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广东省南海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高中物理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076109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广东省南海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高中物理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广东省南海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高中物理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广东省南海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高中物理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广东省南海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高中物理 .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06-20072006-2007 学年度上学期学年度上学期广东省南海市广东省南海市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第一卷选择题(共 40 分)一不定项选择题(共 10 小题,40 分。每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一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错选或不选得 0 分。)1.有关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B静摩擦的方向可能与其运动方向相同C当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将随接触面积增大而增大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外力对质点做的功为零,则质点的动能、

2、动量都不变B合外力对质点施的冲量不为零,则质点动量必将改变,动能也一定变C某质点受到合力不为零,其动量、动能都改变D某质点的动量、动能都改变,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3以 20/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空气阻力不计,从抛出时开始计时,当小球位移为向上 10m 时,与之对应的时间是().s)22(.s)22(.s)62(.s)62(.4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F1与F2的作用,在第 1s 内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若两力F1、F2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物体在第 2s 内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B物体在第 3s 内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逐渐减

3、小,速度逐渐增大C物体在第 4s 内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D物体在第 6s 末加速度为零,运动方向与F1方向相同。5 如图,对斜面上的物块施以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时,物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 在此过程中斜面相对水平地面静止不动,物块和斜面的质量分别为m、M,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小于(M+m)gB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等于(M+m)gC斜面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为mgsinFD斜面相对地面具有向右运动的趋势F1F2Ot/s1 2 3 4 5 6 7F/NFMm6如图所示,(a)图表示光滑平台上,物体 A 以初速度 v0滑到上表面粗糙的水平小车上,车与水平

4、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计,(b)图为物体 A 与小车 B 的 v-t 图像,由此可知()A小车上表面长度B物体 A 与小车 B 的质量之比CA 与小车 B 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D小车 B 获得的动能7民族运动会上有一个骑射项目,运动员骑在奔驶的马背上,弯弓放箭射击侧向的固定目标。假设运动员骑马奔驰的速度为v1,运动员静止时射出的弓箭速度为v2,直线跑道离固定目标的最近距离为d,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射中目标,则运动员放箭处离目标的距离应该为()A21222vvdvB22221vvvdC21vdvD12vdv8一列横波沿直线传播,计时开始时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此时位于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质点A的平

5、衡位置与原点O相距0.5m。已知经过0.02s,A质点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处,由此可知:()A 这列波的波长为1mB 这列波的频率为50HzC 这列波向右传播D这列波的波速为12.5m/s9一起重机的钢绳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提起质量为 m 的重物,当重物的速度为 v1时,起重机的有用功率达到最大值 P,以后,起重机保持该功率不变,继续提升重物,直到以最大速度 v2匀速上升为止,则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钢绳的最大拉力为1vPB钢绳的最大拉力为2vPC重物的最大速度 v2mgPD重物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mgv-(Pmv12110向空中发射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当物体的速度恰好沿水平方向时,物

6、体炸裂为 a,b两块若质量较大的 a 块的速度方向仍沿原来的方向则()A 炸裂的过程中,a、b 中受到的爆炸力的冲量大小一定相等B从炸裂到落地这段时间里,a 飞行的水平距离一定比 b 的大Ca 一定先到达地面D b 的速度方向一定与原速度方向相反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 110 分)二填空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11有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 2 s 末至 6 s 末的位移为 24 m,从 6 s 末至 10 s 末的位移为 40 m,则这个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m/s2,初速度的大小是_m/s。12在距水平地面 45m 高处以水平向右的速度 5m/s 抛出一质量为 1kg 的石子(不计

7、空气阻力)。经时间2 s,此时石子的速度大小为;重力对石子做功的瞬时功率P为W。(g取 10m/s2).13一物体以 100J 的初动能沿倾角为的斜面向上运动,在上升的过程中达到某位置时,动能减少了 80J,重力势能增加了 60J,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4已知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星体的轨道半径 r,运动周期为 T。(1)若中心天体的半径为 R,则其平均密度=_(2)若星体是在中心天体的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其平均密度的表达式=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6 题,90 分。要求解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

8、数值和单位。)15(12 分)如图所示,放在长木板上的木块质量为 m,当木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时,木块静止在长木板上。(1)求此时木块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各多大?(2)当把木块的倾角增大到()时,木块刚好沿长木板匀速下滑,求木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16(14 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 3/4 圆弧形光滑轨道半径为R,AACDBO端与圆心O等高,AD为水平面,B点在O的正上方,一个小球在A点正上方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至A点进入圆轨道并恰能到达B点。求:释放点距A点的竖直高度?落点C与A点的水平距离?17(14 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1.6m,质量为M=3kg 的木块(厚

9、度不计),一个质量为m=1kg 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 和 M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g取 10m/s2)(1)为使小物体不掉下去,F不能超过多少?(2)如果拉力F=10N 恒定不变,求小物体所能获得的最大动能?18(16 分)2005 年 10 月 12 日 9 时,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环绕地球飞行 5 天后,其返回舱于 10 月 17 日按照预定计划返回预定地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1)神舟六号载

10、人飞船搭乘长征 2 号F型运载火箭从地面竖直发射升空,在地面附近上升高度为h时获得的速度为v,若把这一过程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段时间内飞船对飞船中质量为m的宇航员的作用力有多大?(2)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圆轨道上运行的时间为t求在这段时间内它绕行地球多少圈?19(16 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C三个物块,其质量分别为mA=2.0kg,mB=F1.0kg,mC=1.0kg现用一轻弹簧将A、B两物块连接,并用力缓慢压缩弹簧使A、B两物块靠近,此过程外力做 108J(弹簧仍处于弹性限度内),然后同时释放A、B,弹簧开始逐渐变长,当弹簧刚好恢复原长时,C恰以 4m/s 的

11、速度迎面与B发生碰撞并粘连在一起求:(1)弹簧刚好恢复原长时(B与C碰撞前)A和B物块速度的大小?(2)当弹簧第二次被压缩时,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多少?20(18 分)如图甲所示,小车B静止在光滑水平上,一个质量为m的铁块A(可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v04.0m/s 滑上小车B的左端,然后与小车右挡板碰撞,最后恰好滑到小车的中点,已知3mM,小车车面长L1m。设A与挡板碰撞无机械能损失,碰撞时间可忽略不计,g取 10m/s2,求:(1)A、B最后速度的大小;(2)铁块A与小车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3)铁块A与小车B的挡板相碰撞前后小车B的速度,并在图乙坐标中画出A、B相对滑动过程中小车B相对地面的速度vt图线。ABMmv0L0.51.01.02.00v/ms-1t/s0.51.5图甲图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