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教育行为反思的研究与实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教育行为反思的研究与实践.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教育行为反思的研究与实践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教育行为反思的研究与实践奉贤区南桥小学汪莲华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新兴的教育活动。它不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教育方法,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民主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代进步的教育潮流。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国学校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揉和、运用心理辅导方法,从而提高教育效益,是顺应现代教育发展潮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趋势。根据我国国情,以班级授课制、班主任负责制为主的教育格局,开展班主任心理辅导是形势发展的趋势,不仅是班主任自身发
2、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深化学校教改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把班主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全面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中的普及与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班主任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有其特定的优势和基本的素质。他们了解、熟悉学生,关心、指导学生,与家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容易与任课教师沟通与协调,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重视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等等,这些都是开展心理辅导必须具备的条件。同时,班主任不仅要具备优良而稳定的心理素质,还要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特点,掌握教育的艺术,也能为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班主任与心理辅导员两种角色作用的
3、互补,能使他们不断更新观念,改变教育方法,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有意识地将心理辅导的技巧方法、原则内容与班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机结合,不但能提高班主任的心理素质和教育管理能力,还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始于 1994 年,实施以班主任为主要辅导人员的管理模式。实践中,我们感到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多优势,但是,作为非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与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相比,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更多的保持并体验着作为一名班主任的角色形象,因为班主任工作与心理辅导工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心理辅导是一种耐心细致地聆听和诱导的教育方法,但传统的班主任的思想教育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向的
4、说教往往收效甚微。心理辅导不是一种替代,而是一种协助与服务,而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规范与说明,将社会准则与价值规范传授给学生,这种传授对于学生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若不注意思想教育内容引起学生的认同,接受与内化,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替代,显得空洞无力。陈旧的班主任思想教育的观念方法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为理念的素质教育是格格不入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教育行为的不协调与班主任缺少工作中的反思有很大的相关性。师生关系上的矛盾,教育教学中的喜怒哀乐,很容易在渗透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夹带进去,作为当事人之一,很难客观、公正、理性地辅导学生,并且在实际的心理辅导过程中,更难于将班主任与心理辅导教师
5、加以区别对待。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中,如何指导班主任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反思主要集中于对两种角色的教育功能进行反思。通过反思,使班主任能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而获得正确的自我认知,了解自己所处的地位,成功地扮演心理辅导者与班主任的双重角色,做到“见贤而内自省”,自觉抵制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自己的情感冲动和行为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重新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表率,提高教育成效,这是反思的预期效果,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也是当前心理辅导队伍与班主任队伍建设中一个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二、研究的过程二、研究的过程(一)制定研究的目标(一)制定
6、研究的目标积极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强班主任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的途径、方法及其评价。通过培养班主任的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使班主任自主地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让工作变得更有效、更富有创见,培养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为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持续发展,铸就幸福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不断提高班主任的人格素养和教育管理能力。(二)确定研究的对象(二)确定研究的对象我们选择了全校 27 位班主任暨心理辅导教师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对象,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教育行为的反思进行了研究与实践。(三)选择研究的方法(三)选择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同时辅以调查法、经验筛选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
7、结法、科学思辩法。我们认真收集了有关反思教育的理论、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论文等,并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对学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对部分班主任进行了个案研究。(四)制订研究步骤(四)制订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在本阶段中,我们主要进行收集、分析有关资料,建立课题组,设计课题方案。资料显示,目前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的主要力量是德育工作者、班主任,因此,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班主任担任心理辅导教师具有优势,但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结合多年来学校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的现状,确立了本研究课题。2、实施阶段在本阶段中,课题组成员按照课题
8、设计方案,组织实施和研究。我们主要进行了教育行为反思的理论学习,收集有关资料;进行了班主任心理辅导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对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班主任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等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现状。同时,研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教育行为反思的内容、途径和方法。3、中期总结阶段课题组对一阶段来的研究情况进行了阶段总结。一是集体总结,将调查内容、实践经验及理性思考进行整理归纳。二是个人总结,班主任每人撰写一篇自我总结。三是撰写课题阶段总结报告,并进一步提出下阶段实施研究的目标、以进一步实践、修改、完善。4、后期总结阶段课题组将再次对照确立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实施研究计划,特别是
9、对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行为的反思进行个案研究,进一步修正反思的内容、方法和途径,进行课题后期总结。三、研究的成果三、研究的成果(一)(一)概念界定概念界定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教育行为的反思,是班主任作为教育主导者,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育目的,以及教育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育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育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班主任的过程。(二)理论依据(二)理论依据人类早在古代社会就有反思意识
10、,“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是佐证。近年来,反思性教育实践在西方发达国家方兴未艾,似有燎原之势。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对人的常规行为和反思行为作了重要的区分。萧恩在他广为引用的著作反思性实践中,对盛行于 20 世纪并对专业实践有重大影响的技术性思想提出了全面的批评,他把反思界定为“对行动的反思”和“在行动中的反思”两种类型。还有维拉、伯莱克、麦伦等人都对反思性教学提出过精辟的见解。布鲁巴赫等在借鉴其他人思想的基础上,从时间纬度构想反思性教学,认为反思性教学实践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反思;二是实践中反思;三是为实践反思。相对来说,我国对反思性教学研究了解得很少,华东
11、师范大学教授熊川武著有反思性教学一书,他比较了西方流行的几种反思性教学模型,指出其共同本质是“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浙江教育学院卢真金教授也对反思性教学有较深刻的阐述,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把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与要求教师“学会教学”统一起来的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求班主任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进行反思,以增强班主任的“道德感”为突破口,提高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判别力。一般来说,缺乏道德感的班主任,除非因教育上的失误迫于外界压力,否则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在反思性教育理论家看来,要提高教育质量,增强班主任的道德感似乎比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教育技能与能力更为重要。而倡导反思,是增强班主任责任感
12、、提高班主任教育艺术的有效途径之一。反思性实践帮助班主任从冲动的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让班主任以审慎的意志的方式行动,把班主任作为有教养的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因为它是检验智慧的标志之一,有利于班主任增强能力,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的行家的工具。(三)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三)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1、调查方法一是设计调查问卷。对本校一六年级的 27 位班主任兼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及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二是个别访谈。通过对 27 位班主任进行个别访谈,进行自我和他人评价,掌握我校
13、班主任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心理辅导工作的实效性和班主任反思自身教育行为的实际状况。2、调查内容主要从人员素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及课程落实四方面进行。其中人员素质包括人员结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自我评价指对学生的教育、班集体的管理与多种教育力量的协调中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及其教育效果的评价;他人评价包括学生、科任教师、家长和学校领导对班主任各项工作的评价。课程设置包括心理辅导课、计划、备课、实施、总结等工作落实情况。3、调查结果分析基本情况分析(1)人员结构比较合理。27 位班主任中,老、中、青三结合,其中男性教师一名,其余均为女性教师。45 岁以上占 18%,45 岁30 岁占
14、 42%,30 岁以下占 40%。(2)均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在这支兼职队伍中,有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且具有丰富班级管理工作经验的优秀班主任,也有刚踏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年轻班主任。大学本科(包括在读)6 人,大专(包括在读)15 人,其余均为中师以上学历,均具备了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其中,参加市心理辅导和班主任培训 4 人,区培训 6 人,均接受过校本培训。不利因素分析(1)班主任自身心理素质有待提高。采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对全校 27位班主任进行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了解目前学校班主任队伍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些现状。调查表明,学校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表 SC
15、L-90 各因子分被检出样本的人数比例(n=27)(略)测试表明,班主任队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依次为:强迫、躯体、抑郁、敌对、其它、焦虑、人际、偏执、精神、恐怖。在 SCL-90 上,那种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表现的强迫症状;反映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等的主诉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的躯 体化;以及抑郁苦闷的感情和心境为代表性症状的抑郁占了班主任心理问题的前三位。强迫症状是发生率最高的一个心理问题,躯体化、抑郁困扰着部分班主任,另外,部分班主任具有敌对、其它、偏执、精神病状、恐怖、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班主任心理问题的存在
16、是一个客观的事实。(2)自我评价缺乏全面客观。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新兴的现代教育方法,班主任均持肯定和欢迎的态度,有几位班主任甚至反复提出要求担任心理辅导专职教师。但是,调查显示,对学生的教育、班集体的管理以及在多种教育力量的协调中,班主任的角色形象占明显的统治地位,教育观念上难以改变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育者身份,转换成朋友的角色,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这主要是由于班主任普遍缺乏全面客观的自我评价。如何更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结合起来,班主任感到缺乏理性思考和有效的探究。(3)他人评价缺乏以人为本。心理辅导课较思品课等其它思想教育课,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新颖,更符合
17、学生身心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培养目标。调查显示,96%的学生更喜欢上心理辅导课,94%的家长认同上述观点。在具体的实施中,班主任对于辅导手段及方法的运用,日常的教育管理,还是难以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活动体验的策略模式要求,摆脱单向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4)心理辅导的实施情况。班主任能认真或较认真地落实小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的辅导工作,做好期初的计划,上课、备课、活动辅导、专题总结等各项工作。参与两年一次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评比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较好。有利因素分析调查中,班主任也感到,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指导、帮助、爱护的一支特殊队伍,具有了解学生、爱护学生、关心
18、学生的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求,具有胜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诸多优势。(1)学生值得信赖的师长。现代教育意识到并重视存在于师生日常交往中的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灵的约定。信任是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在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是最具威望的,凡班主任说的就一定要做,这种信赖和服从使学生愿意把自己的心理话讲给老师听,渴望得到老师真诚的帮助。调查显示,当你在学校遇到烦恼时会找谁倾诉,97%的学生选择了班主任。学生的这种心灵上的需求,给班主任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带来了最基本的保证。(2)了解学生,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热爱学生是心理辅导的基本条件。了解学生,热爱学生也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班主任
19、与学生朝夕相处,师生感情浓厚,为了教育好学生,班主任基本上要对每一个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同时,班主任能够在爱的感召下用自己积极的情感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关爱学生,耐心引导学生,真诚地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和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疏导学生的种种消极情绪,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3)多种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心理辅导活动比较注重的是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的策略模式。班主任实施心理辅导有着较为有利的条件。因为班级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班主任的组织和指导,班主任可通过晨会、午会、班(团)队会等各种教育阵地,与少先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结合,通过
20、多渠道、多形式、多载体的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在教育教学的随机状态下开展这一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4)多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多种教育力量共同作用于学生个体,班主任是多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 协调工作,能及时地了解到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情况反映,对学生中突发事件的了解,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解决各种因此而引发的心理问题。班主任与家长的协调工作可通过家访、电话、家长会等各种途径,经常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向家长作指导,要求家长配合。虽然现在家庭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家长欢迎与班主任交往,能够愿意主动反映、了解情况,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重视孩子的健康心理
21、和良好的人格的培养。(5)两者角色功能具有相似性。班主任和心理辅导教师都要具有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一定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热爱学生,热心为学生服务的奉献精神,有专业工作共同的要求,都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现代教育要求班主任的育人工作要从人生出发,从每一个特定的人出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点,满足每一个学生人生发展的需要。班主任必须以完整的人为工作对象,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促进未来社会的健康发展为工作目标,准确把握 21 世纪人才的心理素质、当今学生的心理动态以及个性化德育工作的艺术,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把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工作职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心理辅导
22、活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目标是一致的。(6)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普及和深入。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的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逐步壮大发展,深入人心。心理辅导有一套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独特的方法,班主任通过培训、学习、交流,掌握心理学上的一些基本管理和操作方法,自觉地运用掌握的知识,帮助自己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正确地理解学生的行为,有效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因此,班主任实施心理辅导,其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将有很大的改变。反过来又促进了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四)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教育行为反思的内容
23、、途径和方法(四)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教育行为反思的内容、途径和方法1、反思的内容(1)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班主任在学生全面的成长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健康、劳动和生活,教育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未来接班人。其中班主任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2)班集体的建设。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在班集体的建设中,要建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开展组织健全的活动,保证学校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3)教育力
24、量的协调。班主任在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中起主导作用。班主任和科任教师 在工作目标、任务、教育方法、个性特点以及教育对象认识上的差异性,其关系需要经常加以调整。班主任 与家长在教育价值上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一致性,但由于他们对学生认识方法上差异,也会导致关系的失调,需要班主任起主导的调节作用。其中班主任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2、反思的途径(1)典型剖析。典型具有教育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现实的中国教育领域中,涌现出了一批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家,在他们的教育教学思想、模式、策略和方法中,是具有极高的理论蕴涵的。他们的成长过程表现了自我反思的价值和意义,展现了一个专家型教师的理
25、论素养和实践智慧,可以构成经验型教师超越的思想库。对这些典型的剖析可以为班主任提供一个活生生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的范型。(2)自我诘难。反思涉及到一系列相应的态度和德性。班主任要实现教育目标,一方面需要以科学的理性态度和方法对教育教学的本质以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观念理性和相应技术理性的结构体系,这自然必须对自己已有行为和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筛选并保督好的行为习惯,淘汰和改造坏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需要更宽泛的人的素质的提高,这要求教师认真地检讨自己的言行,随着教师经验的逐步积累和丰富,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会随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施有效的监控和调控。(3)理论学习。要做到反思意识的觉
26、醒、能力的增强,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必要的,这是新观念确立的标志。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才能探寻到根源,使主体的合理性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展。这是一个漫长的和持续的修炼过程。因为任何新观念的内化一般都要经历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个性化等五个由浅入深、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4)领导评价。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方面。学校领导根据班主任工作的要求,顺应素质教育发展的潮流,制定班主任管理的各项评价指标,班主任可对照标准,落实各项工作。同时,从领导对日常各项工作的检查、评价、反馈中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5)科任教师反馈。在对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班级教师集体是作为一种客
27、观环境存在的。科任教师是班级的重要教育力量,班主任是这个集体的核心,要积极完成教与学的信息反馈、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在协调班级教师集体共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同时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6)家校联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家庭教育也起重大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育子成才的意识越来越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座谈会、家访等多种形式,家校互通信息提出 改进建议,加强联系与合作,班主任从中了解信息,掌握情况,进而反思自身工作。(7)工作总结。班级工作面广量大,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按人员分类的学生总结、班干部总结、班主任总结
28、,按时间分类的周总结、月总结、学期总结、学年总结,按形式分类的全面或专题总结,班主任发现工作中的得失,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8)教育随笔。班主任需要用文字记载自己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得与失、成与败。提倡写教育随笔,因为自省是最好的老师,自己明白了的东西,比别人的提示或要求来得自觉和彻底。教育随笔是班主任反思自己教育行为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9)学生周记。学生用文字记载一星期来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发表对各种问题的见解,它是学生与班主任交流思想的“窗口”,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态度的渠道,对沟通师生感情、架起理解桥梁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班主任对自身工作的反思提供了第一手资料。(1
29、0)主题班会。围绕一定主题而举行的主题班会,具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是班级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一个学生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能够引导大家共同解决全班性的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正确了解班级情况,分析研究学生心理,对出现情况及时加以教育引导,同时反思自身教育工作。3、反思的方法(1)强化意识。让班主任明确自我反思的含义和意义,根据自我反思主体性原则,我们必须对班主任说明反思的目的和意义,强化反思的意识,要求班主任在各个工作环节中注意是否存在的障碍,尤其要监视“判别错误”,从中获得需要反思的对象信息,培养良好的反思习惯。(2)自我总结。用已经掌握的工作标准和准则回顾总结自己的教育思想和
30、教育行为,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以此修正自己行为目标,端正自己的教育态度,把认识内化为自己的反馈自控的自觉性,增强自我反思的意识,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3)以人为镜。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反映获得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如班主任通过科任教师或学生家长的反映来认识自己的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认识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等,及时完善自己。(4)角色扮演。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促进自我知觉的发展。“如果你是学生,你将怎样?”“如果你是家长,你将怎样?”如果没有对别人的体验,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自我认知。通过对角色的体验,用语言达到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目的。(5)学习借鉴。人都需要认识评价自己的能力,这种认识与
31、评价的能力可通过学习借鉴而获得。班主任通过学习借鉴,认识与自己特征相似的对象进行比较,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同时,正确对待自我表现并掌握好反思手段,严谨回顾思维活动,尝试错误、激发反思,设计多方位多角度,将思维结果与实际生活的客观规律和现象进行比较。(6)他人评价。对班主任的评价有学校领导的检查性评价、认可性评价、鉴定性评价以及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等。对班主任进行评价的方式和手段有:问卷法,对要了解的问题设计各种形式问卷,通过统计获得资料;谈话法,对被评班主任进行直接的谈话、行动观察记录,对被评班主任的日常工作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记录;评定法,把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确定其达到标准
32、的程度;投射法,对班主任提出一定的问题,透过各种不同的反映来把握人的各种心理状态。四、结论与思考四、结论与思考1、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就其途径和方式而言,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外在的影响,指对班主任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提高,它源于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对班主任角色与行为改善的规范、要求和期望。二是班主任内在因素的影响,指班主任的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它源于班主任自我角色愿望、需要以及实践和追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能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实践证明,班主任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予以反思,加速了其专业化进程的速度。2、班主任实施心理辅导的模式,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迅速普及的问题
33、,还有班主任角色与心理辅导教师角色相容的问题。在现实工作中,班主任常常会遇到管理者角色与心理辅导角色的冲突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过于严厉会忽视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而过于亲密结果该严肃的时候严肃不起来,因此,角色冲突会造成工作中失利甚至会引发新的矛盾。其实角色冲突的矛盾隐含着角色互补的统一,理论上是德育与心理辅导的着眼点和方法论,实践上还要学会反思,学会角色转换。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就要先明确是什么问题,性质是什么,最好用什么方法解决,这样的思考方法有助于角色的转换,进入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过程。班主任通过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获得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定位,增强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
34、,能够成功地扮演心理辅导教师与班主任的双重角色,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3、有助于提高班主任队伍的心理素质,从而整体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班主任的待人习惯、处事态度、情绪表现都易于给学生造成影响。在实施心理辅导的过程中,班主任提高了自身的心理素质,能自觉地运用心理辅导的原则方法进行对学生的教育、班集体的管理,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心理辅导为班主任的工作提供了科学的育人方法、手段,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很多班主任在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时,能自觉地运用心理辅导的方法,倾听学生的心声,他不再喊头疼了就是一个成功的教育案例。4、重视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教师 职业要求教师要有高
35、度健康与稳定的情绪,心理健康应该成为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接触的时间最长,如果班主任心理有偏差,就难以指导学生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纠正其心理问题。在学校的管理中,要增强班主任的参与意识,要创造条件让班主任的心理得到调节,开展对班主任的心理辅导,减轻班主任过重的工作、心理压力,使他们以健康的心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学生的健康成长。5、建立长效的评价机制,增强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评价具有导向、激励、鉴定、调节功能,通过评价使班主任任看到自己的不足,激发自我反省的自觉性。评价是一种对优缺点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比较,能为决策提供信息,能把实际的表现与理想的目标比较。对班主任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等手段进行评价,是实现班主任队伍增强反思意识,提高教育行为反思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持久性的有效保证。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吴增强、沈之菲 主编:学校心理辅导研究 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吴增强 主编: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8 年版王宝祥、牛志强、陈燕慈 主编:班主任工作全书 专利文献出版社 1997 年版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版王鉴、王光晨:班主任心理辅导模式的角色理论探析 班主任2001 第 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