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之路】2013届高考生物 二轮热点专题专练钻石卷 综合测试(九)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091384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状元之路】2013届高考生物 二轮热点专题专练钻石卷 综合测试(九)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状元之路】2013届高考生物 二轮热点专题专练钻石卷 综合测试(九)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状元之路】2013届高考生物 二轮热点专题专练钻石卷 综合测试(九)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状元之路】2013届高考生物 二轮热点专题专练钻石卷 综合测试(九)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新人教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综合测试(五)生命活动的调节(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下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部分的液体增多B在发生过敏反应时的通透性会增强C如果该图为胰岛的局部组织,摄食后,B端液体胰岛素含量明显高于A端D中的液体成分来源于和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成分和血糖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代表淋巴,代表淋巴管壁,代表毛细血管壁,代表血浆,代表组织液,代表细胞内液。淋巴中的液体成分只来源于组织液。答案D2(2012清苑调研)如图是反射弧示意图。其中

2、E表示感受器、A表示效应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处进行电刺激,则在A、E处均能测到膜电位变化B处进行电刺激,则该处膜内电位将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C处进行电刺激,则B处将会出现兴奋传导现象D处进行电刺激,能引起C处释放递质、传递兴奋解析图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EDCBA。处进行电刺激,因突触部位兴奋单向传递,则C处不可能释放递质、传递兴奋,在E处也不能测到膜电位变化;处进行电刺激,则该处膜内电位应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答案C3(2012长沙模拟)如图表示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没有和的参与B当血糖含量降低时,图中参与调节的内分泌腺不止一种C若血液中甲状腺

3、激素的量明显增加,则和的量可能会减少D感受器下丘脑内分泌腺可构成一个反射弧解析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的一些细胞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再通过垂体分泌的激素而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则代谢增强,产热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就是通过感受器下丘脑内分泌腺构成的反射弧完成的;当血糖含量降低时,参与调节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故相应的内分泌腺不止一种;因负反馈调节作用,若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量明显增加,则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答案A4(2012山东)如图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方式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传递迅速B方式

4、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三种传递方式D方式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解析本题以图示的方式考查了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方式。图示中的三种信息传递方式分别对应于教材上的实例如下:对应于教材上的实例是甲状腺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后经血液循环运输到靶细胞处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对应于教材上的实例是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这一靶器官的过程;对应于教材上的实例是神经元产生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靶细胞)而完成兴奋传递的过程。显然,在体温调节中三种方式都存在。方式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信息传递缓慢,且存在反馈调节,方式不需要通

5、过血液循环运输,速度相对较快。但方式也是需要通过体液的,因为上个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是经过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组织液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的。答案B5(2012东北三校联考)成年健康小白鼠下丘脑的部分结构被破坏后,其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解析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小白鼠下丘脑的部分结构被破坏后,体温不能维持恒定,环境温度低,其体温也低,则其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类似于青蛙等变温动物,即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耗氧量减少;D项错误的原因是耗氧量的多少并非单纯与酶的活性有关。答案B6(2011广东理基)现象: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

6、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选项比较项目现象现象A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B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可以不要一定需要C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少D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多少解析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的反射弧都是完整的,否则不能完成缩手反应;现象是非条件反射,中枢在脊髓,现象是条件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两个现象中现象参与条件反射的神经元数量更多些,而参与二者缩手反应的相关肌细胞数量相当。答案B7(2012四川测试)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

7、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解析本题考查了免疫的相关知识。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可以进行,因为抗原不一定要通过吞噬细胞处理,可以直接传递给T、B淋巴细胞完成特异性免疫的过程;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但体液免疫中抗原是可以直接传递给B细胞完成体液免疫的;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等没有特异性。答案B8(2012中山四校联考)如图为过敏反应的

8、原理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为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表现为发作迅速,反应强烈B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同C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图中靶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解析A错误: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并不能引起过敏反应,而是产生抗体结合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形成致敏靶细胞;B错误:图中再次进入的过敏原与首次进入的应是相同的,否则不能引起组织胺的释放;C错误: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其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答案D9(2012长春实验中学月考

9、)科学家初步研制出H5N1型禽流感疫苗,应用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检测其效果,将未感染H5N1型病毒的一群健康小鸡分为甲、乙两组,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甲组小鸡存活是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B甲组小鸡第二次注射病毒后产生的抗体比第一次产生的多,反应更快C乙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D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禽流感病毒,也能作用于细胞内的禽流感病毒解析病毒在体内引起的特异性免疫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先是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随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细胞免疫清除侵入宿主细胞的病毒;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是更快、更强;抗体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禽

10、流感病毒。答案D10(2012甘肃联合模拟)如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C处,A、D点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的内容物释放到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D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解析由图甲知,刺激C处均可引起A、D处膜电位变化,但由于CD间有一突触,故A处的膜电位先变化,而D处的后变化,A错误;乙图中F为轴突末端膨大部分,形成突触前膜,为突触后膜,为突触间隙,为突触小泡,内含化学递质。由于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通过突触间隙向突触后膜传递,所以B、D错误

11、;中的化学递质通过外排作用释放到中,故C正确。答案C11(2012绵阳检测)某同学查阅生物学资料得知:“植株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植株进行实验,实验中所做步骤的正确顺序是()选取3株同种、大小和生长状况一致的植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丙株保留幼叶;再将甲株的叶柄横断面均匀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乙株叶柄横断面不做处理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匀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观察三株叶柄脱落情况A BC D解析首先要选材,其次要去掉顶芽,避免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对结果造成干扰,因此

12、有的选项排除。在B项和D项中,的处理缺少对照,故排除D。答案B12(2012北京西城模拟)某植物正常受粉形成幼果后,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幼果,可能出现的是()A种子明显增多 B形成无子果实C部分果实脱落 D果实生长不受影响解析因题目交代该植物正常受粉形成幼果,则不能形成无子果实,B错误;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能防止落花落果,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则可能会导致落花落果,形成幼果后使用则会引起部分果实脱落。答案C13(2012佛山质检)下列过程中,哪些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血红

13、蛋白和氧气分子的结合ABCD解析神经递质和激素是在细胞内合成的,合成后才可分泌到内环境中;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故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为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发生在细胞内;过程发生在血浆中,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过程发生在红细胞的内部,而不是在内环境中。答案C14(2012苏州期末)下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玉米胚芽鞘的伸长生长的影响,按以下图示方法处理中,去除尖端的玉米胚芽鞘会向右弯曲的是(多选)()解析从曲线图可以发现,108 ppm时接近最适浓度,此时的促进作用大于104 ppm和1010 ppm时,所以A和B向右弯曲。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可以得知C向左弯曲

14、,D弯曲不明显。答案AB15(2012江苏)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C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促果但不能疏花疏果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解析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通过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过程或调节细胞的代谢过程实现的;顶芽的生长不需侧芽产生的生长素,相反,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还会积累在侧芽部位造成顶端优势;生长素类似物也有两重性,不仅可以保花促果,也可以疏花疏果;密封贮藏时,细胞有氧呼吸受到抑制,能量供应的减少会使激素合成减少。答案A二、简答题(共40分)16(10分)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

15、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如图,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图。请回答:(1)从图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1,从图中可查到与1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

16、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2。请预测2与1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_。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的两侧,可有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作用相同。(2)待测浓度若是低浓度A,则稀释至原浓度的80%后,其促进作用会减弱;待测浓度若是高浓度B,则稀释至原浓度的80%后,其促进作用会增强。答案(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产生最大值,高于最适浓度时有可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的(2)若2小于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A;若2大于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B17.(

17、2012山东)(16分)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图。(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_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_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_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_(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_。(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_引起组织间隙液积聚。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

18、侵害,此过程属于_免疫。解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是局部电流。当兴奋传导到突触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进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即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变化。(2)在神经纤维上,当兴奋传到某一点,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图中N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不会传到b所在的神经元上,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而不会由突触后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前膜。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是单向的。(3)皮肤被火焰烧伤引起局部红肿,是因为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到组织液中,使组织液局部渗透压增大,造成组织液中液体积聚。而体液中的吞噬细胞、

19、杀菌物质对病菌的抵御作用是人体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答案(1)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神经冲动)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2)内正外负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3)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非特异性18(14分)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频繁爆发了禽流感疫情。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已经设立了专门的防治基金。科技部宣布我国已研制成功人用禽流感疫苗。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转基因微生物细胞内合成禽流感疫苗要经过_两个阶段。(2)当人感染禽流感病毒时,较好的治疗方法是直接注射康复患者的血清,因为血清中含有抵抗该病毒的抗体。请问产生抗体的细胞可以由_分化而来。(3)为防患于未然,应对养殖场的健康家禽采取

20、_的方法,原因是_。(4)禽流感病毒存在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两种类型,某同学想探究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是否可以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的疫苗,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实验目的:探究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是否可以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的疫苗。实验原理:(略)实验材料和用具:健康家禽若干只、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特殊培养液、注射器等。(提示:可用特殊培养液配制一定浓度的禽流感病毒,但浓度和剂量不作要求)实验过程:第一步:取健康家禽若干只,均等地分为两组,编号为甲组和乙组。第二步:_。第三步:_。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

21、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遗传学、免疫学和实验设计的知识。(1)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2)康复后的患者血清中含有相应的抗体,抗体由浆细胞产生,而浆细胞可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3)预防接种,可使体内产生一定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若有相应的抗原入侵,能更快更强地发挥免疫效应将其清除,避免发病。(4)实验设计时要考虑对照实验,并注意病毒营寄生生活,不能单独在培养基上培养。本题为探究性实验,预期的结果和结论要考虑全面。答案(1)转录和翻译(漏答或答错均不得分)(2)B细胞和记忆(B)细胞(漏答或答错均不得分)(3)注射抗原(疫苗)这样可刺激家禽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4)第二步:在甲组体内注射用特殊培养液培养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在乙组体内注射等量的特殊培养液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再分别给甲、乙两组注射等量的用特殊培养液培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观察两组健康家禽的生活状况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甲组家禽存活,而乙组家禽死亡,说明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可以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的疫苗若甲、乙两组家禽都死亡,说明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不能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的疫苗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