 凝心聚力 潜移默化 D.轻视 凝心聚力 潜移默化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生命线”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对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作用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B.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
2、事件。C.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的有力推手。D.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激励着中华儿女一代又一代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让我们心相连、情相拥、爱相通,不胆怯、不退缩、肩并肩、手挽手,筑起抗疫的钢铁长城,一起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战胜疫情这个魔鬼。B.在人类的精神调节系统里,人们追求的不是吃、穿、住,而是信息、知识、思想、艺术等。这些精神财富的最主要载体就是图书。C.我们可以把图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性,为了眼前实用;另一类是积累型,为了长远和根本性的提高
3、。D.马克思爱读书。他本来是在参加社会生产和具体的工人运动,但觉得许多事情弄不明白,就宣布要退出具体事务,回到书房。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论王国维的“隔”与“不隔”李铎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建立在直觉论上的,在人间词话中,他进一步把直觉论运用到文学批评实践中,提出了“隔”与“不隔”的批评标准。当代学术界也有许多文章论述到这一对范畴,然而看法却很不一致,褒贬不一。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的对“不隔”持肯定态度,对王国维的“隔”论持否定态度,甚至主张对“隔”都须具体分析。朱光潜从诗的“隐与显”的相对性出发,批判了王国维对“隔”的贬斥态度。在这一点上叶嘉莹先生已对之提出了尖锐
4、的批评,指出用“隐”与“显”来套“隔”与“不隔”是不妥当的。以李泽厚先生为代表的支持“隔”与“不隔”的分界和批评标准,认为“不隔”是“有形象、生活的真实才能以即目可见具体可感的形态直接展示在人们前面,使语语都在目前”。诗词的创作实际上就是美的创造,对于自然美,人必须通过直觉才可以把握,对于艺术美也同样如此。诗人把引起自己审美感受的美“镌之于不朽之文字”便是诗歌艺术的创作目的。诗歌创作也就是对美的摹写,如果诗人在创作前没有与自然通过审美直觉而和谐地统一起来,那么,他的作品就难以引起读者的审美感受,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就不存在境界。另外一种情况,即诗人对自然之美已深切地感受到了,然而他在创作时却“文不
5、逮意”,用词不当,因而其作品到读者那里,读者不能直觉其境界,这两种情况在以直觉论为前提理论系统中都被称作”隔”。什么是“不隔”呢?王国维说:“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只有“语语都在目前”,人才可以通过直觉来把握它,如果不在“目前”,就得用“目”去搜索,经过“目”的搜索,这“语语”才进入了人的意识,这是一个渐近过程,在人的意识中“语语”不是“瞬时”占据人的意识的,因此,不是“须臾之物”,也就与“境界”无缘了,也就“隔”了,“语语都在目前”的意义在于,通过语言所组成画面不需要更多理性分析,这“语语”形成的画面是人的直觉对象,从语言到意象到美的过程是瞬时的,只有如此,诗才在“不隔”。诗的创作,首先
6、关系到诗人的感悟能力,诗人须得有一颗无尘垢的赤子之心,这样,通过直觉他才能够见到宇宙人生的本质,王国维评周邦彦的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云“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评稼轩词:“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说“词人想像,直悟月轮绕地之事,与科学上密合,可谓神悟”。其次,诗的创作还关系到诗人的表达能力,也就是他能否使文辞达意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王国维提出要少用替代字,如桃用红雨、刘郎,柳用章台、灞岸所替代,“宜其为提要所讥也”。这原因是:“盖语妙则不必代,意足则不暇代。”这说明诗人直觉感受能力是一个方面,表达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代字能够影响读者
7、的直觉感受,代字代的是什么,这就使直觉渗入杂念,因此,诗 也就“隔”了。(本文有删改)4.阅读-段,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当代学术界对王国维先生提出“隔”与“不隔”的批评标准褒贬不一。B.朱光潜先生既肯定王国维的“不隔”,又否定王国维的“隔” 。C.叶嘉莹先生对王国维的“隔”与“不隔”理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D.李泽厚先生认为“不隔”是有形象、生活的真实,使“语语都在目前”。5.阅读-段,下列对文中“隔”与“不隔”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创作前没有与自然通过审美直觉而和谐地统一起来,那么,他的作品就会“隔”。B.诗人对在创作时“文不逮意”,读者不能直觉其境界,就会“
8、隔”。C.读者用“目”去搜索,使“语语”进入意识,透过语言渐近美的“境界”,即为“不隔”。D.读者的直觉能感知诗的画面,不需要做更多的理性分析,即为“不隔”。6.阅读全文,下列对诗人如何才能写出“不隔”之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要有赤子之心,通过直觉能够感悟到宇宙人生的本质。B.诗人要有很强的表达能力,能写出自然晓畅之词句,避免词不达意。C.诗人写诗时,要少用替代字,使诗人与读者的直觉感受一致,彼此之间没有隔阂。D.诗人写诗时,要听从自己的直觉,让读者“雾里看花”,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三、(共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9、。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7.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一个“都”字,写出了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急切心情。B.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见到春草发芽的惊讶之情。C.诗的第三四句“却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富有灵性。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来得太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惆怅之情。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为人深厚,不伐善。吉为相,有驭吏嗜酒,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复何所容?西曹第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见驿骑持赤白
10、囊,边郡发奔命书驰至。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见吉白状,因曰:“恐虏所入边郡,二千石长吏有老病不任兵马者,宜可豫视。”吉善其言,召东曹案边长吏科条其人。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汉书丙吉传【注释】西曹主吏:相府中管理侍从的官。茵:车垫。公车:汉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 的警卫。天下上事及征召等事宜,经由此处受理,后以指此类官署。东曹:管理有关军吏任免的官吏。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不伐善 伐:夸耀 B.西曹主吏白欲斥之 白:报告 C.宜可豫视 豫
11、:预先 D.吉善其言 善: 好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 A.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 B.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 C.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 D.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 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丙吉不在意驭吏醉酒弄脏他的车垫,更看重的是驭吏的办事能力和主动担当。B.丙吉听从驭吏的意见,提前摸清了老弱多病不能打仗的官吏资料,并主动向皇帝报告了此事。C.皇帝夸赞丙吉关心边塞操劳防务,这功劳是靠了驭吏的帮助得来的。D.丙吉是一个宽宏
12、大量的丞相,他能够容忍驭吏小小的过失。四、(6分) 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五、(2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3题。(6分)水浒传之第十二回节选杨志听说了,只得跟了王伦一行人等过了河,上山寨来。就叫朱贵同上山寨相会,都来到寨中聚义厅上。左边一带四把交椅,却是王伦、杜迁、宋万、朱贵;右边一带两把交椅,上首杨志,下首林冲,都坐定了。王伦叫杀羊置酒,安排筵宴,管待杨志。酒至数杯,王伦心里想道:“若留林冲,实形容得我们不济,不如我做个人情,并留了杨志,与他作敌。”因指着林冲对杨志道:“这个兄弟,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13、,唤做豹子头林冲,因这高太尉那厮安不得好人,把他寻事刺配沧州,那里又犯了事,如今也新到这里。却才制使要上东京勾当,不是王伦纠合制使,小可兀自弃文就武,来此落草,制使又是有罪的人,虽经赦宥,难复前职。亦且高俅那厮现掌军权,他如何肯容你?不如只就小寨歇马,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同做好汉,不知制使心下主意若何?”杨志答道:“重蒙众头领如此带携,只是洒家有个亲眷,现在东京居住。前者官事连累了他,不曾酬谢得。今日欲要投那里走一遭,望众头领还了洒家行李;如不肯还,杨志空手也去了。”王伦笑道:“既是制使不肯在此,如何敢勒逼入伙?且请宽心住一宵,明日早行。”次日早起来,又置酒与杨志送行。一齐都送下山来,到路
14、口与杨志作别。杨志出了大路,寻个庄家挑了担子,发付小喽罗自回山寨。不数日,来到东京。过数日,央人来枢密院打点,理会本等的勾当,将出那担儿内金银财物,买上告下,再要补殿司府制使职役。把许多东西都使尽了,方才得申文书,引去见殿帅高太尉。来到厅前,那高俅把从前历事文书都看了,大怒道:“既是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来首告,倒又在逃,许多时捉拿不着。今日再要勾当,虽经赦宥所犯罪名,难以委用。” 把文书一笔都批倒了,将杨志赶出殿帅府来。杨志闷闷不已,回到客店中,思量:“王伦劝俺,也见得是。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
15、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又吃这一闪。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刻薄!” (有少量删改与段落调整)12.从第二段王伦的心理和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王伦 的性格特征。(3分)13.第四段杨志的心理活动描写表明他拒绝王伦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20分)开机关机叶延滨每天都有这个动作,电脑打开,看看邮件,上上网,写点东西,然后关机。开机关机,好像睁眼闭眼,一天过去了。这是信息时代我的基本生活姿态。开机,我专注于在电脑上写字,收发邮件,这是我的工作。我不微博也不微信,手机二十四小时开着,但它控制不了我。关机,我随手从书架上打开书本 读书。能关机很重要
16、,像读书,能打开,也能合上。书在书架上,不声不响地陪 着你,不响铃,也不病毒,更不索要你关注转发。大概在今天,能这么绅士地与你相处的,也就是这些书了。这是我的小世界,6架书架上陈列着一群沉默的书,还有地上的桌上的书,围住一台每天开机关机的电脑。开机和关机,把这个小世界分成两个世界。我用电脑20年,用了3个台式机和7个笔记本,除了电脑太迅速地更新换代,还有我的喜新厌旧。而书不一样,一辈子守望,守望成你的故事,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母亲在我读小学的时候,从省城被“下放”到大凉山“锻炼”。一年后,她没有回来,留在了那里当一名语文老师。第二年,我转学去大凉山陪我的母亲。老掉牙的长途客车在高山峡谷中呜呜地轰
17、着油门,跑了三天,在我骨头被抖散架之前,我到了母亲的身旁。山坡上的简易宿舍只有七八平米:一架床,一个书桌,一只竹籘椅,两只旧皮箱,书桌上有个两层板的小书架。书架上除了课本讲义,还有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少年维特之烦恼。书很旧,还是竖排版的。母亲是这所学校里极个别的、自费订阅报纸杂志的老师,订了一份人民日报,还订了一份人民文学。报纸送到家都是一周前的旧报了。在那个小屋里,我开始了一生中最初的阅读经历,把从这所学校图书馆能借到的所有书几乎读了一遍。从林海雪原春青之歌到儒勒凡尔纳的系列冒险小说,从福尔摩斯到列夫托尔斯泰在那个饥饿年月的大凉山,我却凭借书之舟,在另一世界中成长起来。那是我一生中读书最多的时光
18、,如果没有书,那间小屋就是真正的囚室,而一本又一本在这小屋里陪着我的书,让我在另一个世界里穿越。常常是饥饿驱赶我,让我从书上抬起头来,抬头就看见窗外山坡上的阳光,从青林的枝叶间泻下来。神秘而宁静的美,又催我埋头读书,带着阳光一样的心境,重新走进书页打开的世界。那是个非常年代,边地的蛮荒,四处漫延的饥饿,还有跌落于社会底层的无助,笼罩着母亲和我同住的这间小屋。如果没有书,这小屋无疑是间囚室,囚禁着母亲的不幸和我的童年。然而,母亲带着她的安娜卡列尼娜,在这里骄傲地过着一个乡村教师的生活。我抱着一本本芜杂而没有选择的书,喂养着饥饿的精神和身体。想到那间小屋和我的读书状态,真如那个成语:如饥似渴。少年
19、不知愁滋味,世事艰难,身处逆境,捧上一本书,就全然沉浸于其中。能有其他的东西,代替书为我解忧与我为伴吗?没有!这个经历让我一辈子无论在哪里,都有一个底色:读书人。读书人读书与学历无关,从小学到大学,规定的教材虽然可以烂熟于心,但那样的书读得再多也与“读书人”之读书不同。一种是禽鸟的野觅食,或是鹰,或是雀,食肉或食谷,都是天性;另一种是鸡或鸭,流水线配餐或填塞,与快乐无缘。开机,这个世界多精彩,有那么多机会和秀场,也有那么多牢骚和错愕!关机,这个世界多安静,一屋子的书守着我,宽厚而沉默地守着我的心事。他们能听懂我的心事,因此才不离不弃。开机关机,这就是我的生活:一边是电脑和它的那个自信心十足的信
20、息时代,一边是书和它们的那个书生气十足的精神世界 (有删改) 14.阅读-段,简要概括“开机和关机把这个小世界分成”了哪两个世界?(4分)15.阅读-段,简要概括大凉山那个小屋里的“最初的阅读经历”对“我”人生的重要意义。(6分)16.阅读第段中的划线句,联系上下文说说“读书人”的含义?(4分) 但那样的书读得再多也与“读书人”之读书不同。17.“开机关机,这就是我的生活”,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在信息时代的生活智慧。(6分)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8-19 题。同学们在家网上学习近二个月,为了提高同学们的体能和身体素质,学校要求学生在课间做居家体育锻炼,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以“居家体育锻炼”为主
21、题 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8.你们小组探究“利用家庭现有条件做好体育锻炼”这个选题,请你写出三个安全、易操作的锻炼方式。(3分) 19.本周班会将进行“居家锻炼”阶段性总结,你作为班长想说一段话,鼓励同学们坚持在家锻炼身体。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100-120 字)。(5分)七、(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2020年2月,“史诗级”火神山医院十天建成投入使用,最让人动容的是声声“我来”。动工前没设计方案,马上有人说:“我来!”缺少工人,马上有人说:“我来!”缺少医生,马上有人说:“我来!”“我来!”,显现的是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危难之中,正是
22、这一份份责任与担当,帮助你、我、大家走出了困境,帮助祖国、世界走出困境。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武汉市洪山区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四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共9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人格就像人身上的“暗物质”,看不见、摸不着却有不可的力量,譬如磁力之于磁体,是一呼百应的号召力、的吸引力、的感染力。A.忽视 潜移默化 凝心聚力 B.轻视 潜移默化 凝心聚力C.忽视 凝心聚力 潜移默化 D.轻视 凝心聚力
23、潜移默化【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及运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解答】忽视:不重视。轻视:看不起。根据“看不见、摸不着”的提示,第一空选“忽视”恰当;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凝心聚力:把心思和力量凝聚起来。根据“吸引力”的提示,第二空选“凝心聚力”,根据“感染力”的提示,最后一空填“潜移默化”恰当;故选:C。【点评】分辨一组近义词,并把它们分别填进不同的句子里面。这样的题目先做有把握的,然后再区分剩下的词语和句子,把词语填进句子里面多读
24、几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适。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生命线”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对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作用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B.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的有力推手。D.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激励着中华儿女一代又一代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
25、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BC正确;D有误,语序不当,应将“中华儿女一代又一代”改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故选:D。【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让我们心相连、情相拥、爱相通,不胆怯、不退缩、肩并肩
26、、手挽手,筑起抗疫的钢铁长城,一起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战胜疫情这个魔鬼。B.在人类的精神调节系统里,人们追求的不是吃、穿、住,而是信息、知识、思想、艺术等。这些精神财富的最主要载体就是图书。C.我们可以把图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性,为了眼前实用;另一类是积累型,为了长远和根本性的提高。D.马克思爱读书。他本来是在参加社会生产和具体的工人运动,但觉得许多事情弄不明白,就宣布要退出具体事务,回到书房。【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能力。在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解答】A有误,
27、句中第四个顿号应改为逗号,“心相连、情相拥、爱相通”是一层语意,“不胆怯、不退缩”是一层语意,“肩并肩、手挽手”是一层语意。BCD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还要根据语句关系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论王国维的“隔”与“不隔”李铎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建立在直觉论上的,在人间词话中,他进一步把直觉论运用到文学批评实践中,提出了“隔”与“不隔”的批评标准。当代学术界也有许多文章论述到这一对范畴,然而看法却很不一致,褒贬不
28、一。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的对“不隔”持肯定态度,对王国维的“隔”论持否定态度,甚至主张对“隔”都须具体分析。朱光潜从诗的“隐与显”的相对性出发,批判了王国维对“隔”的贬斥态度。在这一点上叶嘉莹先生已对之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指出用“隐”与“显”来套“隔”与“不隔”是不妥当的。以李泽厚先生为代表的支持“隔”与“不隔”的分界和批评标准,认为“不隔”是“有形象、生活的真实才能以即目可见具体可感的形态直接展示在人们前面,使语语都在目前”。诗词的创作实际上就是美的创造,对于自然美,人必须通过直觉才可以把握,对于艺术美也同样如此。诗人把引起自己审美感受的美“镌之于不朽之文字”便是诗歌艺术的创作目的。诗歌创作也就
29、是对美的摹写,如果诗人在创作前没有与自然通过审美直觉而和谐地统一起来,那么,他的作品就难以引起读者的审美感受,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就不存在境界。另外一种情况,即诗人对自然之美已深切地感受到了,然而他在创作时却“文不逮意”,用词不当,因而其作品到读者那里,读者不能直觉其境界,这两种情况在以直觉论为前提理论系统中都被称作”隔”。什么是“不隔”呢?王国维说:“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只有“语语都在目前”,人才可以通过直觉来把握它,如果不在“目前”,就得用“目”去搜索,经过“目”的搜索,这“语语”才进入了人的意识,这是一个渐近过程,在人的意识中“语语”不是“瞬时”占据人的意识的,因此,不是“须臾之物”,
30、也就与“境界”无缘了,也就“隔”了,“语语都在目前”的意义在于,通过语言所组成画面不需要更多理性分析,这“语语”形成的画面是人的直觉对象,从语言到意象到美的过程是瞬时的,只有如此,诗才在“不隔”。诗的创作,首先关系到诗人的感悟能力,诗人须得有一颗无尘垢的赤子之心,这样,通过直觉他才能够见到宇宙人生的本质,王国维评周邦彦的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云“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评稼轩词:“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说“词人想像,直悟月轮绕地之事,与科学上密合,可谓神悟”。其次,诗的创作还关系到诗人的表达能力,也就是他能否使文辞达意的问题。在这个
31、问题上,王国维提出要少用替代字,如桃用红雨、刘郎,柳用章台、灞岸所替代,“宜其为提要所讥也”。这原因是:“盖语妙则不必代,意足则不暇代。”这说明诗人直觉感受能力是一个方面,表达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代字能够影响读者的直觉感受,代字代的是什么,这就使直觉渗入杂念,因此,诗 也就“隔”了。(本文有删改)4.阅读-段,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当代学术界对王国维先生提出“隔”与“不隔”的批评标准褒贬不一。B.朱光潜先生既肯定王国维的“不隔”,又否定王国维的“隔” 。C.叶嘉莹先生对王国维的“隔”与“不隔”理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D.李泽厚先生认为“不隔”是有形象、生活的真实,使“语语都在目前
32、”。5.阅读-段,下列对文中“隔”与“不隔”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创作前没有与自然通过审美直觉而和谐地统一起来,那么,他的作品就会“隔”。B.诗人对在创作时“文不逮意”,读者不能直觉其境界,就会“隔”。C.读者用“目”去搜索,使“语语”进入意识,透过语言渐近美的“境界”,即为“不隔”。D.读者的直觉能感知诗的画面,不需要做更多的理性分析,即为“不隔”。6.阅读全文,下列对诗人如何才能写出“不隔”之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要有赤子之心,通过直觉能够感悟到宇宙人生的本质。B.诗人要有很强的表达能力,能写出自然晓畅之词句,避免词不达意。C.诗人写诗时,要少用替代字,使诗人
33、与读者的直觉感受一致,彼此之间没有隔阂。D.诗人写诗时,要听从自己的直觉,让读者“雾里看花”,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分析】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作者议论的主题是王国维的“隔”与“不隔”的批评标准,列举了对“隔”与“不隔”看法不一的文学家,然后论述了文学创作与直觉的关系,进而论述诗歌创作对诗人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要求。让读者对王国维的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ABD正确;C有误,第段“朱光潜从诗的“隐与显”的相对性出发,批判了王国维对“隔”的贬斥态度。在这一点上叶嘉莹先生已对之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指出用“隐”与“显”来套“隔”与“不隔”是不妥当的”,因此叶嘉莹先生批判
34、的是朱光潜的观点,而不是王国维的观点。故选:C。(2)本题考查文章文章内容的理解。ABD正确;C有误,“如果不在目前,就得用目去搜索,经过目的搜索,这语语才进入了人的意识,这是一个渐近过程,在人的意识中语语不是瞬时占据人的意识的,因此,不是须臾之物,也就与境界无缘了,也就隔了”相矛盾,读者用“目”去搜索即为“隔”;故选:C。(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让读者雾里看花,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与第中“作品到读者那里,读者不能直觉其境界”相矛盾;故选:D。答案:(1)C(2)C(3)D【点评】在阅读时,要认准关键词句,把握其基本意义,认清它们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根据上下文琢磨它
35、们的升华意义,特别是要学会在阅读文字材料中发现有效信息,即是对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的文字和内容。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断作答。三、(共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7.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一个“都”字,写出了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急切心情。B.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见到春草发芽的惊讶之情。C.诗的第三四句“却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富有灵性。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来得太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惆怅之
36、情。【分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独具风采。一、二句写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三、四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情感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BC正确;D有误,这首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欣喜。故选:D。译文:到了新年都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二月初时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
37、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点评】赏析诗歌内容: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2通晓诗歌内容;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同时还要注意赏析诗歌的重点词语或句子。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为人深厚,不伐善。吉为相,有驭吏嗜酒,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复何所容?西曹第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见驿骑持赤白囊,边郡发奔命书驰至。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见吉白状,因曰:“恐虏所入边郡,二千石长吏有老病不任兵马者,宜可豫视。”
38、吉善其言,召东曹案边长吏科条其人。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汉书丙吉传【注释】西曹主吏:相府中管理侍从的官。茵:车垫。公车:汉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 的警卫。天下上事及征召等事宜,经由此处受理,后以指此类官署。东曹:管理有关军吏任免的官吏。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不伐善 伐:夸耀 B.西曹主吏白欲斥之 白:报告 C.宜可豫视 豫:预先 D.吉善其言 善: 好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 A.未已/诏召丞相/御史
39、/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 B.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 C.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 D.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 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丙吉不在意驭吏醉酒弄脏他的车垫,更看重的是驭吏的办事能力和主动担当。B.丙吉听从驭吏的意见,提前摸清了老弱多病不能打仗的官吏资料,并主动向皇帝报告了此事。C.皇帝夸赞丙吉关心边塞操劳防务,这功劳是靠了驭吏的帮助得来的。D.丙吉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丞相,他能够容忍驭吏小小的过失。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分析】
40、【参考译文】 丙吉字少卿,是鲁国人。他为人能周密地考虑问题,不外露自己的感情,不夸耀自己做过的好事。担任丞相时,丙吉的车夫喜欢喝酒,曾经跟随丙吉外出,喝醉吐在丞相的车上,有关部门(西曹)主管官吏报告丙吉想开除这个车夫。丙吉说,“为喝醉的缘故就赶走人才,让这个人将再到什么地方容身?有关部门(西曹)还是容忍他一下吧!这不过是弄脏了丞相专车上的草席罢了。”就没有驱赶这名车夫。这个车夫家在边城,熟悉了解边城派出快马报告紧急情况的过程。车夫曾经出门,恰好边境派骑兵传送紧急文书迅速来到京城。这个车夫就到骑兵歇息的驿站去打探军事机密,知道匈奴人已经进入了云中郡和代郡,立即回到丞相府见到丙吉汇报情况。不久,皇
41、帝下诏召见丞相和御史大夫,询问了匈奴人入侵边郡的主管官吏的出身及能力情况,丙吉能详细回答,御史大夫仓促之间不能详细了解,因此受到处罚责备。而丙吉受到皇帝称赞,认为他忧思边境操劳防务,这是车夫的力量。【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BC正确;D有误,善:同意、赞同。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不久,皇帝下诏召见丞相和御史大夫,询问了匈奴人入侵边郡的主管官吏的出身及能力情况,丙吉能详细回答。故停顿为:未已/诏召丞相/御史/
42、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ACD正确;B有误,“并主动向皇帝报告了此事”有误,是在皇帝询问的时候,丙吉能详细回答。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卒,同“猝”,突然。遽,突然。知,知道,了解。以,因此。让,责备。句意:御史大夫仓促之间不能详细了解,因此受到处罚责备。答案:
43、(1)D(2)D(3)B(4)御史大夫仓促之间不能详细了解,因此受到处罚责备。【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五、(2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3题。(6分)水浒传之第十二回节选杨志听说了,只得跟了王伦一行人等过了河,上山寨来。就叫朱贵同上山寨相会,都来到寨中聚义厅上。左边一带四把交椅,却是王伦、杜迁、宋万、朱贵;右边一带两把交椅,上首杨志,下首林冲,都坐定了。王伦叫杀羊置酒,安排筵宴,管待杨志。酒至数杯,王伦心里想道:“若留林冲,实形容得我们不济,不如我做
44、个人情,并留了杨志,与他作敌。”因指着林冲对杨志道:“这个兄弟,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唤做豹子头林冲,因这高太尉那厮安不得好人,把他寻事刺配沧州,那里又犯了事,如今也新到这里。却才制使要上东京勾当,不是王伦纠合制使,小可兀自弃文就武,来此落草,制使又是有罪的人,虽经赦宥,难复前职。亦且高俅那厮现掌军权,他如何肯容你?不如只就小寨歇马,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同做好汉,不知制使心下主意若何?”杨志答道:“重蒙众头领如此带携,只是洒家有个亲眷,现在东京居住。前者官事连累了他,不曾酬谢得。今日欲要投那里走一遭,望众头领还了洒家行李;如不肯还,杨志空手也去了。”王伦笑道:“既是制使不肯在此,如何敢勒
45、逼入伙?且请宽心住一宵,明日早行。”次日早起来,又置酒与杨志送行。一齐都送下山来,到路口与杨志作别。杨志出了大路,寻个庄家挑了担子,发付小喽罗自回山寨。不数日,来到东京。过数日,央人来枢密院打点,理会本等的勾当,将出那担儿内金银财物,买上告下,再要补殿司府制使职役。把许多东西都使尽了,方才得申文书,引去见殿帅高太尉。来到厅前,那高俅把从前历事文书都看了,大怒道:“既是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来首告,倒又在逃,许多时捉拿不着。今日再要勾当,虽经赦宥所犯罪名,难以委用。” 把文书一笔都批倒了,将杨志赶出殿帅府来。杨志闷闷不已,回到客店中,思量:“王伦劝俺,也见得是。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