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农村本身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农村本身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立足农村本身,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 立足农村本身,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 我国是世界上农村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尽管有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其剩余数量高达2亿之多。而且由于加入wto、人口巅峰期的到来以及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还将进一步扩大。这支庞大的队伍能否成功转移,是现阶段我国农村走出经济发展困境的关键,也是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笔者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问题做一粗浅的探讨。 所谓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村产业
2、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其实质是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状态。从结构上看,农村富余劳动力是由两部分构成: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剩余劳动力。这是因为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就业空间有限,兼业现象普遍存在,还有一大批农民“过度拥挤”在农村并不发达的有限的非农产业中,而且中国农村又是一个较为独立的与城市明显不同的地域和产业系统,因此,中国农村不仅存在农业转化过程的剩余劳动力,而且还存在大量非农产业剩余劳动力。 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或由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农村劳动力总供给增长速度超过城乡产业对农村劳动力总需求增长速度的现象。所以,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存在是世界各
3、国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不仅存在,而且是超量存在,已经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农村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生原因。一是农业生产本身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业的劳动转化过程在时间上呈现出高度的密集性和分散格局,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季节性相对过剩,农忙时对劳动力需求量骤增,而农闲时排挤出众多的过剩劳动力。二是以家庭为主体的土地经营方式,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使过去的以隐形方式存在的农业过剩劳动力显形化。三是农业上的技术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也把大量的劳动力从传统种植业中驱逐出来。 农村非农产
4、业劳动力是指在乡村地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化,主要是种植业,这部分劳动力在当时的社队副业中从业,并同时兼营种植业,在整个农村劳动力中所占比例小,附属于农业(主要是种植业)。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释放出来大量剩余劳动力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方式进入了农民创造的乡镇企业,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也开始大幅提高。据有关资料统计,1978年1999年,我国的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18亿人,平均每年转移562万人,转移劳动力的总量由0.22亿人增加到1.4亿人,平均每年增长9.3,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率由7.1提高到29.8
5、,提高了22.7个百分点。然而,随着乡镇企业原始积累的基本完成,乡镇企业面临着发展升级、技术改造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对高素质员工的迫切要求使原有的员工成为潜在的过剩劳动力,而时而在农村时而进城的“打工者”,也使农村中非农产业剩余劳动力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实践已证明,农村富余劳动力仅仅依靠城市发展去吸纳是不可能的,必须立足农村本身,积极探索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 目前,中国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已经演变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和进入小康社会的制约条件。而现实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决定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十分艰巨,任何单一政策都难以奏效。我们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多种措施,综
6、合治理。加快城镇化进程、深化农业内部就业、加快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体制与制度条件等是新形势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 一、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根本出路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而在中国的城市规模类型中,小城镇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小城镇是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市雏型,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纽带和桥梁,是农村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村乡镇企业的最佳集聚地,它有容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巨大空间,也当然地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对此费孝通先生也指出:“我们不走把农村集中到城
7、里去发展工业的路子,而是让农民把工业引进农村来脱贫致富,这是在一定具体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选择,这个选择也确定了农村必须和已有的城市相结合,而产生当前我国新型的社会关系。”其中心观点就是通过“工业下乡”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就地转移,而转移的地点就是小城镇。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明显滞后,这不仅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对进一步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十分不利,而且也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此,我们必须把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和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1.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户籍
8、制度的改革,说到底就是如何平等对待农民的问题。社会结构的合理化趋势就是居民身份的平等化,打破城乡壁垒,弱化甚至消除城市居民所享有的种种特权。现在阻碍农民向城镇流动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僵硬的户籍制度以及由这一制度产生的对进城农民工的歧视。农民工子女进城入托、上学,要交纳高额的借读费,农民在城镇经商务工办企业,同样遇到太多的限制。假如不能尽快拆除横置于城乡之间的这道人工樊篱,那么农村富余劳动力将可能沦为城不要、乡不容的尴尬境地。因此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势在必行。同时,土地流转制度有待完善。我们可通过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流动(包括转让、转包、转租、抵押、入股等),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促使土地逐步集
9、中,搞集约化经营,这也有利于转出土地的农民向小城镇转移。可喜的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已就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作出了规定,明确提出了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业户口,可按当地规定在就业所在地或居住地登记户籍,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同时指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规定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举措,必将对农村城镇化进程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的关键在于尽快把这一举措具体化并落到实(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处,让农民及早享受到它的好处。 2.积极寻找和启动小城镇发展经济的增长点
10、。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关键是发展经济。首先要鼓励富裕起来的农民进城兴办各种企业,特别是发展那些劳动密集程度高、同农业联系紧密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为农业提供装备服务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以及为城乡居民提供各种服务的第三产业。其次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的房地产业。目前我国小城镇房地产业大多未启动,其潜力很大。 3.搞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城。为了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除了要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给进城农民一定的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搞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可以改善小城镇生活环境,增加吸引力,而且通过道路交通、供电网络、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11、,也有利于启动农村市场。 二、扩张农业内部就业容量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现实选择 对于通过挖掘农业自身潜力,扩张农业内部的就业容量来转移劳动力,许多人持怀疑态度,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有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外流,尤其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表现得更为突出,农业领域容纳劳动力还出现绝对量下降的情况,以此来判断农业无扩展就业的空间。我们认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外流和转移是因为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无利可图,才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和转移,它并不能说明农业内部没有扩张就业的空间。我们可以通过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低水平的农业生产结构和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的全面改革创新,通过对农业生产的
12、全方位开发等来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 1.农业基础设施的加强可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因此农业基础设施亟待加强建设和完善。同时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又面临难得的机遇:一方面国家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幅度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用在农业水利、生态和农村道路等方面;另一方面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之一,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与改善。利用这一契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2.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13、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以增产为目标,忽视了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全球化发展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为农产品质量低、成本高,既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又缺乏竞争力。因此,以市场为导向,依据资源特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这又为深化农业内部就业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这就要求农业生产应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这种调整必然要求更多的劳力、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的投入,因而会产生更多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依据我国人多地少、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的特点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
14、农业,包括棉花、粮食、油料、畜产品、木产品以及水果、花卉等农畜产品生产业。这就要求农业生产从耕地密集型产品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这种转变无疑会产生更大的劳动力需求。 3.以农业产业化为纽带,开辟农业内部就业的新领域。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农业并非完全意义的产业,而仅仅是一个生产部门,农业再生产的各环节产前、产中、产后的内在联系被截断,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相脱节。这种模式,不仅造成农业比较利益低,而且也使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的渠道局限于农业生产,大大降低了农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打破了这种格局,通过“龙头”组织把市场和农户连结起来,运
15、用市场机制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把农产品的产、供、销联结起来,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从而改变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渠道局限于农业生产部门的局面,形成农村劳动力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多部门就业的新局面。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既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能为劳动力转移广开门路,这是一条减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4.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我国的开发性农业仍具有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潜力,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一是开垦宜农荒地及其资源。我国目前尚有可开垦的宜农荒地2亿亩,宜林荒山荒
16、坡10亿亩,草山草坡6亿亩。对这些资源进行综合性开发建设,可吸收大量农村劳动力;二是加快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在我国的耕地面积中,有2/3属于中低产品,如果对其进行治理改造,不仅可以增加农业的收入,也可以增加大量劳动力就业;三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我国目前的耕地复种指数为152,如能提高到159,就可增加耕地面积1.56亿亩,可增加1000多万人就业。 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其产业结构调整,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迅猛,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自1995年以来,由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出现下滑
17、,经济效益持续不理想,再加上乡镇企业布局的分散使其丧失了应有的积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乡镇企业就业能力逐步减弱。我们认为,乡镇企业步入低谷的这种现状是中国经济发展到新阶段必然要出现的经济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乡镇企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有关。我国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内容高度趋同,(江西省有过一个调查表明: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达0.96,造成城乡工业间的产业同构化)目前乡镇企业中有80从事的是轻纺、简单机械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深加工所占比重很小。受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稀缺的制约,面对强大的城市工业企业的竞争,乡镇企业每况愈下。加之1997年后乡镇企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逆转,劳动
18、密集型轻纺产品出口不断下降,机电产品成为第一大创汇产品。而乡镇企业在这方面处于弱势。所以乡镇企业的困难是国内和国际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这说明乡镇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并不意味着乡镇企业已无剩余空间和发展潜力。 我们知道,我国有60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业集中在城市,这不仅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也使得城市的集聚效应不能发挥。城市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将为乡镇企业腾出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许多大中城市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了迎接国际市场的挑战和竞争,产业逐步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发展。深圳市已宣布逐步将轻工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出市内。乡镇企业应抓住这个机遇,充分利用劳
19、动力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优势,扭转以往“非农”倾向,从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重加工行业退出,进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产品,尤其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直接为农业、农村提供生产投入品和生活消费品的工业。这样既能充分发挥乡镇企业的优势,改变乡镇企业等于乡镇工业等于乡镇制造业的不合理产业结构局面.从而与城市工业形成优势互补的“双赢”关系;又能促进乡镇企业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从而吸收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其实,工业发达的国家都有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以荷兰为例,在农产品加工业中就业的人数接近60万人,是农业就业人数的2.3倍,其中食品和饮料工业就业的人数超过15万人,是农业劳动力总数的61;农产品加工业产值
20、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接近30,超过农业总产值的1.2倍。这些数据启示我们,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潜力很大,前景可观。我们一定要抓住目前难得的机遇,加快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这是促进乡镇企业持续发展和就业容量不断提高的关键。 四、要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体制与制度条件 1.政府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我国一个重要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资源丰富,因而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我们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等各项战略措施,应当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争取把全球有限的就业岗位更多的配置到中国来。中国现阶段最具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
21、产业中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保证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应该成为中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中小企业来说,最适合的融资方式是以中小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而这正是中国金融体系中最欠缺的一块。这种格局不改变,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就很难得到满足。所以,发展中小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必要措施。 2.政府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培育和健全市场体系,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村劳动转移尚处在自发流动阶段,波动性大,不易管理,供求关系不易衔接。根据我
22、国剩余劳动力现状,迫切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劳动力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建设:(1)要健全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包括信息咨询、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失业保险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使分散的农户同大市场联结起来,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合理使用。(2)加快劳动力市场规则的建设,防止市场垄断、歧视、非公正交易及侵犯自主交易权和人身权利、契约权利等不正当行为。(3)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预测、规划、调控、立法、监督,使劳动力转移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3.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条件,这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治本之策。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
23、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和层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从近期看,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目前城镇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整体滞后,但总还有一些活动在开展。而农村地区对农民的职业转岗培训几乎是一片空白,根本引不起人们的重视,农民无论在家务农还是外出打工、进城经商办产业,很少有人想到先进职校等地方接受培训。农民工的城乡流动,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无序自流状态。既缺乏职业技能培训,又缺乏就业指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无序、盲目性十分严重。因此,地方政府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有计划
24、有组织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培训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竞争能力,从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长远看,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在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及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4.以制度创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第一,进行城镇建设体制的创新。我国传统的城镇建设投资体制是一元化的,即所有的城镇基础设施、生产设施乃至居民住房建设都由国家一手包揽。这种单一的投资体制延缓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我们可以设想采取一种“上下结合”等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即将自上而下的国家投资与自下而上的地方投资、集体投资、个人投资和外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第二,进行户籍制度的创新。这一点前面已提及,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户籍制度创新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改革户籍制度本身,同时也在于改革与此相关的福利保障制度,包括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一揽子”措施的协调配套。第三,政府财政制度的创新。政府应在农村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制度,为农村人口提供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投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