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诗词五首——饮酒》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4333303 上传时间:2021-08-28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5课《诗词五首——饮酒》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25课《诗词五首——饮酒》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5课《诗词五首——饮酒》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5课《诗词五首——饮酒》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5 诗词五首,基础感知,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走近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杰出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陶渊明诗文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影响了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陶渊明作品共传世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关于本诗,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

2、十首,是陶渊明在归隐之初酒后即兴之作,实际是借“饮酒”之题表达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诗词理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结庐:构室。人境:人世间。而:却。车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扰。诗人身居尘世,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首句即佳。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名其居室为“人境庐”诗集为人境庐诗草,即取陶渊明诗意为名。这几句语言朴实,却道出了他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君:诗人自称。尔:这样。 二句承上两句设问设答。因为“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所以虽身处闹境,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区。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1至4句为第一层,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

3、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南山:庐山。 以美丽的自然景物烘托悠闲自得的情趣。 “悠然见南山”中“见”,有本子作“望”。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金 元好问论诗绝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气:南山的气象。日夕:傍晚。相与:结伴。还:飞回巢。 写南山美妙的晚景。 归去来辞“鸟倦飞而知还”意思是天色晚了,鸟尚且会“知还”,人当然更应该“迷途知返”。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是出于生物的本性;人既是自然的产物,也应顺应

4、自然之理,生与大自然同生,死与大自然同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逸的田园生活。真意:包括自然情趣和人生真谛。辨:辨别,说明。忘言:不知怎样用言语表达。 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已领悟到人生的真意,又何须用语言表达。,5至10句为第二层,说明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陶渊明,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 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 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 结队的鸟儿回翔

5、远山的怀抱。,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居住在喧嚣的尘世,为什么生活是如此的平静、心灵是如此的安宁呢?原来是自己保留着一颗远离俗世的心。这几句语言朴实,却道出了他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赏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悠然闲适的抬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显示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与那些官场中人孜孜以求名利截然不同。,(写诗人高尚情致),山中的落日,回巢的飞鸟,都显得那样美妙,诗人从中体会乐趣。而飞鸟归巢自然勾起了诗人辞官归隐的联想。,山气日夕

6、佳, 飞鸟相与还。,(写南山美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由山中之景领会到人生真谛,但诗人并未明辨。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它。,(总结全篇),合作探究,探究: 1、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情,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感悟到的人生真谛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2、选出你喜欢的诗句读一读,谈谈你喜欢的原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物我合一,心和自然亲近。,“心远地自偏”,隐居重在精神上的自由,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焦距”调好,就可以“大隐隐于市”,处闹市若幽谷。,总 结:,这首诗是作者自叙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通

7、章意在心远二字,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从古高人只是心无凝滞,空洞无涯,故所见高远,非一切名象之可障隔,又岂俗物之所妄干。”(王士祯古学千金谱) 这首诗中,景、情、理三者巧妙结合,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当堂检测,一、背诵默写: 1、诗中借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作者恬淡高远心境的诗句是 2、诗歌中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 诗句是,二、下面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叙一转,写出了一种闹中取静的闲适之美。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问一答,写出了一种超尘脱俗的操守之美。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实一虚,写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空灵之美。 D

8、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出了一种暮鸟飞还的温馨之美。,三、请从这首诗中选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写下来,并简要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分析1分,情感2分) 答案示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虽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思想情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东篱采菊,抬头见山,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通过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大自然中悟到了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表达了诗人陶醉其中,悠然忘我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