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法与财务知识分析总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管理法与财务知识分析总论.docx(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5页 共45页耦合经济法论之源流与嬗变写在恩师徐孟洲教授六秩华诞之际叶姗 席月民 姚佳等 2011-12-16 09:03:31来源:经济社会发展与经济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4-35页序言我国经济法理论研究已经走过了艰难曲折的30年,30年来的诸多经济法理论命题和制度建构,契合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促进了中国法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法学史必将如实记载并公道评判当下孜孜奋斗、中兴伟业的老、中、青三代经济法学人。恩师徐孟洲教授作为这
2、个年青而团结的学术共同体的一员,亲眼见证、亲身参与、亲笔书就了这一段光辉历史。恩师生于1950年,与人大法学院同龄;恩师是人大复校后的首届本科生,其治学生涯恰好始于中国经济法学迅速崛起之时;恩师信仰法治,长期工作在经济法教学与科研的第一线,笔耕不辍,为人大经济法专业的学术传承和发扬光大、为我国经济法学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这个浮躁功利的年代,恩师对于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始终保持着满腔热忱,发展科学、培育人才,是恩师矢志不移的理想与追求。恩师是经济法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其研究领域广泛涉及经济法总论、宏观调控法、财税法、金融法、竞争法等诸多分支。在我国蓬勃发展的经济法学事业里,恩师的耦合经济法思想从萌
3、芽到成熟,其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分析促进了中国经济法学理论研究和制度研究的变革与繁荣。恩师是一个勇于担当并有着鲜明人格魅力的人,为人处事有仁有义,素以淡泊名利、治学严谨、勇于开拓创新而闻名于经济法学界。尽管我们这些弟子才疏学浅,有负师恩,但值此隆重庆贺恩师六秩华诞之际,我们还是不揣冒昧,希望通过本文梳理和总结恩师的经济法观点,激励更多的人了解、理解和运用耦合经济法思想,为我国经济法治化积极建言献策。一、经济法总论如果用一个词概括恩师的经济法思想,没有比耦合经济法论更为合适的了。不仅恩师自己这样认为,这同样得到了众多经济法学界前辈的认可。恩师在论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经济法耦合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
4、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的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于社会经济生活就是一种耦合现象,联系到经济法现象,在恩师看来,经济法就是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耦合的产物。经济法是为促进和稳定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服务的。 恩师指出,在经济法理论方面所持的许多观点,不是找到耦合论后才形成的,而是本人在将近三十年时间里,学习与研究经济法现象过程中逐渐积累而成的。 恩师既继承了人大经济法传统理论中的核心元素,又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创新与发展。(一)耦合经济法论1990年9月,恩师在经济参考报上发表了计划法是实现经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法律形式一文,该文是恩师有关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耦合思想的早期萌芽。用发展的眼光看,恩师的耦
5、合经济法论思想观点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年累月精雕细琢而成,既有来自法理学基础理论的支持,也有源于市场经济客观实践的证成。恩师常言,其耦合经济法论思想和观点的形成,某种程度上得益于我国著名法理学家孙国华教授的教导,在完成法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中的经济法编写任务的过程中,孙教授的亲自指导使恩师的经济法观点开始趋向于耦合论。关于经济法的骡子论,是孙老师对经济法产生和定性的最通俗而形象的阐述,对恩师的耦合经济法观点影响至深。通过对我国经济法的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恩师于1996年在法学家第2期上发表了论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经济法耦合一文,从此开始了对耦合经济法的系统思考与研究。
6、2000年,恩师撰写了经济法的对象、根据和体系结构研究一文,发表在徐杰教授主编的经济法论丛第2卷。在这篇论文中,恩师系统地阐述了经济法产生的客观基础和经济法的概念、特征、基本原则和体系结构等内容,这为恩师后来研究经济法的基础理论确定了根本方向与具体任务。恩师认为,法律调整及其控制机制是社会控制体系中最具强制性的控制手段,它是通过由国家所制定的法律规范及其实现手段,对社会关系施加的控制。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和对经济关系的有效调整,必然要借助于以法律规范为基础的法律调整。根据对经济行为控制的社会规范性质的不同,将经济活动的社会控制手段分为伦理控制、政策控制和法律控制等三大类。在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过程中
7、,通过一系列经济法律手段保证实现调整目标的有机统一的体系,这种法律调整的动态体系被称为经济法调整机制,它是法作用于社会经济生活,管理经济活动的途径。经济法律调整机制的运行与法律调整的三个阶段紧密相联。国家对市场经济的法律调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经过法的创制、实施和实现三个阶段,要综合运用法律规范、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法律适用、法律意识等一整套法律调整机制的手段,才能达到对经济关系的有效调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法治国家,就要高度重视经济法治建设,加强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保证经济法律和法规对市场经济活动的规范和引导。 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缺陷引起的政府对市场配置的干预,还是社会
8、主义国家经济体制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原来的僵硬的计划模式,都表明,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耦合的经济模式才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选择。这种耦合经济模式对社会经济关系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由国家公共与经济职能行为产生了经济管理关系,二是在市场关系中渗进了社会性与管理性因素。这两种经济关系都同时具有社会性和管理性特征,需要新的法律部门的调整。恩师通过对公法与私法理论的发掘与创新,论证公法与私法耦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揭示经济法所反映的公法与私法耦合的性质,指出作为独立于公法与私法体系之外存在的第三法域的科学性与实践意义,得出了新兴的经济法是典型的公私耦合法的观点。在对经济关系的法
9、律调整中,公法与私法耦合是指公法与私法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私法调整手段与公法调整手段的互相借用。更深层次的结合即因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的耦合,直接导致了公私耦合法的诞生,经济法就是其典型代表。 (二)经济法的一体两翼恩师主张,经济法的体系是一体两翼,即包括确认经济法主体法律地位及资格取得的经济法主体制度、调整宏观调控关系的宏观调控法和调整市场规制关系的市场规制法这两翼。 由此,经济法的体系得到了高度的提炼。这种观点贯彻着其经济法理论研究的始终,充分体现了恩师对于经济法这一新兴法律部门的精准把握。恩师认为,经济法的体系包含经济法主体、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这一观点在经济法学界也有较为广泛的
10、认同。在经济法一体两翼的体系中,各种法律制度或子部门法虽有层次之分,例如,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两项法律制度属于同一层次,在市场规制法之下有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等,在宏观调控法之下有财政法、中央银行法等,但是,这种层次的安排决定于调整对象的范围大小或特点,而不是由某个制度在某个时期的突出作用所决定的。因此,在经济法体系中同一层次上的法律制度同等重要,不可能形成龙头法。 恩师对于经济法的体系的看法每每有神来之笔,除了坚持一体两翼的基本观点外,恩师对竞争法于经济法体系的重要地位及财税法、金融法的相对独立性也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并不断精益求精地进行改进。(三)经济法的主体体系恩师自2001年开始对经济法
11、主体及其体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经济法主体确定为经营者、消费者和管理者。为了使其观点更符合实际、更具说服力,恩师在给经济法学研究生和法律硕士生主讲经济法以及博士生的专题课程时,多次征求我们和听课的其他学生对经济法主体体系观点的看法,学生们的意见促使恩师的观点逐渐完善。在教学过程中,恩师和研究生合作发表了论文,如2005年现代法学第4期的论消费者及消费者保护在经济法中的地位,2007年现代法学第5期的经营者论:基于经济法规范与原理的分析。恩师认为,经济法主体的概括及类型化必须表明该类主体承载着经济法的权利(权力)义务,并按照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承担的角色,将经济法的主体概括为消费者、经营者、管理者和
12、其他特殊主体,全面勾勒了经济法的主体体系。恩师对我国现行经济法规范性文件中消费者、经营者、管理者和其他特殊主体的规定进行系统总结和理论概括,并基于耦合经济法论,建构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济法主体体系。恩师直言,不是任何社会组织实体都能够成为经济法主体,只有以自身的行为直接参加了经济法规范所规制的经济活动、享有经济法权利(职权)和承担经济法义务(职责)的经济实体才能成为经济法主体。各类经济法主体由于性质、职能、作用及各自的法律地位的差别,因而在主体资格取得的方式上是不同的。除了三大典型的经济法主体外,还有非典型的经济法主体,包括国家、社会组织内部的分支机构或单位、成员或居民个人等。 恩师关于经济法
13、的主体体系的认识和理解,几乎见诸于恩师所编著的所有经济法专著、教材。(四)经济法的理念与价值恩师认为,中国经济法的理念包含以消费者为本、平衡协调和社会责任本位三项基本要素。我国经济法之所以能够存在和迅速发展,就在于其凝聚了以消费者为本、平衡协调和社会责任本位的人文理念,顺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其中,以消费者为本是经济法理念的核心要素,在经济法领域以消费者为本,是从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目标与宗旨和制度设计等得出的,反映了贯穿于经济法之中的经济民主,经济管理手段也趋于人文化和弹性化;平衡协调是构成经济法理念的标志性要素,正是平衡协调原则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实现经济法以消费者
14、为本的核心理念的手段和保障;社会责任本位是经济法理念的强制性要素,经济法所讲的社会责任,首先是一种角色责任,但也不排除消极责任,包括这两者在内。经济法以社会责任为本位,表明经济法以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社会整体利益、国家根本利益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利益为最高行为准则的立场,体现了鲜明的经济法的本质特色。经济法维护消费者利益、贯彻经济民主、调整和管理手段的人性化与弹性化都必然要求履行社会责任。 以消费者为本是恩师的耦合经济法论的核心理念,恩师经常与我们讨论这种理念能否在经济法的各分支学科领域都得到支持、贯彻乃至具体实现。在恩师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著作中,多次提出并论证和谐是法的基本价值。 从经济法的本质
15、和特殊调整功能看,它与社会和谐目标最相契合。经济法能够通过调整经济利益关系,平衡协调各方利益,从而具有确认、促进与保护社会和谐状态的积极意义,这就是经济法的社会和谐价值。对于经济法如何发挥其特有的调整功能,维护并实现社会和谐价值目标这一问题,恩师认为:第一,发挥经济法促进与保障公平分配的功能;第二,经济法为规范政府的财富分配与再分配行为提供法律保障;第三,发挥经济法分配价值的中介作用;第四,发挥经济法协调多元利益的作用。经济法的公平价值优先于效率价值,对经济法来说,它所确认和保护的公平是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公平,是社会总体公平,这反映了经济法的本质,经济法所具有的强大资源和利益配置的功能,使法的
16、工具性价值体系中的分配性价值在经济法中体现得十分充分。维持和改善经济活动的共同条件是经济法的社会经济秩序价值,具体来说,经济法的社会经济秩序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运用经济法主体制度对经济主体和经济管理主体资格加以规制;第二,运用市场规制法维护生产和交换的生产经营秩序;第三,运用市场竞争法维护自由与公平竞争秩序;第四,运用宏观调控法维护宏观经济秩序。 (五)经济权和经济责恩师将经济权力和经济权利合称为经济权这一新的概念,认为经济权力是公共机关代表国家意志,为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要求经济法主体服从的一种影响与支配力量。经济权力包括宏观调控权和市场规制权;经济权利是
17、指经济法主体依据经济法律规范所享有的具有经济利益性质的权利,包括经济法主体根据经济法所享有的具有经济利益性质的权利,包括经济法主体根据经济法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即其依据经济法律规范而从事某种经济行为、享有经济利益的资格。经济权是经济法所确立、认可和保护的经济权利和经济权力的耦合体。经济权力和经济权利在经济法框架内是天然耦合的,两者的耦合也有其基本社会条件:第一,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引起经济权力和经济权利耦合的动力;第二,共同的利益追求要求经济权力和经济权利耦合;第三,权利和权力的属性必然导致经济权力和经济权利的耦合。经济法是促进经济权利和经济权力耦合的最佳法律形式。只有经济法既可以赋予经营者和消费者
18、以广泛的经济权利,又可以更好地保证和规范经济权力对经济生活的介入在合法适度的范围内进行,使经济权利和经济权力达到最佳平衡点。 恩师还将经济职责和经济义务合称为经济责这一对应的新的概念。经济法主体所享有的经济权利或拥有的经济权力和承担的相应经济义务或经济责任,构成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经济责是经济法所确立、认可和保护的经济职责和经济义务的耦合体。囿于篇幅,耦合经济法论初版并没有就经济责这一崭新概念展开研究,这是将来恩师打算继续完善耦合经济法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也是极富创意的一个想法。恩师关于经济权和经济责的认识,与其对于经济法的体系和经济法的主体体系的概括是一脉相承的,是以法理学基础理论中的权
19、利-权力-责任为线索,重新构筑的经济法理论体系中的思想和理念。(六)经济法的客体恩师认为,经济法的客体是指经济法主体间经济权与经济责指向的对象。有什么样的经济法权利义务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经济法的客体是承载经济权与经济责内容的客观事物与客观目标,是它们的载体。经济法作为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耦合的法律形式,经济法的客体必须是经济法主体能够控制、支配的事物,具有公共利益性,受经济权与经济责的制约,必须是处于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耦合作用范围的事物,必须是由经济法所允许进入一定经济法律关系的事物。经济法的客体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各种经济法律关系都只能以一定种类的事物为客体;经济法的客
20、体的量的规定性,表现在各种经济法律关系必须以达到一定程度(数量)的事物为客体。经济法的客体十分广泛,可以是物、行为、知识产品,也可能是资产、经济行为和经济秩序。其中,作为经济法的客体的资产主要是政府经营性经济行为所指向的资产,包括经营性国有资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资产;作为经济法的客体的经济行为,包括经营者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管理行为;作为经济法的客体的经济秩序,包括作为经济法维护的客观目标的市场竞争秩序、生产经营秩序和宏观经济秩序。 恩师对于经济法的客体的概念,最具创意之处莫过于在法理学基础理论上的突破,这种突破既考虑到了经济法的部门法特色,又有所贡献于耦合经济法论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七)
21、经济法行为恩师认为,经济法行为是对广大消费者、经营者和管理者从事丰富多彩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管理活动所进行抽象化、类型化后形成的经济法基本范畴。经济法语境下的法律行为具有以下经济法特色:首先,在主体方面有严格的限定;其次,经济法行为的内容、客体方面也有特殊之处;再次,经济法行为在形式方面要求更为严格。经济法行为是通过对意思表示要素的改造来体现经济法行为的特色,实现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发挥经济法的作用。经济法行为是分配正义、矫正正义、归属正义、结果正义的体现。经济法行为的发生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经济法主体基于经济法的规定进行的主动行为;(2)因为违反经济法规定的客观事实引起了经济法律关系的发
22、生。经济法行为在意思表示中当事人意思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政府)意志,这成为经济法行为的效力基础,意思表示的主体、内容、性质发生了质的改变。经济法行为与法律行为在起源上的联系、形式上的借鉴、价值上的沟通、功能上的互补,可以较为充分地证明经济法行为存在的合理性。 恩师对于经济法行为的研究与其对于经济法体系和经济法主体体系的认识也是如出一辙的,符合耦合经济法论之精神。(八)经济法责任恩师认为,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也是经济法实现的核心要素。对其是否具有独立性的问题的论证构成了众多经济法理论问题中的重点和难点。经济法责任是与民法责任、刑法责任和行政法责任等相并列的独立法律责任,而承担经济法
23、责任的具体形式包括哪些,还需要进行总结与理论概括。 经济法责任的逻辑起点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法律规范的独立性。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经济法法律规范的逻辑要素之一的经济法责任自然也就拥有了自身的独立性。经济法责任价值的独立性取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独立性。弥补经济法的不可诉缺陷离不开经济诉讼和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恩师认为,首先,根据违法行为违反的法律规范性质不同,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违宪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经济法责任等,而根据责任人承担违法行为的否定性法律后果的形式不同,可以把法律责任形式分为承担经济不利益的财产类责任形式、被强制为或不为某行为的行为类责任形式、承担精神不名誉的精神类责任
24、形式和剥夺自由或生命的人身类责任形式等。经济法责任既可以采用与刑事、民事、行政责任相同或相似的责任形式,也可以进行自身责任形式的创新。 尽管经济法责任形式的独立性与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联系,大量不同于传统责任形式的经济法责任形式已经产生,并且必将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而继续壮大。经济法责任形式的创新有力地支持了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第一,经营者等市场主体的经济法责任形式的创新,包括惩罚性赔偿等财产类法律责任形式的创新、禁止经营者集中或强制拆分、产品召回责任等行为类法律责任形式的创新以及市场禁入、责令公开道歉、限制资格与信用能力等精神类法律责任形式的创新等;第二,经济管理者的经济法
25、责任形式的创新,停止、纠正、调整或撤销违法经济管理行为或经济决策以及剥夺经济管理资格等均是政府经济管理者经济法责任形式的创新,但面对社会现实提出的有效约束市场监管者和宏观调控者经济职权的客观需要,仅有这些创新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经济法责任与其他法律责任在法的调整和实现中是相互补充、协调配合的。同一经济行为如果违反了不同部门法律规范的规定,它就成为违反不同法律义务的违法行为,从而使同一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同一违法行为承担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 恩师2003年于青海西宁召开的第四届全国经济法前沿理论研讨会上提交了与学生合作撰写的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2009年于江苏南京召开的第六届全国青年经济法博士论坛上提
26、交了与学生合作撰写的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及其责任形式创新,两文有关经济法责任的论述体现了恩师在经济法责任独立性问题上的独到见解。二、宏观调控法恩师是较早系统研究宏观调控法的经济法学者之一,并积极参与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由经济法学者共同提出制定宏观调控法的立法建议活动,恩师对于宏观调控法领域的诸多基本法律问题都有思考和心得,从而形成了极有价值的学术思想,为我国宏观经济法理论的深入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恩师认为,我国今后的改革会致力于宏观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其核心是政府改革及职能转变,改进和完善政府的决策与执行机制,形成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同时,宏观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必然导致宏观调控法研究向系统
27、化、规模化、纵深化方向推进。 (一)宏观调控法的内涵和调整对象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虽起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但宏观调控法理论的研究在这些国家并不发达,在基本范畴方面,它们一般有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等概念,却没有关于宏观调控法的界定。我国法学界对宏观调控法的关注集中于2000年左右,而早在1994年恩师就提出,可以将我国宏观调控法的概念理解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国家管理经济职能需要而产生的,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经济主体之间因实施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形成的具体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国家要加强经济立法,就必须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法,使
28、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真正走上法治的轨道。 在恩师看来,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一体两翼中的一翼,是经济法体系中的重要部门经济法,是国家管理宏观经济的主要法律手段之一。 调整对象问题是宏观调控法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恩师指出,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是宏观调控关系,它是国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进行规划、调节和控制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它涉及现实社会中的国民经济整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根本与长远利益,其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财税调控关系、金融调控关系、规划调控关系、产业调控关系、投资调控关系、储备调控关系、价格调控关系、涉外调控关系。 恩师认为,上述各类宏观调控关系具有如下共同特点:(1
29、)各类宏观调控关系都具有经济活动的内容,属于经济关系的范畴;(2)各类宏观调控关系体现着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特征;(3)在宏观调控关系中,政府或国家法律授权的机关作为主导性主体(即调控主体)与被调控主体(受控主体)之间存在着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有时也存在着协调、合作的关系。 宏观调控关系经由经济法调整实现法治化。(二)宏观调控法形成的客观基础恩师指出,任何一种新的法律或法律部门的出现,都有其一定的客观条件或产生的一般原因,对宏观调控法产生的一般原因或条件进行具体考察是十分必要的。恩师认为,作为社会现象中的市场机制需要宏观调控机制创造与维护的市场秩序才能发挥作用,而宏观调控法是宏观调控机制的核心制度
30、,宏观调控法形成的客观基础是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耦合。我国宏观调控法正是在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耦合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又积极为促进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耦合方面发挥着特殊功能和作用。 恩师深刻剖析了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相耦合的内在必然性: (1)市场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引起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耦合的前提。没有市场经济的存在与发展,不可能存在和运用市场机制,更不可能出现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结合问题。(2)市场主体利益多元化格局要求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耦合。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市场主体局部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矛盾,难以通过市场机制本身加以调节,需要第三者主要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协调
31、各种市场主体之间以及它们与社会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也即经济关系层面呼唤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耦合。(3)市场竞争自由发展导致垄断的严酷现实也要求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耦合。垄断的产生必然扼杀自由竞争,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因此要保持市场公平、自由竞争也需要政府宏观调控,授权政府制止和反对不正当竞争和垄断,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4)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在国际经济迅速、频繁、复杂的交流中,也需要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耦合。(三)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与调整方法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是宏观调控法的制定、执行以及主体参加宏观调控下的具体经济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各项宏观经济法律制度和全部规范的总的指导
32、思想,为宏观调控法的又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诸多法学学者对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研究,有的提出了五原则,有的提出了六原则,目前尚未形成共识。恩师对此问题也进行了有益探索,认为我国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应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集中反映,是宏观调控法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是宏观经济调控法区别于市场规制等其他经济法制的显著的标志,主要有四项:一是促进总量平衡与结构优化的合理原则;二是政府依法调控的法定原则;三是政府有限调控的适度原则;四是政府调控注重宏观经济利益的效率原则。 对于宏观调控法的调整方法,恩师在早期的研究中认为,按照宏观经济调控法的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的要求,宏观经济调控法的
33、调整方法主要包括引导、规制和监督三种。 后来,恩师又提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出不同的宏观调控方法。 如按照宏观经济政策业务范围为基础可确立五种调整方法:财政调控方法、货币调整方法、产业政策调控方法、价格政策调控方法;以对经济行为影响的力度与方式为基础可确立三种调控方法:利益诱导方法、规划指导方法和强行控制方法。这些方法与恩师关于宏观调控关系的认识是一致的。(四)宏观调控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恩师认为,宏观调控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规定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促进市场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第二,促进市场经济的完善;第三,协调市场经济的发展;第四,为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管理提供法
34、律依据。具体来说,宏观调控法的作用体现在各分支领域:(1)宏观调控法对金融具有导向、规范与保障作用:通过中央银行法确立货币政策导向,通过存款准备金制度、基准利率制度、再贴现制度、再贷款制度和公开市场操作制度保障货币政策的实现。(2)宏观调控法对财政具有导向、规范与保障作用:通过财政法实施财政政策导向,运用财政法制度发挥财政的调控经济职能。(3)宏观调控法对规划具有导向、规范与保障作用:通过规划法实施规划政策导向,运用规划法发挥规划的调控经济职能。(4)宏观调控法对产业政策具有导向、规范与保障作用:通过产业政策法实施产业政策导向,运用产业政策法发挥产业政策的调控经济职能。(五)宏观调控权及其配置
35、宏观调控权的界定与配置,是宏观调控法中的核心问题,恩师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恩师认为,宏观调控权是指政府依法拥有的,为克服市场失灵、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平衡,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目标,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调节与控制的法定职权。 恩师认为,宏观调控权力的配置是关乎宏观调控权行使的重要问题。宏观调控权作为一种权力必须对其进行有效配置,使各类宏观调控主体的权力明晰、职责明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集权与分权等问题,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权涉及纵向与横向两个层面的问题。纵向配置的实质是宏观调控权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划分,核心是如何解决好集权与分权
36、。恩师主张只有中央次级的国家机关才享有宏观调控权,地方不享有该权力。横向配置就是宏观调控权在中央政府各宏观管理部门之间的配置。恩师认为,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拥有宏观调控权,与此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政府职能部门在具体地、大量地行使着宏观调控权,实施宏观调控行为。我国在进行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后,明确规定与计划、财政、金融三大调控手段有关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机构属于宏观调控部门,这实际上是对宏观调控主体的进一步明确和宏观调控权的横向配置。恩师提出,在对国务院的各个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权的赋予还缺少充分、明确的法律根据,宏观调控权
37、的权限不够明晰,越权、弃权、争权、滥权等情况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宏观调控权实施及进而影响宏观调控具体效果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各类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制度,并加强彼此之间的协调;必须遵循调控权法定的法治原则,慎重配置宏观调控权。 (六)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的建立恩师认为,我国建立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 一是规划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需要相互协调;二是产业政策的实现也需要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支持;三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也需要相互配合;四是依法治国方略中的权力监督制衡理念以及宏观调控权行使的外部性。为了增强我国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效率,恩师建议通过立法明确宏观调控综合
38、协调机构的法律地位,确立国家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以加强各项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对话和制约,从法律上保证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恩师主张,为了增强我国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效率,应通过立法明确宏观调控综合协调机构的法律地位,确立国家宏观调控协调制度,从法律上保证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因此,在未来制定宏观调控法时应着重解决好以下相关问题: 一是设立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委员会,明确其议事规则及权限;二是建立宏观调控的综合协调机制,明确不同经济调控部门之间相互制约和监督的制度。恩师关于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的认识和见解,常见于恩师的经济法论著中,是恩师对于如何解决宏观调控领域存在的法律问题的重要观点。(七)宏观调控法的制
39、定宏观调控法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核心。在贯彻宪法关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立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缺少一部统率各层次和各门类宏观调控法律法规的基本法,从而无法从法律上确认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宏观经济调控权,无法集中规定宏观经济的调控原则、调控主体、调控客体、调控程序、调控责任和宏观经济争端解决机制等基本问题。因此,早在2001年,恩师就倡议制定我国的宏观调控法, 并对立法的必要性进行充分论证,对立法的基本内容、结构体系等提出诸多建议。恩师认为,制定宏观调控法的必要性在于:(1)宏观调控法是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手段;(2)宏观调控法是处理重大经济关系的法律依据;
40、(3)宏观调控法是解决部门、地区之间利益冲突的法律准绳;(4)宏观调控法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法律保障;(5)宏观调控法是确认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法律地位的需要。国家和国家授权的机关始终是宏观经济调控关系中的一方主体(即调控主体),而国家的经济职能包括宏观调控职能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行为实现的。因此,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在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及宏观调控权应当明确,这项任务必须由该法来承担。 恩师对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体系框架提出如下构想:(1)立法层次和名称:从宏观调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的立法层次上看,它是国家宏观经济领域内的基本法,法律名称应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宏观经济调控法;
41、(2)适用范围:宏观调控法主要调整计划关系、财政关系、金融关系、收入分配关系、价格管理关系、产业关系、固定资产投资关系、区域经济协调关系、对外宏观经济关系等经济关系;(3)结构体系:宏观调控法应包括以下主要法律制度: 财政预算法、税法、金融法、产业结构规划法、固定资产投资法、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法和对外经济贸易法。恩师认为,宏观调控法是调整宏观调控关系的所有法律规范所构成的体系,其基本框架为:应设总则、宏观调控机构、宏观调控行为的构成要件和效力、宏观调控基本制度、宏观经济监测预警基本指标体系、法律责任、争端解决机制、附则共八章。 三、财税法恩师自1978年留校任教至今,始终坚持对财税法的基本
42、理论和法律制度问题进行研究,在立法层面,参与了预算法修订、财政转移支付法起草、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等众多法律的论证和研究工作;恩师1985年开始讲授财政金融法原理课程,1987年编写了财政金融法教学大纲(试用本),在培养财税金融法方向的专业人才以及学科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恩师的财税法学术观点在其耦合经济法论的思想指导下,形成了一个严谨的理论体系。(一)对财税法教学的贡献恩师是我国较早在法学院校开设财税法课程的经济法学者。1987年,经恩师编写、刘文华教授审定的财政金融法教学大纲(试用本)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经济法教研室的名义得以刊印,从而有力推动了我国的财税法教学和科研工作。该大纲分为十六章
43、,分别是:财政法的概念、本质和基本原则,我国财政法的表现形式、解释和效力范围,财政法的历史发展,财政法律关系,财政法主体,财政权制度,预算制度,税法基本原理,税法基本制度,商品流转课税的法律调整,收益课税的法律调整,财产、行为课税的法律调整,财政支出制度,基本建设投资法,财政监督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等。这个框架体系基本体现了恩师对于财税法体系的早期认识,并在其后二十余年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不断得到精简、深化和提升。恩师的财税法思想在早年就具备了鲜明的特色:(1)坚持以法律关系为视角关注和研究财税问题:法学学者对于财税问题的研究,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领域的特定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因此,恩师持以法律关
44、系为研究视角,关注财政法主体、客体、权利义务、法律责任问题,使得其财税法思想一开始就具有了鲜明的法学特色。这种思想一直延续于其后来主编的教材、著作,撰写的学术论文,以及其指导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之中;(2)遵循预算-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的财税法研究思路:财政问题应当在预算统帅之下,遵循收入到支出,再到监督和责任的思路。这既是财税立法和执法工作者的思路,也在逐渐成为国内财税法教材和著作的研究思路。恩师早年这一教学研究特色一以贯之,最终全面体现在其领衔撰写的专著财税法律制度改革与完善中;(3)对纷繁复杂的税种从法律层面进行了合理的分类:恩师在1987年即将当时开征的24个税种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
45、产税、行为税等类别,并强调不同类别税种的法律调整。尽管税种的分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整,但这种分类尝试仍不失为恩师财税法思想的重要渊源之一。(二)财税法律体系恩师一直在关注和研究财税法律体系的构建,在其主持的国际社科基金项目最终出版成果财税法律制度改革与完善中,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以财政法为核心,结构合理、简便高效的现代财税法律体系。 恩师认为:目前,我国财税立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财政税收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是,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远大目标出发,从财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形势要求看,从完善财政法内在体系迫切需要看,财税法律体系建设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财税立宪不
46、足、财税基本法缺位;第二,财税立法结构发展不均衡;第三,财税法规范性文件系统化不够;第四,财税立法技术与质量不高。 恩师还针对性地建议:推动财政修宪,制定财政法。财政法是财税法领域的基本法,以财政法为核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税法律的体系框架。 进一步而言,中国的财政法律体系建设需要:(1)以财政法为财政法律体系的龙头法;(2)加快推进预算法的修法工作;(3)以税法通则为核心完善财政收入法;(4)完善财政支出立法;(5)构建完整的财政监督管理法;(6)强化财政责任立法。(三)财税法理论恩师坚持市场经济财政是法制财政 的理念。他认为,政府运用财政调控手段,其中包括预算支出结构的安排、税率的提高和
47、降低、国家信用、财政补贴等,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所谓财政关系是一种以国家权力为依托的对社会产品祖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所产生的特殊分配关系。它是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 在恩师从事财税法理论研究工作和指导学生完成博士论文的过程中,这种大视野和系统论的财税法思想得到了直接的体现。1. 耦合法的价值与财政法的核心理念对法的价值的研究是法学研究的一个古老的课题,但对财政法价值的研究却是一个崭新课题。恩师本着耦合论思想,对财税法的价值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和谐是最高层次的法的价值。和谐之下是自由、秩序、公正、效率。和谐只有通过民主与法治的健全与完善才能实现。财税法的分配性价值与和谐社会目标相契合。公
48、平分配是和谐社会的基石,财税法所具有的强大筹集财政资金和利益配置的功能,使法的工具性价值体系中其分配性价值在财税法中体现得十分充分。国家可以通过利用财税法的分配性价值,促进法的价值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和谐价值目标的实现。国家还可以运用财税法调整、促进政府与纳税人的和谐关系。恩师认为,以纳税人为本是我国财税法理念的核心。改革与完善财税法制度必须全面思考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树立以纳税人为本,把统筹经济社会和地区协调发展,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成为财税法改革与发展的远大目标。树立以纳税人为本的财政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和人权保障的必然要求,以纳税人为本的财政法理念是财政法基本理论的出发点,我们应当以纳税人为本的理念指导财政法实践。财税立法和财税执法在纳税人权利保障方面取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