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的人文主义色彩优秀专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牡丹亭的人文主义色彩优秀专业论文.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牡丹亭的人文主义色彩分析摘 要牡丹亭作为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所以能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戏曲上占据着崇高的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它光彩夺目的语言风格以及生动的人物形象,不仅仅是因为其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交互使用的独特艺术手法。也不仅仅是因为它对歌颂青春,歌颂爱情,歌颂生命这一主题的完美诠释,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在中国思想史上对人文主义思潮进行了一次有力的标榜。本文就牡丹亭中典型的人物形象和戏剧冲突来分析该作品蕴含深厚人文主义的表现及原因,并对其影响和所含人文主义的局限性作了一些简要的探讨。关键词:牡丹亭;人文主义;以情抗礼;程朱理学;泰州学派 . .Peony Pavilion humanism
2、color analysisABSTRACT The Peony Pavilion as a dramatist Tangs masterpiece,Been able to occupy a lofty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hinese opera.Not only because it is the dazzling style of language and vivid characters,Not only because of the unique artistic techniques used to
3、 interact with its romanticism and realism. Not only because of its praise of the youthful ode to love, and praise the perfect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eme of life and, more importantly, becaus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 flaunt a strong humanist thought. In this paper, The Peony Pavilion in t
4、he typical characters and dramatic conflict to analyze the work contains the performance of a profound humanism and reason, and made some brief discussion of its impact and limitations contained humanism.Key words:Peony Pavilion;Humanism; anti-ceremony with affection; Neo; Taizhou School绪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
5、,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戏剧作家莎士比亚,而在同时期的东方也同样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戏剧作家汤显祖。他们在16世纪与18世纪之交的东西方剧坛上,都做出了惠泽人类的卓越贡献。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晚年自号茧翁,自署清远道人,一生经历腐败动荡的嘉靖、隆庆、万历三个时代。他少年聪慧,仕途坎坷,直到三十三岁才中进士。后来上书遭贬,至广东徐闻县任小吏典吏,两年后调到浙江遂昌任知县,五年之后归隐于临川玉茗堂。之后创作了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部传奇,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四部传奇各有千秋,但是最著名的还是其代表作牡丹亭。它的问世,立即就轰动了当时的文坛,沈德符万历野
6、获编里说:“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颂,几令西厢减价”。可见当时该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几百年来,汤显祖的牡丹亭一直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戏曲上占据着崇高的地位,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优美动人的语言风格和经典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仅仅是因为它对歌颂青春、歌颂爱情、歌颂生命这一主题的完美诠释。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在中国思想史上对人文主义思潮进行了一次有力的标榜。 人文主义,其实质是一种以肯定人性与人的价值、充分发展人的个性为核心的自我意识(或称主体意识)的觉醒。中国的“人文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贲卦.彖传里的“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正义:“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
7、谓”。 这里所谓的“人文”,其实是指和政治密切相关的礼乐教化,是封建统治者对人的行为思想进行约束,从而达到巩固其统治的一种手段。孔孟时期推崇的“克己复礼”在应对封建社会、家庭、婚姻混乱无序的状况时,的确起到了约束规范的作用,也维护了当时社会的稳定和谐。但是千百年来,大行其道的孔孟学说一直要求人们约束自我、克制个人欲望,遵守传统礼制,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特别是他们所标榜的“三纲五常”以及以此为核心构建的一系列“礼”文化理论和礼仪制度,都极大的限制了人的个性发展,否定了人的正常生理需要,扼杀了人向往自由,向往美好爱情的天然本性。可以说这是与人文主义的要求完全背离的,所
8、以中国自古就没有形成真正的人文主义。但是到了明朝和清朝前期,一些杰出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如李贽、汤显祖、戴震、曹雪芹等人开始跳出封建礼教的牢笼,鼓吹人的“自然天性”,反对“理”和“礼”对“自然人性”的束缚或扭曲,打破了“程朱理学”的桎梏。他们推动的启蒙思想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相呼应,将中国的人文主义真正推上了历史的舞台。明朝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汤显祖则将人文主义的思想融入自己的作品来捍卫人的自然之性,自然之情。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无疑是其提倡个性解放反抗封建礼教最杰出的代表。他通过塑造杜丽娘,柳梦梅这样“至情”的人物,表达了人们对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的期盼;通过塑造像杜宝,陈最良这样“尊礼”的
9、典范,揭露了封建礼教戕害人性的本质;通过描绘杜丽娘寻爱的曲折艰苦和最后取得的胜利,表明了作者对人文主义必将取代传统礼教从而主导人们思想的信心。一 、牡丹亭的人文主义色彩(一)、“情”的化身人文主义的凸显 杜丽娘是牡丹亭中至情的化身,她的情不仅表现在渴望自由的性格特征上,更表现在她对婚姻自主的执着追求上。 作为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高贵的出身和社会地位规定了杜丽娘应该要成为一个具有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她所接受的封建正统思想以及父母对其殷切的希望都迫使她成为一个遵循传统礼教的典范。事实上,戏文开头的杜丽娘确实带有封建贵族小姐的普遍特点,温柔驯顺,老成稳重。她的言行举止也的确符合自己大家闺秀的身份。但
10、同时她的内心又显示出对美与爱的强烈追求。最能体现这一性格特点的便是惊梦、寻梦两出。惊梦中杜丽娘在丫鬟春香的怂恿下来到了自家的后花园,面对花园里的繁花似景,莺燕成双,她发出了“不入园内怎知春色如许”的感慨。美好的春光启蒙了她的思想,也打开了她少女的心扉。于是她想起了古代女子寻求佳偶的各种故事,进而引发了自己“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可惜妾身为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的悲叹。“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她感叹自己的美貌就犹如这大好春景
11、一般无人欣赏,无奈和痛苦之情便在心头激荡, 她的青春便随之觉醒。于是游园归来的杜丽娘不由自主的做起了白日梦。在梦中和书生的“千般爱惜,万种温存”使她第一次享受到了美好的爱情。那种刻骨铭心的极乐体验和无限回味成了杜丽娘无比珍贵的情感财富。同时也寄托了她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和热烈追求。于是梦醒之后她又不由自主地去后花园寻梦。对梦境的执着追寻不是她一时的生理或心理的冲动,而是对生命的意义和理想的追求。为了对这理想的追求,她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她那番“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的感伤,就是对所谓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强烈呼唤。在临终之际,杜丽娘并没有表现出丝毫对生的留恋,而是
12、尽情地抒发自己对青春美貌的惋惜。因为对她来说,死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新斗争的开始。在摆脱了现实世界的种种约束之后,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并主动地向他表白爱情,结为夫妻。 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从杜丽娘身上我们不难看出,这个“情”字不单是指她对美好爱情的憧憬,还包括她内心的真实思想感情。这种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是一个封建时代被长期幽闭的青年女性身上闪耀着的可贵生命意识,是人性的重要内容。剧本惊梦一折,从杜丽娘游园写起,细致地描述了她如何因园中春景而引发起埋藏于内心深处的感情。其中,山坡羊一曲,杜丽娘
13、倾吐内心的幽怨,情真意切、缠绵悱恻,听者无不为之动容。杜丽娘正是由此“情”进入梦境,接着杜丽娘在梦中美丽的后花园邂逅了她心目中向往已久的情人。其间虽然免不了少女初次与异性接触的羞涩,但她却大胆地投入情人的怀抱,两情交融,畅其欢快。然而,正当丽娘在梦中与柳梦梅难舍难分之际,却被杜母的到来而打断,而她醒来之后,也立即遭到了杜母的严辞教训,要她遵循“女孩儿只合香闺坐”的规矩,不得超越礼教藩篱一步。 唐义发,牡丹亭:一部再现传统美学的艺术作品M,文学教育,2012,第23页汤显祖通过这一梦一醒的情节安排,显示了理想与现实、情与理的强烈对比,也激发了杜丽娘对封建礼教的抗争。接着汤显祖在寻梦、写真、闹殇几
14、出中刻意按排了杜丽娘为追求梦中恋人而病而死的故事情节,就是为了突显出“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这一点。杜丽娘在惊梦、寻梦、写真等出里所表现的对美貌青春的爱惜,对未择佳配的苦恼,对大好春光的热爱,都带有强烈的个性解放的特征。她在出生入死、执着追求中所取得的胜利,不仅给青年读者在争取幸福的爱情上以鼓舞,同时流露了作家对他所憧憬的某种美好生活的渴望。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这种贯穿生死,如影随形的至情,也无不呼唤着精神的自由与个性的解放,同时也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杜丽娘是牡丹亭中“至情”的代表人物,而她的心上人柳梦梅则是一位痴心纯情的翩翩佳公子,身上也闪耀着“重情轻礼”的人性光辉。 剧中的柳梦梅
15、原叫柳官,是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之后,因一日梦游,邂逅一位立于梅树下的美貌女子,对其倾心爱慕,于是改名为梦梅,借此怀念自己梦中的的一段美好姻缘。可见其纯情。当他在赶考途中拾得杜丽娘的画像后,便对画中人深深喜爱,日日烧香膜拜。等到杜丽娘的鬼魂前来寻他并自荐为枕席人时,他也只是单纯的惊艳于她的美貌,并没有什么不轨的举动,反而是一心想要弄清楚她的来历,并且指着杜丽娘的画像说“果然美人见爱,小生喜出望外。”可见他的一颗真心已经完全放在了画中人的身上。任你花容月貌,百般温存也不能打动他分毫。这里可见其痴心。后来柳梦梅弄清楚事情原委,知道画里画外梦中其实都是同一人时,又为杜丽娘出生入死只为寻他的一片痴心感动,
16、说出了“亏杀你走花阴不害些儿怕,点苍苔不溜些儿滑,背萱亲不受些儿吓,认书生不着些儿差”这等极尽温柔怜爱感同身受的话语。当他知道刚刚还抱满怀的温香软玉其实是个鬼时,也吓得浑身发抖不敢近前。不过幸运的是,柳梦梅不是白蛇传中听信他人挑拨就背信弃义的许仙,更不是莺莺传中忘恩负义始乱终弃的张生。当他面对杜丽娘的满腔热情,面对她“妾千金之躯,一旦付与郎矣,勿负奴心”的期盼时,立马就拿出了自已男子汉的责任担当来,“你既是俺妻,俺也不怕了”,一定请“土地公公,今日开山,专为请起杜丽娘。不要你死的,要个活的”。开棺掘坟,这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是一个大罪过,可是他就为了对得起杜丽娘的一片真心,这天大的罪也抛在了一边
17、。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为柳梦梅的一片痴心纯情深深折服。 事实上,最能体现柳梦梅“重情轻礼”这一精神特质的还是在牡丹亭的最后几出。御淮中,柳梦梅知道前路坎坷,可是就为了自己的娇妻思岳丈,他便义不容辞的千里走淮扬。在硬拷一出中,他面对杜老爷的严刑拷打,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畏惧之情,让他招供,他供的是“开棺见喜,挡煞逢凶”。让他画押,他只道“这纸笔,生员只会作文章,不晓得什么叫画押”。在圆驾中,当一切都真相大白,皇帝赐婚后,他还是为了杜丽娘,放下自己当今状元的身份,对着曾经将自己吊起来拷打的杜老爷下跪,并恭敬爽快的叫了一声“岳丈大人”。杜丽娘为了柳梦梅前世今生,寻寻觅觅,经历了生离死别的考验。柳梦梅便还
18、她一生的热心衷肠,体恤怜爱,受尽了这人世礼法的折磨。所谓的“至情”,除了杜丽娘,还有这柳梦梅,他们一起谱写了牡丹亭这首“相思莫相负”至真至纯的爱情颂歌,同时也将人文主义关怀这阵清新的春风吹进了人们的心底。(二)、“礼”的典范人文主义的缺失 如果说杜丽娘和柳梦梅是牡丹亭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倡导者,那么南安太守杜宝、甄氏、以及塾师陈最良则是程朱礼教的维护者。他们是明代社会的主体,是当时社会的习惯性势力。在他们的身上我们丝毫看不到个性的特征和人文主义的光辉。杜宝作为杜丽娘的父亲,封建家庭的统治者,为人严守礼教,为官忠于职守。可以说他对杜丽娘的思想管制是最为严酷的。哪怕杜丽娘因春日困乏小睡了片刻。他也要用
19、“纵容女孩儿闲眠,是何家教”的言论来斥责。他要女儿多读书,并不是出于对“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传统观点的反驳,而是希望女儿他日到人家可以“知书知礼,父母光辉”。当他做了平章大人后,为了维护官场的清誉,不仅不认柳梦梅做女婿,反而要将其乱棍打死。当他得知女儿死而复生,不仅不亲自勘验,反而再三奏本,要着人擒打。哪怕活生生的女儿再三痛陈原委,他也认定其必是花妖狐媚。可见他宁要一个贞洁的亡女,也不肯承认这私定终生的杜丽娘,怕的就是她损害了自己的为官尊严。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第二版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113页王思任的“摇头山屹,强笑河清,一味做官,片言难入”正是对这杜宝杜大人的真实写照。杜
20、丽娘的母亲甄氏,则是封建传统礼教下典型的贤妻良母,作为杜宝家教的执行者,她看见女儿的衣裙上绣了一对花,一双鸟,就大惊失色,生怕引动她的情思。当她知道女儿去了一次自家的后花园,就把丫鬟春香叫来训斥了一番。她和杜宝作为杜丽娘最亲近的人,从未真正关心过女儿的身心发展和情感需要,反而是一味的灌输传统礼法,扼杀她的天然本性,想要将其修剪为封建社会里的模范淑女。而塾师陈最良,作为杜丽娘除父亲杜宝外接触的唯一一个男人,又是一个封建教条的代表。闺孰中杜小姐的第一堂课,他便用“凡为女子,鸡初鸣,咸盥、漱、栉、笄,问安于父母。日出之后,各供其事”的传统礼法来教化她,关雎这一明明是描写美好爱情的经典诗歌,也被他曲解
21、为歌咏后妃之德的礼义法典。作为杜丽娘的老师,他从不直面女学生的情感波澜,而是用“师父靠天也六十来岁,从不晓得伤个春,从不曾游个花园”的理由来搪塞敷衍。这些缺少人文主义关怀的封建家长们,对杜丽娘正常的情感需要完全不理解,更不可能承认。只是一厢情愿的要按封建正统思想来教化她,倾心于将她塑造成“有风有化,宜室宜家”的大家闺秀。他们是程朱理学的拥护者,是杜丽娘寻爱途中的最大阻碍。他们作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对自己的反常心态和扭曲人格却全然不知。他们作为人文主义的对立面出现却将杜丽娘性格中的人性光辉反衬的更加耀眼。 在当时的社会,诸如杜宝、陈最良这样的封建卫道士何止千千万,他们作为该作品中“礼”的典范出现
22、深刻反映的正是当时封建理学泛滥的社会现实。事实上,这一程朱理学早在宋代时就已经出现。它由北宋“二程” (程颢、程颐)兄弟始创,后来经元代至明代发展起来,统治人们的思想达几百年之久,无形中给当时的人民特别是广大妇女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当然受程朱理学影响最深的时代不是宋代,更不是异族统治的元朝,为害最大的恰恰是明代。杜丽娘生活的环境正是被程朱礼教所控制的明代社会的缩影,而杜丽娘则是深受封建礼教毒害的广大妇女中的典型代表。当时身处明代的广大妇女,犹如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监牢之中:一方面是统治阶级的寻欢作乐,纵欲无度;一方面是上层社会对女性的高度防范和严厉禁锢。统治阶级不但用“程朱理学”的死板教条来遏制
23、人的天然本性,更是用女鉴内则和女训等礼义典范来束缚广大妇女的身心。最为直接生动具有强烈示范意义的是树立贞节牌坊。据记载,明代的贞节牌坊立的最多。明史卷三百一列女传中可考的就有308人,估计不在记载这内的至少有万人以上。这些所谓的牌坊下所镇压的,是一个个贞节女性痛苦不堪的灵魂以及备受煎熬的身心。牡丹亭的问世,杜丽娘的出现,仿佛就是一个传声筒,抒发出了她们内心的苦闷,引起了她们深深的共鸣。她为爱终其一生的奋斗史在鞭挞封建礼教的同时,也给无数身心备受煎熬的妇女树立了榜样。同时作品中处处流露的人文主义气息也给当时的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以“情”反“礼”人文主义的升华牡丹亭主要写“情”,汤显
24、祖在戏文开篇牡丹亭题词中就已经表明,这也是古今评论家的共识。然而,牡丹亭中所表达的“情”,绝不仅仅是指杜丽娘、柳梦梅两位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这也是该剧区别于以往才子佳人式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汤显祖通过此剧最主要的是讴歌人本性中所具有的真实感情,揭示现实社会生活中人的真实感“情”与维护社会伦理纲常的“礼”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情”与“礼”的冲突就是牡丹亭的戏剧冲突。牡丹亭全剧都反映了一个以“情”反“礼”的主题,情与礼的矛盾贯穿了戏剧的始终。杜丽娘作为“至情”的化身,要想解放身心改变自身现状,就必须与这缺乏人情人性的礼义世界不停地做斗争。事实上,她也的确这么做了。从开始连自
25、家的后花园都不曾涉足到敢于打破封建束缚,甚至为了寻求梦中真爱不惜献出生命,这是她与封建礼教相对抗的第一回合;身为鬼魂的她敢于向阎王据理力争,对梦中人痴心不改,并且能够千里寻爱,历尽艰险,为情复生,可以说这是她与封建礼教相对抗的第二回合;面对亲爹爹“愿吾皇向金阶一打,立见妖魔”的狠心绝情,她能在朝堂之上时而慷慨陈词,时而深情一叙,坚决捍卫自己的爱情果实,可以说这是她与封建礼教相对抗的第三回合。就在她不断和封建礼教对抗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情”的伟大。 这个“情”正是汤显祖对于自己作品人性的主要标榜,他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了自己对这一“情”的理解,通过设置杜丽娘“为情而死”“为情复生”等一系列幻想
26、的情节来表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他用形象化的手法肯定了爱欲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并对不合理的“文明”提出了强烈批判。他有意构建杜丽娘出生入死、起死回生的情感历程,就是为了展现个人与社会、社会与现实、主观与客观之间的激烈冲突。可以说在当时的社会里,杜丽娘所追求的理想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可是在梦境魂游的境界里,她却改变了自己温柔驯服的软弱性格,摆脱了封建礼教的种种束缚,实现了自己作为人的价值。而戏剧最后安排的爱情大团圆结局正是作者理想的“情”对现实“礼”的胜利。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美好理想和人生愿望。当然牡丹亭中最精彩最唯美的部分还是对杜丽娘柳梦梅二人的爱情描写,但这一爱情描写却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
27、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作者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俗套的含义之内。作者让剧中的男女主角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戏剧的崭新思想是通过崭新的人物形象来表现的,牡丹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无疑是塑造了杜丽娘这一经典人物形象,杜丽娘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她的死,既是当时现实社会中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真实结果,同时也是她的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手段。她和柳梦梅的爱情在这般生生死死中修成了正果,同时牡丹
28、亭全剧所反映的“以情抗礼”这一主题也得到了升华。二、牡丹亭人文主义色彩的背后 在牡丹亭蕴涵深厚人文主义精神的背后,我们不禁要问,在一个被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了几千年的国家,人们的思想受到封建文化严重禁锢,怎么会出现诸如牡丹亭这样蕴涵深厚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作品呢?我想这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紧密相关的。明代早期,君主集权专制统治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这种专制必然造成文化的专制。当时极度盛行的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灭人欲”,强调从内心收敛欲望,把封建伦理道德和秩序当作天理来服从,进而端正人的心术,止息邪说暴行。因此倍受统治者的推崇,被奉为官学。程朱理学主张限制人性人情,遏制人的自然天
29、性和合理的人情人欲,剥夺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随着明朝封建势力的日趋衰弱,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这种封建道德观念越来越遭到人们的质疑。 明中后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商业经济日益增长,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思想领域里新的学派对程朱理学发起了挑战。陈献章、王守仁、王阳明相继打破了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心学”体系,形成明代中叶以后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他们以“狂者”的精神,突破传统, 呼唤人性解放,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启蒙思潮的前导。一些进步人士提倡复“童心”、做“真人”、“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饮食男女,人所同欲”的思想,肯定了人情人
30、欲的合理性,尊重人的感性生活与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因此,表现人的个性、真情实感和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追求幸福生活就成为了晚明文学创作的一大主题。“情生万物论”、“爱欲为人生之根说”、“情根万劫无生死论”等成为主要的文学创作主张。后起的泰州学派,肯定人欲的合理要求,主张人际间地位平等,追求个性的自然发展,更是对“程朱理学”发起了致命的冲击。生活在明朝晚期的汤显祖,少年时受学于“心学”左派泰州学派的主要人物罗汝芳,受到了反正统宋学思想的熏陶。罗汝芳在近溪子集等书中提出“制欲非体人”的观点,肯定了人的多重欲求,使汤显祖直接体悟了泰州学派的一些主张,并自谓“一生疏脱,然幼德于明德(汝芳)师”。另外
31、,泰州学派敢于反抗传统,肯定人正常欲望的思想对汤显祖日后在文学创作中“至情”观念的形成也有着相当深厚的影响。当然,对汤显祖影响至深的还有两个人,那就是当时并列为思想界“二大教主”的达观和尚和李贽,汤显祖赞同达观提出的“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的论断,认为“人生而有情”,这情就是人的正常情感和欲望。李贽是晚明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他提倡“童心说” ,指出“人必有私”、“私者人之心也”,又说“虽大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知势利之心亦无人秉赋之自然矣” 肯定了人的自然之情为在合理不过的事情。他的诸多带有市民阶层强烈个性解放色彩的论说对汤显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汤显祖提出“情”来同“理”、“礼”相对抗
32、。“情”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冲动,是“自然人性”最真实的显露。汤显祖强调 “情”与李贽强调的“自然人性”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汤显祖宣称“志也者,情也”、“世总为情”、“人生而有情”,他的戏剧作品牡丹亭以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人的“情”如厉风狂涛“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无论圣贤经传,名门礼数,又或是人间生关死劫,都无法将它遏制。这特别生动有力地说明了“天理”和封建礼教的虚妄。业师罗汝芳,达观和尚和李贽,这三个人在汤显祖思想与人格的形成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汤显祖在从他们那里汲取思想养料的同时,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以丰富和发展。仕途中的种种不幸遭遇又使他对当时腐败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一切都使他的
33、文学作品处处彰显着人性的解放,表现出深厚的人文主义气息。汤显祖大力肯定的真情、至情,就是人们对自由、对美的强烈追求,而要实现这一追求,必然要向束缚、压抑、扼杀人们正常情感和欲望的“礼”发起冲击,为此必须付出代价,付出牺牲,而最能体现这一思想高度的,便是不朽的杰作牡丹亭。三、牡丹亭人文主义的社会意义 牡丹亭是汤显祖根据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暮色还魂记改编,作者在改编过程中倾注了自己大量的人生体验和个人感悟,对故事情节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话本原是俩个太守、一双儿女、门当户对、喜结连理的的喜剧框架。汤显祖则将男主人公的社会地位下移为穷秀才身份,就连科考的盘缠都要靠他人资助。话本中的双方父母承认儿女婚
34、姻何等爽快,而剧中的杜大人要认可女婿则比登天还难。话本中正反两方面冲突的阵营十分单薄,剧本中则创造了腐儒陈最良、花神、 判官等一系列新的角色,从而使冲突的构建更为丰厚完整。话本窘迫仓促地讲述着单一老套毫无新意的故事情节,剧本则舒缓从容地演述了一个个如诗如画的动人场面。话本描绘的仅是一个供人茶余饭后打发时间的才子佳人式故事,剧本则将话本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改编后的牡丹亭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意义,更加张扬了人文主义的色彩和精神。从而成为汤显祖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都达到极端成熟时的精品。 首先牡丹亭通过对杜丽娘与柳梦梅爱情历程的描写肯定了青春的美好、爱情的崇高以及作为人有欲望
35、的合理性。剧中塑造的杜丽娘这一经典人物形象更是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的典范。其次,他以情反理以情抗礼的主题更是肯定和提倡了作为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给当时处于正统地位的程朱理学以致命的一击,它褒扬杜丽娘、柳梦梅这样的有情之人,批判杜宝、陈最良这样的礼教傀儡。从而拨开了封建正统理学的层层迷雾,在当时深受迫害的女性胸间吹拂起阵阵和煦的春风。最后,在当时明朝商业经济日益增长,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新形势下,汤显祖正是通过牡丹亭这一剧作在文学艺术领域开辟了一块思想解放、个性张扬的新战场,从而将当时正在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想推向了新的高度。汤显祖的牡丹亭在当时的社会人群中激起了不同的反响,一部剧作能在同时
36、代的青年男女中激起如此大的波澜,可以说在中国戏剧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据传娄江十七岁女子俞二娘,因为读了牡丹亭不胜伤感,最后愤惋而死。更有女子冯小青看了牡丹亭之后写下了:“冷雨出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情我,岂读伤心是小青。”的绝命诗句。还有杭州演员商小玲,她在上演寻梦时因为悲愤过度而气绝身亡。这些青年女子的死亡,正是受封建势力长期压迫所致,同时也可见当时牡丹亭的艺术感染力之大。当然牡丹亭的深广影响也引起了一批封建卫道士的害怕和反对。他们编造谣言,说汤显祖死时“手足尽堕”,这是因为他“以绮语受恶报”。而更有甚者,说汤显祖写牡丹亭污蔑大家闺秀,口孽深重,所以死后在阴间阿鼻地狱受罪,永远不
37、得脱生等等。凡此种种正好从正反俩面表明了牡丹亭对当时社会强烈的震撼力。 牡丹亭不仅在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更对其后不少作者的戏剧作品,乃至一些小说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曹雪芹的红楼梦等。至于其后效仿汤显祖的“临川派”(又称“玉茗堂派”)则更是一口咬定一个“情”字做文章,从剧本的立意构思到风格特征都刻意模仿汤显祖的剧作。如明末吴炳流传至今的剧作粲花别墅五种、孟称舜的桃源三访、娇红记等多种、清初洪昇的长生殿、张坚的玉燕堂四种等等都是与牡丹亭一脉相承的。 如吴炳在画中人第五折示幻中,借剧中人之口说:“天下只有一个情字,情若果真,离者可以复合,死者可以
38、再生”与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所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生,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几乎一模一样。 孟称舜的娇红记则是继牡丹亭之后又一部歌颂坚贞爱情的的杰出剧作。他借剧中女主人公王娇娘之口说:“死共穴,生同舍,便做连理共冢、共冢,我也心欢悦”;男主人公申纯则说出了:“我不怕功名两字无,只怕姻缘一世虚”的话,竭力赞扬坚贞的爱情。 周媛媛,汤显祖的至情观J,语言文学研究2012年1月号中旬刊,第11页洪昇在其名著长生殿的第一折传概中,起首一曲满江红概述全剧主旨,其词曰:“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笑人间
39、儿女怅缘悭,无情耳。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先圣不曾删郑卫,吾侪取义翻宫徵。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这是一篇与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一样的“情至”宣言。无怪乎当时有人称长生殿为“一部热闹牡丹亭”,而洪昇也欣然接受。 而张坚则声称“天地以情生万物”(梅花簪自序),并借梅花梦剧中人之中说:“既具人形,罔非情类。除是万劫成空,一灵俱渺,那时方可斩断情根也”、“人无情而不生,鬼有情而不死”等话语,这些创作情节都是与汤显祖的创作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另外,曹雪芹在文学巨著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中也不时地运用牡丹亭的唱词念白以及一些故事情节来暗示自己作品的故事内容和人物结局。红楼梦主
40、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也从牡丹亭中吸取了不少的精神营养,对他们以后得思想性格和爱情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四、牡丹亭人文主义的局限性. .牡丹亭虽然塑造了像杜丽娘这样一位超脱现实,极富思想解放色彩的人物形象,在文学艺术领域开辟了一块饱含人文主义,倡导个性张扬的新战场。但是其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跳出儒家正统学说“发乎情,止乎礼”的传统轨道。这同样可以从其核心人物杜丽娘的性格特征以及她对爱情的追求上看出。 首先,杜丽娘作为一个大家闺秀,性格上是有着某些与常人不同的,追求自由,追求婚姻自主和思想解放的叛逆因素,但同时,她又无法完全摆脱自己大家闺秀的身份,跳出封礼教的牢笼。戏剧开篇的杜丽娘,
41、是一个正处于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却终日在闺房与书本女红为伍,连自家有个偌大的后花园都不曾知道。作为掌上明珠般的独生女,她对父母极其孝顺,几乎日日请安,丝毫不敢违背父母的意愿。作为唯唯诺诺的女学生,她对老师无比尊敬,第一次见面就提出要为师母绣双寿鞋。可见她很大程度上还是有着中国传统妇女三从四德娴静温顺的秉性。尽管她对老师“依书注解”,认为关雎乃是歌咏后妃之德的作品深表怀疑,但也只是暗自揣测。相反倒是丫头春香直接大胆的提出了“为何好好来求她”的疑问,惹得陈最良气愤不已。这时她为了顾及老师的颜面,又用“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传统道德观念来教训笞责了春香。可见,她的骨子里对封建传统的“礼”还是有所忌惮
42、。 后面,杜丽娘在因梦而死,因情而生,执着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她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只有处于梦境魂乡时才能彻彻底底的释放出来。一旦梦醒还阳之后,她便“成人不自在”。大家闺秀的身份以及封建正统的思想又使她自觉回到礼义的规约之下,受到种种无形的束缚。比如,在杜丽娘死而复生之初,柳梦梅便迫不及待地想与之交欢。这时的她却以“婚姻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前日鬼也,今日人也,鬼可虚情,人须实礼”等言论来扭捏婉拒。面对现实的束缚,她完全丧失了在梦境魂乡时那种洒脱自然的本性。当她和柳梦梅成婚有了夫妻之名后,他仍然希望自己的夫君能考取功名,得到父母的认可,这样自己的婚姻才能
43、门当户对顺理成章的被当时的社会接纳。而事实上,真正促成其婚姻完美结局的正是处于封建统治势力最高级别的皇帝。可见在当时的环境里他们并不能完全主宰自己的命运,真正能决定自己归属的仍然是封建皇权。杜丽娘和柳梦梅最后的大团圆结局也是在封建统治者的“感动”下获得的个别胜利。 所以杜丽娘身上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还是有其局限性的,并且牡丹亭后半部分的戏文也以遵循复礼的篇章居多。寄希望于科举得第,皇帝明断这些本来就是传统戏曲的惯用套路。可见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并没有完全实现自己以情代理的主张,他所倡导的个性解放也没有从根本上逃离封建统治的藩篱。只是对封建统治中特别戕害人性,违背常情的地方进行了理想化的处理,这不得
44、不说是当时的人文主义对现实的一种妥协。 当然牡丹亭中个性解放的局限性也是和当时人文主义所处的现状密切相关的。自古以来,人文主义就带有时代的缺陷和历史的局限性,中外的人文主义者都是这样。更何况在当时的明朝,资本主义才刚刚萌芽,人文主义思潮才刚刚崭露头角,社会基础还很薄弱。在封建正统思想已经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情况下,产生于明朝中晚期的人文主义思潮要想形成一定的声势和气候无疑难上加难。到了明朝晚期,中央政权极端腐败,朝中宦官专权未息,内部党派斗争又起,在加上边关外患的频频骚扰,终于导致了危及国家统治的大战乱,社会经济、文化都遭到了严重摧残。皇权倾覆,王朝更迭,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和
45、人文主义思潮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中国历史的进程也因此被打断。可以说,当时的人文主义还没有获得掀起像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引起资本主义因素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就已经被扼杀在摇篮里。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看到牡丹亭中反映的个性解放精神所带来的跨时代意义,它在曲折中将中国的人文主义指向更远。而汤显祖也仍然是封建时代中敢于反抗封建统治,打破思想牢笼,向往个性解放的先驱!. .结论 一部优秀的作品无疑会流传百世。四百年来,牡丹亭一剧不仅已成为古典文学和戏剧的经典作品,更是几度被搬上荧幕和舞台,成为了昆曲的经典曲目。其中的一些精彩折子在戏曲舞台上传演不绝,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男女。它蕴含的人文主义色彩不仅是对封
46、建统治势力的强有力抨击,更是凌驾于那个时代之上的对人性的呼唤。它无穷的艺术魅力和永恒的审美意蕴,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文化财产。参考文献 赵山林,牡丹亭M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王恒,百部文学名著导读牡丹亭M,海南出版社,2000。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第二版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唐卫萍,汤显祖“至情观”辨析N,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1 卷第1 期。 周媛媛,汤显祖的至情观J,语言文学研究2012年1月号中旬刊。 唐义发,牡丹亭:一部再现传统美学的艺术作品M,文学教育出版社, 2012.01。 梁军童,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人文主义思想比较J,社会科
47、学综论 ,第17卷第6期。 邹红,在古典和现代之间C,社会科学综论,2011.06 唐义发,牡丹亭:一部再现传统美学的艺术作品M,文学教育,2012. 汪榕培,牡丹亭的英译及传播M,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外国语教学,2002.8. .致 谢 在这次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许胡平老师。由于我个人理论水平的有待提高,所以在论文创作的过程中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但因为有了许老师的时刻督促和细心指导才使得我的论文得以顺利的接近尾声。所以我要特别的感谢他!另外我还要感谢学校图书馆和各网站提供的图书和论文资料,让我能够获取丰富的资源来帮助论文的完成。同时我还要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