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 15《白杨礼赞》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4454211 上传时间:2021-09-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语文 15《白杨礼赞》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上语文 15《白杨礼赞》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上语文 15《白杨礼赞》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语文 15《白杨礼赞》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白杨礼赞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选择文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并通过对意象的分析。2. 了解象征手法的特点。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选择文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并通过对意象的分析。难点:了解象征手法的特点。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共研评价:讲“理”。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礼赞”是带着敬意赞美之意。文章第1段、第4段、第6段、第8段、第9段,都是直接抒发赞美之情的段落,形成本文的抒情线索,并与标题形成呼应。而且,文章从生长环境、外在形象、内在精神三个方面,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沿着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感情线索,将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推向了极致。二、走进文本(一)为何礼赞解赞质疑1: 文章

2、的题目是白杨礼赞,但文中却有一句“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这种表现手法就叫做象征。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这种表现手法叫做:托物言志。指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2) 领会象征手法内涵。1. 通过资料补充作者的写作背景,进一步领会象征手法的内涵。资料助读: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

3、间,作者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质疑2: 作者为什么会选择白杨树作为象征了?可以选择其他树吗?(3) 学会使用象征手法。1.需要恰当、贴切,能够托物言志。明确:2.需要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巧妙的“融材”技巧。明确:课文以白杨树为线索,由远及近、由外部形态到内在品质描写白杨树,由托物言志到最后的直接抒情,贯穿全文。作者把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歌颂人民

4、的伟大精神二者完全融为一体。全文层层深入,使白杨的形象跃然纸上,使北方军民的形象浮现在脑海中。3.需要借助独特的语言。明确:人们之所以根据文字很自然地会产生了联想,并且语言在这篇文章中起到了明显的艺术效果,是因为作者在描写白杨的时候运用了特殊的语言,给人以 “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质疑3: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的农民而要通过赞美白杨树的方式进行?辨析:象征与比喻的不同比喻象征形式贯穿全文一句话或者几句话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性比如月亮像圆盘借某事物表达特殊的含义比如灯塔象征着目标、希望形态实际存在的人事物比较抽象的东西学法指导:在我们探究白杨礼赞这篇文章象征手法运用的好处时,同样我们也学习到了如何用好象征手法:1.要恰当、贴切,能够托物言志。2.需要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巧妙的“融材”技巧。3.需要借助独特的语言。三、课程小结一篇散文之所以被人念念不忘,是因为不仅仅有饱满的情感,更有理论的融入才能够让文章站得住脚,能够让读者共鸣、共情。而白杨礼赞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在文章中读出了情感,也读出了作者构思,并且能够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