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上期中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上期中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2.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生物 八年级上册 1/3 期中期中测试测试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干要求的正确选项,每小题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干要求的正确选项,每小题 2 分,共计分,共计 30 分)分)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描述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跳跃、爬行 B.行走、跳跃 C.飞行、游泳 D.奔跑、蠕动 2.一块肱骨是一种()A.细胞 B.组织 C.系统 D.器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和多数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质、骨膜和骨髓组成 B.直接引起骨胳肌收缩的刺激来自于外界环境 C.只要有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人和多数动物就可以完成运动 D.运动可以帮助动物趋利避害
2、,生殖和繁衍 4.动物动作的完成类似于杠杆运动,小腿抬起的动作中,膝关节相当于()A.杠杆 B.支点 C.动力 D.阻力 5.如图所示,骨骼肌在骨上的正确附着方式是()A B C D 6.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A.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B.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囊 C.关节面、关节软骨和韧带 D.关节面、关节囊和韧带 7.提一桶水上楼时手臂上的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的状态分别是()A.舒张、收缩 B.收缩、舒张 C.收缩、收缩 D.舒张、舒张 8.传说公元前 202 年,项羽逃到乌江边,看见张良用蚂蚁排成“霸王自刎乌江”六个大字,气得拔剑自刎.蚂蚁能按照人的设计围成大字,此行为是动物的()A.领域
3、行为 B.节律行为 C.取食行为 D.防御行为 9.小明利用孵化箱代替母鸭孵卵,小鸭出生后最先接触小明,因此小鸭就追随着小明,学习小明的一举一动。那么,小鸭追随小明的行为属于(),小明的研究小鸭的方法属于()A.先天性行为;观察法 B.后天学习行为;实验法 C.先天性行为;实验法 D.后天学习行为;观察法 10.绿色开花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A.消费者 B.分解者 C.生产者 D.生产者和消费者 初中生物 八年级上册 2/3 11.下列哪位科学家研究动物行为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A.法布尔 B.劳伦斯 C.弗里施 D.廷伯根 12.下列不属于防御行为的是()A.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的环境十
4、分相似 B.乌贼遇到天敌,难以脱身时会释放墨汁 C.狗为了争夺骨头而互相撕咬 D.野兔发现天空中的鹰就跑回洞穴 13.警察在案发地点发现一些人的残骨,经检验骨的成分中有机物多于 13,无机物少于 23,请帮忙判断这是()的骨。A.老人 B.小孩 C.妇女 D.成年男子 14.你认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应包括下列哪一项()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B.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能够净化空气 15.一片海洋被一种难以分解的化学农药污染,海洋中的一条食物链是:浮游植物小虾鱼鱼鹰,在这条食物链中,含化学农药最多的是那种生物()A.浮游植物 B.鱼鹰 C.小
5、虾 D.鱼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计小题,共计 20 分)分)16.(5 分)如图为上肢骨骼肌和关节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 A 中2_是骨骼肌的部分。(2)图 B 中中有_,可以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体现关节具有_的性质。(3)我们常说的“脱臼”指的是_从_中脱落。17.(5 分)蟑螂是一种喜昼伏夜出的动物,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人为把实验室的白天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周后,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环境”出来活动,尽管这实际上是白天,请分析说明:(1)蟑螂昼伏夜出,说明它具有_行为,受体内的_控制。初中生物 八年级上册 3/3 (2)蟑螂就有
6、社群行为吗?选择_。A:有 B:没有(3)白额高脚蜘蛛专以蟑螂等昆虫为食,按照动物的食性分类,它属于_动物。(4)科学家研究蟑螂采用的方法主要是_法。18.(5 分)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该食物网中有_条食物链组成;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这条食物链共有_环节。(2)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3)如果人们将青蛙捕杀光,食草昆虫的数量变化是_。初中生物 八年级上册 1/6 期中期中测试测试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一、1.【答案】C【解析】解: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多种多样。在“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中,
7、鹰的运动方式是飞翔,鱼的运动方式为游泳。故选:C。2.【答案】D【解析】解: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最小的单位。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一块肱骨:骨膜属于结缔组织,内有神经和血管,也就有了神经组织与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等,可见一块肱骨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故选:D。3.【答案】D【解析】解:A、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
8、骼肌组成。骨骼是由骨和骨连接组成,A 错误;B、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刺激来自于神经传来的兴奋,B 错误;C、完成任何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C 错误;D、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D 正确。故选:D。4.【答案】B【解析】解: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
9、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选项 A、C、D 说法不正确。故选:B。5.【答案】B 初中生物 八年级上册 2/6 【解析】解: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由此可见 B 正确。故选:B。6.【答案】A【解析】解: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10、三部分组成。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综上所述,选项 B、C、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7.【答案】C【解析】解: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
11、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当人直臂提水时,处于单纯伸肘状态,但同时,还需用力才能将重物提起,所以,这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必须同时收缩;当手臂自然下垂时,感觉比较轻松,因为此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故选:C。8.【答案】C【解析】解:A、领域行为是动物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等而占领地域的行为。B、节律行为是指动物随着日月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C、取食行为是动物获取食物、维持生存的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D、防御行为是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张良先用蚂蚁爱吃的糖溶液在地上写下“霸王自刎乌江”六个大字,蚂蚁去取食糖,自然就排成了这六个字,因此这是蚂蚁的取食行为。故选:C。
12、9.【答案】B【解析】解:(1)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小明利用孵化箱代替母鸭孵卵,小鸭出生后最先接触小明,因此小鸭就追随着小明,学习小明的一举一动。那么,小鸭追随小明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初中生物 八年级上册 3/6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并且详细、真实、客观地做好观察记录。实验法是对发生行为的动物或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它们之间使用的信号,然后进一步分析刺激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
13、,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由题意可知,小明的研究小鸭的方法属于实验法。故选:B。10.【答案】C【解析】解: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故选:C。11.【答案】A【解析】解:A、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没有改变昆虫的生活环境,也没对昆虫施加任何影响,因此属于观察法,故符合题意;BCD、对发生行为的动物和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他们之间的信号,经进一步分析刺激
14、发生的主要原因,属于实验法;廷伯根对银欧求食行为的研究,弗里斯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都属于实验法,故不合题意;故选:A。12.【答案】C【解析】解:据分析可见:A、B、D 都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属于防御行为,A、B、D不符合题意;C、狗为了争夺骨头而互相撕咬属于攻击行为,C 符合题意;故选:C。13.【答案】B【解析】解: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 多于 1/3 少于 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性 成年期 约占
15、1/3 约占 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少于 1/3 多于 2/3 弹性小,易骨折 经检验骨的成分中有机物多于 13,无机物少于 23,可见该人处于儿童青少年时期。可见 B 正确。故选:B。初中生物 八年级上册 4/6 14.【答案】D【解析】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沿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
16、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综上所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应包括能够净化空气 故选:D。15.【答案】B【解析】解答:在生态系统中,有
17、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浮游植物小虾鱼鱼鹰”食物链中,藻类植物的级别最低,有害物质含量最少,鱼鹰的级别最高,含量最多。故选:B。二、16.【答案】(1)肌腹(2)滑液 灵活性(3)关节头 关节窝【解析】解:(1)图 A 中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2肌腹和两端较细的1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2)运动中关节起支点的作用,如图 B 关节结构示意图,由于关节软骨
18、以及关节腔中有滑液,可以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体现关节具有灵活性的性质。(3)我们常说的“脱臼”指的是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的现象。故答案为:(1)肌腹(2)滑液;灵活性 初中生物 八年级上册 5/6 (3)关节头;关节窝 17.【答案】(1)节律 遗传物质(2)B(3)肉食(4)实验法【解析】解:(1)蟑螂的昼伏夜出属于昼夜节律行为,这是它的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2)蟑螂不营群居生活,没有社群行为。(3)按照动物的食性分类,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白额高脚蜘蛛专以蟑螂等昆虫为食,可见白额高脚蜘蛛属于肉食性动物。(4)蟑螂是昼伏夜出的昆虫,科学家
19、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的把实验室的白天与黑夜加以颠倒,大约一周后,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里出来活动,尽管这时实际上是白天。可见采用的是实验法。故答案为:(1)节律;遗传物质(2)B(3)肉食(4)实验法 18.【答案】(1)4 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5(2)草(3)先增加后减少【解析】解:(1)由图可知,图中的食物网的四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因此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这条食物链共有 5 个环节。(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在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会逐级消耗;因此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应该是生产者草,数量最少的生物应该生物处于最高营养级别的消费者鹰。(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食物链中的生物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生物数量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由图可知,如果人们将青蛙捕杀光,食草昆虫会因失去天敌的控制而数量大量增加,后来有因缺少食物而减少,因此食草昆虫会先增加后减少。故答案为:(1)4;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5;(2)草;初中生物 八年级上册 6/6 (3)先增加后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