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绿生源生态农场示范园可行性报告_1386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宿州市绿生源生态农场示范园可行性报告_13861(4).docx(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宿州市绿生源生态农场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聊城世纪大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0一三年八月目 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1.1 项目概况11.2 编制依据、原则、内容21.3 项目效益分析41.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51.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61.6 项目综合研究结论6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8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5第三章 生产规模与营销方案3.1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173.2 建设方案及产品方案173.3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183.4 市场风险分析19第四章 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4.1 场址选择205.2 建设条件20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5.1 环境影响225.2 环境保
2、护与治理措施22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6.1 劳动安全266.2 卫生266.3 消防26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277.2 劳动定员287.3 经营管理措施287.4 技术培训28第八章 项目经营管理策略8.1 绩效管理方案308.2 市场营销策略318.3 内部监控措施分析34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9.1 编制依据369.2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369.3 流动资金估算369.4 总投资估算379.5 资金筹措37第十章 财务预测与分析10.1 编制基准3810.2 基本假设3810.3 财务分析依据及说明3810.4 产品成本及费用估算3910.5 销售额预
3、测4010.6 利税分析4010.7 财务评价指标4110.8 财务分析结论44第十一章 社会效益分析11.1 社会评价基本结论4511.2 农业产业化经营45第十二章 结论及建议12.1 结论4712.2 建议47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9页 共53页第一章 项目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宿州市绿生源生态农场示范园1.1.2 项目基本情况宿州市绿生源生态农场示范园,创建于2013年6月,它西邻运粮河,东靠206国道,北依市外环南路,南承合徐高速,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是一家集特色种植、蔬菜加工、良种繁育、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
4、区。项目先期已投资400多万元,占地约1000亩,共分为蔬菜种植区、良种繁育区、果蔬种植区、休闲观光区、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区。以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为前提,科学管理,致力于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及农业技术创新的综合性研发与推广,努力达到一个标准化、现代化、立体化、产业化的现代生态农场示范园。1.1.3 项目建设地点宿州市埇桥区北杨寨行管区镇北村本地段西边紧挨运粮河,东边紧挨206过道,南面离宿州市东坪合徐高速入口7公里,北边离宿州市南外环1000米。距离宿州市最大的农贸市场百大农贸市场4公里。距离宿州市合徐高速市南入口5公里。1.1.4 项目建设规划项目总计占地约1000亩,建筑占地100亩,项目定位
5、现代生态农业,打造宿州亮点农业。总体规划分六块:(1)特色经济作物及良种繁育区;(2)果蔬栽培区;(3)休闲观光采摘区;(4)生态农业创业示范园;(5)苗木花卉繁育区;(6)特色动物放养区。其中特色动物放养区有周长4000米跑马场;休闲观光采摘区有占地3000平米的鸟巢温室大棚;果蔬栽培区有占地1000平米净菜加工区;生态农业创业示范园内包含:农机合作社、农资合作社、小型QQ农场、青年创业园。1.1.5 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额2400万元,其中征地费用1500万(12年),土建费用500万,设备费用300万,流动资金100万。项目资金来源:个人垫资、社会融资、政府扶持、银行贷款。1
6、.1.6 项目建设起止时间项目建设起止时间:2013年6月2018年6月1.2 编制依据、原则、内容1.2.1 编制依据(1)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电力出版社出版);(3)国家计委、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国家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5)国家发改委建设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6)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7)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8)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9)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10)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1)项目单位提
7、供的其他有关资料。1.2.2 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2)选择成熟、可靠、环保、节能、略带前瞻性的养殖、种植技术路线,提高项目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3)结合项目所在地建设条件和环境要求,合理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条件、最大程度地发挥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4)合理安排建设周期及工程内容,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5)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需要,在设计上留有发展余地;(6)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积极推行“安全文明清洁”生产工艺,做到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设施与工
8、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运行,注意可持续发展要求,具有可操作弹性;(7)充分估计工程各类风险,采取规避措施,满足工程可靠性要求。1.2.3 编制内容(1)项目总论;(2)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3)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4)环境影响评价;(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6)项目组织与管理;(7)项目经营管理策略;(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9)财务预测与分析;(10)社会效益分析;(11)结论及建议。1.3 项目效益分析1.3.1 经济效益根据静态分析,预计项目竣工投入运营后,年均产值可实现1300万元,年均生产成本450万元,年均利税总额850万元,年均上缴税金约70万元,年均净利润约7
9、80万元;项目年均投资利润率约32.5%,年均投资利税率约35.4%,投资回收期约为3.08年(不含建设期)。1.3.2 社会效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必须有稳定的生产基地作依托,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本项目的建设旨在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促进宿州市养殖、种植向规模化、高效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从而带动全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4.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宿州市在种养殖方面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过去的养殖及种植效益不高,因而只是零星养殖及种植,并没有形成规模。只有开展规模化种养殖产业,才能占有市场的高份额、农业才能实现高效益,才能适应农业产
10、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和发展高效农业的需要。通过本项目建设,引进优良的禽畜品种,通过杂交繁育,实现规模化养殖,从源头上确保禽畜饲养天然,产品品质优良,有利于宿州市种养殖产业兴旺,农民增收。本项目建成后,将以稳定的生产基地作依托,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有利于使宿州市种养殖朝规模化、优质化、高效化、产业化方向发展。1.4.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要求,尤其是有利于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本项目的实施立足于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以此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将成为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本项目将建成安
11、全、无公害的生产示范基地,羊粪可以实行堆肥出售,其余粪尿采用粪尿-沼气果蔬种植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化解羊粪水为主的污染源,使污水治理后达到GB89761996规定的二级标准,并经环保部门审定,符合国家有关环保要求。1.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经测算,项目完成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 标备 注1劳动定员人30随种养殖规模浮动2项目占地面积亩10003建筑占地面积亩1004总投资万元24004.1征地费用万元15004.2土建费用万元5004.3设备费用万元3004.4流动资金万元1005年均总产值万元1300全部达产后均值6年均总成本费用万元4507
12、年均利税总额万元8508年均上缴税金万元709年均静利润总额万元78010财务内部收益率%31.5111投资回收期年3.08不含建设期12年均投资利润率%32.513年均投资利税率%35.41.6 项目综合研究结论(1)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要求,尤其是有利于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2)本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完全达到生态农场示范园建设的环境标准要求。(3)本项目实施后,将逐步打造成为宿州市有广泛影响和代表性的优质优质生态农业示范品牌;(4)本项目采用现金的种养殖技术,并引进现代旅游观光农业,投资利润率高,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佳,抗风险能力强;(5
13、)有利于提高宿州市的经济增长,优化宿州市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6)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扩大社会就业;(7)本项目具备了设计、筹建、现场施工、调试投产、正常运行等各方面的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这为本项目的扩建和投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8)项目有着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生产技术成熟、先进,市场前景广阔,在技术上、经济上是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
14、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加快发展畜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和布局”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
15、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生态农业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宿州紧紧依托当地农产品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从种养大户到家庭农场,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门别类地制定了优惠政策与扶持措施,梯度培育,分类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扩张,截至2011年底,家庭农场、种养大户超过了6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超过了2000家,县区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超过了1000家。在这个过程中,储蓄了一批重点项目,培养形成了宿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国家队”。 政策保障措施备受企业青睐自2007年起,宿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的决定、农业产业化“252”强龙工
16、程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找准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着力点,同时提高龙头企业的行业地位,激励其做强做大。尤其具有重要意义的是,文件提出三项考评机制、四项优惠政策、五项奖励机制给农业产业化投掷了一颗 “定心丸”。从政府资源、资本市场、技术创新升级、创建名牌、信息化建设、开拓国内外市场等10余个方面为龙头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措施。随后,宿州政府还针对产业化不断发展的实际情况,先后出台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不断优惠,博得业界的高度认可。宿州农业产业化跳跃式发展,与政府提高谋划,梯度培育龙头企业,着力减少行政干预,促进有序竞争,建立平等、公正、开放的竞争性市场环境是分不
17、开的。同时,梯度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也能由大带小,有利于优化整个产业化发展秩序。 龙头企业迎来发展黄金期2006年、2008年、2010年,宿州市政府先后三次认定了177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功推荐申报了3家国家级、4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着重从营销收入、加工产值、税收、融资、信息化、土地使用、开拓市场、创建品牌等方面予以政策资金扶持,激励产业化龙头企业组织形式、管理技术创新,同时实施龙头企业动态跟踪管理和服务制度。值得关注的是,通过梯度培育,宿州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竞争潜力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农业产业化呈跳跃式发展态式,农产品加工产值2009年至2011年分别实现259亿元、388
18、亿元和652亿元,目前已位居全省第二,仅次于省会合肥市。龙头就是力量,整合资源方能有的放矢。自“十一五”以来,宿州农业产业化实施国家及省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114个,投资31478.5万元;贴息项目39个,投资2419万元;为省级龙头企业争取农业产业化补息项目26个,财政补息资金2135万元。省人大、省政协相关负责同志到宿州调研农业产业化工作之后一致认为“宿州政府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强、扶持效率之高,是农业产业化跳跃式发展的核心动力。经过产业集群的要素集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后劲得到新一轮的积蓄。 ” “两区”建设助推产业化再上新台阶2010年、2011年是宿州农业
19、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继土甬桥区被批准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后,宿州又获批“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围绕“4168”工程,发展四大支柱产业,抓好“一区多园”建设,培育三大经营主体的任务再次被写进了市委、市政府的大文件,明确到2012年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分别发展到600个和10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000个,农业企业发展到3000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80家。谋划了农业产业化12大产业基地,并由市级领导分别联系,并将培育任务落实到县区,同时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考评办法。农业产业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两区”建设必将助推宿州农业产业化再上新的台阶。 (一
20、)土甬桥:“两区”建设助推产业转型(1)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土甬桥区现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60家,区级龙头企业116家。全区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入达37亿元,年加工产值50多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0多亿元,辐射带动农户近30万户,2011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猛目前正式注册有500多家。其中,省级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10家、区级示范社20家,共有社员55500人,入社资金28600万元。涉及的领域从种植、养殖业逐步扩展到秸秆能源开发、农机服务、水利建设等多个方面。(3)实施品牌化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全区农产品注册商标总数达486个,
21、著名商标21个;省级名牌产品10个,市级名牌产品5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43个。目前,全区已认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原料基地30万亩,推动了全区主导产业向规模化、精品化方向发展。 四、做强支柱产业,打造特色区域农业经济 根据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土甬桥区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了支柱产业,实体经济、板块经济特色明显。土甬桥区年生产粮食28亿斤,加工产值达到45.56亿元,占农产品加工总产值的44%。实行统一品种、规模化种植,在灰古、桃园、北杨寨和祁县四个乡镇打造了4个部级万亩小麦示范片。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从原先粗糙、简单的单一品种加工向精深、多元化、特色产品加工转化,延伸
22、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优质蔬菜种植面积57.5万亩,年生产蔬菜156万吨,产值20多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4.1%。打造了八张富民和百亩良园国家设施蔬菜标准园,建成高标准设施蔬菜面积45万亩,食用菌基地200万平方米,规模蔬菜基地33个。肉类总产量达14.5万吨,禽蛋产量5.5万吨。建成了孵育20万套麻鸡父母代种鸡的土甬桥区麻鸡育种中心和占地120亩的安徽白山羊扩繁基地。集合林产优势,做强产业园区,培育骨干企业,拉动林木培育。发展高档人造板、木地板、家具和木质工艺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创树一批名牌林产品。 (二)灵璧:依托资源发展现代农业近年来,灵璧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
23、农民增收两大目标,按照“建基地、育龙头、树品牌”的思路,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加强生产、加工、贮运、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结合,拉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农民收入,走出了一条符合灵璧实际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1)龙头企业营销收入持续增加。县级以上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1家,其中省级11家、市级22家、县级18家。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近500家,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100多家。 2011年末,33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产总额13.7亿元,销售收入首次突破50亿元达到53.4亿元。(2)主导产业生产基地面积逐步扩大。全县龙头企业建立基地达140万亩。灵璧县被认定为省级绿
24、色食品原料 (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县;荷金来优质肉牛标准化生产基地被认定为省级安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个基地被认定为市级安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县规模养殖场达1260多个。(3)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能力稳步提高。 3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分别采取合同订单、种苗供给、技术指导、保价收购、代存代储等契约化合作形式,与农户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利益联接关系。目前,全县有67%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62%的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直接带动的本地农户约21.2万户。全县75%的农产品通过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有序进入市场,实现了增值增效。(4)龙头企业创树品牌取得突破。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有7件商
25、标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荷金来、常青、康美达、苏林雅禾、先纯、笑果、忆中味);有7个品牌的产品获安徽名牌产品称号(荷金来、常青、康美达、苏林雅禾、先纯、康君、忆中味);认证有机食品4个;认证绿色食品7个(千禾、荷金来、常青米、常青面、康美达、苏林雅禾、先纯)。(5)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57家,其中专业协会22家,专业合作社335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比去年增加168家,增幅达89%。各类专业合作社社员、协会会员突破2万人,专业合作社、协会带动农户7.7万户。 (三)砀山:突出特色延伸水果产业链多年来,砀山以水果产业为主抓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转变发展方式,强
26、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了产值提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主要成效水果加工业集群初步形成。目前,全县拥有水果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形成以海升、汇源、科技、熙可等为龙头的水果加工区,产业体系日臻完善。 2011年水果加工量60多万吨,实现营销收入36.5亿元。浓缩果汁、水果罐头、果汁饮料等加工产品出口到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基地品牌创建稳步推进。全县水果基地全部获得了无公害认证,5万亩砀山酥梨获得绿色食品基地认证,1万亩黄桃生产基地通过GAP认证。 600亩水果生产基地已通过有机转换认证。 16家水果加工企业及合作社的28个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在
27、2011年中国果业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砀山酥梨”品牌价值31.31亿元,居第十位。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凸显。为促进水果产业快速发展,砀山县着力培育发展水果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85家,建成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水果示范合作社5家,市级示范合作社18家,建设信息化合作社50家,30多家果蔬专业合作组织与超市对接,年销售量达20多万吨。(2)主要做法强化组织领导,制定扶持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水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了砀山县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意见、砀山县水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砀山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奖励办法等,县财政每年拿出500万作为水果产业发展基金。强化多渠道招商,培育壮
28、大龙头企业。县委、县政府依托丰富的资源,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抓手,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有效推进项目建设。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围绕提高品质,重点加强了检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在水果生产周期内不定期抽样检测,基本实现对水果生产质量全程监管,果品质量安全明显提高。强化金融支持,助推企业健康发展。金融机构推出了十多种金融信贷产品,仅农行、农发行、信用联社共发放贷款10.17亿元,同比增长41.26%。组建了砀山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担保11笔,共发放担保款3240.9万元。 泗县:全
29、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板块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牛肉、羊肉、鸡肉,无公害果蔬生产、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迎来了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中国全面向小康社会迈进的新时期,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肉食品、坚果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国内市场上优质牛肉、羊肉、鸡肉的销售将愈益呈现很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为我国禽畜养殖及水果种植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宿州市虽然禽畜养殖饲养量很大,但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很低,种植与养殖分离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建设“养殖与合作种植发展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另外近几年来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农村人口数量锐减,农户养猪、
30、养羊、养鸡数量下降,市场供求不平衡,为此加快肉猪、肉羊、蛋鸡生产基地建设势在必行,只有保证稳定的种源,才能保持供求平衡。该项目的建设,充分发挥宿州市区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引进、选育、改良相结合,实现畜牧良种化;实施养殖机械化,强化畜禽疫病防治,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效益。稳固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机制,推进规模养殖,同时也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完善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全面提升项目区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从而促进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良性发展。第三章 生产规模与营销方案3.1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2.1.1 建设标准本项目建设在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区域优势的基础上,立足高起点规划
31、、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生产、高效益经营、高效率管理。严格遵循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标准和欧盟EEC2092/91有机食品认证规定要求。3.1.2 产品标准我们现参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的相关标准要求制定本企业质量标准,其各项理化指标,经检测高于国标和出口标准。3.2 建设方案及产品方案项目总计占地约1000亩,建筑占地100亩,项目定位现代生态农业,打造宿州亮点农业。总体规划分六块:(1)特色经济作物及良种繁育区;(2)果蔬栽培区;(3)休闲观光采摘区;(4)生态农业创业示范园;(5)苗木花卉繁育区;(6)特色动物放养区。其中特色动物放养区有周长4000米跑马场;
32、休闲观光采摘区有占地3000平米的鸟巢温室大棚;果蔬栽培区有占地1000平米净菜加工区;生态农业创业示范园内包含:农机合作社、农资合作社、小型QQ农场、青年创业园。3.3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3.3.1 营销策略根据自身产品的优势,采取进一步扩大产品品牌影响的措施,采用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3.3.2 营销方案(1)利用合作社自身具有衔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桥梁作用,由营销商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形成养殖、种植合作社对接经销商统一收购的经营销售链。(2)提高产品的品牌影响,扩大产品对外销售份额,与国内一流的禽畜及水果加工企业签订合同,实行直销。3.3.3 营销模式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
33、建设:本项目拟采用下列二种有效方式建立营销网络和扩大营销队伍。(1)合作社设立产品营销中心,组建精干的营销队伍,营销中心专门负责产品的销售和各连锁经营店的管理。营销中心下设产品销售广告信息部、产品批发部、产品连锁配送中心、策划部、市场拓展部。(2)提供充分的运输保障,项目实施后,将成立以专为配送服务的运输车队,以保证产品的及时销售。3.4 市场风险分析3.4.1 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本项目市场方面风险主要来自市场供求总量的实际情况与预测有偏差,这可能是来自区域因素及经济环境对购买力的影响;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形势看,上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属一般风险,不影响项目的可行性。3.4.2 防
34、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任何经济活动都有风险,由于预测的不确定性,项目经营的未来状况会与设想状况发生偏离,因而使投资项目面临潜在的风险,面对风险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规避、分散或防范风险。对于产品销售前期由于消费者对产品认知不足而出现的销售不旺问题,需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同时需要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实现诚信经营,靠信誉和质量品牌站稳市场。第四章 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4.1 场址选择宿州市埇桥区北杨寨行管区镇北村本地段西边紧挨运粮河,东边紧挨206过道,南面离宿州市东坪合徐高速入口7公里,北边离宿州市南外环1000米。距离宿州市最大的农贸市场百大农贸市场4公里。距离宿州市合徐高速市南入口5公里。4.2
35、建设条件4.2.1 宿州自然资源宿州市自然资源丰富,名特产品众多。境内平原广袤、沃野千里,气候适宜,生物繁茂。平原面积889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1%,耕地997.79万亩,占地总面积的67.97%。区内盛产小麦、玉米、大豆、山芋、棉花、花生、蔬菜以及苹果、梨、桃、葡萄、湖桑等。粮食总产量306万吨,棉花总产量8万吨,油料产量40.5万吨,水果产量86.5万吨。境内拥有120万亩全国最大的连片水果产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70%以上。拥有80万亩的花生种植基地和沿国道、省道纵向分布的40万亩大棚蔬菜种植带。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煤储量约为60亿吨,是两淮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口油田石油预测储量
36、达20亿吨以上;宿南煤层气已探明储量达3000亿立方米;大理石储量4000万立方,居全省之首,花色品种达20个以上。灵璧奇石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砀山酥梨为果中精品,为海内外顾客所青睐。4.2.2 宿州经济发展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914.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7.35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378.95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298.65亿元,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比25.9:41.5:32.6。人均GDP达17038元(折合2709美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2.0%,其中,食品上涨4.
37、0%,烟酒及用品上涨2.9%,衣着上涨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0%,交通和通讯上涨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7%,居住上涨0.6%。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5.1 环境影响本项目的是促进有机农业发展的组成部分,只要严格按相关规程和标准做好环境、污水处理等综合治理,并严格按ISO9000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及ISO14000环境管理保证体系组织生产,本项目建设不会对外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5.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5.2.1项目建设期污染源分析项目建设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染源主要包括以下各项:(1)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和物料运输所产生的施工
38、噪声;(2)施工过程中由于物料搬运、汽车运输、土方工程所造成的扬尘;(3)施工人员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4)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产生的废气;(5)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5.2.2 项目运营期污染源分析项目运营期间的污染源主要有:(1)采摘时员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2)果园内腐烂水果形成的污染;(3)灌溉排放污水;(4)农药、化肥引起的土壤环境污染。5.2.3 环境影响防治措施(1)建筑本身采取的措施建筑材料采用“绿色建材”,即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相对少量的天然资源和能源,无毒害、无污染及放射性,达到生命周期以后,可以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材料。
39、这些材料要保证项目建成后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的规定。(2)施工期措施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为减少施工期的噪声污染,主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段,合理布局施工场地,避免同时使用大噪音设备;对于位置固定的机械设备,尽量在室内进行操作,不能在操作间的,可适当建立临时声屏障;在施工工作面铺设草袋等,以减少车辆与路面摩擦产生的噪音;适当限制大型载重车的车速,尤其在噪音敏感区。扬尘防治措施施工期间的扬尘是需要重点防治的污染之一,本项目主要采取下列防治措施以减少扬尘:a.对易起尘的物料应加盖覆盖物,施工场地必须采取围挡、覆盖、地面硬化、简易绿化等有效措施防止扬
40、尘;b.施工现场应定期洒水,在大风日加大洒水量和洒水次数,以防止浮尘的产生;c.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应低速行驶,出场应冲洗轮胎。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主要包括:a.施工期间施工废水应注意收集,经沉淀池处理后排放,禁止以渗坑、渗井或漫流方式排放;b.施工阶段应设立指定的渣土堆放点,由专人管理,设置专车每天收集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集中密闭外运,严禁就地抛洒,无组织排放。(3)运营期措施废水的防治措施项目运营期间的废水主要为灌溉排放废水。由专门的排放系统集中、有序排放。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工作人员和顾客产生的生活垃圾,如废报纸、废期刊、废塑料瓶、金属易
41、拉罐等。在公共区域应设置分类垃圾桶,便于垃圾的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最终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另外应从节约能源的角度,尽量减少一次性消耗品的使用,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排放量。噪声防治措施本项目的动力设施均采用减震、消声措施,水泵、风机等均采用低噪声型,设备用房要求采取隔音、吸音处理。在相关位置设置明显标志,禁止机动车辆鸣笛。农药、化肥污染防治措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发现我们生活的地球正被各种污染侵蚀,这些污染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提倡环境保护,改善我们生存的环境条件。由于项目严格按照无公害葡萄生产规程操作,避免使用各种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开展平衡施
42、肥,禁止使用有污染源的化肥。因而不会破坏环境,相反地对环境也是一种保护。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6.1 劳动安全项目建设单位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定,职工上岗前进行职业培训及安全教育。执行安全生产和防疫操作规程,对职工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安全生产。6.2 卫生按照国家有关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免疫、用药、检疫、消毒、疫情监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无特定疫病的理念和要求,建立完善的防疫与用药档案,实行规范化运作。6.3 消防消防应严格执行国家防火技术规范。总平面设计根据厂区实际情况,尽量加大各建筑物间距离,以满足防火要求。消防通道环行布置,厂区内设消防栓,对易发生火灾工段按防火等级选择建筑安全材料,使之符合防火规范。室内配备足量消火栓及干粉灭火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就地启动消防水泵设施。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7.1.1 组织机构本项目为既有法人项目,按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运作,项目的最高决策和监督机构为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由投资各方构成。理事会下设有合作社,负责项目生产经营的全面管理,合作社下设技术服务部、经营服务部、综合管理部。7.1.2 职能划分(1)理事会 :决定项目建设和建设资金等重大事项,审议合作社财务报告和工作报告,决定合作社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