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数学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数学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数学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单位向量都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向量相等的定义和平行向量的定义推导.【详解】对于选项A,模长相等的向量不一定是相等的向量,所以错误.对于B,由于向量不能比较大小,错误.对于选项C,由于向量相等,则可以知道他们必定共线,成立,对于D,由于单位向量方向不相同,则不相等,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相等定义:模相等,方向相同;平行向量的定义:方向相同或相反,属于基础题.2.若,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
2、】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对每一个选项进行证明,或找反例进行排除.【详解】解:选项A:取,此时满足条件,则,显然,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取,此时满足条件,则,显然,所以选项B错误;选项C:因为,所以,因为,所以,选项C正确;选项D:取,当,则,所以,所以选项D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熟知不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等差数列前项和为,若,则( )A. 52B. 54C. 56D. 58【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先求出,再根据数列中项的性质求出S13的值详解:因为等差数列,且, ,即 又,所以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且能做到
3、灵活运用是解答的关键4.若,其中为的内角所对的边,则的形状为(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正弦定理将中的边化为角,再由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诱导公式求得,可得,然后对三角形的形状作出判断【详解】由及正弦定理得,又在中,为直角三角形故选A【点睛】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可以根据边的关系判断,也可以根据角的关系判断,故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余弦定理,进行角化边;二是根据正弦定理,进行边化角5.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条件可以是( )A. 内有无数多条直线都与平行B. 直线,且C. 直线,且直线不在内,也不在内D. 一个平面内两条不平行的直线都平行于
4、另一个平面【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可能相交,判断,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断选项.【详解】对于,内有无数多条直线都与平行,则可能相交,错;对于,直线,且,则可能相交,错;对于,直线,且直线不在内,也不在内, ,则可能相交,错;对于,一个平面内两条不平行的直线必相交,根据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意在考查对基本定理的掌握情况,属基础题6.在数列中,则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数列中,故选A.考点:熟练掌握累加求和公式及其对数的运算性质7.在如图的正方体中,分别为棱和棱的中点,则异面直线和所成的角为( )
5、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连接BC1,AD1,因为MN/BC1/AD1,所以就是异面直线AC和MN所成的角,因为为等边三角形,所以.考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点评:找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是选点,二是平移,三是转化为相交直线所成的角.本小题汲及到中点,联想到中位线,所以连接AD1,就可找出就是异面直线AC和MN所成的角.8.已知向量,若,则的最小值为( )A. 12B. C. 15D. 【答案】B【解析】【分析】因为,所以对向量坐标运算,得到,根据=可构造出基本不等式的形式,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结果.【详解】共线,即,所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平行
6、的坐标运算,均值定理求最小值,考查数学的转化能力,属于基础题.9.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为( )A. B. C. 15D. 【答案】A【解析】【分析】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得到几何体为正方体中放置一个倒立的圆锥,根据正方体和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几何体的体积即可.【详解】由题意可知该几何体是正方体中放置一个倒立的圆锥,那么可知其底面半径为1,高度为2,那么其体积,选A【点睛】本题考查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及几何体的体积公式,属于基础题.10.在中,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或D. 或【答案】B【解析】【分析】设(),利用余弦定理建立关于x的函数,从而求出B的范围.【详解】解:设,
7、则,由余弦定理可得,根据余弦函数的性质可知,,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已知两边求角范围,余弦定理的应用,三角形的构成条件,基本不等式,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1.设是同一个半径为4的球的球面上四点,为等边三角形且其面积为,则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作图,D为MO 与球的交点,点M为三角形ABC的重心,判断出当平面时,三棱锥体积最大,然后进行计算可得。详解:如图所示,点M为三角形ABC的重心,E为AC中点,当平面时,三棱锥体积最大此时,,点M为三角形ABC的重心中,有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棱锥的外接球,考查了勾股定理,三
8、角形的面积公式和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判断出当平面时,三棱锥体积最大很关键,由M为三角形ABC的重心,计算得到,再由勾股定理得到OM,进而得到结果,属于较难题型。12.如图,在中,设,的中点为,的中点为,的中点为,若,则( )A. B. C. D. 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几何意义,结合条件可得及,解方程可求得,即可得到m,n的值,所以得到结果.【详解】解:由题意可得,由解方程求得.再由可得.【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基底表示,向量共线,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观察能力,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13.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则不等式的解集是_【答案】【解析】【分析】通过的解集
9、可以确定与的关系以及,代入所求不等式,化简为,求解不等式得到结果.【详解】由的解集是可知:和是方程的两根且 又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通过解集确定方程的根,属于基础题.14.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_ 【答案】【解析】【分析】先画出约束条件所代表的平面区域,再画出目标函数并平移目标函数确定最优解的位置,求出最优解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值即可.【详解】解:先画出约束条件所代表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然后画出目标函数如图中过原点虚线所示平移目标函数,在点处取得最小值由,解得所以目标函数最小值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平移目标函数时由目
10、标函数中前系数小于0,故向上移越移越小.15.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微在九章算术注释中指出:“凡望极高、测绝深而兼知极远者,必用重差.”也就是说目标“极高”“绝深”等不能靠近进行测量时,必须用两次(或两次以上)测量的方法加以实现,为测量某山的高度,在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单位:),则到山顶的距离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可得中各个角的度数,又知AB的长度,由正弦定理可求出AM的长.【详解】如图: 所以,.所以,在中,由正弦定理可知:,即,即.【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正弦定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6.设函数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则_【答案】【解析】由已知,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则,由和差化积公式得,
11、则,比较两边等式得,且,解得,所以.三、解答题.17.已知,且向量与不共线.(1)若与的夹角为,求;(2)若向量与的夹角的钝角,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 (2) 且【解析】【分析】(1)因为与的夹角为,所以可求得.展开代入即可求得结果. (2)由向量与的夹角的钝角,可得且不反向共线,展开解k即可.【详解】解:(1)与的夹角为,.(2)向量与的夹角为钝角,且不能反向共线,解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且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考查已知向量夹角求参,考查向量夹角为钝角的求解运算,考查了学生转化的能力,属于基础题.18.已知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1)求的值;(2)若,求的面积的最
12、大值.【答案】(1);(2).【解析】【分析】(1)由,可得,化为,可得,可得;(2),再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可得,利用即可得出【详解】(1),化为:,可得(2),可得,当且仅当取等号,当且仅当时,的面积的最大值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基本不等式的性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9.如图所示,正三棱锥高为2,点是的中点,点是的中点. (1)证明:平面;(2)若三棱锥体积为,求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分析】(1)连接,推导出,由此能证明平面1(2)由,作交于点,由正三棱柱的性质,得平面1,设底面正三角形边长为
13、,则三棱锥的高,由此能求出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详解】(1)如图,连接,因为是的中点,是的中点, 所以在中,, 平面, 平面, 所以平面. (2)解:由等体积法,得,因为是的中点,所以点到平面的距离是点,到平面的距离的一半.如图,作交于点,由正三棱柱的性质可知,平面.设底面正三角形的边长,则三棱锥的高, ,所以,解得,所以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证明,考查正三棱锥底面边长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中档题20.已知正项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
14、)(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ii)已知对于,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最小值;() 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是否存在非零实数,使得数列为等比数列? 并说明理由.【答案】(1) ()() (2)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知,作差求得,得到数列为等差数列,求得.()由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得到,对取倒,得到,裂项相消求得,从而得到M的最小值. ()由()可知,所以得到,求解数列得到,检验,所以不存在.【详解】解:(1)()时,又,当时,.作差整理得:,数列的等差数列,.()由()知,不等式恒成立,实数的最小值是.(2)由,知,当时,当时,数列是等比数列,与矛盾,不存在非零实数,使得数列为等比数列.【点睛】本题考查数列求通项公式知求,考查数列裂项相消求和,考查等比数列的证明,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