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景茂分期论治毛细支气管炎经验-毛细支气管炎怎么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俞景茂分期论治毛细支气管炎经验-毛细支气管炎怎么治.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俞景茂分期论治毛细支气管炎经验|毛细支气管炎怎么治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分期论治俞景茂临床阅历 俞景茂教授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阅历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对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等有深化探讨,擅长治疗儿科疑难杂症。毛细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毛支)是发生于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近年来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22.153.2的患儿易于病后数年间反复发生喘鸣。现代医学抗病毒、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等治疗疗效尚不准确。俞师在临床诊治毛支时,认为临证当分初咳期、喘憋期、缓解期及复原期四个时期论治,临床疗效满足。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辨治阅历总
2、结如下。 1病因病机详析 从临床表现看,毛支可属于中医学“肺炎喘嗽”、“哮喘”范畴。俞师总结,此病的病因不外寒邪、正虚内外两方面,寒邪侵入,后由于体质、感邪轻重等因素,病情会不断改变,依据各个改变阶段的病机特点,可分为初咳期、喘憋期、缓解期及复原期四个时期。把握本病的病因病机有助于增加治疗的针对性。 1.1寒邪犯肺是外因:俞师认为,毛支多发病于冬春寒冷季节,一旦小儿调护失宜,风寒之邪即可从口鼻皮毛而入。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伤于肌表,可郁遏卫阳,亦可直中于里,伤及脏腑,肺气失于肃降而发病。 1.2正虚痰蕴是内因:小婴儿脏腑娇嫩,脾、肾功能尚未充盛。肺气不足,卫外之阳不能充溢腠理,易于感受风寒之邪
3、。若脾、肾功能失调,则体内津液运化失常,易酿生痰湿,蕴积于肺。临床所见毛支患儿多面色咣白,形体偏胖,肌松不实,简单出汗,鼻梁青筋,喉间痰声漉漉,便溏,或有湿疹病史,为肺脾肾亏虚,痰湿内盛之证。 1.3各期病机演化规律:初咳期,由于风寒束肺,肺络失宣,清肃之令不行,故可见发热、呛咳、鼻塞、流清涕等肺卫见症。喘憋期,由于痰与寒邪互结,阻于气道,肺气郁闭,中阳受困,肾不纳气,则咳嗽加剧,气促、痰鸣、便溏,甚则喘憋不得卧;或寒邪人里化热,现高热、便干、咽红、烦渴等痰热闭肺之象;若肺气闭郁,寒邪伤及心阳,可出现面色苍白、唇周青紫,甚至心阳虚衰及喘脱。缓解期,由于肺气得宣,气逆得降,但肺气尚弱,脾不运湿,
4、而出现咳嗽缓解,喉中痰鸣,便溏等征象。此时患儿气道仍处于高反应状态,病情易反复。复原期,咳喘痰鸣已平,偏于肺气虚者兼有咳候,偏于脾虚者常有痰候,偏于肾虚者每兼气短。若正气渐复,邪气消退,则症除告愈。若有伏痰未尽,结成窠臼,则成哮证。 2治疗分期精治 本病的发生多由外感寒邪和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引起,每个时期有不同的病机特点,俞师在临证时,即依据不同病机确立治法及方药。如初咳期由外感风寒而发病,治以散寒发表为主;喘憋期多为肺气郁闭证,治以降逆平喘为主;缓解期多有脾虚痰盛证,治以祛痰健脾为主,复原期多为肺脾气虚,治当以补益肺脾为主。详述如下。 2.1初咳期:病初13天,或毛支患儿重复感邪后出现咳
5、嗽的早期。多表现为咳嗽,伴清涕、喷嚏、鼻塞或发热,大便正常或溏,舌淡、苔薄白,脉浮数。治宜散寒发表,肃肺止咳。方选三拗汤、止嗽散等加减化裁。常用药物:麻黄、杏仁、防风、荆芥、桔梗、陈皮、白前、枳壳、辛夷、白芷、姜半夏等。小儿纯阳之体,易从阳化热,如出现咽红、高热、便干,加黄芩、桑白皮、大力子等。 2.2喘憋期:发病36天,此时患儿发热消退,表证减轻,咳嗽加剧。主要症状为咳嗽频作,痰声漉漉,喘憋气促,甚者鼻煽唇绀,口周青紫,面色苍白,烦躁担心,神萎纳呆,大便稀溏。治以温肺化饮,降逆平喘。方用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常用药物:麻黄、杏仁、细辛、桂枝、半夏、五味子、陈皮、干姜、白芍、炙冬花、苏子、
6、葶苈子、莱菔子、桔梗、地龙、僵蚕等。若便溏泄泻者,加山楂炭、车前子;若出现高热、咽红、舌红、苔黄、大便干结等,则应以清肺化痰,降逆定喘法治疗,可予定喘汤、麻杏石甘汤等加减。俞师认为治疗毛支喘憋期必用麻黄,切勿顾忌其幼小而舍之,但必需驾驭剂量,一般23g即可。对于小青龙汤,俞师认为辨证精确,即可大胆应用。对于麻杏石甘汤,由于小儿阳气不足,脾阳易伤,其中石膏性寒凉,故有高热者才用。 喘憋期易出现变证,寒邪入里化热,易动血耗血,若气滞血瘀,阻滞气道,阻碍气机升降,也可出现咳逆喘憋等症状。临床治疗时,对有瘀血阻滞证患儿,俞师采纳活血化瘀法,确可使喘憋症状明显减轻。常用药物有丹参、当归,或加用丹参注射液
7、。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肺循环等作用,有利于消退肺部罗音,可改善呼吸困难和缺氧状态。若此期病情加重,出现心阳虚衰甚至喘脱之变证,可加用参附汤以回阳救逆。 2.3缓解期:病程后期即发病714天为缓解期,咳喘渐减,症见咳嗽,喉中痰鸣、时有喘息,但精神转佳,纳食稍差,舌淡,苔白或微腻。此期喘咳症状缓解,可适当扶正,在清肺化痰的同时,健脾益气。常用药物:麻黄、杏仁、浙贝、川贝、炙冬花、陈皮、茯苓、砂仁、姜半夏,蝉衣、辛夷花、丹参等。俞师认为治疗毛支缓解期仍需用麻黄,一般12g即可,坚持服用小剂量炙麻黄肯定疗程,协作健脾理气化痰中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俞师指出麻黄需渐渐减量,立刻停药则易反
8、复。 2.4复原期:此时患儿咳嗽喘息已平,应抓住时机扶正固本,否则部分患儿可反复出现喘息,最终可发展为哮喘。故宜从肺、脾、肾图治,兼以疏风养血,预防复发,阻断向哮喘转变。患儿咳嗽渐消,痰液削减,但会出现动则气短、肌松易汗、纳食稍差、大便易溏、舌淡、苔白等肺脾气虚之证。治法当补益肺脾,燥湿化痰。方选二陈汤、参苓白术散、玉屏风散加减,常用药物有:太子参、陈皮、茯苓、白术、蝉衣、丹参、米仁、姜半夏、黄芪、防风等。俞师认为毛支治疗不得少于3个月,患儿病程尚短,易趋康复,即痰饮未成宿根。所以应当在此阶段彻底治疗,并于后期进行体质调理,改善患儿的特禀体质,从根本上治愈疾病。 俞师告诫,在临床实践中,并不是
9、全部的病人均完全符合此四期改变,要依据实际状况,敏捷运用,切不行生搬硬套,方能获效。 3病案举例 周某某,男,8个月。反复咳喘2月余,患儿于2月前患毛细支气管炎后,咳嗽喘息反复不已,喉间痰鸣,时有气促,汗出较多,已住院3次,反复赐予抗生素、激素等药治疗,但仍有咳喘。每因外感后咳剧,西医建议激素吸人疗法长期治疗,家长转而求治于俞师。患儿系早产儿,诞生后放暖箱8天,诞生体重2.45kg,人工喂养,有婴儿湿疹史,无哮喘家族史。诊见:形体偏胖,肌肤脆薄,气稍促,咽稍红,听诊闻及痰鸣音,舌红、苔薄白,脉浮数而细。此时处于喘憋期,证属痰湿阻滞,肺气不降,治以肃肺化痰,降逆平喘。拟定喘汤加减。处方:炙麻黄1
10、.5g,杏仁、炙冬花、地龙、葶苈子各6g,浙贝、姜半夏、荆芥、桑白皮、黄芩、丹参各4.5g,川贝、蝉衣、炙甘草各2g。7剂。二诊:患儿服药后咳嗽好转,气渐平,喉间有痰,咽稍红,舌红、苔薄白,脉浮数。咳喘虽已平,恐病情有变,续守原治法,前方去地龙,患者咽红、舌红,虑咳久伤肺阴,加制玉竹、北沙参各6g。14剂。三诊:服药后咳喘已平,肺气上逆渐平。此时已为复原期,故去方中麻黄,治疗以养阴清肺,祛无形之痰的同时辅以补阳益气。处方:川贝2g,桔梗、炙甘草各3g,北沙参、生山楂、麦冬、浙贝、炙冬花、杏仁各6g,茯苓9g,陈皮、黄芩、丹参各4.5g,鹿角霜12g。7剂。四诊:咳喘未作,但患儿大便干结。治以清
11、肺润燥,补脾健运,以达到预防咳喘发作的目的。处方:姜半夏、炙冬花、无花果、杏仁、丹参、浙贝各6g,陈皮、太子参、枳壳各4.5g,茯苓9g,火麻仁、麦冬各12g,川贝、炙甘草各2g。14剂。患儿药后喘息未发而停药。随访1年,喘息未复发。 按:本例患儿系早产儿,人工喂养,先天不足,而患毛支后,正气无力祛邪外出,故反复发作。初诊时,患儿时有气促,痰鸣,且咽红,舌红,脉浮数而细,此时外邪从阳化热,肺气失宣,痰热蕴肺为标实,又因病程迁延,伤及肺脾肾,且患儿先天不足故本虚。初诊时为喘憋期,治疗以治标为主,以定喘汤加减清肺平喘,药后咳喘稍平,当守方再治。待病情稳定进入复原期后,在肃肺化痰的同时留意固护正气,故方中去麻黄,加用鹿角霜补阳培元。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病情改变较快,在四诊时出现便干症状,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肺气需保持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因此,治疗时除加用润肠通便之品外,还应留意调整脾胃功能,遂以太子参、陈皮、茯苓、半夏等药助脾健运,从而达到改善体质,预防复发的目的。 4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好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1199-1200 2颜正华.中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3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