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县财政工作发展要点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全县财政工作发展要点3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全县财政工作发展要点3篇 2021年全县财政工作发展要点第1篇 2016年,全县财政工作以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同步小康为目标,认真编制中期财政规划、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积极转变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全县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 一、强化收入组织,努力实现预期目标 2016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期目标为43097万元,同比增长13 %。紧盯预期目标,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采取体制激励、专项支持等方式,支持特
2、色农业产业发展,巩固提升工业企业,培育壮大小微企业,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商贸物流等服务业,通过经济增长实现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坚持依法征收、强化监管,依法减免、强化服务的原则,增添措施、强化征管,确保税收和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努力完成预期收入目标任务。 二、加强项目对接,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认真研判国家对中西部地区水利、棚户区改造、脱贫攻坚和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等资金投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安排项目工作经费2000万元,做深、做细、做优项目的储备、申报、立项等工作,加大力度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省委10个专项扶贫方案、省财政厅1+4+4财政扶贫等政策体系,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三、加强财金
3、互动,积极争取金融支持 推进落实财政金融互动政策,财政继续建立扶贫信贷风险补偿金、农业担保基金、小微企业与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风险补偿金、政府性投资重点项目专项信贷风险补偿金等共计3000万元,防范信贷风险。充分发挥红峰公司、力迅公司等企业融资平台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多的中长期贷款,缓解筹资压力,支持经济发展。 四、转变投入方式,大力撬动社会资本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通过特许经营、股权合作、以奖代补、基金引导、风险补偿等方式,积极推广运用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大力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领域建设。 五、加大脱贫投入,强力推进脱
4、贫攻坚 坚持规划引领,到村到户;群众主体,政府奖补;因地制宜,分类保障的投入原则,分门别类测算五个一批资金需求,集中投入打好157个贫困村整体战,成片消除贫困;分散投入打好非贫困村插花贫困歼灭战,定点消除贫困。全额保障驻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经费,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六、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使用效益 按照规定推进财政事项报告及信息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和社会监督。进一步加大对惠农补贴、涉农资金,特别是扶贫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从严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和腐败案件,严禁截留、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继续扩大绩效评价范围,积极探索第三方评价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提高资
5、金使用效益。 七、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认真落实两个意见、两个责任,践行三严三实,定期开展述责述廉、学习教育等活动,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整个财政工作。进一步加强财政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协调部门和乡镇配齐乡镇财务人员,全面提升财政干部的服务能力。 2021年全县财政工作发展要点第2篇 2020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措施,努力增加政府可支配财力,保障重点民生工程资金需要,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依据上年实绩,综合分析影响我区经济发展和财政运行的各种因素,为保证全区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20年,财政工
6、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措并举,齐心协力,全力以赴保增长 财政收入是一切经济发展的根基,只有具备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才能保障全区各项事业稳定有序的开展。2020年,区财政将继续把保障经济增长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抓收入,不遗余力保增长。不断加强税收征管力度,建立健全税收征管机制,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确保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税收调度机制。认真学习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减税降费的重要讲话(批示)精神、李克强总理3月21日考察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减税降费的重要讲话(批示)精神、韩正副总理2月18日到税务总局调研关于减税降费的重要讲话(批示)精神、王军局
7、长关于减税降费的各类会议讲话(批示)要求。强化政治担当,部署区局减税降费各项工作,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坚持每月对重点企业逐户分税种监控,采取与上年同期数对比和同行业税收数对比等方式,确定重点监控对象,与税务部门联合对该企业进行监管。通过我们的一系列努力,使得真正由吃饭型财政迈向建设型财政。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充分发挥财政调控作用,助推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政策落实,加大对重要产业、重点项目和重点税源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培植增量税源。二是积极争取上级各类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支持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三是优
8、化服务企业举措,营造宽松发展环境。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 (三)严格规范支出管理,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坚持统筹兼顾、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的原则,切实保障民生支出,不能让经济下行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压力传导到民生领域。一是以贯彻落实新预算法为契机,严格执行预算,强化预算的约束力,增强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严肃性。二是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继续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投入,积极落实惠民工程支出。三是从严控制支出,压缩不合理开支。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从严控制一般性开支,坚决压缩三公经费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四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将
9、绩效评价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强化财政监督管理,积极推进依法理财 一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对国有资产配置标准、购置、使用、报损全过程进行规范。着力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建立闲置楼宇和地块数据库,盘活国资存量,扩大国资增量,实现国资效益最大化。二是充分发挥核算中心监督作用。强化审核,严格把关,堵塞漏洞,遏制资金流失。三是加强社保资金监管。确保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真正用于弱势群体,再就业资金使用能够充分促进就业工作。四是加强社保基金专户管理。不挤占、挪用社保资金,确保资金安全、专款专用。五是强化监督检查,严肃财经纪律。有计划有重点开
10、展财政收入情况监督检查,促进依法依规理财用才,确保财政收入质量,提高资金支出效率。 (五)要在创新管理、深化改革上出成果 解放思想是财政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保证,改革创新是财政工作永葆活力的源泉。真正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推动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必须要遵循财政发展的科学性、有序性、可持续性。一是强化预算约束。按照依法理财的原则,建立编制科学、执行严格、监督有力、有机衔接的预算管理新机制,切实把财政资金配置好、管理好、监督好。要严厉查处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行为,坚决防止财政资金体外循环现象。二是扎实推进财政政策的落实,加强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的投入等,简化资金支付流程,实现规范化的资金
11、使用制度,发挥源头治腐的作用;三要创新政府采购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规范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采购流程、资金支付等环节的管理,扩大采购项目和采购范围,切实提高政府采购效益;三要规范资产管理。加强国有资产日常管理,做好资产清理移交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大经营性资产收益收缴和资产公开处置力度,积极推行国有资产标准化管理。 (六)强化会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 财经法律法规是一切单位从事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绳,会计监督检查正是依据财经法律法规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进行检查,促进单位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因此,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对于防范和制止违反财经法律法规的行为,保护国家
12、财产和财政资金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0年,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会计监督,通过会计监督检查,在保证各单位经济活动遵守财经法纪的同时,能够督促各单位按照计划、预算管理要求,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做好各方面迎检工作,保障站前区经济平稳、顺利的发展。 2021年全县财政工作发展要点第3篇 2021年,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非常意义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尤为重要。2021年全市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主动服务三高四新战略
13、和二中心一枢纽建设,增强财政资源统筹能力,提升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绩效。要以提高税收占比为核心,强力组织财政收入;以贯彻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为重点,坚决压减一般性和非急需、非重点、非刚性支出;以牢牢守住风险底线为目标,加强政府债务和库款管理;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为手段,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推进财政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财政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按照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和市人大批准的预算,2021年全市财政工作主要任务目标为: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以上,达到113亿元。市本级增长8%以上,突破35亿元,
14、全市地方税收增长11%以上,突破73亿元。全市地方税收在地方财政收入占比达到65%以上,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全市全口径税收在GDP的占比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以上。全市土地基金收入完成128亿元,其中市本级完成60亿元。当年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468亿元,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全面完成打造实力财政、法治财政、安全财政、民本财政、高效财政、廉洁财政的年度工作任务。围绕上述任务目标,突出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积极培植财源,强化财税征管,致力生财聚财同步推进。 1.紧扣落实三高四新战略,进一步加快
15、产业兴邵步伐。一是支持加快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着力承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产业转移。二是推动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支持保障和引导撬动作用,着力推动制造强市123工程,围绕七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重点扶持一批新兴财源企业发展。三是全力支持园区建设。整合资金集中财力支持邵阳经开区、湘商产业园建设和发展,推进135工程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贯彻亩产论英雄发展理念。将园区及其企业纳税总额和亩均纳税额作为评先评优,排名次坐位置的重要依据。财政、土地优惠政策应向纳税贡献大户倾斜。 2.紧扣提高两个占比
16、,进一步加强财税征收管理。尽快出台并全力实施提升税收占比三年行动计划,稳步提升全口径税收在GDP的比重,地方税收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要对标落实绩考政策要求,将税收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列入党委政府绩效考核,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真抓实干督查激励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在财税工作中的指挥棒和杠杆作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分管副职主抓,党委财经办统筹、财税部门主管,其他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财税征管、协税护税体制机制。要切实加强收入调度。各级财政部门要紧扣任务目标,做到任务分解到月,责任落实到人。加强与税务、人民银行及其他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要强化
17、均衡入库意识,坚持以月保季、以季保年,避免发生大起大落。加大调度力度,将税收占比纳入经济运行调度的重要内容。要大力挖掘增收潜力。坚持依法征税,综合治税,做到应收尽收,应缴尽缴。加强信息化,运用大数据建立健全综合治税长效机制,配合税务部门加强税收监测和结构分析,抓好重点税源监控和薄弱环节管理。 3.紧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做好服务市场主体工作。巩固和提升减税降费成果,做到应减尽减,应降尽降。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市场主体。完善重点税源企业、行业服务保障机制,切实强化稳企业、稳税源工作。财政部门要牵头做大做优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扩大担保业务。落
18、实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贴息、贷款风补政策,有效缓解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在银行开户、存款扛杆作用,撬动银行资本,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投入。 4.紧扣土地收益目标,进一步统筹做好城市土地经营文章。强化依法管理、综合施策,在土地出让管理、土地市场营销、土地价款均衡入库和统筹使用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土地收益水平,形成有效土地财力,确保一般预算基本盘、政府化债盘、产业发展盘、乡村振兴盘,统筹兼顾、坚挺有力。 二、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支出管理。今年的财政支出压力比去年会更大。各级应
19、当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对措施。一是建立党政机关过紧日子长效机制。中央、省、市就进一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财政支出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规定和纪律要求,各级各部门务必严格遵照执行。今年的财政预算,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应当按照不高于2020年压减后的基数安排。如果是超这个基数安排的,应当予以压减。二是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单位预算编制的指导,坚持资金跟着政策走,所有支出先定政策,后定资金,原则上不切块新增预算。全面推进预算公开透明,严格预算执行,坚决做到无预算不支出,财政专项资金无管理办法不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避免财政资金撒胡椒面现象。三是强化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管理意识,明确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各级
20、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加强绩效运行监控,重点加强对重大产业项目和专项资金、专项债券的绩效监控。全面实施绩效评价,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建立财政审计协同联动机制。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对评分较低的项目核减下一年度的资金安排。四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年度预算终了时,对当年结余的基本支出资金一律收回,对滞留在单位账户、财政专户、超期存量资金,按政策一律收回,统筹安排用于重点支出。对财政为平台公司债务还本付息垫付的资金,应当予以收回,以缓解库款危机。 三、强化忧患意识,牢牢守住风险底线。一是牢牢守住三保底线。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
21、出中的优先地位,压实党政一把手三保主体责任,各级财政局长是直接责任人。严格执行六条红线和四项机制,持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非急需支出,严禁挤占挪用三保支出,坚决防范三保风险。二是严控政府债务风险。牢固树立风险底线意识,坚决控、着力还、加速转、确保化。优先保障债务付息,清理置换高息债务。督促各地采取统筹预算资金偿还、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偿还等措施,确保完成年度化债任务。加强隐性债务转化、核减审核把关,杜绝数字游戏、虚假化债,财政部门要会同审计等部门,加大对市县隐性债务化解的审核监督力度,凡是发现化解债务不实的,将予以严肃处理。保持全市、市本级及各县市区隐性债务风险等级不反弹。积极争取市本级获得发行新
22、增政府债券置换隐性债务试点。统筹加强三类债务管理,各地都应实现总量只减不增目标。债务管理和化债工作要主动接受同级人大监督。三是坚决守住库款保障底线。坚持联动发力,综合治理,严守库款保障系数0.3红线。严禁一切违规对外借款,严禁随意开支出口子,合理调控支出时序,体现轻重缓急要求,全力清收对外借款,市本级及各县市区今年必须全部达到省控目标(暂付款余额占比不超过8%)。 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协调,突出保基本、兜底线,确保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70%以上。全面落实财政支农政策,特别是土地收益提取政策,依照
23、中央政策规定从土地收益中按比例提取资金,支持乡村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大力支持教育科技高质量发展,促进文体事业产业协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助力城市居民住房保障工程,支持解决超期安置遗留问题。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持续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推进三城同创经费保障,助力两中心一枢纽建设。此外,各县市区要积极推动政担合作,大力支持农担业务开展,争取实现全市2021年农担在保余额10亿元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 &e
24、nsp; 五、坚持依法理财,强化财政管理。以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纵深推进财税改革。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四本预算协同管理,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切实打破支出基数概念和固化格局。二是完善财税综合信息平台。要求各县市区在年内全面建成综合治税平台,实现市城区平台和各县市平台联网。三是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合理明晰市、县两级事权财权关系,充分调动市、县两级积极性。四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深化政府会计改革,规范推进PPP和政府购买服务,强化财政投资评审,进一步推进内控制度建设;开展重大财税政策、重大民生项目资金监督检查,加快构建财会监督新体系;加快电子财政建设,
25、努力提高财政管理信息化水平。五是全面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各县市区要进一步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摸清家底,建立台账,推进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坚持盘活存量就是做大增量,合理把握盘活国有资产资源节奏,使资产处置收入成为财政收入的有力补充。建立和完善政府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实现县级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全覆盖。六是切实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各县市区要坚持问题导向、摸清底子、找准路子,以管理促提升,解决乡镇财政管理薄弱等问题;坚持以绩考促提升,推动乡镇财政绩效管理全覆盖。 六、坚持党建引领,打造财政铁军。将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持续深入推进
26、三表率一模范机关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领学示范作用,持续深化党员理论武装。强化党的组织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以支部五化建设为抓手,夯实支部五化基础。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廉洁单位创建成果,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加强对财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织密扎牢制度笼子,严防权力越线和寻租腐败。理顺基层财政所管理体制,推进机构改革落实落地;切实关心基层财政干部,积极为其排忧解难。强化财政队伍建设,丰富干部教育培训渠道,全面提升专业素质能力,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财政干部队伍。第 13 页 共 13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