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始兴县风度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始兴县风度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粤教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风度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说明: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浑浊/蛰伏 锋镝/贬谪 首创/创举B园圃/逮捕
2、烘托/哄骗 记载/超载C安静/绥靖 渎职/木椟 量具/胆量 D疏浚/逡巡 稍息/口哨 卡壳/关卡2. 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电影让子弹飞看过已有一段时间了,电影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巨大的长方形院落由一座座中西合璧的楼房组成,鳞次栉比的建筑在豪华的背后又难掩其颓败的迹象,这场景与传奇的故事结合完美,相得益彰。那眼花缭乱的特写镜头,更是将场景的线条和色调表现得极其清晰真切。 A历历在目 B.鳞次栉比 C.相得益彰 D.眼花缭乱3.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果家用空调过滤网上的有害细菌超标,就会增加使用者患气管炎和鼻炎等疾病的风险。B为了让市民及时了解更多的政府信
3、息,南京市在网络上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微城市广场。C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D今年国庆节期间,无论高速公路是否收费,预计广东省内的自驾出游车辆都不会减少。4. 下面的情境中,售货员的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 )某顾客到商场买照相机,把货架上的机子几乎都试了一遍,觉得还是不满意,要求售货员带他到仓库去挑。面对这过分的要求,售货员微笑地说:“ ” A不行!商场里有明文规定,任何人不得私自带顾客去仓库挑选商品。 B真对不起,我们经理宣布过,任何人不得私自带顾客去仓库挑商品。 C开玩笑吧,我能带你去?难道你不知道“仓库重地,闲人免进”吗? D就你特殊!我私
4、自带着顾客去仓库挑选商品时要被罚一个月奖金的。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一)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
5、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喏。”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5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从百余骑(使动用法,使随从) 若入前为寿(如果)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请允许我) 翼蔽沛公(名作状,像鸟展开翅膀那样)6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良曰:“长于臣。” 得复见将军于此。因击沛公于坐。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刘邦亲自带着一百多人马来到鸿门向项王陪罪,使矛盾得到缓解。项伯掩护刘邦,使项庄不能击杀刘邦。范增屡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坚决反对。项羽已答应项伯要好好款待刘邦,因此不理睬范增的多
6、次暗示。(二)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李密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7、)A作者先举出“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普遍事实,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特殊情况。B作者在第一段说他当初仕蜀是想谋取官职显达,也想自命清高,考虑名誉节操。C作者说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是祖母风烛残年,母孙二人互相依靠,性命相关。D这两段以议论为主,重在说理,在陈情中喻之以大义。9. 翻译下列句子。(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3分)(3)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4分)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清溪行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 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
8、远游子。【注】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年),诗人离开繁华而混杂的长安后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作。新安江:在浙江境内流入钱塘江,以清澈闻名。(1)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2)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 ,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3)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_,_。(陆游书愤)(4)大弦嘈嘈如急雨,_。嘈嘈切切错杂弹,_。(白居易琵琶行)
9、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215题(16分)“言不尽意”:言者的“失语”龚举善 陈小妹 作家主体的“失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书到用时方恨少”,是普通书写者时常面临的困惑。法捷耶夫说过:“一个艺术家有时写不上几句,就忽然大失所望。写出来的不是想要写的。”这显然不是个别现象。 有人将文学创作看成是春蚕吐丝,也有人将其喻为蜜蜂酿蜜,都充分表达了对于作家的生活经验、学术境界和包括语用能力在内的艺术修养的尊重。说到底,作家的生活经验和学术境界等制约着作家语用能力的发挥,影响到言传行为的自由度。 生活积累是创作工程的第一环。正如人们已经认识到的,“花是需要土壤的,杨柳也需要土壤
10、。黄桷树虽然长在石头上,但根子还是扎在土壤里。艺术之花是栽在生活的土壤里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长在空气里的。”比较而言,痛苦的生活似乎更能成就一个作家,此所谓“不平则鸣”、“穷而后工”。据统计,生于18351940年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30%经历过家庭的不幸,尤其是早年生活的苦难。王蒙则称,“如果高尔基不是在轮船、码头、面包房里而是在彼得堡的最高学府读我的大学,那也就不成其为高尔基了。”可见,生活积累本质上是作家言说的基本对象,是意之根、言之源。 王蒙同时强调指出,“靠经验和机智也可以写出轰动一时乃至传之久远的成功之作,特别是那些有特殊生活经历的人。但这很难持之长久。有些作家,写了一
11、部或数篇令人耳目一新、名扬中外的作品后,马上就显出了后力不继的情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缺乏学问素养。光凭经验只能写出直接反映自己的切身经验的东西。只有有了学问,用学问来熔冶、提炼、生发自己的经验,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生活与艺术、现实与历史、经验与想象、思想与形体从而不断开拓扩展,不断与时代同步前进,从而获得一个较长久、较旺盛、较开阔的艺术生命。”这是颇有见地的。从更为开放的视野来看,一个人语用能力的高低,不仅与生活积累相关,而且与其哲学、美学、文艺学、语言学、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宗教学等综合学养密不可分。只有具备了宽阔的知识视野和深厚的学问素养,才能在更高层次上认识和驾驭语言
12、。反之,视野的狭窄和学养的贫弱将直接限制语用的灵活性、自由度和时空感,最终造成言传上的“失语”。所以茅盾指出:“普通所谓文艺修养,不仅指一个作家阅读过不少的前代巨匠的名著,而且也指到他对于文学理论上的理解,对于一般文化艺术的广大的知识。一个作家并不一定要先获得文学理论和一般文化艺术的知识,然后才能创作,这是不消说的;可是,一个作家的不断的精进,事实上却有赖于这方面的修养。” 上述因素,不同程度地干扰着作家言以尽意企图的实现,因而时常出现辞不达意或“哑言”状态就不足为怪。这便是刘勰所说的“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结果自然是“言所不追”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作家可以擅自放弃语用追求。恰恰相反,言说主体应
13、努力走进生活,用心提高学养,以求言意间的最高贴近度。也就是说,“只有符号运用时语义明确、语构规范并与接受者的符号系统相对应,符号才能发挥它的语用效果,符号才具有生命。而没有语用效果的符号,即读不懂的符号,就像红灯、陷阱、悬崖,阻绝了人类情感或意义传达之通道,必使符号自身陷入危机之中。”(有删节)12下列各项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A作者在第段引用法捷耶夫的话,是为了证明“作家主体的“失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这一观点。B作家的生活经验或学术境界等制约着作家语用能力的发挥,影响到言传行为的自由度。C王蒙认为,学问素养高就一定可以避免“有些作家,写了一部或数篇令人耳目一新、名扬中外
14、的作品后,马上就显出了后力不继的情况”这一现象的出现。D茅盾认为,“一个作家的不断精进”,事实上有赖于文学理论和一般文化艺术知识的修养。E作者认为,言说主体应努力走进生活,用心提高学养,才可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言不尽意”的出现几率。13下列各项中对全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BC D14请简要分析第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4分)15作家怎样才能实现言以尽意,避免出现“失语”状态?(4分)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合“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
15、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孤城非鱼 浓雾锁城。不过才十几分钟,这座小城便成了孤城。 警察封锁了高速路、公路。雾太大了。得到警察封锁道路的消息,李生慌了。 他觉得害怕,好像自己一个人被扔在小城里,孤独无助。尽管他知道周围都是人,但这些人不是他的亲人。他的亲人在城外,在距离小城二十五公里的乡下,那里鸡鸭成群,小桥流水,李生迫切地想要回到那里,回到亲人的身边,那样才踏实。 李生跑下楼,掏出钥匙准备开车,想到警察已经封了路,又沮丧地收回钥匙。他只有走着回家了,警察总不至于连人都拦截吧。 浓雾遮蔽了周围所有的东西,除了身旁
16、四五米的范围,其它什么也看不到。李生停下来,可以听到有高跟鞋叮叮叮敲击路面,有人在说话,隐约有人影影绰绰晃动有人匆忙从他身边跑过,嘴里嘟嘟囔囔说着什么,一个人在身后喊着那人的名字,那人答应一声,没有回头。偶尔有一束黄的光缓慢地闪过,远远有嘟嘟的喇叭声。 李生心慌得厉害。他想看到熟悉的人,看到熙攘的汽车,想跟人说话,说什么都行。 过了一个路口,又过了一个路口,雾似乎越来越浓,像牛奶漫天倾泻,抹也抹不开。 李生掏出手机,试图找出一个人跟他聊天,很奇怪,显示有信号,手机就是打不出去。他一遍一遍地拨手机里存储的每一个号码,不管谁。110、120、119,甚至114,他都拨了,一个也拨不出去。 李生加快
17、了步伐。总会走出去吧。越这样想,却似乎越陷入了迷宫,好像一直在原地打转。像被人施了魔法,所有的东西都消失在浓雾里,轻飘飘地,就没了。 突然,一条黑色的小腊肠狗从身边跑过,李生欣喜若狂,可爱的小狗,尽管它不会说话,但也是个伴。李生紧跟着脚步轻盈的小腊肠,生怕跟丢了。 小腊肠似乎明白李生的心思,它的脚步慢下来,李生可以很轻松地与它并行。李生默默地说:小狗,谢谢你。 也许是觉得没意思,和李生一起跑了一会儿,小狗叫了几声,突然往斜刺里窜过去,李生喊“站住”,但无济于事。少顷,他听到了两只狗的叫声,小腊肠找到了它的伙伴。 真是悲哀啊。 走,赶紧走。赶紧离开这座可怕的孤城。 他跑过去,想从警察中间穿过。可
18、他们站得实在太密,李生又太胖了,根本穿不过去。李生说:警察同志,请让我过去。这些威严的警察居然没有一个人搭理他。李生拉拉他们其中一个的衣服:求求你,让我过去,我要看我爸看我妈我妹看姬小凡。还是没人搭理他,好像他面对的是一排水泥砌的警察。 李生哭喊起来,他的恐惧已经蕴集到了顶点,一下爆发出来,孩子一样大声地哭,绝望地喊。但那些警察依然无动于衷。 喊过哭过,李生的心稍稍安定了些。既然哭喊没用,就要想别的办法,必须尽快离开这里,离开这座浓雾紧锁的孤城。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李生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他只能盯着那些米黄的背心,连成一条线的黄背心,从那里感觉到一点温暖的气息。 过去的日子,排山倒海一
19、样来到李生眼前,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和妹妹在一起,和姬小凡在一起,快乐得到处都是和煦的阳光,多好啊。可现在,除了雾什么也没有。 就在李生一屁股坐到地上,丧失一切信心的时候,天居然一下放晴了。浓雾像缕缕的丝帛一样被轻轻抽走,霎时,阳光遍地。 他恍惚地站起来,看看前方,一条宽阔的道路,通往他家乡的路,路上全是等待进城的人和车。看看身后,一座座美丽的大楼高高挺立,楼上的招牌清晰可见。 一切就像梦一样。 一个小警察过来对他说:走吧,现在可以走了。 去哪儿? 你不是要回家吗? 我回去干嘛?又没事,我上个月刚回去过。 可是,你刚才哭着喊着说要回去的。 我现在又不想了。 李生转身向回走,一座大楼的十一楼上,有
20、他打开的电脑,没干完的工作。16作者在小说中多次写到浓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你结合全文的内容简要地回答。(4分)17“孤城”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孤城”内涵的理解。(5分)18当大雾锁城时,李生拼命要出城回家,雾散之后又不想回家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这种矛盾的心理历程。请结合本文内容,探究一下李生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一21题。苏东坡传(节选)林语堂 在八月二十一日,苏东坡到任三个月之后,洪水到了徐州。王安石以前曾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百万络,工程竟归失败,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黄河现在是在徐
21、州以北约五十里处向东方决口,水势开始蔓延,淹没了几百方里。水到徐州城边时,被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继续高涨,到了九月,水深达到两丈九尺。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有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的城墙。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苏东坡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他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这样把大家劝回去。此处不是细谈苏东坡建筑工程天才之所,不过也得说他是亲自参与了防堵工程的数字计算。在盘旋滚转的洪水势将越过东南外城墙时,他正在忙于加强城基和增加城高。防水工程长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尺厚。完成这项工程,需要数千人之众。扑味扑麻在泥里
22、跋涉,他亲身到军营去见指挥官。因为禁卫军直接受皇帝命令,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指挥官欣然应允,他说:“大人都亲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同时在徐州北方也正在准备把洪水引入以前的黄河旧水道,黄河在中国历史上曾改道多次。洪水威胁徐州城四十五天。在十月初五,黄河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在靠近海州处入海,洪水才开始撤退。 百姓欢天喜地,感谢全城得救。但是苏东坡对临时的堤防感到不满,附以详细数字说明,修表呈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以防患于将来。空等好久之后,苏东坡修改了原定的计划,建议改用坚强的木材加强堤防,不再用石头。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在次年二月,朝廷拨予苏东坡三万贯,一千八百百米粮,七千
23、二百个员工,在城东南建筑了一条木坝。在外围城墙上,由于苏东坡喜爱建筑,他兴工建筑了一座楼,一百尺高,名之为黄楼。后来黄楼一词成了苏东坡在徐州所作诗歌总集的名称,正如他在密州建筑的超然台,成了他在密州所写诗集的名称一样。 黄楼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对古老中国的宇宙论的信念而起。根据中国的宇宙论,宇宙中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构成。五行中每一行都代表一种性质,如同坚硬、生长、流动、热、重等等,这些性质都具有一种宇宙的意义,不但用以指物质的宇宙,也用以指生命的功能与人的个性行为,也可以用于男女的婚配。生命离不开五行的交互作用,比如相生相克。每一行皆有其颜色,正好像征那种元素的性质。说也奇怪,黄代表土,
24、黑代表水,黄土因具有吸水力量,所以可以克服水。黄楼之命名即含有防水之意。19选文第一段交等待了徐州哪些方面的特点?交代这些特点有何作用?20文本语言具备了传记文学应有的若干特点,请列举出三个方面。21苏东坡为了治水有哪些突出表现,这种表现的思想根源是什么?对这种思想根源你是怎样认识的?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2、下面是一所普通高中一则通知的原文,它非常罗嗦,试加以修改,不超过34字(含标点)。明天也就是九号下午两点在学校一号会议室召开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师座谈会,座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关情况,希望我校普通高中语文科组教师准时出席,不得迟到,不准请假,参加会议时一定要带上普通
25、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切切勿误。23、阅读下面两则寓言,用简略的语言写出寓意:两只口袋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寓意:_公牛与车轴几头公牛正使劲拉着货车行走,车轴被压得发出吱吱的响声,牛回过头,不耐烦地对车轴说道:“喂,朋友,我们无声无息负担着全部重量,你叫唤什么?”寓意:_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
26、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风度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 BA浑浊zhu/蛰zh伏、锋镝d/贬谪zh、首创chung/创chung举;B园圃p/逮捕b、烘hng托/哄hng骗、记载zi/超载zi;C安静jng/绥靖jng、渎d职/木椟d、量ling具/胆量ling;D疏浚jn/逡qn巡、稍sho息/口哨sho、卡qi壳/关卡qi2【
27、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眼花缭乱:缭乱:纷乱。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不清。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既然已经“眼花缭乱”了,又岂会“清晰真切”?前后矛盾。考点:成语运用 难点与易错点:辨析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3、【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分类不当。“衣物”不属于“学习用品”。考点:病句辨析 攻关建议:熟记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判断方式。4【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A肯定句,语气过于强硬;C反问句,有嘲讽意味;D语气过于随便,有点冲,不够尊重客人。考点:语言得体 难点与易错点:根据情境,恰当运用句式与词语。攻关建议:语言得体除了要注意句式、词语的恰当运用,还要注意语气。要么诚恳,要么
28、善意地高雅地幽默。特别是在做错事要认错,或者是别人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9、(1)(我)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所以:的原因。1分;非常:意外的变故。1分;大意1分)(2) 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常常用身体像鸟张开翅膀那样掩护沛公,项庄得不到(机会)刺杀(刘邦)。(亦:也。1分;翼:像鸟张开翅膀。1分;大意1分)(3)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意,满足我这点小小的心愿,或许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矜悯:怜恤,怜悯。1分;志:心愿,1分。庶:庶几,或许。1分;大意1分)10. (1)水色的清澈(1分)。寄托诗人喜清厌浊(喜欢清新的大自然1分,厌恶
29、混浊的长安1分)的情怀,(或清寂1分之中又含空悲孤寂1分,或远游他乡1分而悲切、内心落寞忧郁1分的情绪)的情怀。(2)颔联运用衬托(对比也可)的手法1分,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1分。(或设问1分,诗人向新安江询问,你能比得上清溪这样清澈吗?强调清溪的清澈1分。颈联运用比喻手法(1分),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映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1分)附:清溪行赏析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诗,是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秋后李白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所作。池州是皖南风景胜地,景点大多集中在清溪和秋浦沿岸。清溪源出石台县,仿佛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经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汇入长江。李白游
30、清溪作有许多有关清溪的诗篇。这首清溪行主要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寓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清溪清我心”,诗人一开始就描写了自己的直接感受。李白一生游览过很多名山秀川,独有清溪的水色给他以“清我心”的感受,这就是清溪水色的特异之处。开篇就赋予客观景物主观化特性。接着,诗人又以衬托手法突出地表现清溪水色的清澈。新安江源出徽州,流入浙江,向来以水清著称。南朝梁沈约就曾写过一首题为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的诗:“洞彻随深浅,皎镜无冬春。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新安江的水是清澈的,作者用清溪的水与之相比:“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意思是:“新安江,能比得上清溪这样清澈见底吗?”这样,就以新安江水
31、色之清对比衬托出清溪的更清。然后,又运用比喻的手法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就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这样一幅美丽的倒影,使读者如身入其境。宋代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价说:“复斋漫录云:山谷言: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又云:船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沈云卿诗也。予以云卿之诗,原于王逸少镜湖诗所谓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之句。然李太白入青溪山亦云: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虽有所袭,然语益工也。”最后,诗人又回到自己的主观感受,创造了一个悲切凄凉的清寂境界。诗人离开繁华而混杂的长安,来到这清澈见底的清溪畔,
32、固然感到“清我心”,但对于胸怀济世之心和报国之志的诗人,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因此入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在诗人听来,就是在为他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流露出诗人内心一种落寞郁闷的情绪。11 (1)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2)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4)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每空1分,每错漏1字该空即不给分)12DEA项引用法捷耶夫的话是为了证明,“书到用时方恨少,是普通书写者时常面临的困惑”。B项原文是“作家的生活经验和学术境界等制约着作家语用能力的发挥”。C项王蒙强调的是“作家的生活经验和学术境界”,二者缺一不可。13C第段表明“失语”
33、问题的常见性,第总述“失语”问题的原因,第段与第段分述生活积累和学术境界两个原因,第段总结全文提出解决办法。14直接证明“痛苦的生活似乎更能成就一个作家”的观点,间接证明“生活积累是创作工程的第一环”的观点(或间接证明“生活积累本质上是作家言说的基本对象,是意之根、言之源”的观点)列举数字,使观点更加有说服力。(划线处各1分)15丰富生活积累;拓宽知识视野;提升学问修养;努力追求言意间的最高贴近度。(每点1分)18(6分)【答案示例】李生在回乡与返城之间的心理是矛盾的。当大雾阻隔了城市和乡村的交通时,这种阻隔使李生产生了恐惧,害怕家乡和亲人与自己的隔绝,害怕失去故土和亲人,所以拼命想出城回家乡
34、。当李生在一个谋生的城市,在无人为伴,无人可以交流,感到孤独时,就格外地想念家乡,想念亲人,所以想回乡。李生还要在城里工作,城里有他的理想、事业的追求。李生认为,只要能时常回家乡看看,知道家乡的亲人平安健康,这就够了。现实中,许多人常常不得不像李生一样为了自己追求的理想、学业或事业而离开家乡和亲人,坚持着孤独地在城市里打拼。乡村温情与事业追求,亲友情感与城市孤独,由此产生了复杂而现实的矛盾心理。(第一、二点答对一点即可得2分;第三、四点答对一点即可得2分;第五点两分。意近即可,酌情给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9(共4分)选文第一段交待了徐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具体,丰富的物产和自然风光。(2
35、分)交代这些方面的特点为下文写苏东坡苦心治理水患和创作大量作品埋下了伏笔。(2分)20(1)平实;(2)准确;(3)概括;(4)大量使用数字,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5分)24.作文:参看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立意举例:(1)从捐助者的角度:可以赞扬他的行善之举,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以说一个人在自己富起来后,具有同情心,乐于助人,或者任何一个人(团体),应该积极回报社会;三个家庭对捐助的不同反应,既有对其行为的肯定,也有对他的提醒,可以谈帮助别人也要注意方式和加强沟通,以体现捐助本意,等等。(2)从受助者的角度:(之一)第一家心存感激并接受捐助,在困难的时候学会接受帮
36、助和利用外部条件发展自己,这是一种成熟的、理性的处事态度。可以谈对别人的信任及感激之情;(之二)第二家以等人偿还的方式来接受捐助,从中隐约可见出苏轼“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修身准则,这是一种立身处世要严守本分、不贪便宜、知恩图报的人生态度,也可以是多数人会作出的选择。可以说经过思考辨别之后,再考虑取舍;(之三)第三家认为捐助含有施舍的性质,因此明确拒绝,虽然故事本身看不出捐助者本身有这方面的主观意图,但这一家人害怕遭受非议,毕竟 “不食嗟来之食”自古就当作施舍。人要有尊严,人穷志不短,困难的时候要自食其力。可以说虽然贫困,但不食嗟来之食,有骨气,也可以谈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进而分析原因及危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3)从综合的角度:综合思考有关慈善的问题,其中每个角度又可以引出别的小角度,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角度。新材料作文是未来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建议考生平时多进行这一类作文题的训练,重点是如何审题,学会分析材料。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多积累素材:亲情友情、美丽风物、感人场景、生活热点、品位文化、价值取向、道德情操、人生观念、思想方法、前沿科技等等。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