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师大附中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实验班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师大附中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实验班含解析.doc(4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下面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转动粗准焦螺旋 调节光圈 转动细准焦螺旋 转动转换器 移动标本ABCD2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某池塘中的一条鲫鱼 某池塘中的全部鱼类某池塘中的全部鲫鱼 鲫鱼的表皮细胞表皮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 整个池塘某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鲫鱼的心脏鲫鱼的血液 鲫鱼的循环系统ABCD3如图所示为油料作物的种子在成熟过程中,4种有机物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1和2代表的是糖,4代表的是脂肪B图中4
2、代表淀粉,可用碘液来检查C随着种子的成熟,含氮化合物主要是磷脂、核酸等D向该类型种子的提取液中滴加苏丹,溶液将呈红色4如图是某动物组织的一个细胞,其细胞质内含有的糖类和核酸主要是A糖原和RNAB糖原和DNAC淀粉和RNAD淀粉和DNA5用高浓度的尿素作为溶剂处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蛋白质,可使其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自发地恢复原来的空间结构,且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这说明A尿素与肽酶的作用结果相似B氨基酸数量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蛋白质在尿素中的溶解度低D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该反应是否完成6在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结构模型不能解释下列哪种现象
3、A变形虫的变形运动B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C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D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间7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碘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Ax可能是蛋白质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C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Dy只存在于细胞核中8如图表示生物体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方面B如果要构成三磷酸腺苷,只要在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C在生物体中共有
4、8种D人体内的有5种,有2种9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有关该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泡内Na+的大量贮存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B液泡内Na+参与调节渗透压,大量贮存使细胞液渗透压增大C该现象说明,植物通过维持正常pH来保证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D该现象说明,盐生植物的生理功能是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10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是相关实验结果的记录,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温度超过15,细胞膜流动性开始增强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C温度对膜蛋白的运
5、动有影响D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11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经人为加工制成,它可以选择性地“绑定“癌细胞,使癌症手术更加容易、有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可能被癌细胞的某些特异性蛋白识别B蝎子毒液中的这种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分泌需要线粒体C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由蝎子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D氯代毒素能选择性地“绑定”癌细胞,方便制定医疗方案12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COO
6、HB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a是主动运输过程C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D图中结构是将氨基酸组装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13如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选项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管腔中Na+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A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B主动运输主动运输主动运输C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AABBCCDD14为探究茉莉酸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到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结果NaCl茉莉 酸+部分细胞质壁分离+细胞正
7、常,无质壁分离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C实验所用成熟胡杨细胞细胞液浓度均大于NaCl浓度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可能有抑制作用15将植物细胞在3H标记的尿苷存在下培养数小时,然后收集细胞,经适当处理后获得各种细胞器放射性将主要存在于A叶绿体和高尔基体B细胞核和液泡C细胞核和内质网D线粒体和叶绿体16某同学欲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滤纸片上需附有过氧化氢酶B酶促反应时间可用t3t
8、2来表示C可通过设置不同pH的过氧化氢溶液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D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多个滤纸片17如图为某同学所作的酶催化作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A一定是蛋白质,因为A是酶B若图中的B表示氨基酸,A表示酶,则该生理过程表示脱水缩合C该模型是物理模型,能很好地解释酶的专一性D人成熟的红细胞内不能合成酶,也无上述模型表示的生理过程18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有机化合物组成元素甲C、H、O乙C、H、O、N、P丙C、H、O、N,很多种类还含有P、S丁C、H、O,很多种类还含有N和P请根据上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核中不含甲类化合物B细胞膜中不含乙类化
9、合物C细胞质基质中不含丙类化合物D线粒体中不含丁类化合物19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ATP、RNA和DNA中均含有核糖B所有糖类都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C在细胞膜上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D葡萄糖是构成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单位20研究发现,砷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不合理的解释是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代谢细胞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
10、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21下列现象会使ADP含量升高的是A钾离子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B苯进入生物体细胞C葡萄糖进入人的红细胞D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22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罕见细菌,这种细菌内有许多集光绿色体,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正是这些叶绿素使得细菌能够在菌苔上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维持生存这种细菌是人们迄今发现的第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喜氧微生物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该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D该菌是光能自养型生物,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23下列集合图形中能
11、够比较直观体现概念之间正确关系的是AB无C仅D和24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进行探究: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能继续分裂;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B实验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C实验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中的形成对照D实验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25科学家提供35S标记的氨基酸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量细胞合成并分泌乳腺蛋白过程中各
12、种膜结构的面积变化,结果如图下列选项表示a、b、c所代表的膜结构名称以及放射性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Ba内质网b高尔基体c细胞膜Ca高尔基体c内质网b细胞膜Da内质网c高尔基体b细胞膜26切开的苹果不马上食用,果肉很快变成棕褐色,这是因为细胞被破坏后,其中的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接触,使其被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完整的苹果中不会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A酚氧化酶只能在细胞外催化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B小分子的酚类物质可自由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生物膜C细胞有生物膜系统存在,使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不接触D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结构协调统一完成生理活动27如图所示为在显微镜
13、下观察到的某细胞内的某些结构模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a、b、e、fB以上七种结构均参与了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构成C在a内能进行有机物的合成,在b内能进行有机物的分解D这些结构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内的结构28图表示某物质进出细胞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此细胞刚开始是细胞内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C此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此物质进出细胞时不需要消耗能量29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ANa+BCO2C胰岛素DK+30如
14、图表示将去除细胞壁的成熟叶肉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所发生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状态到乙状态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将乙状态的细胞置于清水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甲状态到乙状态,细胞的颜色逐渐加深D甲状态到乙状态仅反应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1为研究成熟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设计简易渗透吸水装置如下图甲所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一成熟植物细胞放在某外界溶液中发生的一种状态如图丙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由图甲中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开始时b液体的浓度大于a液体的浓度B由图乙可知图甲中漏斗里溶液的吸水速率会一直下降C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
15、构的是D把图丙所示状态的细胞放在蒸馏水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32以紫色洋葱鳞片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正确的是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镕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B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易复原C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33图一中曲线1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时间与生成物量的关系;图二中曲线2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16、图一曲线1中,a点后,限制生成物量不再增加的因素是酶的数量不足B图二曲线,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6表示C分别在图二中取b、c点的速率值,对应图一中的曲线3和4D减小pH,重复该实验,图二曲线2应变成曲线6,增大pH,应变成曲线534下图甲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乙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下,淀粉酶分解淀粉产生的生成物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可以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B乙图中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后,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变化情况,若该反应过程中pH下降,则b点下移,a点左移C乙图中若该反应过程中温度适当降低,则
17、b点不移动,a点右移D甲图可以说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乙图中a点后曲线变成水平,表明底物已被消耗尽3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凡是活细胞,一般都能产生酶酶都是蛋白质有的酶不是蛋白质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在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中起调控作用酶只是起催化作用ABCD36如图曲线、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
18、改变D若曲线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37下列关于细胞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其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B没有核膜的细胞在积累无机盐离子时,消耗的能量不是由线粒体提供的CATP和ADP都是高能磷酸化合物,都能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形成D细胞膜和染色体的组成元素都有C、H、0、N、P,但染色体不属于生物膜系统38如图所示为从血红细胞中提取核糖体的大致过程,下列对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步骤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中检测核糖体B步骤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C步骤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或细胞结构D该过程运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
19、位素示踪、离心法、层析法39将萤火虫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切下,干燥后研成粉末然后完成如下实验:第一步:向试管A中加入粉末和蒸馏水,A中出现淡黄色荧光,2min后荧光消失第二步:向试管A中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第三步:向试管A中滴加ATP溶液,荧光恢复分析上述实验现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2 min后荧光消失”,说明细胞内含有大量的ATPB“A中出现淡黄色荧光”,说明ATP水解时2个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C“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说明葡萄糖中的能量不能被细胞利用D实验结果能说明该反应的直接能量物质是ATP而不是葡萄糖40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NWOZS,将它彻底
20、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氨基酸个数依次为多少个AW2,WZ+1BZ1,WZ+1CZ,WZ1DZ1,WZ1二、综合题41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他们鉴别出来用一种试剂将上述四种溶液区分为2组,这种试剂是,其中发生显色反映的一组是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是溶液用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显色组的两种溶液各取少许,置于不同的试管中,分别滴加5滴溶液,充分振摇,静置半小时向静置后的反应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即为溶液42分析下面的实验,回答
21、问题:调节电子显微镜观察A、B、C三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观察到结构ad具有下列特征:结构a、b、c都是由两层膜构成,其中a的膜具有小孔,而b、c没有小孔,c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d结构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现将试样A、B、C有无结构ad的情况整理列表如下:试样结构abcdeAB+C+试样A、B、C分别是小麦叶片、颤藻和美西螈中的一种细胞,结构ad分别是线粒体、细胞核、叶绿体、中心体中的一种试样A、B、C代表的生物依次是、结构ad依次是、将试样B在低温下进行离心,分离出结构a、b、c的形状完全保持不变a、b、c中,能吸收光能的结构是;DNA分布于中43如图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
22、图回答问题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说法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膜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的盐分是经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转运Ca2+的的活性在中,代表主动运输的是维生素D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应是图中编号代表的运输方式44石油降解酶去醛基后变为石化酶,这两种酶都能催化污泥中石油的分解验证石化酶化学本质所用的试剂名称是
23、,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下图为不同条件下,石油降解酶对某湖泊污泥中石油分解能力的测定结果本实验的自变量为,若要比较石油分解酶及石化酶催化能力的大小可观测的指标是湖泊中能合成石油分解酶的细菌可消除轻微石油污染,细菌内合成和分泌分解酶的细胞器有通过预实验得知两种酶的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为进一步探究两种酶的最适温度及催化能力,某同学以2为温度梯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记录表格探究石油降解酶及石化酶的最适温度和催化能力实验记录表温度2天后石油含量酶石油降解酶指出表中的三处错误45前苏联科学家设计了简单有效地测定植物组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的方法,步骤如下:a1a6、b1b6试管中从左往右由低到高注入等量0.01
24、25M,0.025M,0.05M,0.1M、0.2M,0.4M的蔗糖溶液,植物叶片打洞,取得小圆片若干,a1a6每一试管加入等量小圆片,放置30分钟,期间摇动数次,并于每一试管中加入一粒极小的亚甲基蓝结晶轻轻摇动用弯头毛细滴管依次从每组的a试管中吸一滴蓝色溶液,滴管伸入对应的b试管的中部轻轻放出一滴溶液,观察蓝色小液滴移动方向并记录说明:如果a管溶液浓度上升,蓝色小滴将在b管的无色溶液中下沉;如果溶液浓度下降,蓝色小滴将上浮;如果溶液浓度不变,蓝色小滴将均匀扩散请分析以下问题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实验原理是本实验的观察指标是试验中,实验组是,对照组是管如果在进行步骤操作时,发现蓝色小滴上浮,可能在
25、第步操作时,植物细胞在溶液中已经发生了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别a1、b1a2、b2a3、b3a4、b4a5、b5a6、b6蔗糖溶液浓度0.0125M0.025M0.05M0.1M0.2M0.4M蓝色液滴运动方向下沉不动微微上浮微上浮上浮明显上浮则实验的结论是:若用溶液浓度最低的一组进行第步操作,发现蓝色小滴上浮,实验应如何改进?实验操作应在尽短时间内进行,以减少误差因延长时间而造成的误差主要来自2015-2016学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面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转动粗准焦螺旋 调节光
26、圈 转动细准焦螺旋 转动转换器 移动标本ABCD【考点】细胞观察实验【分析】由低倍镜改为高倍镜观察有如下步骤:a移动玻片标本,将要观察的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b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c调节光圈使视野明亮,d转动细准焦螺旋使视野清晰【解答】解: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图甲转为图乙,正确的操作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将要观察的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光圈使视野明亮 转动细准焦螺旋使视野清晰,即;注意一定不要调节粗准焦螺旋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高倍镜的使用,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明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某
27、池塘中的一条鲫鱼 某池塘中的全部鱼类某池塘中的全部鲫鱼 鲫鱼的表皮细胞表皮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 整个池塘某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鲫鱼的心脏鲫鱼的血液 鲫鱼的循环系统ABCD【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解答】解:某池塘中的一条鲫鱼属于个体层次,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某池塘中的全部鱼类属
28、于多个种群;某池塘中的全部鲫鱼属于种群层次; 鲫鱼的表皮细胞属于细胞层次;表皮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整个池塘属于生态系统层次;某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层次; 鲫鱼的心脏属于器官层次;鲫鱼的血液属于组织层次; 鲫鱼的循环系统属于系统层次故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3如图所示为油料作物的种子在成熟过程中,4种有机物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1和2代表的是糖,4代表的是脂肪B
29、图中4代表淀粉,可用碘液来检查C随着种子的成熟,含氮化合物主要是磷脂、核酸等D向该类型种子的提取液中滴加苏丹,溶液将呈红色【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检测脂肪的实验【分析】油料作物的种子储存能量的物质是脂肪,油菜种子在成熟的过程中,光合作用的产物糖类物质不断的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根据图可知:曲线1为种子中可溶性糖类占种子的干重的百分比随天数的增加而减少,其原因是转化成脂肪;曲线2为淀粉的含量占种子干重的百分比随天数的增加而减少;曲线3为含氮物质随天数的增加含量基本不变;曲线4表示粗脂肪的含量随天数的增加而增加【解答】解:A、由图可知,图中1代表可溶性糖,2代表的是淀粉,4代表的是脂肪,A正
30、确;B、图中4代表脂肪,可用苏丹来检查,B错误;C、随着种子的成熟,含氮化合物主要是蛋白质等,C错误;D、向该类型种子的提取液中滴加苏丹,溶液将呈黄色,D错误故选:A【点评】植物种子的储能物质大致分为2类,一类是以脂肪作为储能物质,例如油菜、花生、蓖麻等,这类种子将光合作用的产物糖类转变成脂肪储存起来;另一类以淀粉作为储能物质,例如小麦、玉米等,这些复习时要注意总结4如图是某动物组织的一个细胞,其细胞质内含有的糖类和核酸主要是A糖原和RNAB糖原和DNAC淀粉和RNAD淀粉和DNA【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分析】本题抓住两个关键词“动物细胞”、“细胞质”就很容
31、易解决此题【解答】解: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有半乳糖、乳糖、糖原,不会含有淀粉,淀粉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动物细胞细胞质中的核酸有DNA和RNA,但主要是RN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糖类和核酸分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5用高浓度的尿素作为溶剂处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蛋白质,可使其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自发地恢复原来的空间结构,且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这说明A尿素与肽酶的作用结果相似B氨基酸数量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蛋白质在尿素中的溶解度低D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该反应是否完成【考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检测蛋白质的
32、实验【分析】由题意可知,尿素可以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除去尿素后,蛋白质能恢复空间结构,且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这说明氨基酸的数目可以影响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而影响复性效果【解答】解:A、尿素只是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会使蛋白质的肽键水解,与肽酶的作用不同,A错误;B、由题意可知,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这说明氨基酸的数目可以影响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而影响复性效果,B正确;C、由题意可知,蛋白质在尿素中的空间结构改变,溶解性较高,C错误;D、双缩脲试剂只能检测肽键结构,不能检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和实质,蛋白质
33、多样性的原因,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的原理,准确分析题干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蛋白质多样性、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及蛋白质检测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6在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结构模型不能解释下列哪种现象A变形虫的变形运动B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C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D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间【考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分析】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4、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解答】解:A、变形虫的变形运
35、动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故A正确;B、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维持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故B错误;C、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故C错误;D、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故D错误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你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等考点的理解,使学生了解过程科学家探索过程和方法7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
36、N,有的还含有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碘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Ax可能是蛋白质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C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Dy只存在于细胞核中【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细胞膜的成分【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胃液中含有蛋白酶,则X表示蛋白质;“y含有化学元素N和P”,而细胞膜上没有Y,说明不是磷脂,属于核酸【解答】解:A、在细胞中含有C、H、O、N、S的一般都是蛋白质,又知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更说明X是蛋白质,能被胃里的蛋白质酶水解,故A正确;B、Y含C、H、O、N、P,一般有两种可能,磷脂或核
37、酸,因为细胞膜上有磷脂,所以Y是核酸,其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故B正确;C、蛋白质可以作为细胞膜上的载体,参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故C正确;D、核酸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分布,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细胞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组成细胞化合物的掌握情况,属于中档题8如图表示生物体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方面B如果要构成三磷酸腺苷,只要在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C在生物体中共有8种D人体内的有5种,有2种【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分析】图中结构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为磷酸,为五碳糖,为碱基,细胞生物既含DNA,又
38、含RNA,故有2种五碳糖,5种碱基,8种核苷酸;病毒中只含有DNA或RNA,故有1种五碳糖,4种碱基,4种核苷酸【解答】解: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除不同外,还有不完全相同,A错误;B、如果要构成三磷酸腺苷,除了在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还必须要求为腺嘌呤,B错误;C、在细胞生物中为5种,在病毒中为4种,C错误;D、人体内的有5种,有2种,核苷酸有8种,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核苷酸的基本组成和种类,正确区分细胞生物和病毒所含有的遗传物质及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有关该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泡
39、内Na+的大量贮存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B液泡内Na+参与调节渗透压,大量贮存使细胞液渗透压增大C该现象说明,植物通过维持正常pH来保证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D该现象说明,盐生植物的生理功能是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功能,有些无机盐还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解答】解:A、无机盐不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错误;B、由题意知,Na+维持细胞内渗透压而促进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B正确;C、题干中没有设计植物细胞内PH维持相对恒定的知识,C错误;D
40、、由题意知,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细胞内Na+浓度高,以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这说明盐生植物的生理功能是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D正确故选:A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功能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10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是相关实验结果的记录,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温度超过15,细胞膜流动性开始增强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C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D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
41、点【分析】根据曲线可以得出:在0到15度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形成嵌合体几乎不变;在15到35度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形成的嵌合体越来越多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解答】解:A、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温度增加到15以上,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强,形成嵌合体的百分比增加,A正确;B、该实验证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B正确;C、根据曲线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形成嵌合体的百分比,说明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C正确;D、嵌合体形成的多少与温度有关,图中数据无法说明与融合时间的关系,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考查学生识图能力,有效分析,准确得出结论的能力11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经人为加工制成,它可以选择性地“绑定“癌细胞,使癌症手术更加容易、有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可能被癌细胞的某些特异性蛋白识别B蝎子毒液中的这种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分泌需要线粒体C蝎毒“染色剂”氯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