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苏武牧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苏武牧羊.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33 苏武牧羊一、教学目标1、能自学生字,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语境理解“恭恭敬敬、置之度外、屈指计算”等词。2、尝试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苏武的思想品质,知道可以根据句子间的联系来体会句意。3、感受苏武在困境中宁死不屈、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二、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苏武的思想品质。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来体会人物思想品格的能力。四、教学准备1、老师:多媒体课件2、学生:预习课文(1)读通课文,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理解。(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写出每一节的节意。(3)边读边思,写出你心中的疑问。五、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33、苏武牧羊2、师引入出示课文的第一节。
2、西汉时期,汉朝和匈奴常常发生战争。有一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还亲自把一支旌节交给他。苏武知道旌节是代表国家的,就恭恭敬敬地接过来。(学习:恭恭敬敬)齐读。出示“旌节”的画面,并介绍:这就是旌节,它是一根七八尺长的木棍,顶部弯曲的地方挂着一串用毛做成的绒球,表明使节的身份,同时是出使的象征。3、19 年后,苏武怀揣着旌节又回到了故里。出示课文第六节,齐读。4、比较 19 年里苏武出使前后的变化(苏武的外貌、手中的旌节)过渡: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一切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1、(出示有关地图)“故事发生在 2000 年前,西汉时期,那时汉朝和匈奴经常发生战争。有一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汉武帝为了
3、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苏武出使匈奴。”2、(出示苏武画像)“他就是苏武。当苏武完成外交任务准备回国时,被匈奴扣留,一扣就是十九年。在这十九年里,苏武历尽艰辛宁死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预习反馈,整体感知1、浏览:课文讲述了哪些故事呢?指名分故事读课文,在此过程中指导读准、读通。2、默读,选择一个故事简要叙述。板书:以死抗辱怒斥叛臣、荒漠牧羊3、交流:听了这些故事,你觉得苏武是个怎样的人?板书,比如:坚贞不屈三、抓住词句,体会气节1、自读课文,思考:哪些词句写出了苏武的高贵品质,并划出。2、交流:(1)“苏武知道这旌节是代表国家的,就恭恭敬敬地接过来。”(2
4、)苏武手握旌节,气愤地说:“我是代表国家的,宁死也不能受侮辱!”(3)苏武不等卫律说完,怒目圆睁,手举旌节大声喝道:“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汉朝的臣下,而今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要点:(1)说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苏武(2)在朗读、交流体会的过程中,逐步捕捉到重点词语,并在语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从而领会句子的含义。3、交流第四节:苏武顽强地忍受着各种折磨盼望有一天能举着旌节回到祖国。(1)这一节,哪些地方体现苏武坚贞不屈?交流,(适机出示北海荒漠的图片)指导朗读。(2)出示:“苏武顽强地忍受着各种折磨。饿了;渴了;冷了”引读:知道这段话围绕着一个意思,从三个方
5、面介绍。体会:各种折磨:饿渴冷顽强地忍受:挖野菜逮野兔捧一把雪和羊群依偎看提示,积累这段文字。(3)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四、讨论,提炼写法1、出示刚才交流的部分句子,自由读,思考:这些句子除了同样都写出苏武坚贞不屈的崇高品质,还有哪些地方也是相同的?苏武手握旌节,气愤地说:“我是代表国家的,宁死也不能受侮辱!”苏武不等卫律说完,怒目圆睁,手举旌节大声喝道:“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汉朝的臣下,而今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苏武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却始终手持那支旌节,不论白天放羊,晚上睡觉总不离手。他经常仰望着南飞的大雁,屈指计算日子,盼望有一天能举着旌节回到
6、祖国。2 讨论,交流(抓住人物语言、神态、都提到了旌节)出示图片,介绍旌节,然后引读:当匈奴王侮辱他说他参与匈奴内乱的时候,他当卫律前来劝降的时候,他当他在荒凉的北海边牧羊,忍受着各种折磨的时候,他3、思考、讨论:为什么一再写到旌节?4、思考、讨论:这三段话来自三个故事,三个故事都反映苏武的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为什么要把三个故事都写下来呢?5、思考、讨论:三个故事,为什么用“苏武牧羊”为题?五、想像说话,表达感受1、师范读第 6 节,生想像当时的场面。2、生朗读第 6 节。3、自读,想像,然后交流: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六、配乐,朗读全文。33 苏武牧羊(坚贞不屈)以死抗辱握侮辱怒斥叛臣举旌节利诱荒漠牧羊持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