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原君》知识点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原君》知识点复习.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二语文原君知识点复习高二语文劝学复习学问点 高二语文劝学复习学问点 君子曰:学不行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又)藁暴(曝),不复挺者,輮(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眠。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
2、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唿,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
3、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酰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专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专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
4、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行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
5、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
6、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行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行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
7、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翻译: 君子说:学习是不能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出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聚而成的,但比水更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得它弯曲成车轮,它的
8、弧度可以符合于圆规。即使再枯干了,也不会挺直,这是用人力烘烤使它弯曲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可以使它变直,金属作的刀斧放到磨石上去磨,就会变得锐利,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自己,就会才智明达,行为没有过错。 我曾经成天冥思默想,却不如片刻工夫学的东西多;我曾经踮起脚跟远眺,却不如登上高处见得广袤。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望见;顺着风向唿喊,声音并没有增加,但听的人却特殊清晰。借助车马的人,脚并不比别人走得快,但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擅长凭借外物罢了。 积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会在那里兴起;
9、汇合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美德,精神、才智就会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就具备了。所以不一步步积累,就不行能远达千里之外;不汇合涓涓细流,就不行能汇成江海。骏马跳动一次,不能超过十步;劣马拉车走十天的路程,它的胜利在于不停地前进。假如刻一下就停下,朽木刻不断;不停地刻下去,金属和石头也可以雕刻。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但它上吃地面的泥土,下饮地底的泉水,是因为专心专一的原因;螃蟹有六条腿和两个大夹,但没有蛇或鳝鱼的洞窟,它就没有藏身的地方,是因为专心浮躁的原因。 作者简介: 劝学是荀子的首篇。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中国宏大的教化家之一。 背
10、景: 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动身,形成了“诸子百家”的状态。诸子百家纷纷宣扬自己的主见,指责别人,出现了我们熟知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荀子就是重要代表人物。 字词解析: 【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学不行以已】:学习不能停止。 【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蓼(li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青于蓝】:比蓼蓝(更)深。于:比。 【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輮以为轮】:輮: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一
11、种手工艺)。以:把。为:当作。 【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虽有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有,通“又”。藁,枯。暴,同“曝”,晒干。藁暴,枯干。 【挺】:直。 【受绳】:用墨线量过。 【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习。日:每天。知:通“智”,才智。明:明达。行无过:行动没有过错。 【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须臾】:片刻,一会儿。 【跂】:提起脚后跟。 【博见】:望见的
12、范围广,见得广。 【而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望见。而,表转折。 【疾】:快,速,这里引申为“嘹亮”,指声音宏大。 【彰】:清晰。 【假】:借助,利用。 【利足】:脚走得快。致:达到。 【水】:指游泳。名词,用作动词。 【绝】:横渡。 【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资质,禀赋。 【善假于物也】:于:向。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兴】:起,兴盛。 【焉】:于之,在那里。 【渊】:深水。 【蛟】:一种似龙的生物。 练习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吾尝跂而望矣()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其曲中规() (
13、5)虽有藁暴()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君子生非异也() 答案: (1)ku(2)q(3)(4)zhng(5)yu通“又”;p(6)zh通“智”(7)xng通“性” 2说明下面的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答案: (1)古义:长江黄河;今义:泛指大河。 (2)古义:爪子牙齿;今义:比方坏人的党羽。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答案:C 提示:A项中通“煣”;B项中“知”通“智”;D项中“生”通“性”。
14、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尝跂而望矣跂:踮起脚后跟。 B声非加疾也疾:快,这里引申为“嘹亮”。 C假舆马者假:凭借,利用。 D而绝江河绝:断绝。 答案:D 5说明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 (1)吾尝终日而思矣()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蟹六跪而二螯() 答案: (1)连词,表修饰 (2)连词,表转折 (3)连词,表递进 (4)连词,表并列 高二语文下册哀江南学问点复习 高二语文下册哀江南学问点复习 【原文观赏】哀江南 (苏云)我三年没到南京,突然兴奋,进城卖柴;路过孝陵,见那宝城享殿,成了刍牧之场。 (柳云)呵呀
15、呀,那皇城如何? (苏云)那皇城墙倒宫塌,满地蒿莱了。 (赞掩泪介,云)不料光景至此。 (苏云)俺又始终走到秦淮,立了半晌,竟没一个人影儿。 (柳云)那长桥旧院,是咱们熟游之地,你也该去瞧瞧。 (苏云)怎的没瞧-长桥已无片板,旧院剩了一堆瓦砾。 (柳搥胸介,云)咳,恸死俺也! (苏云)那时疾忙回首,一路难过,编长一套北曲-名为哀江南。待我唱来。(敲板唱弋阳腔介)俺樵夫呵!(唱) 【北新水令】山松野草带花挑,勐抬头秣陵重到。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 【驻马听】野火频烧,护墓长楸多半焦。山羊群跑,守陵阿监几时逃。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谁祭扫,牧儿打碎龙碑帽。 【沈
16、醉东风】横白玉八根柱倒,堕红泥半堵墙高。碎琉璃瓦片多,烂翡翠窗棂少。舞丹墀燕雀常朝,直入宫门一路蒿,住几个乞儿饿殍。 【折桂令】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沽美酒】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太平令】行到那旧院门,何用轻敲,也不怕小犬牢牢。无非是枯井颓巢,不过些砖苔砌草。手种的花条柳梢,尽意儿采樵;这黑灰是谁家厨灶? 【离亭宴带歇指煞】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简单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来宾,
17、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翻译: 我从山间的松树和野草间戴着花挑着柴草走来,勐然一抬头才发觉我又回到了南京。残败的军队还在将废的堡垒中驻守,瘦弱的老马肚子躺在空壕沟中。村落已经是一片萧条之景,城墙和古道在夕阳下相互衬托。 那野火哟烧了一遍又一遍,守在孝陵旁的高大树木大多都烧焦了。山羊一群群跑来跑去,看管孝陵的老太监早就不知道去哪了,满堂都是鸟的羽毛和粪便,台阶上全是枯枝败叶。又有谁来祭拜打扫呢?牧童连龙碑石的帽饰都给打碎喽。 (而那故宫又是一番怎样
18、的景象呢)那白玉柱全都倾倒了,红色泥墙坍塌了只剩下原来一半的高度,琉璃瓦碎的比完整的多,翠绿的翡翠窗棂所剩无几。丹墀中只剩下飘舞的燕雀常年上朝,宫门里长满了浓绿的蒿莱,还住着几个乞丐和饿死的流民。 我又来到秦淮河当年繁华的地方叩问,如今窗户上的纸已经破了迎着风瑟瑟作响,腐朽了的门外潮水一阵阵的拍打。当年让人眼神望断飘飘欲仙的地方的美女佳丽,如今在哪里演奏笙箫?端午节的夜晚河上没有了灯船的喧闹,重阳节的日头市集上酒馆也关了顿显无聊。只剩下秦淮河上不变的飘摇的白鸟和滔滔流去的绿水。河岸红叶似火,黄花初绽,蝴蝶飞逐,但是已经没有闲人再去欣赏游玩了。 你还记得跨过青溪的半里长桥吗?当年的旧红板一条都看
19、不见了。秋高气爽的天气里没有行人路过,夕阳落下冷冷清清,只剩下一颗柳树垂弯了腰。 走到当年曾经的庭院,哪里须要轻轻敲门?(门早就颓倒了)也不怕护院犬嗷嗷的向你叫,只剩下枯竭的废井和颓败的鸟巢和长满青苔的旧砖和瓦扉间枯死的杂草。亲自植下的花朵和柳枝,没人打理,如今已经可供砍柴了,这一堆黑灰,又是哪户人家的炉灶? 我曾经见过南京早晨流莺在玉树间穿行歌颂,我曾经见过秦淮河边亭台上的芳香在早春绽放,而谁又能想到这一切会消散得像冰雪溶化那么彻底。我眼看着他大兴土木,我眼看着他大宴来宾,我眼看着他大厦倾塌!这爬满苔藓的碧绿瓦砾堆,我曾经在里面睡过风流觉,把这五十年兴盛衰亡都看在眼里。出名的乌衣巷不再姓王,
20、莫愁湖边夜里真的鬼魂哭泣,凤凰台上只有猫头鹰栖息!曾经在残山上的梦境反而像是真实,旧日的心境难以忘却,不情愿信任这江山已经易主!只好作一首哀江南,将这哀痛的声音始终传唱到老去。 简介: 哀江南是传奇桃花扇结尾的一套北曲。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岸堂,又号云亭山人,曲阜(现在山东曲阜)人,孔子64代孙,清初戏曲作家、诗人。曾隐居曲阜石门山中读书着述,有文名,精乐律,擅词曲。 背景: 这套曲子,通过教曲师傅苏昆生在南明灭亡后重游南京所见的凄凉景象,话兴亡之感,抒亡国之痛,表达了剧烈的故国哀思。南京原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国都,后来燕王朱棣迁都北京。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
21、自缢,清兵乘机入关后,明代宗室苏昆生(长期生活在秦淮河上的唱曲名家)目睹了南明的兴亡。南明灭亡之后,他故地重游,抚今追昔,百感交集,唱出这套沉郁、悲怆的曲子。 字词: 孙恩:晋代琅邪人。奉五斗米教,叔孙泰谋乱见诛,恩逃海上。后聚众陷会稽,诸郡杀长吏以应,聚众数十万。恩自号征东将军,寻为谢琰、刘牢之所败,逃入海。 孙策:三国时吴孙坚之长子、孙权之兄。从袁术,任折冲校尉。败刘繇于江东,自领悟稽太守。后与术绝,曹操表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后遇刺身亡。 杨华:南朝梁人,降魏立战功,官太仆卿。侯景乱,妻子被陷,遂降。故诗中曰逃将。 红羊劫:古代人以国难为红羊劫,殷尧藩诗:“太平从今消兵甲,记取红羊换劫年
22、。”此处指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政变”。 兰成:庾信字子山,小名兰成。梁元帝时以右卫将军使西魏,被留不归。周明帝、武帝皆恩礼之,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位虽显达,常有乡关之思,遂作哀江南赋。 高二语文竹林的故事学问点复习 高二语文竹林的故事学问点复习 【原文观赏】竹林的故事 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子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唿他老程。 那时我们是特地请一位先生在祠堂里讲了凡纲鉴,为得拣到这菜园来割菜,因而结识了老程,老程有一个小姑娘,特别的羞涩而又爱笑,我们以后就借了割菜来逗她玩笑。我们起初不知道她的名字,问她,她笑而不
23、答,有一回见了老程唿“阿三”,我才挽住她的手:“哈哈,三姑娘!”我们从今就唿她三姑娘。从名字看来,三姑娘应当还有姊妹或兄弟,然而我们除掉她的爸爸同妈妈,实在没有望见别的谁。 一天我们的先生不在家,我们大家聚在门口掷瓦片,老程家的捏着香纸走我们的面前过去,不一刻又望见她转来,不笔直的循走原路,牵强带笑的弯近我们:“先生!替我看看这签。”我们围着念菩萨的绝句,问道:“你求的是什么呢?”她对我们诉一大串,我们才知道她的阿三头上原来还有两个姑娘,而现在只要让她有这一个,不一再朝两病的就好了。 老程除了种莱,也还打鱼卖。四五月间,霪雨之后,河里满河山水,他按例拿着摇网走到河边的一个草墩上这墩也就是老程家
24、的洗衣裳的地方,因为太阳射不到这来,一边一棵树交荫着成一座自然的凉棚。水涨了,搓衣的石头沉在河底,呈现绿团团的坡,刚刚高过水面,老程老像乘着划船一般站在上面把摇网朝水里兜来兜去;倘如兜着了,那就不移地的转过身倒在挖就了的荡里,三姑娘的小小的手掌,这时跟着她的欢跃的叫声喧闹起来,始终等到蹦跳蹦跳好简单给捉住了,才又坐下草地望着爸爸。 流水潺潺,摇网从水里探起,一滴滴的水点打在水上,浸在水当中的枝条也冲击着嚓嚓作响。三姑娘慢慢把爸爸站在那里都忘掉了,只是不住的抠土,嘴里还低声的歌颂;头毛低到眼边,才把脑壳一扬,不觉也就瞥到那滔滔水流上的一堆白沫,忽然兴奋起来,然而立即不见了,偏头又给树叶子遮住了使
25、得眼光回复到爸爸的身上,是突然一声“啊呀”!这回是一尾大鱼!而妈妈也沿坝走来,说盐钵里的盐怕还够不了一飧饭。 老程由街转头,茅屋顶上正在冒烟,叱咤一声,躲在园里吃菜的猪飞奔的跑,三姑娘也就出来了,老程从荷包里掏出一把大红头绳:“阿三,这个打辫好吗?”三姑娘抢在手上,一面还接下酒壶,奔向灶角里去。“留到端午扎艾蒿,别糟蹋了!”妈妈这样答应着,随即把洒壶伸到灶孔烫。三姑娘到房里去了一会又出来,见了妈妈抽筷子,便赶快拿出杯子家里只有这一个,老是归三姑娘照管踮着脚送在桌上;然而老程最终还是要亲自朝中间挪一挪,然后又取出壶来。“爸爸喝酒,我吃豆腐干!”老程实在用不着下酒的菜,对着三姑娘渐渐的喝了。 三姑
26、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今也不见老程的踪迹了这只要看竹林的那边河坝倾斜成一块平坦的上面,高耸着一个不毛的同教书先生(自然不是我们的先生)用的戒方一般模样的土堆,堆前竖着三四根只有抄梢还没有斩去的枝桠吊着被雨粘住的纸幡残片的竹竿,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意义。 老程家的已经是四十岁的婆婆,就在平常,穿的衣服也都是青蓝大布,现在不过系鞋的带子也不用那水红颜色的罢了,所以并不现得非常异样。独有三姑娘的黑地绿花鞋的尖头蒙上一层白布,虽然更显得好看,却叫人见了也同三姑娘自己一样懒懒的没有话可说了。 然而那也并非是许久的情形。母女都是那样勤敏,家事的兴盛,正如这块小天地,春天来了,林
27、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老程的死却正相反,一天比一天淡漠起来,只有鹞鹰在屋头上打圈子,妈妈唿喊女儿道,“去,去看但里放的鸡娃。”三姑娘才走到竹林那边,知道这里睡的是爸爸了。到后来,青草铺平了一切,连曾经有个爸爸这件事实几乎也没有了。 正二月间城里赛龙灯,大街小巷,真是人山人海。最多的还要算邻近各村上的女人,她们像一阵旋风,大大小小牵成一串从这街冲到那街,街上的汉子也借这个机会撞一撞她们的奶。然而能够看得见三姑娘同三姑娘的妈妈吗?不,一回也没有望见!锣鼓喧天,惊不了她母女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鸡上埘的时候,比这里更西也是住在坝下的堂嫂子们,顺便也邀请一声“三姐”,三姑
28、娘总是微笑的推辞。妈妈则极力激励着一路去,三姑娘送客到坝上,也跟着出来,看究竟攀缠着走了不;然而别人的慢慢走得远了,自己的不还是影子一般的依在身边吗? 三姑娘的拒绝,本是很自然的,妈妈的神情反而有点稀里糊涂了!用询问的眼光朝妈妈脸上一瞧,却也正在瞧过来,于是又掉头望着嫂子们走去的方向: “有什么可看?成群打阵,似乎是发了疯的!” 这话原来想使妈妈喧闹起来,而妈妈依旧是无精打采镇静面孔。河里没有水,平沙一片,现得这坝从远远看来是蜿蜒着一条蛇,站在上面的人,更小到同一颗黑子了。由这里望过去,半圆形的城门,也低斜得快要同地面合成了一起;木桥俨然是画中见过的,而往来蠕动都在沙滩;在坝上分明数得清晰,及
29、至到了沙滩,一转瞬就失了心目中的标记,只觉得一簇簇的仿佛是远山上的树林罢了。至于聒聒的喧声,却比站在近旁更能入耳,虽然听不着说的是什么,听者的心早被他牵引了去了。竹林里也同平常一样,雀子在奏他们的晚歌,然而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够增加清寂。 打破这清寂的最终还是妈妈: “阿三!我就是死了也不怕猫跳!你老这样守着我,究竟” 妈妈不作声,三姑娘愧疚似的担心,突然来了这埋怨,刚才的事倒似乎给一阵风赶跑了,增长了一番力气娇恼着: “究竟!这也什么究竟不究竟!我不高兴玩!” 三姑娘同妈妈间的争吵,其缘由都出在自己的过于乖巧,比如每天清早起来,把房里的家具抹得干净,妈妈却说,“乡户人家呵,要这样?”偶然一出门
30、做客,只对着镜子把散在额上的头毛梳理一梳理,妈妈却硬从盒子里拿出一枝花来。现在站在坝上,眶子里的眼泪快要迸出来了,妈妈才不作声。这季节难为的是妈妈了,皱着眉头不转瞬的望,而三姑娘老不抬头!待到点燃了案上的灯,才知道已经走进了茅屋,这期间的时刻竞是在梦中过去了。 灯光下也立即照见了三姑娘,拿一束稻草,一菜篮适才饭后同妈妈在园里割回的白菜,坐下凳子三棵捆成一把。 “妈妈,这比以前大得多了!两棵怕就有一斤。” 妈妈哪想到屋里还放着明天早晨要卖的菜呢?三姑娘本不依恃妈妈的帮忙,妈妈最终不出声的叹一口气伴着三姑娘捆了。 三姑娘不上街看灯,然而当年背在爸爸的背上是看过了多少次的,所以听了敲在城里响在城外的
31、锣鼓,都能够在记忆中画出是怎样的情境来。“再是上东门,再是在衙门口领赏”忖着声音所来的地方自言自语的这样猜。妈妈正在做嫂子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高兴赶喧闹,那情境或许比三姑娘更记得清白,然而对于三姑娘的仿佛亲临一般的兴奋,只是无意的吐出来几声“是”这几乎要使得三姑娘稀奇得伸起腰来了:“刚才还催我去玩哩!” 三姑娘实在是站起来了,一二三四的点着把数,然后又一把把的摆在菜篮,以便于明天一大早挑上街去卖。 见了三姑娘活泼泼的肩上一担菜,肯定要惊奇,昨夜晚为什么那样没出息,不在火烛之下现一现那黑然而美的瓜子模样的面庞的呢?不倘如惊奇,只有自己的妈妈。人一见了三姑娘挑菜,就只有三姑娘同三姑娘的菜,其余的什么
32、也不记得,因为耽搁了一刻,三姑娘的莱就买不到手;三姑娘的白菜原是这样好,隔夜没有浸水,煮起来比别人的多,吃起来比别人的甜了。 我在祠堂里足足住了六年之久,三姑娘最终留给我的印象,也就在卖菜这一件事。 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然而倘如是新的,怕没有这样合式,不过这也不能够说定,因为我们从没有望见三姑娘穿过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三姑娘在我们的眼睛里同我们的先生一样熟,所不同的,我们一望见先生就往里跑,望见三姑娘都不知不觉的站在那里笑。然而三姑娘是这样淑静,愈走近我们,我们的喧闹便愈是歼灭下去,等到我们从她的篮里拣起菜来,又
33、从自己的荷包里掏出了铜子,简直是犯了罪孽似的觉得这太对不起三姑娘了。而三姑娘始终是很习惯的,接下铜子又把菜篮肩上。 一天三姑娘是卖青椒。这时青椒出世还不久,我们大家协商买四两来煮鱼吃鲜青椒煮鲜鱼,是再好吃没有的。三姑娘在用秤称,我们都兴奋的了不得,有的说买鲫鱼,有的说鲫鱼还不及鳊鱼。其中有一位是最会说笑的,向着三姑娘道: “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 三姑娘笑了: “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莫非就要我出东西?” 我们大家也都笑了;不提防三姑娘果真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 “三姑娘是不吃我们的饭的,妈妈在家里等吃饭。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
34、将来碰一个好姑爷。” 我这样说。然而三姑娘也就赶跑了。 从今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阴雾天气,准备去郊外看烧香,走到坝上,远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似乎一塘春水,被微风吹起波皱了。正在徘徊,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人,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 “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 那妇人的话也分明听到。 再没有别的声息:三姑娘的鞋踏着沙土。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短暂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 作者简介: 作者是冯文炳【19011967】。在1925年发表。湖北省黄梅人,中国现代着名小说家。 背景: 这篇
35、文章是以竹林作为背景,运用第一人称手法,将了农家女阿三从童年到结婚的状况,塑造的一个女性形象。 字词: 茅屋: 茅草盖的房屋。 祠堂: 祠堂是儒家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姊妹: 现经常用于兄妹,姐妹,姐弟的统称是指姐姐和妹妹。 凉棚: 夏天特地用于遮阳乘凉的棚。 叱咤: 大声斥骂。 戒方: 也可用作镇纸。 鹞鹰: 雀鹰,勐禽的一种,比鹰小,羽毛灰褐色,腹部白色,有赤褐色横斑,脚黄色。 波皱: 是指皱折。 练习题: 1.小说主要写三姑娘的故事,为什么以“竹林的故事”为题并多次写到竹林? 答案:竹林是小说主子公三姑娘一家生活的背景,是故事发生的地点;清幽的竹林营造了一个清静、与世无争的环境;烘托出
36、三姑娘纯洁、沉静、坚韧的性格。人物形象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富有诗意。 2.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案:我是三姑娘命运起伏改变的见证人,叙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我的视角出现有利于作者情感的表达。 高二语文箭与歌学问点复习 高二语文箭与歌学问点复习 【原文观赏】箭与歌 且放一箭射入空, 落入尘世无所踪。 逃离视线风一阵, 无处寻找轨迹同。 奏歌一曲为天颂, 飘入尘世无所踪。 何人眼锐光如束, 寻得歌声航向重。 久之偶遇橡树上, 铮箭锋锋利如初。 歌声宛转始至终, 如得旧友是梦中。 英文版: TheArrowandtheSong HenryWadsworthLongfello
37、w Ishotanarrowintotheair, ItfelltoearthIknewnotwhere; Forsoswiftlyitflewthesight, Couldnotfollowitinitsflight. Ibreathedasongintotheair, ItfelltoearthIknewnotwhere; Forwhohasthesightsokeenandstrong, Thatcanfollowtheflightofasong. Long,longafterwardsinanoak, Ifoundthearrowstillunbroke; Andthesong,fro
38、mbeginningtoend, Ifoundagainintheheartofafriend. 简介: 箭与歌是美国诗人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所作,主要作品有生命颂、伊凡吉琳等。在他辞世之际,全世界的人都视他为美国最宏大的诗人。 背景: 箭与歌歌颂了友情的地久天长,在西方可谓家喻户晓。这首诗看似意思浅显,其实内容深刻;看似信手拈来,其实匠心独运。 练习题: (1)这首抒情短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歌颂深厚的友情。在付出中我们得到挚友,品尝友情的欢乐。 (2)第一节写“箭”,其次节写“歌”,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答案:表面上似无关联,其实是以箭作为歌的喻体,诗人描绘出某种相像;歌也像箭那样飞逝了,再也见不到踪迹。 (3)试分析这首短诗的构思特色。 答案:诗人以同样的结构,同样的语气叙述箭与歌的特点,并以此构成比方关系,化抽象为详细。同时为第三节“卒章显志”打下基础。这样第三节指出箭与歌的归宿,让人领悟到了诗的主题。 第26页 共26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