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 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2页 共22页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二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阐述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理论,核心问题是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具体来说,需要掌握和理解以下问题:l 了解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l 掌握政府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l 了解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l 掌握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l 理解财政对农业注入资金的必要性;l 了解财政在农业投资的重点领域;l 了解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投资;l 掌握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重点和难点:乘数作用 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财政对农业注
2、入资金的必要性 财政在农业投资的重点领域 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一)投资与经济增长 1、乘数作用。投资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马克思在谈到货币资本的作用时把货币资本的投入看作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因为任何一项投资或生产活动首先要从货币资本的投入开始(重点)。在现代货币经济条件下,没有货币投资,任何其他投入都是不可能的。凯恩斯不仅认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还论述了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作用。所谓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指每增加一元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化,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同边际储蓄倾向呈
3、反方向变化。凯恩斯的乘数原理说的是一种经济过程或经济现象,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涉及社会制度问题。上述经济过程或经济现象,在我国也是如此。从实际生活中也可以直接看到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首先,投资可以直接刺激生产资料的增长,投资需要建筑材料,需要添置生产设备,所以,增加投资就可以刺激钢材、水泥、木材等生产资料或设备生产的增长。其次,投资中的一部分,一般约40左右,将转化为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所以增加投资又可以刺激消费品生产的增长。这是一般原理,在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中都是一样的。 投资可以刺激需求的增长,同时又可以增加和改善供给;投资过程首先是刺激需求,投资完成后才能增加供给(重点
4、)。凯恩斯乘数理论就是从刺激需求出发。例如增加100亿元投资,这100亿元实际上是被用来购买制造投资品所需的生产资本,因此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等形式流入生产要素所有者手中,即居民收入增加100亿元,这是投资刺激需求的第一次增加;假定消费倾向为45,居民又会将100亿元的45即80亿元用来购买消费品,实际上就是用80亿元购买生产这些消费品的生产要素,结果80亿元又以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形式转到生产要素所有者手中,这是第二次增加;如此类推,循环往复,就会产生投资刺激需求的乘数效果。所以,投资也就成了调节供求总量平衡的重要手段。但是,投资是一个过程,从最初的投入到最终的产出要有一个间隔时间,少则1
5、年,多的也可能5年10年,在这个时间内,总是只投入不产出,要不断地投放货币,要不断地吸收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因此,投资规模既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又要受当前生产和收入水平的制约,所以,凯恩斯主义者又提出了加速原理。2、加速原理。加速原理说的是收入变化如何引起投资的变化。如果说乘数是表示投资增加会引起收入增加到什么程度的系数,那么,加速系数正好与之相反,它表示的是收入或消费增加会引起投资增加到什么程度的系数。因为增加投资要有资金来源,而当前的国民收入是储蓄加消费,所以投资来源受国民收入增长限制,即受储蓄的限制。储蓄与投资恒等是总量平衡的公式,储蓄增长就会加速投资,而投资超过储蓄则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6、所以,研究与安排投资规模时必须考虑三个问题:(1)投资规模要适度;(2)投资结构要合理;(3)要注重投资效益。前两者又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还不大,所以,投资在经济增长中具有更大的作用,就我国而言,据有关专家测算,1978一1989年间,我国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与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分别为52、23和25,而发达国家后者占到6070%。我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投资来推动的、投资波动与经济增长波动具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当经济增长缓慢时,往往依靠增大投资来刺激经济的增长;当投资过旺及造成经济过热或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往往采取措施首先压缩
7、投资迫使经济增长的速度减慢。见下表 经济增长因素的国际比较 单位:%国家年经济增长率劳动增长率资金增长率劳动增长作用资金增长作用技术进步作用中国1952198210.695.3412.34305119苏联196519758.182.178.45241363美国194619563.610.704.12171271日本195219669.501.937.76152065二、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重点)(一)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重点) 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总投资都可以分为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两大部分。一般而言,财政投资即为政府投资,由于我国还有预算外资金的一部分用于投资,因而本书所说的
8、财政投资是指预算内投资。财政投资包括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生产性投资按财政支出项目包括基本建设支出、增拨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以及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本书重点分析基本建设支出和支农生产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也分为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两部分,生产性支出主要用于基础产业投资,非生产性支出主要用于国家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文教、科学、卫生等部门的办公用房和住宅建设,本书重点分析基础产业投资和住宅投资。 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相比,有自身明显的特点:(1)非政府投资是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个人从事的投资,作为商品生产者,它们的目标是追求盈利,而且,它们的盈利是根据自身所能感受到的微观
9、效益和微观成本计算的,就是说,追求微观上的盈利性,是非政府投资的第一个特点;由于政府居于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是,政府投资建成的项目,如社会基础设施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2)企业或个人主要依靠自身的积累和社会筹资来为投资提供资金,自身积累规模和社会筹资都受到种种限制,一般难以承担规模宏大的建设项目,而且既要追求盈利,一般主要从事周转快、见效快的短期性投资;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3)囿于一行一业,企业或投资不可能顾及非经济的社会效益,不难想像,如果
10、一个经济社会完全依靠非政府投资,投资结构是很难优化的;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大的公用设施、能源、通信、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换言之,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经济社会中,如果政府不承担这些方面的投资或投资不足,就会导致经济结构失调,经济发展速度就会遇到“瓶颈”制约。 政府投资在各国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影响这个比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1)经济体制的不同。一般他说,实行市场经济,非政府投资在社会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实行计划经济,政府投资所
11、占比重较大。(2)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一般说来,发达国家的非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较大,欠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的政府 投资所占的比重较大。由于存在上述差异,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在一国投资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主从次序便有不同,在政府投资占比重较大的经济社会中,政府投资为主,非政府投资只发挥某种弥补政府投资不足的作用。在政府投资占比重较小的经济社会中,非政府投资为主,政府投资则发挥某种“拾遗补缺”的作用。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不在于政府投资规模的大小,而在于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同。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社会经济活动主要由千万个独立的法人商品生产者去组织,投资当然也主要由他们去执行,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
12、是根据宏观经济目标对非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二次调节”。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政府是主要的经济主体,投资当然也主要由政府掌握,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非政府投资,自然只能发挥补充政府投资的作用。经济发达国家,市场机制已经走上完善和成熟,主要通过市场的充分竞争实现经济的有效运行,政府主要是通过间接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而欠发达国家和仍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国家,仍然需要政府通过政府投资等直接手段培育市场,调整经济结构,并维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适应投资主体和投资格局的变化,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方式也将发生变化(重点)。如果说在传统体制下,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调节自身的投资而进行直接调控的话,那么,
1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需要通过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进行。所谓间接调控,就是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通过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并通过税收、财政补贴、折旧政策等,来制约非政府投资的条件,调控非政府投资的方向、规模与结构。所谓直接调控,就是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结合非政府投资的状态,安排政府自身投资的方向、规模与结构,从而使全社会的投资达到优化状态。显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投资的宏观调控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直接调节自身投资的规模,间接调节非政府投资规模,使两者加总起来的总量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所要求的投资总量相吻合;(2)调节自身投资的结构,纠正非政府投资结构
14、的偏差,使全社会的投资结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如上所说,我国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分散在各地方、各部门的预算外资金急剧增长,中央不能对这些资金统筹安排,灵活调度,严重削弱了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在调节社会投资规模和调整产业结构中应有的作用。(二)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重点)1、 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2、 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3、 就业创造标准第二节 基础产业财政投资与财政投融资 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基础设施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一国的基础设施越发达,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就越顺畅,越有效,人民的生活也越便利,生活质量相对来说也就越高。基础
15、设施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基础设施,是指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信、水利和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等设施;广义的基础设施,除了上述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之外,还包括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l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基础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不同特征。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基础设施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马克思曾把生产条件区分为共同生产条件和特殊生产条件,与此相对应,他把固定资本也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机器的形式直接进人生产过程的那种固定资本”;另一类是“具有铁路、建筑物、农业改良、排水设备等形式的固定资本”。马克思的话隐
16、含着下述意义:作为共同生产条件的固定资产,它不能被某单个生产者独家使用,它不是独占性地处在某个特殊的生产过程中,不能被卖者当作商品一次性地将整体出售给使用者。换句话说,它具有公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公共物品”的一般特性。l 基础设施特别是大型基础设施,大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且它们的建设周期比较长,投资形成生产能力和回收投资的时间往往需要许多年,这些特点决定了基础设施很难由个别企业的独立投资来完成,尤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没有政府的强有力支持,很难有效地推动基础设施的发展。l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政府均对基础设施实行干预政策,不过干预的程度在发
17、展的不同阶段有较大的差别。由于经济发达的国家经历了工业化的发展过程,基础设施已有了相当的基础,因而政府的干预程度相对较弱。而经济欠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常常经受基础“瓶颈”的困扰,由于民间经济的财力有限,政府只能通过财政集中动员一部分资源,以加快基础“瓶颈”部门的发展。实际上,发展中国家的财政,除具有一般“市场失灵”的作用外,还部分地充当着社会资本原始积累的角色。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时间内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基础部门的短缺长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瓶颈”曾经十分突出。(二)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基础设施是处在“上游”的产业部门,基础设施投资是一种“社会
18、先行资本”。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构成其他生产部门(也包括本部门)必需的投入品和服务,如供电、供水、道路和交通等等。一般来说,基础设施的感应度系数比较高。从价值构成上分析,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产品的价格,构成其他部门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它们的价格变动具有很强的连锁效应,会引起整个产业成本的波动。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重点)(一) 基础设施提供方式的特点基础设施从总体上说属于混合物品,可以由政府提供,可以由市场提供,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但在发展中国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工程一般是采取以政府为主、吸收社会资本参与的混合提供方式。(二)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主要有
19、以下几种形式:1、 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费用。由政府独资建设的项目主要出于三种考虑: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二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三是反垄断的需要。2、 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3、 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提供的方式。4、 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5、 BOT投资方式。第三节 农业的财政投入(重点) 一、财政对农业投资的重要性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农业生产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为其他生产活动提供了基础,这是基本的经济常识。 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工
20、业化的起点和基础。我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的过程中。所谓工业化,就其一般的意义来说,指的是工业部门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工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主要比重的过程。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昭示我们,为了顺利实现工业化,在大规模进行工业革命之前,必须有一个大规模的农业革命过程。从历史上看,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首先是从农业生产率最高的英国开始的,以后相继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农业生产率水平也都较高;从当前情况看、凡是农业生产率水平较高的地区,工业化都取得了成功,凡是农业生产率水平低的地区,工业化都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看起来,发展中国家要想顺利实现工业化,必须老老实实地首先提高农业生产率水平,这一个阶段是不能跨
21、越的。这意味着,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不能作为权宜之计,应当将发展农业立为一项长期国策。 3稳定农业是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无粮不稳”,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只是从有粮和无粮的角度来认识农业的重要性,还只是立足于一个低水平发展阶段上的国民经济。如果农业发展已经达到使人民获得了温饱并且有余的程度,是否应当继续重视农业发展的问题呢?回答是肯定的。不妨看一看发达国家的情况。它们的一般情况是农产品过剩,农业危机是过剩的危机。但是,就是在农产品过剩的背景下,农业发展问题仍然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发达国家管理经济活动的政府部门一般不上10个,但就在这寥寥无几的政府部门中,赫然地都有一个农业部
22、。通过这个部门,政府一方面实施限制农产品产量的各项措施;另一方面则实施促进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各项政策。政府每年都要为促进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和农业技术推广,以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花去大量资金。在过剩的背景下仍然推行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主要是出于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整体目标。(二)农业部门的特殊性和财政投资的必要性(重点)农业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从农产品供应来看,一方面,它受气候条件及其他诸种条件的影响,不仅波动很大而且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另一方面,对农产品的需求却是相对稳定的。以相对稳定的需求和不规则波动的供给为特点的农产品供求关系的不稳定,会使农业部门的生产条件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上述的
23、不稳定使得农业危机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市场加以克服,这进一步又会强烈地干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所以,为了稳定农业,并进一步稳定整个国民经济,政府必须广泛介人农业部门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将农业部门的发展置于政府的管理之下。农业发展与财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然也是财政的基础,这个道理不需过多的说明,而其中最主要表现为农业收入是财政收入的源泉。我国的农业税一向实行低税政策,但农业部门创造的价值,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工农商品价格的“剪刀差”转移到相关的工业部门,而后通过工业部门上缴税收集中为财政收入。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农业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只要农村和农业保持良好
24、的发展势头,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才有坚实的基础。从另一方面看,在发展农业中,国家财力的支持不仅是责无旁贷的,而且应当说支持甚至保证农业的发展是政府和财政的一项基本职责。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因而安排好农业投入的资金来源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长远看,农业投入的资金应当主要来自农业部门和农户自身的积累,国家投资只应发挥辅助作用。但要使农业部门和农户自身的积累成为农业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有两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1)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必须高于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否则,农业部门的积累无从产生;(2)农业投资的
25、收益率必须高于、至少不低于全社会平均的投资收益率,否则,农业部门即使产生了利润也不会向农业投资转化。在这两个条件中,第一个条件是根本的,因为,农产品的销售收入高于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是保证农业投资收益率达到较高水平的基本条件。在我国目前的价格体系和GDP分配格局下,上述两个条件都是得不到满足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偏低,农业部门盈利水平长期处于偏低状态,很难形成有实际意义的利润规模,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以个体农户为单位,这个问题就更显得突出了。另外,我国近80的人口滞留在农村,工业化一时还不可能容纳农业游离出来的劳动力,相对失业仍十分严重,人均收入仍处于低水平,农业生产即使能够形成利
26、润也不大可能转入农业投入。十分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不进行足够的投入,农业部门要获得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从理论上说,金融机构贷款也可以成为农业投资的资金来源,但是,借款是要还本付息的。在农业投资盈利率较低的情况下,不可能将大量信用资金投放于农业部门。除非政府给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以财政补贴,或者专门成立以农业部门为贷款对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否则农业部门难以得到金融部门的支持。但是,如若这样做,仍需要国家财政拿出资金。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GDP、农产值的比重 单位:亿元GDP(1)农产值(2)财政支出(3)支农支出(4)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5)=(4)(3)支农支出占GDP()(6)
27、=(4)(l)支农支出占农产值()(7)=(4)(2)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3 624.l4 517.85 294.77 17110 20214 92818 54826 63846 75967 7951018.41359.41761.62 295.52 763.93 831.35 0175 8009 457.213 5501122.091228.831229.981701.022 204.492491.213 083.593 742.25 792.627 937.55150.66149.95120.49141.29184.2214.07
28、307.84376.02532.98700.4313.4312.209.808.318.358.599.9810.059.208.824.163.322.281.971.811.431.661.411.141.0314.7911.036.846.166.665.596.146.485.645.17农村资金的整体流动情况年 份197819841985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财政资金金融资金一418.5一1623490.l79.3171.7140.2197.7255.0380.1106.874421855128951089098739210合 计一580856943
29、1194527486992972 378519083表中的负号表示资金流入农村,反之则反是。 二、农业财政投入的范围和重点(重点)纵观世界各国的经验,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相对稳定性。(2)财政投资范围具有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应当明确,政府从事农业投资的必要性,并不只在于农业部门自身难以产生足够的积累,而且生产率较低的现状难以承受贷款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许多农业投资只适于由政府来进行。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如大江大河的治理、大型水库和各种灌溉工程等,其
30、特点是投资额大,投资期限长,牵涉面广,投资以后产生的效益不易分割,而且投资的成本及其效益之间的关系不十分明显。由于具有上述特点。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可能由分散的农户独立进行。3、注重农业科研活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在于引进新的农业生产要素。新的农业生产要素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必须要有农业科研,科研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必须经过推广的程序,为了使农户接受新的生产要素,还需对农户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为完成这一系列任务,需要筹集大批资金。诸如此类,像农业科研、科学技术推广、农户教育之类的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农业投资,依靠单个的甚至是组织成为较大集体的农户来办,是很困难的。这些投资也只
31、能由政府来承担。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说,凡是具有“外部效应”以及牵涉面广、规模巨大的农业投资,原则上都应由政府承担。三、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投资(一)财政支持农业的力度不断加大应当指出,我国当前的农村和农业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而农业财政投入的规模和重点也必须适应新的变化做出合理的安排。过去为解决温饱而主要追求产量增长的农业生产,就可以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突出质量和效益,向多样化、高品质的方向发展,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过去由于短缺而以提供初级产品为主的农业,就可以将更多的农产品用于发展畜牧业和各类加工业,更大规模地实现转化增值,使农业成为有活力的现代产业,过去迫于生存压力而过度开垦的土地就可
32、以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逐步恢复生态的良性循环,创造更加适合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过去相对滞后的城市化进程就可以加快步伐,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更快地降低农业人口的比重,提高城市化水平,为农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生产空间和新的增长动。积极进行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村和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二)进一步完善财政的支农政策。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有关规定,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如确保财政的农业投入的增幅高于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从预算内外筹集资金建立农业发展基金、水利建设基金等专项基金,并对专项资金使用实施配套政策,
33、对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农业项目采取财政贴息政策,鼓励和支持引进国外贷款用于发展农业,通过财政支出引导农民、农村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等。2、适应新形势,调整发展战略。由农村支持城市转变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3、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1)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财政应优先保证农业发展的需要。(2)调整农业投资方向。(3)深化改革财政对农业的投资方式。(4)健全财政监督机制,确保国家支农资金及时全额到位,完善农业投资法律体系,加强国家对农业财政投资的法律约束。 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 (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重点)
34、财政投融资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人(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二)财政投融资的意义政府投资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无偿拨款。国际经验表明,采取将财政融资的良好信誉与金融投资的高效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办法进行融资和投资,即财政投融资,是发挥政府在基础产业部门投资中的作用的最佳途径。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构建财政投融资体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2、财政投融资的特点,在于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又按照信
35、用原则运营,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先行资本或混合物品。3、财政投融资可以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投资的诱导机制。(三)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重点)(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概括他说,它主要是为具有提供“公共物品”特征的基础产业部门融资。因此,财政投融资的范围是受到严格限制的。(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虽然财政投融资的政策性和计划性很强,但它并不完全脱离市场,而应以市场参数作为配置资金的重要依据,并对市场的配置起补充调整作用。(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银行统筹管理和经营。(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二、
36、我国的政策性银行(一)政策性银行概况 我国于1994年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二)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1、业务职能的政策性2、资金来源的政府性与市场性相结合资金来源的政府性:一是财政借款;二是财政贴息;三是税收减免。三、我国政策性银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妈妈新开了个淘宝店,欢迎前来捧场 妈妈的淘宝点开了快半年了,主要卖的是毛绒玩具、坐垫、抱枕之类的,但生意一直不是很好,感觉妈妈还是很用心的,花了不少功夫,但是就是没有人气,所以我也来出自己的一份力,帮忙宣传一下。 并且妈妈总是去五亭龙挑最好的玩具整理、发货,质量绝对有保证。另外我家就在扬州五亭龙玩具城旁边,货源丰富,质量可靠,价格便宜。 欢迎大家来逛逛【扬州五亭龙玩具总动员】第 22 页 共 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