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复习思考题答题要点.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574576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略管理复习思考题答题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战略管理复习思考题答题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略管理复习思考题答题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略管理复习思考题答题要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4页 共14页战略管理复习思考题答题要点1. 什么是战略,战略的层次战略:主要涉及组织的远期发展方向、范围、思路和做法。它通过深刻认识甚至创造组织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并努力使之与变化的环境,尤其是它的市场、消费者或客户相匹配,以达到所有者预期希望的行为艺术和科学。战略的层次:公司战略:限定了公司竞争活动的范围,即各种行业和市场。它包括多元化、垂直整合、知识和新业务等方面的投资,资源在公司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配置和资产剥离等内容;竞争战略:又称经营战略。涉及如何在市场中竞争,主要关注应开发哪些产品或服务,以及将其提供给哪些市场等内

2、容;职能战略:公司内各个职能部门的具体决策活动。2. 战略分析的一般过程和框架第一阶段:战略规划 第二阶段:战略实施规定组织使命选择制定方针确定组织结构监控战略在实现组织目标中的有效性管理组织活动建立长、短期目标鉴别战略方案选择战略3. 比较企业的宗旨和目标企业宗旨:决定组织正在执行或打算执行的活动,以及组织现在的或期望的类型。企业目标: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规定实现组织使命时的预期成果,常指一个会计年度以上的目标;短期目标:执行性、年度以内的目标,供管理者实现长期目标之用。企业宗旨是企业最终的生存目标和意义,其本身在战略意义上并不非常强调可实现性,但应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激励性;而企

3、业目标则是企业瞄准宗旨的过程中阶段性的终点,它应该具有可实现性和明确性。目标越短,可实现性和可操作性越强,其内容也越明确。4. 战略分析理论的历史演进我们这里仅强调现代的战略分析理论,一是因为此前的理论较为分散,二是因为真正把分析对象瞄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理论源于近代。时期50年代60年代70年代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90年代中后期主题财务预算计划和控制公司计划公司战略行业竞争分析追求竞争优势战略创新内容通过对预算的操纵来进行财务控制增长计划组合计划行业、市场和细分市场及其定位选择公司内部竞争优势源泉战略优势和组织优势主要概念和技术财务预算、投资计划、项目评估预测投资计

4、划模型协同力、组合规划矩阵、经验曲线、市场份额回报产业结构分析、竞争对手分析、PIMS分析资源分析、核心竞争力分析竞争优势动态源泉、标准控制、知识和学习组织机构上的应用以财务管理部门为关键公司计划部门和五年正式计划的兴起多元化、多部门结构、追求全球市场份额更大的行业和市场可选度、行业重构积极资产管理公司重组和业务流程重组、重点调整和外部资源虚拟组织、公司内部知识、结盟和网络化、追求大批量5. 规模经济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正负面影响正面影响:一般来说企业规模的扩大会使企业内部分工更加精细;可以为顾客提供全面的专业化生产和服务;各种资产存量可以更佳配置;获得交易费用的节约和内部化优势;增强企业的技术

5、研制开发能力和设备更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筹资能力;提高企业抗御风险的能力;有助于企业市场信誉和形象的确立;甚至更有能力是得政府做出有利于自己得政策等等,这些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负面影响:企业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如果只注重企业规模的外延扩张,而不考虑企业自身的有效的经济规模和外部市场条件的变化,反而会带来竞争力的下降。因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内部控制的难度也会增大,企业“管理链”拉长,信息传递环节增多,指令传达及反馈速度减慢,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会上升,产品的生产成本不降反升,对市场变化得适应能力下降,甚至可能招致法律法规的制裁(如反垄断法)。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经济的只能是适度

6、规模。6. 多元化经营的定义。你认为企业应该如何利用多元化?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的经营范围不止局限于单一产品和产业。也有学者认为:企业在同一行业内生产不同种类产品,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多元化,如果企业的经营涉及不同的行业,则应称作为多角化经营,不过本课程并不要求对其加以区分。多元化有相对于企业的单一产品经营而言,它又可分为主导产品多元化、相关(产品)多元化、不相关(产品)多元化。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世界企业以增长为首要目标,多元化之风很劲,但随后发现多元化,尤其是无关的多元化不仅未能增强企业竞争力,反而将越来越多的企业拖入困境,于是多元化受到反思。现代企业更强调“归核”,即企业的经营范围要紧紧围绕

7、企业的核心能力而布局,因此主导产品多元化和相关多元化日益受到推崇。7. 新经济的核心新经济的核心:创新。创新包括经营思想的创新、财富价值观的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战略上我们需要注意从创新的过程(发明创新扩散)和创新的方面及阶段(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战略创新)的角度来理解。毕竟新经济是牵涉范围更大(国际)、市场变化更快(经营和营销方式更多变化更快包括网络化、注意力、品牌、大规模定制、战略联盟等;资本的流通运作渠道更快方式更多)、更加倚重技术且技术进步更快、竞争规则变化更快(知识定价等)的经济状态,供给能力被极大的增强,竞争更加激烈,所以创新至关重要。8. 新经济的特点按照教材,从以下

8、方面叙述:新经济与全球化: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科技全球化新经济与企业变革:网络化、资产无形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人本化 9. 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就是要使得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因为具有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独特性而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差异化战略分析首先要注意差异化的不同表现方式:既有物质形态方面的,也有非物质形态方面的(只是受人的想象力和认知影响);既有可见差异化(如尺寸、形状、颜色、重量、设计、材料、技术、性能、口味、速度、耐久性、安全性等),又有不可见差异化(源于社会的、情绪的、心理的、美学的等的如售前售后服务、配件、购买的便利性、速度、信贷、升级能力等。)其次,要对差

9、异化分析的范围加以具体化,这就要求进行市场细分,细分的标准可以按产品特性,也可以按消费者特性,这方面知识主要来自营销学。然后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差异化分析:需求方面的分析,目的主要是有助于理解差异化对顾客的吸引力、顾客对差异化的购买意愿及企业的最佳市场定位。为弄清消费者的动机和要求,可以采用市场调查等方法。当然透过市场调查得到表象资料,还需对顾客及其特征。(如:若购买是为与周围的人产生认同感,树立个性、宣扬个人渴望,就需要了解产品背后的东西,了解顾客生活方式,性格特征、社会阶层)、人口统计学因素(年龄、性别、人种、地区)、社会经济因素(收入、教育水平),心理因素(生活方式、性格差别)等进

10、一步进行抽象分析,以为抽样调查严格的统计性往往也可能缺乏对现实真实理解的灵活性。供给方面的分析,首先要从产品功能和产品性能、补充服务(如:信贷、运货、维修服务)、营销密度(如:广告支出率)、包含在设计和制造中的技术、外购投入品的质量、影响每项活动执行的程序(如:质量控制的严格程度、服务程序、顾客回访率等)、雇员的技术和经验、地址(如:商店地址)、纵向一体化的程度(会影响企业对投入品和中间处理过程的控制能力)等方面识别出到底哪些是独特性的驱动者,而后要注意产品的完整性。就是说企业固然首先应当搞清楚哪些形式的差异化最能使企业与对手区别开来,哪些差异化最为顾客看重,但确立一贯而有效的差异化位置中,企

11、业还需在辅助性差异化方面(如基本功能、美观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做好工作。这既要注意产品的内在完整性(产品功能和结构之间的一致性。比如各个部分互相适应、匹配,整体工作状态良好,布局能达到空间效率最大化,等等),也要注意产品的外部完整性(产品功能、结构与顾客目标、价值、生产系统、生活方式和使用方式之间的协调程度)。当然,为使企业产品差异化的效果充分显现,产品信号和声誉的显示非产重要,这通常要求企业扩大产品保证范围、增加品牌和宣传品牌的广告支出、改善产品包装、增加赔偿保证、改善销售环境、增加赞助的多种手段的配合。最后,是注意差异化的成本。考虑差异化成本时不仅应看到差异化会带来诸如优质投入品的成本、

12、为保证供货速度而增加存货的成本和为维持品牌吸引力而大做广告的成本的直接成本,同时也应看到差异化会带来市场份额扩大、规模经济等好处。应当根据企业的能力合战略决定是实行宽泛型差异化还是集中型差异化,若企业想在一个产业建立差异化优势,那就应把精力放在市场需求的一般特征上,如果只是目标于某个局部领域,则应该更注重把握细分市场的个别特征。一个较好的可行低成本差异化办法是将差异化放在价值链的后部。10. 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领先战略:指的是企业力图在经营成本上比竞争对手低,从而取得竞争优势的战略。长期以来,经营战略分析对成本优势极为重视,视其作确立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其基本逻辑是:竞争取决于价格,继而取决于成

13、本效率。成本得以下降的原因最初被归因于经验曲线:经验(实践)数据说明,企业的成本随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因此,企业应该尽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即扩大生产规模,但随后的研究表明,利润率与市场份额间并非总呈正相关关系,因为提高市场份额的技术不一定带来利润率的提高。另外,当所有企业同时采取成本领先战略时,结果只能是价格过低和过度投资的灾难。要降低成本需要对企业经营成本进行深入分析,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波特的价值链分析:这种方法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分解为企业基础设施(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营销、购买)、技术开发(研究、营销、生产)、采购(购买、生产、管理、营销)、业务流等并针对每一类活动再细化分析,从

14、而找到问题的所在。当然这需要大量数据分析:企业内部的成本数据资料、行业的数据资料等。在获得企业内部资料时,需注意对原始数据的重新分类,因为很多财务数据是根据财会制度做出来的,因此需要将其按照价值链分析的需要而重新整理,实践中这是一项很繁重有时甚至是麻烦的工作。不过更难的是获得行业等更大范围外部资料,这些资料有时不得不通过筛选、推理等多种手段而得来。波特的价值链差额企业基础设施(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营销、购买)技术开发(研究、营销、生产)采购(购买、生产、管理、营销)进货物流|生产作业|发货物流|市场营销|服务(各活动成本相对于最佳水平的地位)此外,还需注意以下成本的驱动因素:1.规

15、模经济:既要注意生产过程、采购、研发、销售、广告等非生产过程中都存在规模经济,同时要注意过度规模经济可能带来的垄断,和由此产生的法律危险。此外规模经济也可能给企业带来灵活性、协调和激励问题。2. 学习经济:通过组织成员学习,不断重复可减少特定工种所需时间,从而降低浪费和错误,提高岗位间协调。3. 工艺技术:注意对职位设计、员工激励、产品设计、组织结构和管理控制进行系统变革。4. 产品设计:注意不仅要设计出功能更好、外观更漂亮的产品,更要使新产品的生产过程更容易,做到为生产而设计,若当新产品生产引进新工艺技术时,成本节约更显著。5. 流程设计业务流程再造(BPR):为在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当

16、代衡量企业业绩的主要指标上的巨大改善,对生产流程的所以深刻反思和重新设计。6. 生产能力应用:生产能力在短期是基本固定的,但市场多变,所以这会使生产能力大或少于需求,造成成本上升。7. 投入成本:投入低成本的一些共同来源(投入品价格地区差异、低成本供应品的所有权、讨价还价能力、与供应商的关系)8. 剩余效率:有时上述成本驱动者都无法解释企业间成本差异。这是就是“X非效率”11. 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定价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因为MR=dTR/ dQ =P(Q)(1 1/Ep), TR=P(Q)Q。所以当Ep 1时,(1 1/Ep)1时,(1 1/Ep)0,一般P增加会导致MR增加,即降价导致企业盈利

17、。如果纯粹从企业短期利益考虑,应该充分考虑这种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定价的关系,但如果从企业竞争的多方面考察,经常不能顾及到这一点。比如竞争对手挑起价格战,而自己又不愿失去市场份额,所以不得不不计成本地削价。这时,产业竞争环境恶化,企业应尽可能考虑改变或退出市场等措施。12. 企业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因为MR=dTR/ dQ =P(Q)(1 1/Ep), TR=P(Q)Q。所以当Ep 1时,(1 1/Ep)1时,(1 1/Ep)0,P增加会导致MR增加,即降价导致企业盈利。 13. 沉没成本、可避免成本沉没成本:已经发生且一旦停止生产就无法收回的成本(如很多固定性成本)。可避免成本:如果停止生产就不

18、会发生的成本,比如可变成本。14. 自然垄断的定义和常见领域自然垄断:由一家企业生产全部的产品最有效率,多家企业生产会导致总成本提高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由自然环境造成。常见领域为城市自来水供应管网、城市管道煤气供应管网等。15. 垄断产生的原因厂商技术性壁垒:如拥有专门的知识而生产出更新更好的产品,并使竞争者不能模仿;拥有专门的技术,能够以比竞争者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而竞争者又无法了解和模仿这种技术。法律和政府其他限制性措施:可以用保护知识产权等法律(如专利)来阻止他人模仿;政府的其他限制性措施(如烟草专卖)。厂商阻止他人进入的策略和措施:如控制关键的投入品、拥有极大的市场占有率。16. 交易

19、成本、机会主义行为、代理理论、道德风险交易成本:从契约的角度定义的“运用经济体制的成本”,包括事前成本(协议的起草、谈判和保障协议被执行的成本)、事后的成本(交易发生错误时引起的应变成本、校正错误时的争吵成本、为了使承诺完全兑现而引起的约束成本)。机会主义行为:指的是人们以欺诈手段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倾向。它可以分为事前和事后两种,前者以保险学中的“逆向选择”为典型,指的是投保人尤其是风险较大的投保人不愿坦率地披露与自己的真实风险条件有关的信息,甚至还会制造扭曲的、虚假的或模糊的信息;后者以保险学中的“道德风险”为典型,指的是已经取得保险的投保人往往不以完全负责的态度行使、采取应当采取的降低风险

20、的行为。由于机会主义行为,一种经济组织和治理结构必须保障交易不受机会主义行为的损害,交易才能不顺利地进行。代理理论:研究委托代理关系的理论。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凡是某些人的行为将影响另一些人的利益,都被视为委托代理关系,掌握信息多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另一方成为委托人。简单的说,知情者是代理人,不知情者是委托人,知情者的私人信息(行动和知识)影响不知情者的利益,或者说,不知情者不得不为知情者的行为承担风险。道德风险:如果信息对称发生在合同签订以后,其代理人在合同签订之后隐藏某些行为,使委托人的利益面临风险,称为道德风险。 17. 产业分类的主要标准?在战略意义

21、上更关注怎样的产业分类?产业: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同一性质、承担一定社会经济功能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活动单元构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社会影响的组织结构体系。也就是说,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分类的主要标准:农轻重产业分类法生产流程分类法:上、中、下游产业霍夫曼分类法: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其它工业关联方式分类法 技术关联分类法:如制造业、建筑业、冶炼业、运输业等 原料关联分类法:如采石业、矿业、渔业、伐木业等 用途关联分类法:造船业、仪器工业、软饮料业、烟草业、制药业等) 战略关联分类法: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三次产

22、业分类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生产要素分类法: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等 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新兴产业、成熟产业、衰退产业等产业分类的目的在于方便对产业进行结构性分类分析产业结构的概念: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的与技术经济相联系的数量比例关系。 产业结构的划分标准: 宏观上的产业间结构:第一、二、三产业关系结构。 中观上的产业间结构:某一宏观产业内的行业关系结构。 微观上的产品间结构:某一中观产业内的行业关系结构。战略意义上我们更关注中微层面的产业分析,尽管宏观层面的产业分析业很重要。18. 产业的生命周期的概念?它与产品生命周期关系?产业的生命周期:

23、产业演化发展的过程,包括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一般说来产业的生命周期比产品的生命周期长。19. 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及其相对应的战略主要是什么? 导入期的主要特征需求:主要是高收入顾客,需求量少;技术:各种技术相互竞争;产品:质量低,品种多,设计经常变化;生产和销售:生产周期短,熟练工人,专门销售渠道;贸易:商品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竞争:少数企业;关键成功因素:产品创新,为企业和产品树立一个可信的形象。成长期的主要特征需求:极易提高的市场渗透率;技术:标准化,快速的工艺创新;产品:质量有改进,主导设计;生产和销售:生产能力不足,大批量生产,销售竞争激烈;贸易:生产开始由发

24、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竞争:进入、合并、退出;关键成功因素:为生产进行设计,接近销售者,创立品牌,工艺创新。成熟期的主要特征需求:大众市场,重复购买;技术:追求技术的完善;产品:标准化,通过品牌防止成为便礼品;生产和销售:生产能力过量,非熟练生产,生产周期长;贸易:生产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商品开始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竞争:价格竞争加剧;关键成功因素:成本效率,高质量,产品开发速度快。衰退期的主要特征需求:顾客信息充分;技术:追求技术的完善;产品:便利品;生产和销售: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专门销售渠道重现;贸易:商品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竞争:价格战,退出;关键成功因素:减少

25、日常开支,缩小顾客选择范围,公开承诺,能力的合理化。 产业演化与企业竞争战略要点在导入期:产品创新,投资,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和销售等;成长期:扩大规模,销售渠道,内部行政性和战略性管理;成熟期:降低成本,减少费用;衰退期:有序退出,建立强大的市场地位。20. 有效竞争有效竞争: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21. 市场集中度的主要测量指标有哪些?其区别?市场集中度:反映企业数量与经济份额关系的指标,是描述经济中某个或数个产业竞争程度的基本工具,市场集中度越高表示越少的企业占有越大的经济份额。 n N 绝对集中度:CRn= Xi/Xii=1 i=1 相对集中度:基尼系数=S

26、1/(S1+S2) N N 赫弗因德指数:HI=(Xi/X)2=S i 2 i=1 i=1 N 汉纳凯指数:HKI=R 1/(1-a) =(S i a ) 1/(1-a) (a0,a 1) i=1 N 熵指数:EI=Silog(1/Si) i=1 区别:绝对集中度CRn:简单易性,但只反映最大几个企业总体规模,而忽略了其余企业,所以不全面;无法反映最大几个企业的相对情况;难以反映市场份额和产品差异程度的变化情况。相对集中度(基尼系数):较为全面,但相对量计算会因为曲线形状不同,只要面积比相同,则无法唯一地反映企业分布状况。赫弗因德指数HI:较为全面,平方放大性对最大几个企业规模市场份额反映敏感

27、。但成本高。汉纳凯指数HKI:较为全面,计算的可调节性好,但人为做成的计算结果不确定性高,成本高。熵指数EI:基本同HI。22. 市场广告密度的概念及其指标作用市场广告密度:广告费/销售额。是衡量企业竞争程度的指标,一般说来市场广告密度越大说明竞争程度越高。23. 企业生存的环境企业生存的环境分析通常从大的宏观系统环境分析到具体得行业分析。有效的环境分析不是系统全方位分析,那样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而且信息量太大处理困难,甚至几乎不可能全、或根本不可行。有效环境分析的前提是要区分不同环境的重要性,现代观点是企业要获利,就要为顾客创造价值,所以要理解顾客、理解供应商并与之达成业务、理解同业竞争程度

28、。一般说来,宏观系统环境一般更倾向于影响企业所在行业环境,而行业环境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经营环境社会结构政府人口结构自然环境行业环境l 供货商l 竞争者l 顾客技术国际经济国家国际经济宏观环境24. 麦克尔波特的五力量行业分析的框架波特的竞争五力量框架潜在进入者卖方卖方的讨价还价力量行业竞争者既有公司之间的竞争替代品新的市场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买方的讨价还价力量买方买方力量的决定因素买方对价格的敏感性生产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产品的重要性越高,占买方总成本比例越大,买方对价格的敏感性越大。产品差异:供给方的产品差异性越少,买者对P越敏感。买方之间的竞争:购买者间竞争越激烈,或买方的利润越低,他

29、们对卖方削价要求越迫切相对的讨价还价能力相对于供应商而言,买方的规模和集中度:买方的规模越大和集中度越高,其谈判地位越高。买方的转换成本:买方的转换成本越低,其谈判地位越高。买方的信息:买方的信息越充分,其谈判地位越高。买方实施后向整合的能力 :买方的后向整合的能力越强,其谈判地位越高。卖方力量的决定因素:卖方对价格的敏感性 对买方而言产品重要性:产品的重要性越高,卖方对价格的敏感性越大。 产品差异:供给方的产品差异性越少,对P越敏感。 替代品竞争的激烈程度:替代品越多,竞争越激烈。是否是卖方的重要客户:越是重要客户,对价格越敏感。相对的讨价还价能力 卖方规模和集中度 :卖方的规模越大和集中度

30、越高,其谈判地位越高。 卖方信息掌握 :卖方的信息越充分,其谈判地位越高。 前向一体化能力:卖方的前向整合的能力越强,其谈判地位越高。替代品威胁的决定因素:购买者对替代品的购买倾向:购买者对替代品的购买倾向越高,竞争越激烈,企业谈判地位越低。 替代品的相对性能价格比:替代品的相对性能价格比越高,竞争越激烈,企业谈判地位越低。新市场进入者威胁的决定因素进入壁垒 从进攻者的角度看是新进入者的威胁,从防守者的角度看是进入壁垒,进入壁垒主要来自于: 规模经济:企业规模越大,其构成的进入壁垒越强。 绝对成本优势:绝对成本优势可能来自于专有工艺、资源(由专利、保密、产权保护)、有利的位置(先入优势)、政府

31、补贴、知识曲线或经验曲线等。 资本要求:不同产业对进入的最低资本要求不同。 产品差异:产品差异性越强,进入壁垒越高。 企业战略性行为:企业强行扩大市场份额等行为也会增强进入壁垒。 政府和法律障碍:有的行业政府限制进入,或并不刻意消除明显的过渡垄断,则此时进入壁垒较高。 既有生产者的报复:如果既有企业有强烈的对新进入者阻挡和报复的决心和习惯,则进入壁垒增强。行业内竞争的决定因素 企业竞争战略:如果企业执意增大市场份额,并采取相应战略,行业内竞争加剧。 集中度与市场的广告密度:集中度与市场的广告密度越高,行业内竞争程度越强。 竞争者分散度:企业发家史、目标、成本和战略方面的相似性越小,行业内竞争程

32、度越强。 规模经济与成本条件:一般来说行业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或势均力敌,则竞争强度大。另外,不同的成本构成也会影响竞争,比如,企业的固定成本比重高也会增加竞争强度。 市场容量:市场容量本身较小的行业内,竞争较激烈。 产品差异:产品差异越小,竞争越激烈。 过剩生产能力:行业内有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则竞争强度大。 法律法规:对竞争和垄断的干预会影响行业竞争程度。 技术创新:一方面技术创新能增加产品差异性,可以减小竞争;但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又有利于规模经济和生产能力迅速扩散,增强了行业竞争程度。 退出壁垒:主要来自于沉没成本、违约和信誉损失、企业产权市场发育不完善、感情障碍、行政和法律法规等,退出壁垒

33、高,则产业内竞争强度大。25. 产业集群的概念和作用产业集群: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区集中化的特征,即产业总是集聚在某一特定的地区范围内发展和壮大,而不是在所有地区均匀地等比发展。 产业集群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企业集群能提高地区内企业的生产率,使每个企业再不牺牲企业柔韧性的条件下,从群居区中获益。 产业集群能提高群居区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日益成为创新中心。 产业集群能降低企业进入的风险,促进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产业集群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一种有利的区域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可能的不利作用产业集群可能导致的一个潜在威胁是过度竞争,特别当聚集于一地的企业具有相同的产品结构时,同业过

34、度竞争将削弱整个地区的竞争优势。 26. 内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内部规模经济: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规模降低自身运营成本的经济状态。外部规模经济:由于行业整体经营成本降低(比如投入品价格全面下降)使得企业运营成本下降的经济状态。27. 产业集群的演变理论与基本特征演变理论: 第一个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知名经济学家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马歇尔曾把经济规模划分为两类,即外部规模经济和内在规模经济。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他提到,企业较容易意识到内部的规模经济的好处,并尽可能使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而企业外部的规模经济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当产业的持续增长,尤其是集中在特定的地区时,会出现熟练劳工的

35、市场和先进的附属产业,或产生专门化的服务性行业,以及改进铁路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马歇尔还用随产业规模扩大而引起知识量的增加和技术信息的传播来说明产业集群这种现象。因此,以后的经济学家就把劳动市场共享、专业性附属行业的创造和技术外溢解释为马歇尔关于产业集群理论的三个关键因素。 阿尔弗雷德韦伯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阐释了产业集群现象。韦伯认为,产业集聚分为两个阶段,即企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的低级阶段以及主要是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更多的同类企业出现的高级阶段。产业集群靠四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技术设备的发展。技术设备专业化和相互之间依存的整体功能加强,

36、会促使工厂地方集中化;第二个因素是劳动力组织的发展。充分发展的、新颖的、综合的、专业化的劳动力组织就如同设备,也会促进了产业集群化;第三个因素是市场化因素。产业集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得到成本更为低廉的信用,甚至“消灭中间人”;第四个因素是经常性开支成本。产业集群会引发煤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减少经常性开支成本。韦伯还从运输指向和劳动力指向两个不同的途径去分析产业集群能够达到的最大规模。 胡佛、利奇腾伯格、亨德森等人对产业集群的主题均作过专门的研究和论述。保罗克鲁格曼是第一位把产业集聚与国际贸易因素紧密联系起来研究的知名经济学家。他认为,产品的贸易活动实际上间接地

37、起到了生产要素贸易的作用,无论生产要素最初的分配状态如何,通过贸易活动,总会使某些产品的生产集中于某些工业区。克鲁格曼不承认马歇尔提出的技术外溢因素的普遍意义,认为这个因素只会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产业集聚中产生效应但他有时也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产业集群中的外部规模经济因素在克鲁格曼的眼里是一种开放经济的状态,是各个国家产业选择和取得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点和他的“新贸易理论”是吻合的,即各国的贸易优势并不来自于国与国的产业区别以及由此引起的比较优势,而是来自于各国内部的地区产业分工和在此基础上所能达到的规模经济的程度。 迈克尔波持则是从竞争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产业集群问题。他认为产业集群有其深刻的

38、经济原因和历史背景,这一点不同于克鲁格曼的历史事件成因说。波特认为产业集群对企业竞争是高度重要的,这可以使企业更好地接近劳动者和公共物品以及相关机构的服务,同时也更好地有利于企业创新和产品出口。基本特征: 产业集群通常直接体现为企业的集中化 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特定产业的集群有时起因于某一历史偶然事件,并得益于其后的累积过程 28. 大规模定制大规模定制: 个性化定制产品和服务的大规模生产,即以大规模生产的价格实现产品多样化甚至个性化的定制。29. 兼并和重组的效应和主要方法兼并和重组的效应l 管理协同效应:不同管理水平和资源的企业的组合有助于组合后企业整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水平提高。

39、l 经营协同效应:由于经营目标、手段等的统一,企业兼并重组后可以在生产领域、研发领域及营销网络等方面实现规模经济、核心竞争力融合等多重协同效应。l 无效率的管理者理论:当企业出现效率低下,竞争力严重衰退情况时,兼并重组提供了一种外部的接管机制。l 财务协同效应:与外部融资的交易费用以及股利方面的差别税收待遇可以通过并购使企业从边际利润率较低的生产活动向边际利润率高的生产活动转移,从而构成提高企业资本分配效率的条件。此外,合并公司的负债能力要大于合并前两公司的负债能力之和,且这将给公司的投资收入带来税收节省。兼并和重组的主要方法(适合中国企业的并购方法):l 要约收购和协议收购要约收购(发盘收购

40、),指收购公司在持有目标上市公司股份达到法定比例时继续收购,并依法通过向目标公司所有股权人发出全面收购要约的方式进行的收购。协议收购是以收购公司通过同目标公司的股权人在场外协商,达成收购协议的方式进行的收购。它和要约收购的区别之处是它没有法定的持股比例作为收购的触发点。协议收购针对的是上市公司依法发行但尚未上市流通的股份,即国有股和法人股。在世界各国,要约收购是上市公司收购的典型方式。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本结构以及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要约收购还不是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主流。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成熟,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将增加,要约收购将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主要方式。 l 承债式并购 承债

41、式并购发生在被并购企业资产和债务相等或债务大于资产的场合中。并购企业以承担被并购企业全部债务为条件,接管被并购企业的全部资产和产权。承债式并购的交易条件依被并购企业的债务与产权价格之比而定。对于收购方而言,运用承债式并购是当被并购企业资产大于负债时,并购企业以现金购买被并购企业总资产扣除负债后的资产,一次性买断被并购企业产权的并购方式。这种并购模式可以实现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资产与经营一体化,是一种典型的企业有偿并购模式。l 折股分红式并购 这种并购模式是指当被并购企业资产大于负债时,并购企业不需要购买被并购企业的剩余资产,而是以参股的形式把被并购企业的净资产加入到并购企业中,按所占股份的比例

42、,分取相应的利润。折股分红式并购有时也称作资产换股式并购。折股分红式并购既能缓解并购企业并购资金匮乏的问题,又可加快并购企业公司化改造步伐。 4负债控股式并购 当被并购企业债务主要来自银行贷款,且无力偿还的时候就可能要用到负债控股式并购。负债控股式并购中,并购企业与贷款银行协商,贷款银行把过去给被并购企业的贷款转移为给并购企业的贷款。并购企业要承担并偿还被并购企业的全部银行债务,银行允许并购企业把承担的贷款债务作为资本金划转到被并购企业的股份中,以达到控股的目的。负债控股式并购虽然使并购企业背负了被并购企业的银行债务,但却帮助并购企业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困难。30. 企业竞合企业竞合:企业在竞争中

43、寻求合作,合作中存在竞争的新型企业战略联盟关系。31. 战略联盟的主要形式战略联盟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股权安排、合资企业、研究开发伙伴关系、许可证转让等。其中有的涉及股权参与,有的不涉及,有的彼此之间有较高程度的参与,有的参与程度很低。在选择联盟方式时,常有一个从低度参与向高度参与的发展过程,这是因为两个公司参与联盟的深度首先取决于彼此的了解和信任程度。一般在开始时都只做较少的投入作为初步了解的手段,然后随着彼此了解的加深、信任关系的发展而逐步增加投入。竞争企业的战略联盟的主要形式有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投入较多的资源,但不涉及或很少涉及股权参与,联盟创造的回报全部返回双方的母公司,两家公司为研究

44、开发而结成的联盟,一般都是战略伙伴关系)、项目合资企业(双方均投入资本并有股权参与,对于联盟创造的回报,除了红利、专利费等以外,一般不返回母公司。两个公司为进入某一国家而在该国建立的战略联盟就属这种类型)、全面合资企业(双方都投人大量的资源,并允许联盟创造的资源继续保留在联盟中,双方股权参与较深。两个公司为创建一项全新的业务而进行股权式长期合作就属这种类型)等。32. 战略联盟与合资的区别补充:战略联盟的形式包括股权安排、合资企业、研究开发伙伴关系、许可证转让等多种形式。其中有的涉及股权参与,有的不涉及,有的彼此之间有较高程度的参与,有的参与程度很低。而合资企业是一种资合企业,它一定涉及参与各方的股权参与。合资企业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典型企业,它是独立的法人,有自己的组织章程、组织结构等,参与各方共同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力义务按照出资比例),并按照出资比例承担经营风险、享受经营利润。而战略联盟的参与各方的关系多样,不一定有统一的正式组织,各方主要按协议分配权利和义务。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