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生物 解题高效训练 第3单元 第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考生物 解题高效训练 第3单元 第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堂考点集训考点一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1下列研究的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A梧桐山的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B深圳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C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D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解析:选A梧桐山的鸢是由单一的物种鸢组成的,不能构成群落,而是一个种群。2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和地被层B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C豌豆地里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混合种植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解析:选A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这说明群落水平分布现象,豌豆中的高、矮茎及鹿群中鹿的高、矮是指一个种群中个体的性状
2、不同而已,不能说明群落中不同种群的分层现象。3(2013三亚一模)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要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数据收集统计表B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解析:选B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而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常采用取样器取样调查法。考点二群落的演替4(2013大连双基测试)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群落中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替代的过程叫做演替B在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C在干旱的荒漠地
3、区,群落演替很难形成森林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解析:选A群落演替指的是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所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其他均为次生演替;群落能否演替至森林阶段,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气候等条件,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很难形成森林;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5下表为某退耕林地在恢复阶段的研究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群落类型树种数量平均胸径(cm)平均高度(m):撂荒7年的次生林228.76.3:25年的次生林8110.48.4:50年的次生林9611.89.2:150年以上
4、的近天然林12813.710.5A退耕林地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调查退耕林地乔木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C随着演替的进行,树种数量增长的速度加快D退耕林地中植物种类增加,植物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解析:选C退耕林地中保留有植物以及生物生存的环境资源,其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对比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演替的进行树种数量增长的速度减慢。考点三生物的种间关系6白蚁的消化道中生活着多鞭毛虫,能分泌一种酶来消化白蚁的食物,若杀死这种原生动物,白蚁就会饿死。而多鞭毛虫离开白蚁的消化道也不能生存,白蚁和多鞭毛虫的关系是()A种内互助B寄生C共生 D捕食解析:选C白蚁和多鞭毛虫之间是典型的“同
5、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7下图为一定时间内森林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几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1)请分析图中甲、乙、丙的关系,在图中合适的位置画出植物的数量变化曲线。(2)若甲、乙、丙三种生物均为动物,根据曲线写出相应的食物链:_。(3)若该生态系统中后一营养级的生物可以捕食前面的所有生物,食物链中仅最高营养级生物可为人类提供动物食品,则采取何种措施可使人们获得最多的动物食品?_。(4)丙在图中_点时增长速率最快,在A、B、C、D四点中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_点。解析:由于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植物(生产者)的数量最多,根据捕食关系中被捕食者先增加和先减少的特点,可以确定丙捕食乙,甲捕食丙,
6、从而可以写出食物链为植物乙丙甲;缩短食物链可以增加最高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曲线斜率最大时的增长速率最大;在种群数量最大时,种内斗争最激烈,即A点时种内斗争最激烈。答案:(1)如图所示(2)植物乙丙甲(3)除去或减少乙、丙生物的数量(4)DA课下综合检测一、选择题1(2013合肥教学质检)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形成树林,该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D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解析:选B任何一个
7、群落都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2(2013孝感统考)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B河流因为堵塞而成为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C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解析:选A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来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因此A项所述属于初生演替,B、C、D项所述都属于次生演替。3巨尾桉具有速生、高产的特点。某地区
8、将天然林全部砍伐烧毁,大量单一种植巨尾桉,对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B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后物种丰富度增加C在巨尾桉林中混种其他林木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环境D巨尾桉林比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解析:选C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后物种丰富度减少;在巨尾桉林中混种其他林木增加了物种丰富度,增强了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的环境;巨尾桉林比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低。4(2013临沂一模)太平洋深处的一座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由于植被茂盛、物种独特,登岛研究的人员逐渐增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
9、岛屿物种发展到现阶段是初生演替的结果B研究人员的到来可能会影响该岛屿的群落演替C调查岛上一种陆生动物的种群密度需要考虑迁入和迁出的影响D群落演替过程中岛屿上物种多样性增加解析:选C由于该岛屿位于太平洋深处,与其他环境存在地理隔离,所以调查岛上一种陆生动物的种群密度不需要考虑迁入和迁出的影响。5从光祼的岩地上演替出森林的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其原因是()草本植物阶段,土壤中有机物较丰富,通气性好灌木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灌木更高大,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灌木阶段,群落内竞争激烈A BC D解析:选A题中、均是灌木能大量快速形成优势种的主要原因。而是灌木群落形成后
10、的特点。6下图表示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硬木林阶段找不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B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构未变D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恢复力稳定性增强解析:选B在硬木林阶段仍可能找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提供给动物的食物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动物的种类随之改变。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将发生变化。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降低。7.(2013东城区检测)如图表示某地域中
11、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解析:选D由坐标图可知,甲种群生活在相对低湿度、低温环境中,乙种群生活在相对高湿度、高温环境中,因此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8已知物种A与物种B具有捕食关系,纵坐标表示生物量,横坐标表示时间,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所示的变化是由于A的增加而导致B的减少B图所示的变化是由于A的增加而导致B的增加C图所示的变化是由于A的
12、减少而导致B的增加D图所示的变化是由于B的减少而导致A的减少解析:选B在各图中,A的生物量都大于B,可确定A、B间的捕食关系为AB,故可肯定A的增加会导致B的增加。9某弃耕农田中植物种类在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下列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年数物种数量植物类别14152540草本2827263034灌木0341219乔木0001423总计2830305676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解析:选B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年份的增加,植物的总数逐渐增加,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13、;乔木的数量增加,说明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了;该表反映出了该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10(2012福建高考)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解析:选C选项A,物种数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由图分析可知,纯茶园物种数最少,抵抗力稳定性最差,因此易产生暴发性虫害;选项B,杉茶间作园物种数在10月份时最大,即此时物种丰富度最大,但无法推知
14、各物种的种群密度情况;选项C,梨茶间作园在6月份时物种丰富度最大,此时营养结构最为复杂;选项D,人类生产活动可以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11.潮间带满潮池中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吃很多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浒苔)。如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各种藻类间存在竞争关系B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数越多C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D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解析:选B由题意可以得出,藻类种类很多,各种藻类间存在竞争关系;随着滨螺密度的增大,藻类种数先增多后减少,若没有滨螺,藻类之间存在激烈竞争,有可能导致某种藻类死亡,那么藻类多样性会降低;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
15、样性程度最高。12(2013海淀一模)下图示某海岛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B珊瑚礁体积增加为鱼类生存提供了更复杂的空间C演替过程中鱼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定D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增加导致珊瑚礁体积下降解析:选D珊瑚礁群落演替是在已有海洋生物的基础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珊瑚礁体积的增加有利于鱼类生存;图示显示鱼的种数逐渐稳定;珊瑚礁体积与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呈同步增加或减少趋势,不能说明鱼的种数增加导致珊瑚体积下降。二、非选择题13某湖泊的水域主要分为河蟹网围养殖区及航道区,养殖的河蟹主要以
16、沉水植物为食。研究人员对养殖区及航道区水生植物群落和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水生植物种类湖泊采样区域漂浮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紫背浮萍水鳖菱荇菜金鱼藻穗花狐尾藻苦草马来眼子菜轮叶黑藻伊乐藻采样点养殖区1养殖区2航道区1航道区2(1)调查湖泊中植物种类和数量时,在每个采样点要做到_,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调查结果体现了该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的_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_等环境资源。(2)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是_。除植物本身的生活习性外,造成航道区与养殖区优势种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养殖河蟹的饲料及河蟹的排泄物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但这并没有引起此湖泊中藻类暴发,原因是水生
17、植物能_,使水质净化。(3)在夏季,航道区的苦草迅速繁殖达到最大量时可占湖泊中总生物量的60%以上,它所制造的有机物可用于_、_、_等方面。除人为捕捞外,此湖泊大型肉食性鱼类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高营养级生物获得能量少。解析:(1)调查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多次随机取样;通过分析表格可知调查的水生植物有漂浮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三大类,体现的是水生植物的垂直分布状况,各类水生植物的垂直分布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2)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可根据表格中“”的多少作出判断,苦草是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在养殖区,由于河蟹的捕食,苦草数量相对较少。养殖区的水生植物吸收和利用了河蟹排泄物中的氮和磷等
18、无机盐,不会出现富营养化的状况。(3)苦草属于生产者,其固定太阳能制造的有机物主要去向是自身细胞呼吸消耗、被初级消费者捕食利用,被分解者利用等;随着营养级的提高,流动的能量会逐渐减少,处在高营养级的大型肉食性鱼类就会较少。答案:(1)随机取样(多次取样)垂直光能(2)苦草河蟹的取食吸收和利用水中N、P等无机盐(3)细胞呼吸消耗被初级消费者取食被分解者利用能量流动逐级递减14(2013淮安调研)某山区25年前发生过森林火灾,焚毁所有林木。现有一位生态学者对该山区植被进行调查,得到部分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树龄(年) 株数树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19、22赤杨0258122025191494栎树21151075420000松树00057111310532杜鹃22313341321(1)火灾后该地区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2)若以大树(树龄5年)的数量作为森林中树种优势度的指标,则目前该山区优势度指标最高的树种是_。若此山区不受人为干扰,若干年后,上述四种植物中,优势度指标最高的是_。(3)请绘制该群落中松树种群不同树龄的株数分布柱状图。(4)火灾后该地区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基因型引入前,原地引入后5年,本地引入后8年,本地AA51%57%61%aa11%17%21%通过对该物种在引入前后种群基因频率的比较,
20、请说明该物种在引入前后有没有发生进化?_。判断的依据是_。解析:火灾后,该地区存留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故火灾后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2)据表信息,树龄5年,赤杨的个体数最多,因此优势度指标最高;树龄12年,栎树的个体数最多,从年龄组成来看属于增长型,若此山区不受人为干扰,若干年后,栎树的优势度指标最高。(3)略。(4)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引入前,A%AA%1/2Aa%51%19%70%,a%30%;引入后5年,A%AA%1/2Aa%57%13%70%,a%30%;引入后8年,A%AA%1/2Aa%61%9%70%,a%30%。这几年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据此判断该物
21、种未发生进化。答案:(1)次生演替(2)赤杨栎树(3)作图要求:柱状图要规范。(4)没有进化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教师备选题库1(2012广东高考)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解析:选C土壤中的动物因食物来源和栖息条件不同,在土壤中也存在分层现象;土壤动物的种间关系主要是竞争、捕食;土壤盐碱度不同,导致植物在水平分布上有差异,土壤中的动物群落结构也会因此存在差异;表层土中含有的动物种类较少,不能准确反映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2(2011全
22、国卷)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解析:选A草坪和树林属于不同的群落,其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3(2011海南高考)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
23、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解析:选A南极冰藻由硅藻等多种藻类植物组成,故A错误;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磷虾数量减少,必将导致企鹅数量减少;22范围内,随环境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4(2010天津高考)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植物总种数16010080平均种数(种数/米2)201810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2 000900200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25.049.178.0据表可以确定的是()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解析:选D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植物总种数包括该生态系统内所有区域的所有植物物种,因此不能通过样方法获得该数据;因种数、产量等与种群密度大小不存在比例关系,尽管典型草原的植物总种数等比荒漠草原多,也不能得出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流经草原的总能量为平均产量与面积的乘积,因不知各类草原的总面积,因此不能得出总能量的大小关系;旱生植物的丰富度为植物总数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的旱生植物的种类分别是40、49、62种。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