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国际保护主义演进及中国应对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国际保护主义演进及中国应对策略.docx(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纵观整个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自由贸易理论与贸易保护理论“如影随行”,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观点和政策主张。自由贸易,要求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等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等的各种特权和优惠,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市场上形成公平竞争、自由竞争的局面。而贸易保护,其内容就是国家利用各种措施来达到限制进出口和控制经营领域和范围的目的,保护本国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和服务等的竞争,并对本国产品和服务贸易给与优惠措施和补贴。尽管在理论上认为自由贸易对世界整体来说是最好的政策,并在实践上不断推进。但贸易保护作为贸易政策的另外一种声音,一直就与自由贸易交织在一起,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
2、实施手段方面,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在各国贸易政策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贸易促进分工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更深入分工”的理论,是世界经济得以不断发展的基本原理,它同时也推动着一个社会的制度与文化的改良,激发技术的革新。亚当斯密所倡导的自由贸易把全世界看成一个大家庭,在“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各国实现各自利益。然而,在现实中,各个国家之间的利益是有区别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是相互冲突的。每个经济体都需要关注经济增长、充分就业、收支平衡、国家安全等问题,因此不可能在国际贸易领域放任自流,这就导致了贸易保护的出现。纵观国际贸易的发展,国
3、际贸易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经历了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幼稚产业保护论、新重商主义、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和新贸易保护主义这几个阶段。每一个理论的倡导者都对各自的保护贸易理论从保护目的、保护手段、保护效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且贸易保护的各种理论也指导着各个国家贸易保护措施的实践。实践证明,经济衰退是实行贸易保护的重要根源。当一国的经济处在衰退的阶段,那么本国的贸易保护必有抬头,统治阶级希望通过贸易保护来使国家走出衰退的阴影。而当前的情况正激发了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不断扩大、深化,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和贸易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不少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采取了各种贸易
4、保护措施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比如:印度宣布对进口豆油开征20%的进口税,并且提高一些钢材的关税;印度尼西亚宣布对至少500项产品实施进口管制;俄罗斯提高了汽车进口关税;欧洲的许多国家制定了优先向本国企业贷款的措施。全球经济下行的趋势已成为必然,各国为消化过剩产能,拉动本国经济,或通过采取提高关税、限制配额等传统贸易保护手段来设置有形壁垒,或通过知识产权、碳排放和金融开放等新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构建无形障碍。现如今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出现,令世界贸易组织、各国首脑及专家担忧。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帕斯卡拉米也指出:如果一国开始搭建壁垒,邻国也会开始,然后是邻国的邻国,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国际粮食政策研
5、究所的报告也证实这一观点,2008年由于各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给全球带来了7280亿美元的直接贸易损失。贸易保护主义看似保护了一国的经济,但却延缓着世界经济前进的脚步。历史证明,贸易保护措施会迅速触发全球范围内连锁报复行为,导致贸易摩擦和争端的升级,加剧世界经济危机。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出口导向型特征,一旦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除此之外,贸易保护主义会造成世界贸易额的急剧下降,损害消费者和产业利益,而且会使世界各国陷入不信任的怪圈,大大延缓经济全球化进程,甚至会破坏已经形成的经济全球化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各种保护贸易的理论和政策的产生和实施过程,
6、认识其特点、规律和本质,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2.1 国内现阶段对贸易保护和贸易政策的研究(1)国际竞争、对外贸易政策与经济发展。这一类研究有伍先斌(2002)中国贸易政策研究、仲鑫(2001)贸易保护与中国外贸政策的选择等。他们认为国际竞争决定后进国的经济发展,而一大批先进国在价格和非价格方面均有竞争优势,对后进国尤其是后进大国来讲,对国内市场进行贸易保护是其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实行贸易保护。他们同时指出,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理论交错形成国际贸易的完整理论体系。(2)有关贸易保护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任烈(2007)的贸易保护理
7、论与政策一书。该研究从经济学和政治经济的角度解释贸易保护存在的客观基础,研究了贸易保护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等;同时针对我国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从理论上回答了如何处理好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的关系,即中国宏观层次的贸易政策选择开放型适度贸易保护政策。国外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上:保护主义还是自由主义、国际贸易政策的实证分析、保护的实际成本计算以及保护主义与世界福利等。其中以Tim Lang 和Colin Hines的The New Protection(1994)为代表,他们主张新贸易保护主义“旨在通过减少国际贸易和对整个经济的重新定位及使其多样化,让它朝着地区或国家内生产
8、的最大化方面发展:然后以周边地区为依赖对象,并且只把全球贸易作为最后的选择”。1.2.2 贸易保护制度的演进阶段贸易保护的历史发展分为若干阶段便于考察贸易保护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目前,关于贸易保护政策阶段的划分,大致有三种观点,即三分法、四分法和五分法。其中三分法和四分法都认为贸易保护政策出现过四种典型的形态,即重商主义政策(15世纪到17世纪)、幼稚产业保护政策(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超贸易保护政策(从19世纪末到二战)和新贸易保护政策(20世纪70年代以后)。持三分法的学者如岳蛟兴(2006)在他的著作国际贸易政策中将贸易保护政策分为古典重商主义政策、近代贸易保护政策和现代贸易保护
9、政策(包括超贸易保护政策和新贸易保护政策两种形态)三个阶段。王传丽(2004)则将贸易保护政策分为重商主义政策和现代贸易保护政策(包括幼稚产业保护政策和超贸易保护政策两种形态)以及新贸易保护政策三个阶段。持三分法的学者如薛荣久在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概论、任烈在他的著作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中认为贸易保护政策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贸易保护政策(重商主义政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后进国家的幼稚产业保护政策、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盛行的超贸易保护政策以及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兴起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四个阶段。也有学者将贸易保护政策分为五个阶段,即认为WTO成立以后贸易保护政策呈
10、现出新的特征,因而将WTO成立以后的贸易保护政策作为贸易保护政策的第五个阶段。如刘燕玉(2006)在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及对中国外贸的启示中总结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演变过程,介绍了各阶段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实践,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及保护政策的时代背景、政策手段、特点和理论支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归纳。她将演进阶段分为五个部分:15世纪到17世纪重商主义下的贸易保护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英国先行自由贸易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的保护贸易20世纪中期到70年代自由贸易趋势形成与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有部分学者进行了六分法。张岩(200
11、4)在国际贸易保护的演进与发展特点中梳理了国际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的演进。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重商主义的经济学基础是建立在金银等贵金属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国对其的拥有量是国家富裕与否的标志。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幼稚产业保护论。其中德国李斯特幼稚产业保护的观点最为著名。资本主义垄断时期(大危机时期):凯恩斯主义的新重商主义。凯恩斯的鼓励出口,实现适度的贸易收支顺差,是“萧条经济”条件下的贸易政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这是在“二战”以后,日益强大的美国开始宣扬自由贸易,发展中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则举起了贸易保护的旗帜。新贸易保护。国际贸易保护目前的发展态势
12、。1.2.3 关于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研究于增成(2005)在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争端现状及我国对策分析中指出要应对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主义,要从四方面去考虑:理论界,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中国理论界应根据我国自身特点,研究建立适合我国的要求国际贸易理论学说,为我国确定对外贸易政策和开展贸易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中国的政府要先确定基本的贸易政策,以便指导对外贸易工作的开展,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要重视利用世贸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优惠条款来进行贸易保护,增强国际竞争力。另外,国内企业要做好对国内外市场调研工作,优化市场结构,尽快转换竞争方式,变“以价取胜”为“以质取胜”。最后,我国也应该
13、重视行业协会在现代国际贸易中的作用,积极建立和完善各种行业协会和商会组织。陈刚(2005)在WTO框架下中国贸易保护的研究中,提到了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几点措施。第一,发展中国家应将其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有效地结合,从而对本国战略性产业与幼稚产业实施有目的、有差别和有选择的保护。第二,发展中国家应积极树立法律意识,完善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措施等法律手段。第三,发展中国家应抓住贸易技术壁垒及绿色贸易壁垒所带来的良好机遇和潜在利益,主动采取应对措施以保障本国的权益。第四,发展中国家应灵活有效地运用WTO有关协议中的条款以降低自由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杨群芳(2006)在贸易保护制度的历史
14、进路专论中提出了几点策略。实践上,使国内产业学会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贸易保护制度;制度上,构建我国更加合理、有效、完整的贸易保护制度;国内,加强WTO框架下的产业保护,产业发展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因而国内的适度产业保护成为一定阶段一国经济成长的必需;国际上,积极参与WTO多边贸易谈判,使多边规则的制定有利于发展中国家。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本文总结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了理论产生的背景,在此基础上对该理论的实施内容和保护手段进行了系统归纳。然后,剖析了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的特点。在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所遭受到的贸易摩擦,最后提出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本文的
15、研究思路图(见图1)。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对贸易保护主义演进这一问题的分析上采用了实证分析,并用数据分析了中国遭遇贸易壁垒的现状。在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时,主要采用了规范分析。另外,本文也采用比较方法,即:因素与综合比较相结合、原因与结果比较相结合、横向与纵向比较相结合。另一方面,本文的内容还涉及国际贸易思想史、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合作等知识点。6中国所面临的主要贸易争端分析中国的应对措施坚持正确的开放战略重商主义贸易保护主义被“滥用”保护范围的广泛性 保护手段多样政府干预的主动性 保护方式更加区域化实施战略性防御反倾销幼稚产业保护论做出
16、正确的战术选择技术性贸易壁垒新重商主义加快区域一体化知识产权争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实施“走出去”战略歧视性政府采购新贸易保护主义增加海外投资对中国产品抹黑加强国内立法和执法充分发挥商会、协会作用有理有利有节的“反击”提高产品品牌形象图1 本文的研究思路图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4页 共34页2 国际贸易保护政策的演进2.1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重商主义是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史上最早的保护贸易理论学说。(1)理论的主要内容早期重商主义(约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
17、叶)认为,金银是唯一的财富,国内商品间的交换不能增加一国内部的财富,因此必须通过国际贸易从商业中获得金银财富。在对外贸易方面,主张国家采用行政或法律手段干预对外贸易,通过扩大国内商品的出口换回金银货币,从而增加财富,同时要减少国外商品的进口或最好是不进口,以减少、避免国内金银财富的流失。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批驳了早期重商主义者禁止金银输出的思想,提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 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商务印书馆1985年I月版,第14页。转引自张二震:国际贸易政策的比较与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第l版,第37页。的名言,主张以保持贸易顺差的办法来增加
18、货币输入。晚期重商主义者已经认识到货币只有在运动中、流通中才能增值,认为对外贸易的顺差可以增加一国货币财富。重商主义在外贸政策方面提出奖出限入的贸易保护政策。第一,强调国家权利的重要性,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第二,主张对外贸易的顺差,实施奖出限入的政策。第三,管制本国工业,支持和鼓励本国幼稚工业的政策。(2)评价重商主义的思想和政策措施代表了当时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商业资本的利益。它把加速经济增长以促进经济发展置于理论分析和政策建议的中心地位,促进了一国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与发展。重商主义为当时的英国创造了财富。重商主义在英国的发展使得英国无论是在经济理论方面还是在经济政策方面
19、都有很大的突破。当时的英国推行了一些新的、不同于以前的政策,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加速了国内工商业的发展。比如英国呢绒的出口,1554年为16万匹,到17世纪前半期年均出口已达25万匹,行销至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尼德兰、波罗的海国家、俄国等整个欧洲和亚非等地。英国当时煤的产量,16世纪中叶是20万吨,到了17世纪90年代,已上升到300万吨,工场手工业在冶金、金属加工、制盐、啤酒、棉织、纺织等工业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提高。英国更是从对外贸易中获得了巨额的利润,其贸易公司已延伸到亚洲、非洲等世界各地,使大量的廉价原料、金银财富流入英国,也最终使英国成了世界之首的经济强国。英国对
20、外贸易在整个18世纪增加了6倍,伦敦成为了世界贸易的中心。英国的经济史学家埃里克罗东认为,这正是“重商主义理论与政策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 埃里克罗尔经济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的结果。但重商主义的理论也有缺陷和不足。重商主义错误地把价值的代表物金银货币认为是唯一的财富,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仅局限于流通领域,未能从各种经济要素间的功能联系来正确分析经济社会的现象,也未能正确认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积累社会财富的作用。2.2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幼稚产业保护论幼稚产业保护论主要由美国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德国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汉密尔顿在其递交美国国会的关
21、于制造业的报告中,提出了加快工业化的发展以推动美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措施。他从美国当时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主张,对促进美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李斯特在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系统地提出了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以保护关税制度为核心的幼稚产业保护学说,为落后国家保护贸易的需求提供理论根据。2.2.1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1)理论的主要内容汉密尔顿在报告中抨击了重农主义的政策,提出美国应该提倡工业劳动,大力保护与发展民族制造业。在实行的政策主张上,汉密尔顿认为重要的是政府要给予支持,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为了论证这一观点,他提出了著
22、名的“幼稚产业”概念。与英国等当时的发达国家相比,美国当时的工业属于幼稚工业,美国的工业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所以为了维护美国工业的发展,就必须采取政府干预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为了促进工业发展,避免本国的幼稚工业在与英国的竞争中被摧毁,汉密尔顿主张实行高关税的保护政策,认为关税收入可以用来奖励国内的制造业的发展,必须用关税将美国新建立起来的制造业保护起来,使之生存、发展和壮大。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向私营工业发放贷款,扶植私营工业发展;第二,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保护国内新兴工业;第三,限制重要原料出口,免税进口本国急需原料;第四,给各类工业发放奖励金,并为必需品工业发放津贴;第五,限制改良机器及其
23、他先进生产设备输出;第六,建立联邦检查制度,保证和提高工业品质量;第七,吸收外国资金,以满足国内工业发展需要;第八,鼓励移民迁入,以增加国内劳动力供给。(2)评价这一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从重商主义分离出来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两大流派已基本形成,一个是斯密和李嘉图开创的自由贸易理论体系,一个是汉密尔顿和以后的李斯特建立的保护贸易理论体系。可见,汉密尔顿的思想在国际贸易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由于汉密尔顿政策的实施,美国在1807年禁运法案和18121814年的“第二次独立战争”之后,终于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道路。此后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美国发展成为了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汉密尔顿的关税保护
24、论对于落后国家寻求经济发展和维护经济独立并逐步赶超先进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2.2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思想(1)理论的主要内容李斯特的理论分析是在批判斯密与李嘉图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李斯特否认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所认为的各国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发展规律,他认为每一个国家只能从自己的具体情况出发,找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是行不通的。在生产力研究上,李斯特认为,比起财富,最为重要的是生产力。“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到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经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失的财富获得补偿。个人如此,拿整个国家来
25、说,更加是如此。”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97,第118页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并不是决定于它所蓄积的财富的多少,而是决定与它的生产力的发展,并且在发展生产力上必须借助国家的力量。李斯特还提出了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他认为从经济方面来看,每一国家都必须经历这样五个发展时期: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在具体的每一个发展时期上,应相应地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处在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和农业时期的国家实行自由贸易。在农工业时期,国家已初步实现工业化,但国内工业尚处于幼稚阶段,经不起国外先进工业的竞争,所以这时应予以保护。在农工商业时期,国
26、内工业已具备了和国外先进工业进行平等竞争的能力,所以应实现自由贸易政策。德国正处于农工业时期,实行保护关税将是国家不二的选择。考虑到生产力的重要性以及意识到德国当时所处的时期以后,李斯特提倡实行关税保护制度。他不主张对所有行业在任何情况下都进行保护,他的关税保护是有条件的。具体来讲,其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业不需要保护。第二,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幼稚产业的标准是从两方面来考虑的:一方面是必须的、新兴的、弱小的工业,不加以保护,它在外国先进同行的强大竞争面前就生存不下去;另一方面它必须是有发展前途的产业,经过相当时期的保护之后能够自立,不需要永久地保护下去。第三,即使是幼稚工业,也应当在
27、面临国外先进同行的激烈竞争时才予以保护,如果没有遇到强有力的竞争,同样不需要保护。第四,要重点保护重要的工业部门。第五,关税保护要有时间限制,不能无限期地进行保护,最高保护时限为30年。李斯特所主张的是一种有区别、有节制、循序渐进的保护关税政策。他既想最大限度地利用政府干预手段,建立起有效的工业保护机制,以免弱小的本国工业被强大的外国竞争者扼杀,又不愿让本国企业永远躲在政府构造的“温室”里,逐渐丧失激励企业进步和发展的竞争意志。这是贯穿李斯特保护关税思想的主干。(2)评价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思想的许多观点是有价值的,整个理论是积极的,对落后国家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他的生产力理论中
28、,关于“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的思想是深刻的,具有无可动摇的理论说服力。同时,李斯特的理论是对比较优势原理的进一步发展。李斯特从动态的角度,来区分了现实的比较优势与潜在的比较优势,主张对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即幼稚产业进行保护,当这些产业发展起来即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比较优势之后,再按照比较优势的原理进行自由贸易。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思想在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起过积极的作用。它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势力的斗争。在保护政策的扶植下,经过1843年、1846年两次提高关税,德国经济确实在短期内有了迅速的发展,终于赶上了英、法等国。
29、对国内的幼稚产业进行保护的案例中,日本的汽车业的快速发展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一个案例。日本政府从19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用保护性关税限制国外汽车、精密机械、电子计算机、电器等产品大量涌入日本。比如,汽车为主的运输机械进口关税高达61.5%,即使到1969年日本的汽车进口关税仍高达35%。日本从1955年开始,由于其汽车工业受益于较高的关税壁垒保护,没有遭受欧美大公司的威胁。凡是国内幼稚产业的相关进口商品,日本政府通过制定较高的进口关税,致使国外竞争力很强的同类商品无法构成对本国幼稚产业的直接冲击,从而为本国幼稚产业的发展提供较为适宜的市场环境。另外,在此期间,日本政府出台了许多保护和扶持新兴幼
30、稚产业内容的法律法规文件,诸如振兴机械工业临时措施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公布、实施,加强了全社会对发展、保护和扶持幼稚产业的重视,推动了新兴幼稚产业的成长和成熟。另一方面,日本的汽车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日本政府予以巨额资金支持。在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下,日本的汽车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世界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可以说,日本汽车行业的崛起是保护幼稚产业的完美实践。2.3 资本主义垄断时期:凯恩斯主义的新重商主义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之后,各国失业现象严重,竞相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对此,传统经济贸易理论不能做出合理和科学的解释。1936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把对外贸易和国内就
31、业结合起来,开创性地提出了保护国内就业的思想。以后凯恩斯的思想由他的追随者们加以充实和扩展,形成了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思想,被称为“新重商主义”。(1)理论的主要内容凯恩斯认为,保持贸易顺差可以不断地扩大国外投资,增加投资需求和有效需求,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繁荣。为进一步说明投资对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影响,强调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凯恩斯提出了著名的乘数原理,即投资量的变动给国民收入带来的影响要比投资量实际变动本身大得多。因此,政府投资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倍增。其追随者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把这一原理引入到对外贸易,建立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对外贸易乘数原理表明,如果一国存在闲置的社会资源,那么通过出
32、口净额的增加将导致国民收入倍增。因此,一国应努力扩大出口,把扩大出口所带来的收入增加较多地用于国内消费;同时减少进口,扩大贸易顺差,从而增加国内的就业机会,活跃市场和促进经济发展。(2)评价凯恩斯的新重商主义政策是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的贸易保护政策,即经济萧条时期应该采取的政策,实质上是其“萧条经济学”原理的一种延伸。传统贸易保护思想的发展说明的是落后国家如何通过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发展本国经济,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和剥削,尽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凯恩斯的保护贸易却是说明发达国家如何通过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实现国内充分就业,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以保持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地位。它代表了当代垄断资本的利益
33、,代表了保护贸易的新发展,又被称为“超贸易保护思想”。新重商主义在日本的实践也是颇为成功的。1955年时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转折点,在这一年日本不仅恢复了战争的创伤,还走上了持续高速增长之路。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与其“新重商主义”的外贸政策是分不开的。日本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产品内容,增强产品竞争力,在世界市场上扩大出口,从而带动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提高国民的就业水平。2.4 战后世界贸易自由化倾向时期: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劳尔普雷维什考察了18761938年间英国进出口产品的平均价格指数,得出贸易条件对初级产品进口国和制成品出口国更有利,而对初级产品出口国和制成品进口国愈来愈不利的结论,原料
34、出口国的贸易条件长期恶化。1949年5月,普雷维什向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递交了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系统和完整地阐述了他的“中心外围”思想。(1)理论的主要内容在传统的国际分工下,世界经济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大的工业中心”;另一个部分则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的“外围”。普雷维什认为:现在的这种经济体系使中心国家大量侵吞外围国家的收入,造成“富国与贫国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造成外围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有:技术进步利益分配不均。中心国家创造的发明往往被直接用于中心国家的工业发展。而外围国家由于自身工业技术基础等条件的限制和中心国家的限制
35、措施几乎享受不到世界科技进步的利益,只能充当长期向中心国家提供初级产品的角色。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大低于制成品,这样实际收入的增加就会引起制成品需求更大程度的增加,但对于食物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需求不会产生同样的效果。中心和外围工会的作用不同。中心国家的工人有强大的工会组织,在经济高涨时,可以迫使雇主增加工资,经济萧条时,可以迫使雇主不降或少降工资,因而使工业品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而外围国家工会组织不健全,力量薄弱,没有能力控制或影响工资,经济繁荣时期工资上升不大,萧条时期工资大幅度下降,因而使外围国家初级产品价格较低。普雷维什提出了外围发展中国家必须实行工业化的主张。外围国家应该改变过
36、去把全部资源用于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的做法,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努力发展本国的工业部门,逐步实现工业化。他根据拉丁美洲各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即采取限制工业品进口的措施,努力发展本国工业,使工业品逐步达到自给自足,改变工业品依靠从中心国进口的局面。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拉美国家经济的发展,他又进一步提出了出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即大力发展本国工业品出口,改变出口商品结构,由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出口工业品为主转变。他认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护政策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工业所必须的。(2)评价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理论作了开拓性研究。他从发展中国家的利
37、益出发,对当代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存在的发达国家控制与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实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从理论与实践上揭示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丰富了国际贸易的理论。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体系对“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分析是正确的,它使发展经济学家对“二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的不平等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发展中国家打破旧的经济秩序、争取建立新的经济秩序提供了思想武器。普雷维什关于发展中国家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观点,对“二战”后拉丁美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这一点从人们对“中心外围”理论创始人普雷维什及其思想的评价中就可以看出。拉丁美洲学者阿曼多迪菲力波也对
38、普雷维什的思想给予了高度评价:“普雷维什的经济发展思想不仅是拉美经济和社会思想史的一部分,而且还成为了进一步有助于形成历史的思想力量”。 Filippo A.Di(1968),“Prebischs Ideas on the World Economy”,in CEPAL Review,No34,p163.当然,“中心外围”资本主义类型或模式理论的确存在一些缺陷。譬如,该理论对于“不发达的发展”状况产生原因的分析有些片面化,只看到外部原因,忽视了内部经济结构畸形化的原因。另外,该理论对摆脱“不发达的发展”状况道路的分析有些过于绝对化,忽视了利用经济联系使发展中国家得到发展而摆脱落后状态的方面等等
39、。但是,“中心外围”资本主义理论并没有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有很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加入到了贸易保护的队伍中。比如,在对华出口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贸易伙伴中,位于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印度(25起)、美国(15起)、阿根廷(10起)、巴西(9起)、土耳其(8起)、欧盟(7起)、加拿大(7起)、印尼(6起)、澳大利亚(5起)、哥伦比亚(5起),其中发展国家占贸易调查数的56.70%(55起)。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有很多的发展中国家用贸易保护来实现对本国工业的保护。2.5 新贸易保护主义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是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大背景。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
40、蔓延,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1)理论的主要内容所谓新贸易保护主义,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中形成的以非关税壁垒为主,以关税壁垒为辅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新贸易保护主义中最为普遍的形式是直接数量限制,主要手段有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关税配额等;其次是财政性的贸易保护措施,主要包括生产补贴、出口信贷补贴等;另外还有行政性和技术性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反倾销程序、反补贴行动、健康和安全规则、环境控制、海关评价程序、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等。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贸易保护,达到规避多边贸易制
41、度约束,保护本国就业的目的,从而维持本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新贸易保护主义目前主要显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实施保护的范围较广,受保护的商品种类不断增多。保护对象从传统工业品和农产品转向高级工业制成品和劳务,并且开始进人高技术产品领域。另外由于近年来服务行业的世界贸易额年增长速度较快,服务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贡献越来越大,重要性不断增强,也促使世界各国加强了对服务行业的保护。第二,贸易保护集团化趋势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或集团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区域化组织一般采取对内自由贸易、对外贸易保护的政策,具有天然的排外性和自身贸易保护性。一些国家纷纷结成各种各样的经
42、济贸易同盟,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内部实行自由贸易而对外实行严格的保护,严重削弱了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第三,保护手段层出不穷。战后大幅度消减关税壁垒造成其作用与地位下降,而非关税壁垒以其种种便利优势在全球被广为采用。据统计,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已有一千多种,主要有配额、许可证,外汇管制、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自动出口限制、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进出口补贴等。(2)评价必须指出,新贸易保护主义和古典贸易保护主义理论是截然不同的。古典贸易保护主义可以说是一种保护“婴儿产业”的理论,它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用以对抗经济发达的国家,保护本国新兴的民族工业的理论工具,它可以说是一种保护先进的
43、贸易保护主义。而新贸易保护主义则不然,它所要保护的对象乃是发达国家中受到新兴工业化国家竞争最为严重、技术含量低的“夕阳产业”,因而它实质上是一种保护“落后”的贸易保护主义。发达国家一方面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竭力反对发展中国家以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为依据保护自己的民族工商业。另一方面,却竭力鼓吹新贸易保护主义,反对向发展中国家开放本国市场,这显然是不公正的。然而,新贸易保护主义同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相比却有着更大的欺骗性,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几乎毫不掩饰其保护本国产业的利己主义动机,而新贸易保护主义在国内,以维持高就业、高收入水平为号召,较之直接宣布保护某一行业更能赢得本国公众的同情和支持,在
44、国际上,又打出维护“人权”、保护劳工权益等旗号,显得有理有据。由于我国的外贸具有明显的出口导向特征,因此,在近些年的国际贸易中,我国频繁遭受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比如,2004年4月,加拿大率先对原产于中国的户外烧烤架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在世界范围内首开对中国产品提起反补贴的先河;之后,加拿大又分别于同年4月28日和10月4日对原产自中国的钢制紧固件和复合木地板进行了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开始效仿加拿大的做法。除此之外,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对我国的影响日趋严重,2003年6月10日国际商报发布的商业部,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遭遇技术贸易壁垒不同程度的
45、限制,39%的出口产品遭遇技术贸易壁垒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170多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总出口额的5.2%。损失达90亿美元。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国每年受影响的贸易额超过500亿美元。相当数量的我国传统优势产品由于技术贸易壁垒影响而退出国外市场,技术贸易正逐步取代反倾销措施成为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3 当代贸易保护措施的新特点3.1 贸易保护措施被“滥用”3.1.1 关税措施的滥用关税作为贸易保护主义惯用的手段,一直被使用着,但是,在近几年,关税措施出现了被任意滥用的现象。比如,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俄罗斯、印度、土耳其等国宣布提高进口钢材关税,俄罗斯还上调了汽车出口关税并对来自欧盟
46、、瑞士和土库曼斯坦的卡车开征特别养路费,印度上调了大豆关税。厄瓜多尔对部分肉类产品征收的关税由25%猛升到85.5%。乌克兰对除紧急物资外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3%的临时关税。许多发展中国家实际执行的关税税率较低,提高税率在不超过约束税率的前提下算不上违反世贸组织规则,而非世贸组织成员不受国际贸易规则约束更是无法无天,随意性极大。3.1.2 救济措施滥用美国可能会带头强化贸易救济措施,为其行业解困和产业发展保驾。可以肯定,作为控制进口有效便利的手段,反倾销、反补贴将会被美国政府视为常规的贸易救济措施而继续利用。随着行业危机加深和更多行业陷入困境,美国还可能动用国内贸易法中201保障措施、421特
47、别保障措施。钢铁、汽车、住处产品、家具、纺织等行业均可能成为美国设限的重点领域。实际上,近几年美国仍在继续实施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伯德修正案,其产业部门针对其他贸易伙伴已经提出了大量的“两反”指控。3.1.3 产品标准滥用发达国家凭借其在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上大做文章。美国实施不久的消费品安全促进法案,规定所有消费品生产商和进口商必须提交证书,保证进口产品符合美国的规定和标准。欧盟年初发布公告,规定含有未向欧盟化学品管理局注册的化学物的外国产品不能再进入欧盟市场。欧盟议会还在酝酿再次修订有关玩具安全的议案,进一步加严安全限制标准。3.1.4 汇率政策滥用
48、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元、英磅、加元、印度卢比兑美元贬值均已达20%以上,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货币贬值均在30%以上,巴西货币贬值更超过了40%。阿根廷比索贬值10%,为提高出口竞争力,阿根廷意欲加快比索贬值速度。东欧一些国家货币贬值过头,在欧洲内部甚至引起了激烈的争议。3.1.5 许可措施滥用印度尼西亚宣布对500多种商品进行进口管制。巴西以进口许可证方式对17 个部类商品实施紧急进口限制,占其总进口额的60%。美国国会管理委员会警告国会山游客中心,不得继续买卖非美国制造纪念品,而这些纪念品大多是中国制造。印度宣布六个月内禁止进口中国玩具。3.2 保护范围的广泛性以往的贸易保护主义重点保护幼稚产业,如农业、新兴工业或与本国就业关联度较密的行业,如发达国家的钢铁业、纺织业等。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除了继续对传统产业的保护,还进一步扩大到服务业、金融业、高技术产业和知识产权领域。西方贸易保护主义者等政治力量提出的“外企产业回归西方”说,即把已在新经济体或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设厂的企业迁回本国,以助缓解衰退中的经济困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