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课堂的奇迹》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课堂的奇迹》读后感.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课堂的奇迹读后感 通过阅读李金池校长主编的中国课堂的奇迹一书,我受益匪浅。上个世纪90年代,李金池校长还在衡水中学做校长的时候,就开始了课堂改革的探索,当时提出,要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创新性;让学生会学、乐学,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与新课改的要求是一致的。 2021年他出任石家庄精英中学的校长,提出了“激情教育、高效课堂、精细管理”三箭齐发的办学理念,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诱思探究教学论作为理论依托,创造性地推出高效“6+1”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使学校很快实现了逆势崛起。这一课堂模式体用上海(育才中学四环节)、
2、头取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臂采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讨论和展示)、脑借陕西(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源在衡水(根源在衡水中学)、魂在精中(灵魂、创新合成在精英中学)。它决不是各类教学模式的简单的拼盘,而是量体裁衣。高效“6+1”课堂,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高效“6+1”模式中的“6”,在课堂中进行,包括“导”、“思”、“议”、“展”、“评”、“检”6个环节;第二部分是高效“6+1”模式中的“1”,谓之“用”,在课后的自习中进行。简而言之,每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流程都需要七个环节,即“导”、“思”、“议”、“展”、“评”、“检”、“用”。高效“6+1”课堂改革,颠覆了传统的课堂秩序,转变了教师的
3、教学方式,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无疑是新奇且充满挑战的。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激情,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如合作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质疑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让学生变“学懂”、“学会”为“会学”、“会用”。教师费尽心思地“讲”,抵不过学生发自肺腑地“研”;教师耳提面命地“教”,赶不上学生发自内心地“学”。今后在课堂中我也要借鉴此类做法,结合自班学生情况,争取达到高效的课堂。 高效“6+1”课堂的构建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认为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教学技能和知识储备外,还要做一个有心人。 首先要有耐心。由于学生之间存在
4、差异,班级授课无法保证每个孩子高效的掌握该堂课的知识。也就是说,当我们尽心尽力的讲完一堂课,总会有部分同学一知半解。当我们埋怨学生的时候,也该自问:什么叫“诲人不倦”。请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金子,只是有时你要用耐心和智慧拂去表面的灰尘。 其次要有宽容之心。宽容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它能够化解许多矛盾。学生正处于成长和不断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思想活跃,敢想敢做是其最大特点,出现一些问题是很正常的。如果教师一味按照所谓的规则条例来衡量和约束学生,势必给学生创造力的开发造成客观上的阻滞甚至扼杀。宽容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在错误中不断成长。 要有进取之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实乃大忌。苏霍姆林
5、斯基说:“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教师的知识越深厚,视野越宽广,科学素养越全面,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仅是一位教师,而且是一位教育者。”教育人常说得一句话,叫做“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自己则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他们最需要的“营养”。 而这一切得以顺利实行的根本,在于一个“爱”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爱。马克思说过:“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学生是稚嫩的,多给他们一些关怀;学生是单纯的,多给他们一些引导;学生是活泼的,多给他们一些包容;有了这些养料,学生的心田开出一朵朵积极向上的花朵。高中阶段的孩子能够敏感的感受到教师的爱
6、和鼓励,然后因喜欢这个老师而喜欢上这门课,从而激励自己脚踏实地的学习,学习成绩提升,教师的幸福感也增强,工作也更加投入。由此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爱每一个学生,把爱洒向每个被遗忘的角落,用一双温暖的手去抚慰那些不被注意的心灵。 我认为,作为教师,最大的本领不是你知识如何渊博,不在于你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应该引领学生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挑战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把激情当作一种生命应有的姿态。我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更享受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会谨记师范生最熟悉的那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同时也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走好今后的人生路,成长为完整的人
7、,大写的人。 学校开展了读书活动,并给我们准备了教育方面的系列丛书,作为一名教师,深知常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好处。因此我利用课余时间,认真的阅读了这些书籍。其中中国课堂的奇迹让我为之赞叹,受益匪浅。这本书记录了精英中学一名“神人”带领一批“神将”,创造一个个“神话”,谱写一部部“神曲”,令人惊叹、震撼。这些“神话”说明“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用心,“一切皆有可能”。 我认真细读了这本书后,发现精英中学的成功就在于将“激情教育”、“高效课堂”、“精细管理”三箭齐发。我感触颇深的是“激情教育” 激情,一份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的情感,一种昂扬积极的心态。这份情感一旦被唤醒,就会迸发巨大的潜能,无坚
8、不摧,无敌不克。 激情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可以排遣郁闷、提升自信、激发灵感、调动潜能,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人在激情状态的时候,能够展现出生命的最大张力。人在激情状态的时候,生命体的全部免疫力都会为他服务。 正如李校长所言。一个没有激情的团队是没有希望的团队,一个没有激情的青年人是没有未来的,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优化教师的心态,培养学生的激情;打造一支富于激情的团队,让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培养大批富于激情的学子,让他们阳光自信、活力四射。 精英中学的激情教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活力,具备澎湃的激情,做好激情点拨、激情备课、激情教研、激
9、情班会。 其次,要通过活动开展、环境激励、氛围营造,对学子进行激情教育,让他们阳光自信、勇于进取,活力四射。学生们的激情早读、激情跑操、激情远足、激情展示、激情辩论。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思维和主动探究,让学生尽情地享受着他们的激情课堂。 精英中学的“激情教育”似神奇的催化剂让整个校园自上而下涌动着滚滚的激情,老师激情洋溢、学生激情澎湃、校园激情燃烧。 被称为“省会第一操”的精中激情跑操,贯长虹、曜日月、气吞山河这已成为精英中学激情教育的“第一名片”,其功能已超越/跑操自身强身健体的锻 炼功效;跑操已演变为历练团队意识、拼搏进取精神的载体和气场,赋予其德育功能;尤其是通过跑操训练学生聚精会神
10、的意志品质,大幅提升学生的专注品质,并使之迁移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通过跑操中气势咄人的班训口号相互激励,让学生有机会宣泄负面压力,进行良好的心理暗示和心理疏导,更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胸怀理想,充满激情的教师。大家都以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责任意识,在极其琐碎的教育场景中保持爱心和耐心,刻苦钻研教材,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效。以极大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他们教学成绩的不断进步,就是最好的证明,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教师是教育的灵魂,教育需要激情,教师更需要激情。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样也离不开对教育事业的激情。激情能够化困难为动力,化腐
11、朽为神奇,能够让教师实现从经师到人师的超越。”李校长的教育境界,为我们提出了努力的方向,指明了前进的道路。虽然我们还与其相差甚远,但不能仅仅是心向往之,而应该脚踏实地,努力去追寻。让我们牢记教书育人的宗旨,永葆为人师表的本色,勇担民族未来的重任。以对事业的满腔热诚,在每一个教育教学的细小环节上,尽心尽责,以人为本,精益求精。我们必将赢来事业的成功、学生的尊重、社会的认可,最终实现自身的职业梦想。 李校长说。“激情能够提升自信,激情能够激发灵感。”而这份激情一旦融入课堂,必会发生天翻地覆的质变。 让我们共同分享这份激情,充满激情,用我们的激情去成就自己的事业、成就学生的前程,成就一中美好的未来。
12、 第三篇:中国教学的奇迹读后感中国教学的奇迹读后感 拿到中国教学的奇迹后,我翻一下目录,目录就一下子吸引了我,震憾了我,他的教学之法让他创造了中国教学的奇迹,是一位有智慧的教师,是值得我学习和敬佩的教师。 今天有很多人在问或是自问。什么是幸福。孙维刚认为“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这是他最喜欢的名言。这是他热爱讲台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的来源,不但他是幸福快乐的,他的学生也是幸福快乐的,这些是做教师的我们最需要学习和体会的,也是我今后要追求和目标。 本书的作者用教学五部曲的方式来解读孙维刚精湛的教学艺术和独特的教学方法,让人叹为观止。他的教学奇迹来源于他打造的“出神入化”的课堂。他
13、的课堂堂都是示范课,他能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挖掘学生自身的学习潜力,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他的教学奇迹来源于他更重视学生的品德培养,这是他教学最成功的地方。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品德培养更重要。因为重视学生的品德培养,所以孙老师有特殊的建班原则和以身作则的精神,他的三条建班原则是1.诚实、正派、正直: 2.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宏伟抱负: 3.做有丰富感情的人,要因为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使别人生活得更幸福些。这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内涵深刻。这是孙老师的育人原则和做人原则。要求学生做到的他一定首先做到,这也是在新形式下值得每一个教师认真学习的。 他的教学奇
14、迹来源于他要给学生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孙老师认为,这是学习的根本任务,他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智力素质,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把不聪明的孩子变得聪明,让聪明的孩子更聪明。他的聪明五步走更是值得我们现在好好学习,现在学校正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就要向孙老师学习,而这部分也是对我课堂教学最有启发的和最有帮助的。 他的教学奇迹来源于他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好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孙老师从根本上解放学生,挖掘他们自身的学习潜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孙维刚曾在自己的书里写到,他教学生
15、数学,几乎每道例题、每个定理、每个公式,都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这样,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在上课时能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因此,他送给学生的是“猎枪”而不是干粮;他教给学生的是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他们相互讨论、辩论,他们的聪明才智相互传染,他们成为了快乐的学习者,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这样教学就由老师家长的“要我学”,向着学生“我要学”、“我好学”、“我会学”、“我乐学”的方向发展,逐步实现质的飞跃。我们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如何利用信心、兴趣来提高课堂中的收获率和巩固率,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快乐学。 他的教学奇迹来源于他重视培养学生的“超”能力,帮助
16、学生真正掌握学习规律,打通学科的壁垒,使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学得快乐、学得高效、学出奇效。 这本中国的教学奇迹深深震撼了我,这些教学奇迹使我不断的回味,他们必将激励我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把教育当成自己的毕生事业,不断学习,不断前行。 高效课堂要处理好“八个关系 2021-02-2716:55:01|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效率是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上学期,我校组织教师赴外地进行了参观学习。在外出参观学习课改先进校的同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着力处理好以下八个关系: “活”与“实”的关系。活是前提,
17、实是目的。既要注重课堂的生动性,让课堂充满活力,更要注重课堂的实效性,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同时,要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试能力接轨,让学生不仅赢在学中,而且要赢在考中。 “动”与“静”的关系。构建高效课堂,前提是让学生动起来,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现象。但是,学生真正动起来之后,教师又要注意适时掌控课堂气氛,特别是学生在发言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这时尤其需要教室保持安静,否则,将会影响学生的展示,影响同学的感悟,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有专家对此作出形象的比喻:教师手里拿着一根拨火棍,学生像燃烧的材料,课堂气氛如同燃烧的火焰,什么时候点燃,燃烧到什么程度,这就要看教师的掌控能力了。 “放”与“收
18、”的关系。高效课堂形式上的“动”也好,“活”也好,其着眼点都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发动学生,只有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发挥出来了,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放手学生不等于放任学生,教师要根据课标和教学进度的要求,适时地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不能任学生信马由缰。 导学案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导学案应运而生,被形象地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指南针”。导学案是学科教研组教师集智备课的产物,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按图索骥”,“照图施工”。
19、但是,班与班、生与生学情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针对学情适时做出调整,特别是对于课堂上学生现场生成的问题,教师不能避重就轻,甚至绕道而行,而要相信学生,要巧妙地把问题再抛给学生,适时地追问、点拨、引导。这样的课堂不仅能够出彩,而且往往 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生成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升华。教师在编制导学案前,一定要对课标、教材做认真的学习研究,对学情做充分的调查了解,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到成竹在胸。这样,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方法;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因此,
20、教师要特别重视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选择源于学生的生活,超越常规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课堂因预设而高效,教学因生成而精彩;反言之,没有预设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没有生成的课堂是苍白的课堂。 学生展示与教师精讲的关系。学生展示是高效课堂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和主要形式。一方面,它可以检验学生独学、对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它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特别是学生在展示时,还可以引起同学思想的共鸣,激发同学的想象,拓展和生成新的知识。但是,如前所说,展示是手段、是形式,而不是目的。在强调注重学生展示的同时,一定要强调教
21、师精讲,正确处理好教师精讲和学生展示的关系。学生展示有偏差,教师要适时纠偏;学生有疑惑,教师要及时点拨。对重点知识,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归纳,学生展示完毕,教师要给予适时、适度的点评,只有这样,才可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板演与教师板书的关系。高效课堂注重学生板演,是课堂展示必不可少的手段,它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但是,学生板演不能代替教师板书。教师板书不仅是教师基本功的体现,而且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果。课标的出示,课堂内容的设疑置问,难点知识的释疑,重点知识的讲解,知识框架的建构和梳理等都需要发挥板书的独特作用。当然,具体教学中,还要求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
22、段,如小黑板、挂图等,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投影、多媒体要更多地运用到日常教学中。 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争论了多少年,现在学术界基本有定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似乎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何处理好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却经常容易出现偏差,特别是在高效课堂实践中,开始是教师不愿放手,不敢放手,不会放手;但运行一段时间后,又容易出现教师掌控不了学生,掌控不了课堂的问题,导致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把专业化发展作为一生的修炼来要求自己。一方面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真正还学习的权利于学生,发挥
23、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认真总结教学实践,不断反思课堂效果,认真研究课堂规律,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始终把课堂的指挥棒 掌控在教师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第四篇。中国教室的奇迹读后感当我读完中国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时,我的感觉就像读完了一个童话。是的。只有童话里才会有这样的奇迹。当一名教师倾其所有精力、美德与创造力,他能为学生做什么。如果认识了中国教室里的俞玉萍老师,或许便有了答案。我感动于这样的美好,俞老师在自己的平凡的教室里为孩子们缔造了一个童话般的奇迹。他用自己创新的教育方式,让每一个孩子变成了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用自己激情的教育热
24、忱,把教室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家。 我觉得俞老师之所以能获得成功,首先取决于他的职业良心,他很真实,很坦荡,很勇敢,敢于面对自己的不安、痛苦,敢于面对教育的困惑、不良现象,而后有所思考,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些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去为他的学生撑起一方天地,让教室里的学生有最大程度的发展。 我们老师也是从学生走过来,当年作为学生的自己肯定也在那时深有体会,希望老师怎样的对待自己,希望老师怎样去做,自己也是多么的希望老师明白自己想要怎样去做。俞老师正是从这一点一滴中来体验学生的感受。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摸索,找出了属于自己的以及学生们想要教学方式。教师要得到孩子的信任,就要以身作则,他强调身教重于言教,老
25、师是学生的模范,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如果打造一个信任的坚固关系,就会使教室的一切变得不一样。 脑海中,自己的一段段工作历程像放电影般闪过,我不停地思考比较,在相同的境遇面前,我曾是如何面对处理:我试着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却常常会因孩子们不时的错误而大发雷霆,把好不容易建立的平等关系亲手毁于一旦;我鼓励孩子广泛阅读,努力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却常常忘了及时与孩子们分享书中的喜怒哀乐,不能坚持每天陪伴他们交流读书心得;我相信一张试卷评判不了孩子最全面的学习状况,却一次又一次地用练习来苛求他们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即使看到有些孩子从未在试卷中得到成功的喜悦,我仍没有改变自己的衡量标准 读着,读着,
26、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地被猛烈撞击着,俞玉萍,一个富有激情的老师,他似乎天生就是为孩子们而生,他那特立独行的个性,截然不同的观念,别出心裁的创意,让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中国的教室里不断上演。我,又该以怎样的新姿态面对我那群朝夕相处一年多的孩子们呢。从俞老师的身上,我隐隐约约地看到了前进的方向。 读了这本书,我想知道其实奇迹是可以发生的,只要用心。可是如今有多少人去反思过,学生学不好是什么原因,有没有去寻求更好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学生。所以当读过这本书后,我想教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方针只是一个指导的方向,老师们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时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不应该按着方针一成不变,因为教育是一个不断前进和
27、摸索的过程。所以我想只要用心,中国教室的奇迹同样会再次发生。 我深信教育无捷径。教育的旅途上和学生相伴而行,如果时刻都能做到以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使纪律合乎逻辑,并牢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的榜样,我想我们的教育终究会有阳光灿烂的一天。期待着我的进步和孩子们让人惊奇的好表现。 第五篇:中国教室的奇迹读后感总有一些改变,能美丽自己 读中国教室的奇迹汇报 高力板中学语文组徐春红 “总有一些改变,能美丽自己”这是从俞玉萍老师“百合班”学期末庆典时黑板上摘选的一句话,我非常喜欢这句话。我觉得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也似乎在书写着我自己。 读完中国教室的奇迹,我惊叹不已,既佩服创造中国教室
28、奇迹的俞玉萍老师的责任心事业心,更佩服她敢于走出传统教育模式独立创新的精神,同时我也感叹主编赵国忠老师文笔的娴熟和优美。 俞玉萍老师不用全部的课时教语文课本上的内容,而是用一部分的课时去教全部的内容,她几乎不让孩子去做题,她用更多的时间让孩子读书,而她每年的中考成绩,在当地却遥遥领先,连续几届都是这样,要超出平均分二十分以上,她说她一定不为分数教语文,但是我觉得分数却是对她的额外奖赏。俞玉萍老师在用自己的心、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命做教育工作,她把教育教学的细节做得很诗意、很有情味,很有艺术氛围,她的“名片”使用,她的期末“颁奖词”,她照相机的剪影运用,都一一告诉我,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如此单一,生
29、活中的点滴形式都能成为教育的资源,这使我想到了罗丹的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对照俞玉萍老师的做法我想说:“生活不是缺少教育的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与教育相联系的眼睛。”无论是“名片”或是“颁奖词”,我都毫不陌生,可我却没想到事物间的联系,没有把它们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育中去。俞老师点醒了我,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伸延到生活中去,借助生活这样的大材料库去搭建沟通的桥梁;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把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好好分析,而不仅仅以分析为主,口头教育为辅,更重要的是能把形式运用好来引导学生,最终解决问题,使其得以进步。 俞玉萍老师为我们起到了
30、榜样的作用,我看完全书非常感动。我骄傲我也是一名语文老师,我非常羡慕百合班的孩子,他们能得到这么好的教育,是多么幸福的事;他们的家长又是多么幸运,他们的孩子在受教育的同时,也获得了完整的人格。我觉得俞玉萍老师不只是一位语文教师,更是学生可亲可敬的语文导师;她拥有的不只是语文学科,而是博大邈远的语文世界;她不只是在那里“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和孩子们一起沐浴经典的光辉,穿透文化的时空隧道,畅游“大语文”的浪漫星空。她的语文教育丰盈着孩子们的灵性,她的学生无须做题,而是每天快乐地穿行在经典的长廊,与大师对话。她仿佛是为教育而生,确实是为 教育而活,在自由奔放的教育天地里,她和她的孩子们一路享受着教育
31、生活的美好与幸福。纵观她整个教育活动是以“尊重孩子、关爱孩子、鼓励孩子、引领孩子”为主旨,以“名片、书签、班会、寄语、爱心、阅读、倾听、理解、守望、责任、观察、信任等等”为载体和形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细腻周全,温暖了学生心灵、开启了学生智慧、重塑了学生性格、鞭策了学生成长。 我印象最深的是百合班期末的隆重庆典。家长们参与并宣读颁奖词,“努力颁奖词、思考颁奖词、成长颁奖词等”每一份颁奖词都浓墨重彩地突出了每个孩子的进步和成长,以激发学生对自己未来的成长怀抱更大的信心;老师为每位学生制作精美书签,并附上老师热情洋溢的“新年预言”,给予温暖和鼓励。这种形式的期末庆典意在暗示学生:假期只是成长的另一
32、个起点,而不是努力的结束。临近期末我们都满足于工作的圆满和轻松;欣喜于假期的悠闲和快乐。而俞玉萍老师却有长足的眼光和铺垫的思维,这是多么有创意的举措,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精神。 领略过俞玉萍老师的职业风采后,感触真的是“总有一些改变,能美丽自己”。正是她的每一次改变,快乐着自己更幸福着学生,正所谓教室是师生放飞梦想的地方,是师生追寻快乐幸福的天堂。静下心来回首我们教师生涯的点滴成功和辛苦经历,虽没有俞玉萍老师的完美和精彩,但正像校长所说:我们工作做得不少也不差,只是缺少记载和宣传。是啊,我们不也经常为自己有意或无意的做法收获小回报小成功而感到惊喜和欢悦吗,那么就不要自惭形秽,反而应该骄傲自豪。今天
33、,在学习教育名家之后,我们在自己的理论和经验上再有所改变,不更好吗。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面对教育难题,俞玉萍老师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愤愤不平。她关注的不是人生的杂草,而是考虑在心田上种植鲜花,她关注的不是学生今天的分数,而是学生的灵魂,她用自己优秀的灵魂来引领孩子的生活成长,这样的老师我由衷的钦佩,同是教育工作者,我虽然已经人到中年,但身体尚好,精力还旺,余热尚未散尽,心若在,梦就在。教育无大事,处处皆学问,我们也可以用一些改变,来美丽自己。 感受粗浅,请同事们见谅。谢谢大家。 2021年12月28日 第 17 页 共 17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