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含解析)浙科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504028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含解析)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含解析)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含解析)浙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含解析)浙科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33讲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这是通过()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循环而实现的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2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32012临沂模拟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小生态瓶,要想较长时间保持

2、稳态,一定做到的是()要有稳定的能量来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数量要搭配合理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满足动物对氧气和养料的需要动物产生的CO2能够满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瓶底应放一些鹅卵石A BC D4地球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调节能力。与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以下哪一项特点()A种群数量多调节能力强,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弱B能量流动速度快,物质循环速度慢C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强,自我恢复能力弱D分解者的分解能力弱,生产者的生产能力强52012浙江模拟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图K331是人工湿地处

3、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人工湿地示意图图K331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B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6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图表示的是()选项表示内容甲乙丙A碳元素的流向消费者CO2库生产者B内环境成分的关系血浆淋巴组织液C生态环境的能量流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下丘脑甲状腺垂体图K3327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生物多样性是自动调节

4、能力的基础其自我调节能力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若被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更容易恢复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圈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循环回路A BC D8湿地是候鸟南下过冬的重要栖息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湿地的破坏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若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C湿地生态系统中存在负反馈调节D湿地生态系统遭受污染,鱼类死亡进而加剧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92012西宁模拟下列事例中,生态系统的稳定遭到破坏的是()A由于乱砍滥伐

5、,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C乡村有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边洗东西,可池水依然清澈如故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为原来的状态10采取下列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是()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C增加适宜的物种数目D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112012大连双基如图K333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图K333A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B图中箭头可

6、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C甲、乙种间关系可能是捕食关系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122011四川卷图A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鬣蜥(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跟踪调查该生态系统及其对照组的变化,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较大(见图B),而其他生物数量变化相对较小。请回答下列问题:图A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图B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种群密度变化图图K334(1)沙氏变色蜥处于第_营养级,其与卷尾鬣蜥的种间关系是_。(2)引入卷尾鬣蜥后,沙氏变色蜥的主要活动范围从树基部向上转移,而网蜘蛛的织网位置略有下降,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可使生

7、物群落的_发生改变。(3)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结合其他生物的数量变化信息可以看出,小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_能力。13为探究生态系统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取500 mL的锥形瓶4个,分别标以1、2、3、4,各加入约400 mL清水后,向3、4号瓶中加入等量河泥,向2、3、4号瓶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然后,在4个锥形瓶中各放入1条金鱼,最后加水至同一液面,密封瓶口。将1、2、3号瓶置于阳光充足的阳台上(室温不超过25 ),将4号瓶置于黑暗的纸箱中。观察并记录每瓶中金鱼的生活状况。请分析回答:(1)1号瓶中的金鱼与4号瓶中的金鱼相比,哪条

8、生活时间长?为什么?(2)哪个瓶中金鱼生存时间最长?为什么?(3)2号与3号对照,能否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若不能,如何设置实验才能证明?(4)本实验所得结论是什么?14如图K335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下列各题: 图K335(1)如图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固定的太阳能,图中A代表_。(2)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_(J/cm2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3)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_。调查鱼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最好采用_法。(4)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

9、_。(5)建立“桑基鱼塘”,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体现的生态学基本原理是:实现了对能量的_。1C解析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生物与生物间、生物与环境间的反馈调节机制实现的。2B解析 由藻类和水蚤构成一条食物链。通过负反馈调节, 两种生物的数量可保持相对稳定水平。但当后期排入污水引起污染时,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属于正反馈调节。3B解析 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要有能量来源,生物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符合能量流动规律;四种成分具备,瓶底放鹅卵石并不是维持稳定的必要条件。4C解析 热带雨林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高,恢复力稳定性低。5D解析 流

10、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还包括了污水中的能量。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绿藻、黑藻不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6A解析 生产者既能固定大气(CO2库)中的CO2,又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进入大气(CO2库),故乙与丙是双向箭头;消费者以生产者为食,碳元素由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到大气(CO2库)中,A正确。内环境成分中血浆与组织液相互渗透,双向箭头;组织液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液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中,甲状腺(丙)分泌的激素可以对下丘脑、垂体进行反馈调节。7C

11、解析 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因此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能长时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简单,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比较,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单一,恢复力强,抵抗力差;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其能量流动能维持相对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繁多,能量可通过多条食物链传到顶级,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形成的三级结构,接通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经过

12、各种生物的多级利用,再分解为无机物重新循环的完整回路。C选项正确。8A解析 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是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错误。湿地生态系统结构较复杂,若被破坏,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原状,B正确。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湿地生态系统遭受污染,鱼类死亡进而加剧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C、D正确。9A解析 所谓稳态指的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表现出物种多样化、结构多样化和功能完善。10C解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不仅减少了生态系统的物种的数目,而且还有可

13、能影响甚至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只能保持原有状态,不会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只能干扰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反而降低了稳定性;只有适当增加物种的数目,使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增多,使食物网更加复杂化,才能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11A解析 由图示中的箭头可知,甲是生产者,丁是分解者,乙、丙是消费者,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过量的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不是分解者的呼吸增加;物质是循环的,因此图示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甲、乙之间可能是捕食关系;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可以来

14、自生物细胞的呼吸,也可以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12(1)三或第四竞争和捕食(2)垂直结构(3)先增加,后减少,最终达到平衡一定的自动调节解析 (1)据食物网,沙氏变色蜥处于第三、第四营养级。卷尾鬣蜥捕食沙氏变色蜥,同时卷尾鬣蜥与沙氏变色蜥都捕食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因此二者是捕食与竞争关系。(2)沙氏变色蜥主要活动范围向上转移、网蜘蛛活动区域下降,说明群落垂直结构发生变化。(3)由坐标图可知,有卷尾鬣蜥跟无卷尾鬣蜥比较,网蜘蛛数量先增多,后减少。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13(1)1号瓶中的金鱼。因为4号瓶中除金鱼外,还有金鱼藻,置于黑暗处,金鱼藻不能进

15、行光合作用,且金鱼藻的细胞呼吸也需要氧气,金鱼和金鱼藻的细胞呼吸共用水中的溶解氧,故生存时间更短。(2)3号瓶。因为3号瓶置于光照下,有稳定的能量来源,金鱼藻和金鱼的呼吸共同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产生二氧化碳,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向水中提供氧,清水、河泥又为植物提供水和无机盐,河泥的分解者将金鱼粪便分解为无机物供金鱼藻利用,这种状况维持较长一段时间,故金鱼生存时间较长。(3)不能。应再设置一组5号瓶与3号瓶对照,除加入进行烘烤杀死其中微生物的河泥外,其他成分和条件与3号相同,观察并记录结果。(4)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水、空气、矿物质和阳光等)、生产者(金鱼藻)、消费者(金鱼)和分解者(腐生微生物)四者共

16、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缺一不可。解析 (1)4号瓶中虽有金鱼藻,但在黑暗中无法制造氧气,且还消耗氧气,因此瓶中的氧气消耗得最快。(2)3号瓶中含有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成分,并且有稳定的能量来源,因此维持稳态的时间最长。(3)要想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应设置对照实验,一组含有分解者,另一组不含分解者,其余条件相同。(4)从实验设置上可以看出,此实验的自变量是河泥、金鱼藻、光照,因变量是金鱼存活的时间长短,因此本实验的目的及说明的问题是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是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的基础。14(1)生产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2)2.5(3)竞争标志重捕(4)垂直结构(5)多级利用解析 (1)

17、从图可知:流经生产者的能量来源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去向主要有四个方面:呼吸消耗(23)、贮存(70)、流向分解者(3)和流向初级消费者(待计算X)。(2)求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应先从三级消费者看起,三级消费者从肉食动物获得了0.25单位的能量,那么肉食动物的总能量为2.15.10.050.257.5,但是7.5个单位能量中有5是外界输入的,所以肉食动物从植食动物获得的能量是7.552.5。(3)草鱼与白鲢因争夺空间和食物构成竞争关系;草鱼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最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4)“桑基鱼塘”的模式中,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利用。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