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轿车品牌的格局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轿车品牌的格局与发展.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9页 共9页国内轿车品牌的格局与发展作者: 彭涛近百年来,从来没有一种商品能够象汽车这样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也从来没有一种品牌可以象汽车品牌这样饱含人性、历史和文明,又是如此独特多样,神秘,充满魔力。正值中国轿车进入高速发展的第三年,离2005年全面放开尚有一步之遥,探讨一下国内轿车品牌的现状与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一、国内轿车品牌发展的三个阶段 国内轿车的品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品牌发展初级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期前后,已经停滞多年的轿车工业开始了新的旅程,以桑塔纳、捷达、标致等为代表的早期产品,结束
2、了国内不能大批量生产轿车的历史。尽管此时的国产化程度还不够高,而且产品选型也较过时,但对于相对落后、单一的国内轿车消费来讲,一部桑塔纳就足以创造一个神话。由于当时的消费主体还是集团消费,而且是以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为主,因此可以说是特定时期的消费需求造就了特定的企业和特定的产品,此时的轿车市场还非常不成熟,企业规模小,生产成本高,而且所谓的品牌也只是一个产品或企业的名称。而广州标致的失利和神龙富康的亏损就是当时市场情况的真实写照。 第二阶段是品牌迅速成长阶段。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上海通用、广州本田等为代表的国际品牌的进入,极大的推动了中国轿车业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国民经
3、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积蓄了强大的个人购买能力,私人购车的比例不断提升,特别是对轿车的需求迅速膨胀,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而别克、雅阁、帕萨特等国际同步车型的推出,不但大大缩短了中国轿车工业与世界同行业的距离,而且以通用、本田为代表的国际企业对于品牌、市场的一系列推广运作,尤其是美国通用一贯的大手笔,不但刺激了德国大众公司的神经,更使得消费者迅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幼稚走向成熟,中国轿车市场从此迈入了真正的品牌时代,并迅速完成了从产品名称、产品品牌到企业品牌、社会品牌的飞跃。 第三阶段可以称作是品牌成熟阶段。 该阶段以国内品牌成熟壮大,国际品牌本土化为主要特征。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
4、纪初,随着“轿车进入家庭”被写入国家“十五”规划,中国轿车工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我国轿车的销量更是达到突破历史的197.16万多辆,比号称轿车井喷年的2002年还要增长了75.28%,其中私人购车146万多辆,占了近3/4。 在产销量迅猛增长的同时,则是轿车企业、产品和品牌的极大繁荣!以吉利、奇瑞、中华、东南为代表的民族品牌的崛起,以昌河北斗星、爱迪尔、哈飞赛马、路宝、长安羚羊、五菱SPPARK为代表的微车阵营的加入,以东风日产、北京现代、一汽丰田、长安福特、南京菲亚特、华晨宝马等为代表的国际品牌的新一轮合资合作,以及马自达M6、POLO、GOL、奥迪A4、威驰、威姿、派里
5、奥、索那塔、飞度、阳光、高尔夫等为国际同步新品的推出,无不昭示着中国轿车业的空前繁荣和广阔发展前景! 二、国内轿车企业划分为三大阵营 国内轿车行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的迅速发展,在以我为主,外围我用的前提下,已经基本形成了三大阵营。 首先是以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为代表的第一阵营,作为国内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已经凭借多年的资源积累、产能扩张和网络建设,巩固了领导地位,形成了产销30万辆以上的规模,桑塔纳、捷达、奥迪更是成为中国轿车的象征。 同为早期的合资企业,天津夏利和神龙富康则因为产品选型、合作伙伴等多方面原因,迟迟未能成为跻身于第一军团,和后起之秀上海通用、广州
6、本田以及长安汽车、上汽奇瑞等共同位居于第二阵营,产销规模在10万辆以上。 而其他如北京现代、一汽轿车、东风日产、东风悦达起亚和海南马自达等轿车企业共同组成第三阵营。随着国际国内合作的进一步加快,这一阵营还将不断有新品牌的加入,并发生较大的分化。 从近两年的市场销售情况来看,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的销售排名基本稳定,而第二阵营的情况还存在很大变数。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上海通用、广州本田、天津一汽都具有冲击第一阵营的实力,而东风日产、北京现代等都具有进入第二阵营的实力和趋势,特别是北京现代第一年就跻身于轿车十强,发展势头相当迅猛。 三、三大力量推动着中国轿车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
7、大背景下,三种力量的有机整合,有力而迅速的推动了中国轿车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今天的中国轿车车产业已经演变为一个国内汽车集团、国际汽车巨头和不同汽车文化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既合作又竞争的全新格局。 第一种力量:国内政府/企业/资本力量的推动 国家“十五”规划提出,至2005年形成2-3家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加上相关产业政策、消费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上海、长春、武汉、广州、北京、成都等各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鼓励,以及企业自身利益的驱动,使得国内轿车产业的格局不断演变,但总体来说,随着国内企业的兼并重组加快,“天一重组”完成,“三X”的国内轿车产业格局已见雏形,上汽、一汽、东风三大集团加快了合资合作和
8、战略布局,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成为中国轿车产业的当然主力,东、南、西、北、中部五大轿车制造基地已初步形成规模。但是,长安、广汽、奇瑞、北汽、南汽、吉利、昌河、东南、哈飞、华晨等轿车新生力量的发展还有待考验,既不能排除这些企业做强做大的可能,也不能排除还会有新的资本进入,行业变数依然存在。 第二种力量:国际企业/资本力量推动 基于对中国市场良好的预期,以大众、通用、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丰田、雷诺-日产、标致-雪铁龙、本田、宝马为代表的国际九大汽车巨头已经纷纷登陆中国,开展了广泛的合资合作。德国大众更是先入为主,挟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两大主力,占领了中国轿车市场的大半江山;通用出手阔绰,志在必得;
9、本田在广州、武汉设立生产基地;戴姆勒-克莱斯勒加大与北汽、东南汽车合作;丰田通过与一汽的联盟,形成了成都、天津、沈阳三大阵营,并即将在广州建立生产基地;宝马与华晨合作,瞄准高端市场;福特与长安合作,主推家庭轿车;日产牵手东风,积极扩大产能;PSA也借东风卷土重来;至此,国际九大汽车巨头及其子公司已初步完成了中国战略部署。 可以肯定的是,鉴于中国轿车产业的广阔前景,各大汽车集团在中国的战略投资和部署只会加深加强,而不会削弱,这一方面将极大的推动中国轿车工业的飞速进步,使得国内市场国际化,产品、技术世界同步化,另一方面,也将使得中国的轿车市场竞争更加错综复杂,竞争将在更深、更广的规模、资本、技术实
10、力、品牌层面展开。 第三种力量:品牌文化力量推动 不同的地域、民族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汽车文化,反之,每一种汽车文化又都印证着民族的DNA,渗透着一个民族的气质、历史和性格。以美国为代表的美洲汽车文化的豪华、舒适、大气,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汽车文化的精细,严谨,庄重,以及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汽车文化的精致、灵巧、经济,既是当今世界的三大主流汽车文化,也是其身后汽车企业、民族和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竞争、冲突的集中表现。 而随着国际汽车巨头纷纷涌入中国,汽车企业品牌和相关产品品牌的迅速增加,将使得国内面临着一场欧、亚、美三大汽车文化背景的深刻竞争,和不同个性风格的品牌文化细分,而更多不同文化背景,
11、不同风格内涵的汽车品牌文化交相辉映,已成为当前市场竞争的又一特色,这在一方面将有力的推动中国轿车产业步入文化品牌时代,使得品牌不断个性化、多元化,另一方面,它又将催生具有中国特色,反映出中华民族气质和文化积淀的汽车品牌。 从总的趋势来看,国际品牌的不断泛化,以及相互之间的不断融合,特别是不断的本土化将是大势所趋,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国际品牌和具有国际视野的民族品牌,将是未来中国轿车品牌的主流。 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将是轿车工业发展的主格调,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善于接纳、吸收、包容和融合外来文化的民族,另一方面,中华民族本身所特有的东方儒家的雍容、大气、沉稳,道家的低调、超脱,法家的入
12、世、务实、进取与激情,也都是任何一种单一的外来文化所难以替代和改变的。因此,我们断言,未来的中国汽车文化必然是在融合的大背景之下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三种力量带来的竞争新要求 国内政府、企业、资本的推动,将使得本土企业的资源、网络、产能不断整合与重组,企业竞争将集中体现在产业规模、产品系列和销售服务网络方面。而国际企业、资本的推动,将使得车型与国际接轨,不同企业之间的技术、产品、品质趋于同步化和同质化,扩大投资规模,引进更新的技术和产品将是大势所趋,竞争将在更深的规模、资本、品牌层面展开。而品牌文化的推动,首先将是大文化背景的较量和融合,其次则是品牌个性文化的竞争。 因此,三种力量带来的
13、新一轮竞争要求就是:“新品质+新品牌+新服务”。 新品质要求产品具有高品质(接近同等成本下的最佳性价比)、人性化科技设计、个性化风格、全面而丰富的系列品类、大规模带来的经济成本,以及极具竞争力的性价比。 新品牌一方面要求国际品牌文化、个性风格在本土群体中的深化和强化,另一方面要求本土品牌在兼顾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同时,加强演绎、创新和传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时,也只有走向世界的才是民族的象征和代表。 新服务要求企业提供全面、全方位、全程、高效的人性化服务。 任何一个企业,一个品牌,不论国际也好,本土也好,要在未来的新格局中赢得竞争,就必须从企业品牌层面的高度着手,立足长远,深耕细作,形成一套
14、完整的,富于生命力的品牌体系,同时在产品层面继续保持技术、品质的领先优势,逐步完善销售及售后服务体系,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内轿车品牌的格局与发展(下)一、国际品牌的在国内的发展趋势 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从轿车产品的导入,合资合作后的品牌导入,到现在的企业品牌形象导入,从早期的自然传播,到后来的产品广告传播,到后来的品牌形象传播,国际品牌在中国的演变可以说是中国轿车消费发展、品牌发展的写照。 在其中,中国的轿车消费日趋成熟、理性、市场化,中国轿车市场的日益开放,在全球品牌、资源、技术、市场进一步一体化的前提和趋势下,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国际轿车品牌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 趋势一
15、、在保持本土化的同时,增加全球化特色! 明天的中国将不止成为轿车消费大国,更成为国际品牌在亚洲的重要战略生产基地。因此一方面,国际品牌在中国要深刻的本土化,赢得中国政府、社会、合作者、消费者的认可,另一方面,国际品牌在中国的企业又要逐步走向国际化,特别是一些合资企业,实现国际品牌统一管理下的全球化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从表象来看就是从目前的完全本土销售逐渐开始增加出口。 趋势二、逐步加大全方位投入。 国际品牌将在增加人力、资本投入的同时,在产品、技术的引进开发方面将更趋向国际同步化,包括从合资合作转向独资、控股,以及境内企业的自主技术研发将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以实现其资本、品牌的良好运作。 趋势
16、三、国际品牌惯用的多品牌策略将得到彻底实施。 国际品牌更多的产品和子品牌将陆续进入中国市场生产或销售,中国轿车市场将出现百花齐放的精彩局面。以大家熟知的几大公司为例,通用旗下有凯迪拉克、雪佛兰、别克、土星、欧宝等8个品牌,福特旗下则拥有美洲虎、阿斯顿马丁、马自达等7个品牌,大众旗下则拥有大众、奥迪、斯柯达和兰勃基尼等5个品牌,这些品牌或产品,或多或少,或迟或早,都将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眼前,如丰田的霸道、卡罗娜、威驰、皇冠,大众的帕萨特、高尔、高尔夫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 二、民族品牌的发展趋势 在讨论民族品牌之前,有一个问题,到底谁才算是真正的民族品牌? 一汽、东风还是上汽?红旗、中华、还是奇
17、瑞、吉利? 事实上,要真正分清谁是彻底的民族品牌已经很难。因为发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世界经济国际化,已经把世界汽车企业也推入一个无国界经营的时代,特别是90年代信息时代的来临,又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汽车行业之间的兼并联合、创立合资或合作企业、企业部分或全部合并、联合开发项目等层出不穷,遍及世界范围的资本重组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汽车品牌体系。可以说,在全球一体化的市场中,完全没有参与资本、技术或其他国际合作的中国轿车企业已经不可能独立存在。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民族品牌,应该是指以我为主,而且在产品上使用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品牌、商标的品牌,如奇瑞东方之子、华晨中华、吉利美人豹、东南菱帅、
18、昌河爱迪尔等等。 趋势一、国际品牌,中国制造。 无论是从国际品牌本身战略利益出发也好,还是轿车市场竞争强弱实力的对比也好,还是一些消费者对国际品牌的追捧也好,部分民族品牌必将走向与国际国内品牌的联合兼并,成为国际品牌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从几件关于车标的事情可以看出端倪。先看经济型车,有将夏利车标换成丰田的,有将哈飞赛马换成三菱的,更有将吉利换成奔驰的,而中高级轿车也不例外,早期的一些消费者在购买风神蓝鸟后先是到维修站花钱把“风神”换成“NISSAN ”,更据说有人将东方之子的标志换成了凌志!后来,新蓝鸟干脆直接启用“NISSAN”标志,风神也成为东风日产的一个商用车部门;最新的威姿也
19、终于将一汽换成了丰田标志。再看看近年出产的新品,几乎清一色的国际品牌标志。但这决非偶然,而是落后的中国轿车工业在发展中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如果连这一角色都演不好,中国的轿车工业也就没了希望。 趋势二、民族品牌国际化。 民族品牌的国际化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民族品牌本身由于组织了全球资源的多项合作,比如华晨中华,已经具有浓厚的国际化色彩;二是民族品牌走向国际市场参与竞争。汽车市场已经超越地理空间的限制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市场,民族的、区域的政治与文化环境的因素对品牌的推广和认知已不构成障碍,国际品牌能走进中国市场,中国品牌也就能走出国门,比如奇瑞在中东建厂,就走出了可喜的一步。而上海通用参股大宇,
20、更多意义上是国内资本参与了国际竞争,但都表明了一种积极的实力和态度。三是民族品牌通过一定的积累、建设或者包装,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土气十足,而是已经成长为现代、时尚、充满个性,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品牌高度的新一代民族品牌。 趋势三、经济型轿车始终是民族品牌繁荣的热土,但产品档次将逐步提升。 国内经济型轿车市场从2001年开始已经进入持续高速增长阶段。最近调查公布的资料显示,公众心目中十大购车首选品牌依次为:捷达、富康、宝来、红旗、赛欧、奇瑞、帕萨特、派力奥、桑塔纳和奥迪,其中有六大品牌都是经济型轿车。而奇瑞、吉利等民族品牌在这方面的优势最为明显,而这个层次的消费者对是否国际品牌关注度最低。可以断言
21、,民族品牌能否做大做强,将和这一市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同时,随着民族品牌的成熟,逐步提升产品和品牌的档次也成为一种必然的需求。 趋势四、民族品牌自主研发进程将加快,终将实现产品、技术国际同步化。 没有技术的独立,就没有经济的独立,也就没有政治的独立。从上汽建立自主品牌研发基地,致力于加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自主品牌产品的技术研究和制造,就表明了一种态度和趋势,我国的民族轿车工业,将逐步由以往的汽车产品引进开发向着自主、联合开发迈进,通过探索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运行机制,以及与国外知名汽车设计公司的合作,逐步形成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的基本组织模式、工作流程,以及核心技术开发能力,从而
22、全面实现自主产品的开发,实现对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的自主控制和掌握。 三、中国民族轿车工业如何走向振兴? 首先,中国的轿车企业要提高效率,扩大产能,整合资源,积累资本,只有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才能不被轻易挤垮。同时采取各种形式的对外合作,通过消化学习,提高开发能力,实现自主开发。 第二,企业还要注重提升综合素质,包括管理能力、营销能力,因为轿车生产的复杂性和规模化,决定了生产组织和管理,销售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市场推广的运作也是影响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 最后,中国的轿车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品牌观念和品牌意识,必须将品牌作为一种文化和一个长期的、完整的资产工程去创建和经营。一流的企业作品牌差异,二流的
23、企业作产品差异,三流的企业只能作价格差异。 我们看到,国内多数轿车品牌缺乏起码的品牌积累和鲜明的品牌特征,特别是在经济型轿车市场,由于品牌定位和产品特点差异都不大,所以厂商只能靠价格的杠杆和一些促销手段来赢得市场份额,而没能将精力放在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上,甚至来起码的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都还没有做到家,就想着怎么炒作、卖座,这种观念必须转变。 今天的国际市场就是明天的国内轿车市场。未来的竞争必然发生在3-5个大型汽车集团之间的各个级别、类别的产品的竞争,而市场竞争的针对性、同质性,要求企业必须找准自己的细分市场,在努力扩大优势产品线的同时,应该积极进行产品创新,提升品质,加强服务,同时密切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加强品牌的塑造和传播,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富于生命力,不断创新的鲜活的品牌。任何淡漠品牌、个性、细节和市场需求变化,忽视长远发展的企业终将被市场淘汰。 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