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一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通过中国早期文明的演变发展使学生初步感知人类历史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2.时空观念:通过探究周灭商的具体时期、分析中国史前文化遗址和西周形势图帮助学生了解纪年方法和地理因素如何影响历史。3.史料实证:通过探究周灭商的具体时期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和方法。4.历史解释:通过分析西周定都的原因帮助学生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由来。5.家国情
2、怀: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感到骄傲,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事实上有两部分组成,一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二是早期国家的特征。所以本课的设计有如下方案:一是直接分两课来讲,一课讲中华文明的起源,突出考古材料的作用,突出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一课讲早期国家的特征,内容基本上就是原历史必修一的内容。一是突出重点来讲,相比较而言,早期国家的特征更为重要,那么就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早期文明遗址然后直接讲早期国家的特征。再有一种就是主题引导了,比如本课可以“礼乐文明的源起与演变”为主题来贯穿中国新石器时期文化和夏商周三代文明。【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
3、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授课过程】一、考古遗迹溯文明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家假定的一个时间区段,为考古学上的术语,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对早期人类历史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出现人类到青铜器的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5000至2000年左右。石器时代并不代表那个时候的人类只会使用石器;据近代考古出土大量的文化遗存表明,几千年
4、前的古人已经步入冶铸、稻作、制陶、纺织等文明时期。青铜、铁器为金属品,遗存几千年的较少;陶器、玉器可存时间长,出土的遗存较多。1.旧石器时代: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又被学者称为旧石器时代。石器,是人类最早制作的工具。开始学会制作工具也是人转变为猿的根本标志。而这种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又被学者称为旧石器时代。(1)遗址分布及特点事实上,除了我们刚刚介绍的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还有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200万年的重庆巫山人。 问:来看一下接下来这张图,思考一下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图中,分布既分散又集中,
5、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为什么呀?对,因为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因而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我们常常说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了。(2)旧石器时代生产生活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除了掌握了基本的打制石器的方法,还学会了用火。而这一技能的掌握,有着及其深远的意义。同学们试想,有了火,就有了光和热。利用光照明、驱赶野兽;利用热取暖,烧制食物。这对于今后的生活生产都十分必要。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存的主要特点:首先,毫无疑问生活年代都是在旧石器时代;其次,文化遗存主要发现地是地势相对平坦、水源充足的黄河长江流域;与此同时,在生产生活领域 他们能以打制方法制作简单工具并
6、用以采集渔猎,甚至部分地区开始学会用火,并且由于个体能力的相对弱小与原始环境的险恶,他们主要过着群居生活。2.新石器时代大约在距今一万年,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它有四大特征:农业产生,动物的驯养, 陶器的制作,磨制石器(不同于打制石器)的使用。而首要的特征就是农业的产生,使人 类从食物的采集者,一跃而为食物的生产者。人们定居下来,营造房屋,耕种土地,饲养 牲畜,食物来源有了可靠的保障。食物的生产包括对食物植物尤其是谷类的自觉栽培物质生产水平:石器打磨结合;大量使用陶器; 原始农业出现,开始饲养家畜 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第一次农业革命或新石
7、器革命。采集者依赖、适应自然;生产者利用、改造自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另一组图片,图一依旧是刚刚的三块石头,图二则是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器物:穿孔玉石斧,借此我们来对比一下新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的不同:生产工具形状 用途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较粗糙用于采集、渔猎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精细尖锐用于农耕生活很明显,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变了,用途也跟着变了。原先较为粗糙的打制石器只适用于采集与渔猎,而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变得精细,也迎合了农耕生活的需要。意义: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生产能力提高,人口增加,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社会发展程度:先是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出现
8、父系氏族社会(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分化)(1)遗址分布及特点新石器时代作为我国远古社会演进的重要阶段,已在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就有一万多处。很显然,同学们观察分布图后可以发现,它的分布特点可以用书本上八个字概括,那就是多元一体,中原核心。这里我们还是采用课本的体系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为前期和后期。我们可以看到,在新时期时代早期,也就是距今7000-5000年前的时段内,主要有三个代表性文化,分别是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和长江下游地区的河姆渡文化。在原始农业方面呈现出北粟南稻的格局,在手工制作方面,仰韶文化的彩绘陶器和河姆渡文化的养蚕缫丝技术都让人惊叹不已,而到了距今约
9、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以“蛋壳陶”为名的龙山文化所替代。同时期的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也都出现了精美玉器和大规模祭坛。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而这种文明的进步恰恰体现在由制作工艺改善而带来的原始农耕和聚落的逐渐发展。(2)新石器中期(距今7000-5000年)六大文明区系出现,南北两大农业体系形成。六大文明区系出现: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六大区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南北两大农业体系形成:黄河中上游的仰
10、韶文化时期,粟是主要栽培作物;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居民种植水稻、养蚕缫丝。(3)新石器时代生产生活的进步(原始农耕与原始聚落)说到原始农耕,也就是农业的起源,它产生于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而产生的标志便是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南稻北粟格局的形成。它的出现,具有深远意义与影响,一方面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而与此同时,生产能力提高,逐渐形成了最初的农耕聚落。正如课本上所述的姜寨聚落,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此时的早期农耕聚落生活有着十分突出的特点,那就是集体生产、平均分配,而这恰恰体现了母系氏族社会生活的主要色彩。 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耕聚落也有所变化,特别是从良渚玉
11、琮和陶寺遗址中我们可以发现:私有制和社会等级开始出现,甚至由于各个地区发展状况不同,凌驾于部落和聚落之上的政治实体也初具雏形。而这也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阶段特征。提醒:农耕聚落1.早期农耕聚落生活的特点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1)血缘为纽带,是向心力很强的生产单位。(2)是一个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血缘共同体,还处在农业起源的最初阶段。2.农耕聚落的发展处于父系氏族社会阶段(1)早期社会原始平等的关系已经被破坏,私有制出现;(2)贵贱有别、高下有序的社会等级出现;(3)部族间已经出现剧烈冲突,凌驾于部落和聚落之上的政治实体出现。合作探究:新旧石器时代的根本区别又表现在哪里呢? 磨
12、制工艺与原始农耕的出现新石器时代的人与他们旧石器时代的前辈在两个方面有所不同:一方面是新石器时代的人不再用打制法,而是用磨制法来制作石器;另一方面是他们食物来源的大半或全部都是靠栽培植物和畜养动物,而不是靠狩猎或采集去获得的。而在这两个方面的变化中,后者尤为重要。合作探究: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特点:A.遍布南北,分布范围广,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B.遗址分布:分布广泛,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之所以取得长足发展并取得文明中心的地位,首先得益于它以平原、河谷与山间盆地为主,沃野千里、河流纵横、交通便利,而且位于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央,可以广泛接触周边文化并吸取营养。而南方
13、暖湿的气候利于作物成长,但也造成森林密布、沼泽遍布,在人烟稀少且以使用木石工具为主的条件下,农田的垦辟比北方更难。此外,南方地势复杂,多高山大壑,山河阻隔,不利于它们的交流与整合。 二、神话传说探起源从部落联盟到国家的建立这一目主要讲述在中国,国家的诞生问题。我们知道氏族社会又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时间的划分是一万年前,农业的产生。一个氏族大约只有50人,类似于我们现在祖孙三代的所有人口居住在一起的情形。部落则是由相邻的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氏族组成,由于经常来往和通婚而形成,人数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那么,部落是怎样发展到国家的呢?学术界有各种说法,比如治水社会说、战争说、
14、阶级斗争说、商业贸易说等。正如很多学者指出的,“国家形成的动因探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多方面因素共同的推动才使国家得以形成和发展。而且不同的文明区,国家及文明发生的原因既有相同之处,也必会存在巨大的差别。”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是指夏、商、周三个王朝的统治特征(周朝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放在西周 表述)。从石器时代到西周、文献资料缺乏,考古材料的作用非常突出,但如果没有传世 文献的帮助,考古材料的价值也无法充分发挥,因此我们需要知道它们两者在历史研究中 的不同作用。文明的标志众说纷纭,普遍的看法是应包含国家、金属、文字、城市等要素,而国家组织的出现尤为重要,恩格斯认为“国家是文明时代的概括”。 金属工具
15、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志。让我们走进三皇五帝与夏商周,感受早期国家的政治魅力。国家产生的两大条件 阶级分化的出现:私有制产生墓葬规模与居住规格等差异公共权力的设立:军事民主制内部分化与外部战争的加剧 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建立。阶级或阶层的出现是国家这一管理机构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则是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的本质特征。 王震中文明与国家东夷民族的文明起源1.三皇五帝和禅让制的传说有人说,禅让制是中国历史最温柔的政治谎言,禅让制的真相是什么呢?活动设计:阅读下列材料,如何看待禅让制的传说。材料1 尧舜禹的所
16、谓禅让,只是尧典和尚书作者的想象之辞而已。韩非子在说疑中尖锐的指出:“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竹书纪年也重申了这一险恶的政治事实:“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父子不得相见也。”广弘明集进一步描述此类政变的细节:“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今见有囚尧城。”因此,荀子痛斥所谓禅让制“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是陋者之说也”。朱大可:华夏上古神系材料2 在关于伟大人物们的传说中,事实和神话传说的混合,证明着带有怪异性虚构的传奇却能具有历史事实的基础。英爱德华 泰勒:原始文化如何看待远古传说呢?远古传说是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
17、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面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也蕴含着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 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这要从两个方面去对待。一方面,不能把传说当真实的历史,否则就失去了历史学的真实性、科学性。另一方面,又不能用历史事实去衡量远古传说。科学的做法是,从神话传说中找出合理的部分,从点滴中寻找历史的真相。 三皇: 燧人氏钻木取火 伏羲氏发明网、陷阱、原始的烹调、八卦 神农氏为我国农业始祖和医药始祖五帝: 黄帝黄河中上游部落首领,联合炎帝组成炎黄部落联盟 颛顼、帝喾尧、舜中原部落联盟首领 “万邦时代”从黄帝到尧舜禹时代,持续了几百年。他们的部落在黄河流域一带,
18、吸收夷人部落与 羌人部落,结成新的部落联盟,自称“华夏”。唐代的经学家孔颖达关于左传的注释, 是这样解释“华夏”的:“华夏为中国也。”在古人心目中,“华夏”是“中国”的同义 词。这是因为,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先民自称“华夏”,而把周边的人民称为“蛮”、“夷”、 “戎”、“狄”;“华夏”位居中禅让制:尧-舜-禹、是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2.传说中的朝代夏朝(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1)政治制度国家治理王权:王位世袭制。活动设计:阅读下列材料,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的表述?材料: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
19、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记载:或曰:“禹荐益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于益。启与交党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对历史有不同的记述。史记夏本纪应是来自于夏朝官方的说法。战国策的记载则站在民间的立场。中央:设有专门的机构与职官,直接统治。地方: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实质上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基层:聚族而居。(夏商周均是如此)(2)政治变化从部落到国家,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发生了哪些变化?从部落联盟到早期国家;从民主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国家性质从天下为公到家天下;权力传承从传贤到传子。国家与氏族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
20、一是国家按地域划 分居民,而氏族的划分却依据血缘关系。二是国家已有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即 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暴力机关,而氏族所有的却是民主管理机关。人类历史上最早 出现的国家是奴隶制国家。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的,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拓展:关于夏朝存在与否?一说,存在。夏的核心区域就在豫西和晋东南部。首先,在文献资料方面,尚书诗经和夏本纪里均有记载。与此同时,在考古成果方面,河南二里头遗址
21、也很有可能被证明是夏文化遗存。一说,根本不存在。至今尚未发现像商周那样用甲骨文、金文来记录当时史实的材料。发展拓展:关于启的继位?一说,伯益让位于启 孟子万章上史记夏本纪一说,启以武力夺权 竹书纪年战国策燕策一 史记燕召公世家天问尽管启自身功绩威望不如伯益,部落里理所当然的推举掌管山泽、调驯鸟兽的伯益为继任者。可是由于启的父亲禹和他爷爷鲧的功绩太深入人心,群众基础扎实,而本身家族的势力也很强大,在当时的情况下,诸侯都离开伯益的地盘到启的地盘去了,大臣和百姓都支持启做领袖。这就表明当时传统习俗已被新的价值观念取代,禅让习俗受到严重的冲击,王权的观念已经产生。三、文字记载揭面纱商和西周的政治经济文
22、化1.殷商(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A.政治制度国家治理王位继承:前期为兄终弟及,后期为典型的父死子继。活动设计:阅读下列材料,思考:为什么要兄终弟及?为什么又改为父死子继?材料1:据学者的考证,早商时期,王位的继承主要还是兄终弟及的方式,自武丁以后,则施行父子相承为主、兄弟相继为辅的王位继承法。王家范等人著:大学中国史材料2:史记殷本纪说,中丁以后,废嫡而立诸弟子,诸弟子或争相代立,殷有九世之乱。中丁到武乙凡九世,九世之乱就是长兄的儿子和弟的儿子争位之乱。自武乙至纣凡四
23、世,废除了兄终弟继制,确定传子制。商朝初年实力弱小,周边方国实力强大,统治者必须富于经验,精明强干。在古代人的寿命短促,如果统治者能力素质差,国家治理就会出现严重的危机。所以,商朝前期实行兄终弟及。但兄终弟及会使有资格继承王权的人数多,在人性自利的情况下,兄弟之间和子侄之间就会内斗,反而不利于政治的稳定。最后,不得不实行传子制。中央:商王之下设有尹与各类事务官,实行世官制度。(贵族政治)商王朝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又称阿、保、尹。王朝高级官吏统称卿士。另外有:掌占卜、祭祀、记载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祷鬼神的祝,掌记载和保管典籍的作册(又称守藏史、内史),武官之长的师长,乐工之长的太
24、师、少师。地方: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间接控制的方国和诸侯。商朝势力范围以内和以外分散有许多远较商族落后的方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西北和北方的舌方、鬼方、土方和羌方。 这些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是完全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外服以至外服以外的方国,其经济多较商落后,故而也不时进入王畿抢掠。终商一代,与方国的战争十分频繁。B.经济:土地制度:土地国有,不得买卖。(官方说法是奴隶制土地国有制)材料:孟子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孟子 滕文公上,这种助法,按照孟子的看法,就是画地面为井字形
25、,分为九区;八区分配于八家之民,称曰私田;其中之一区,八家合力耕作,谓之公田。也就是说,商代实行劳役租助,要求农人助耕公田,收获皆为统治者所得。所以,赵岐孟子注云:藉,借也,借民力而耕公田之谓也。郑玄注礼记王制中的公田藉而不税时也说: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美恶取于此,不税民之所自治也。生产工具:主要是复合木石工具,青铜农具很少。商朝时中国青铜铸造业发达为什么发掘出的青铜农具很少?一是贵,青铜农具珍贵,用旧了的青铜农具可以改铸,不可能随便遗弃。二是质地较软,青铜农具容易卷口,不便于农耕。总之,青铜农具的性价比不高。三是青铜农具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青铜器不一样,不常作陪葬品,因而青铜农具的遗存很
26、少。手工业:主要是青铜铸造。商朝时期,青铜铸造业十分发达,为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商朝统治者十分重视青铜制作。著名学者张鸣认为:“在夏都和殷都遗址,青铜制造的作坊都设在王宫内,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对于那些没有掌握制作技术的邦国来说,这种能力不啻来源于神灵,拥有这种能力就意味着得到神的眷顾。赐予诸侯和贵族的礼器,不仅是联系宗主和诸侯间的物质纽带,也是精神纽带,它意味着一种精神的征服。所以,商朝的青铜器基本以各种礼器为主,尽管代价巨大,但依然要坚持不断的制作而且赏赐给方国。”C.文化:政治理念:商代统治者尚鬼、尊神,依据上帝鬼神的意志治理国家。礼记表记这本书中写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
27、鬼而后礼。”据商代的甲骨资料来看,殷商时代的万物崇拜依旧盛行,信仰对象包含大自然的各方面,例如:河神、山神、日月星辰、地神等对象。比较特殊的是,商人对帝的信仰。帝是商人心中的最大神,地位最高、权力最大,也是社会秩序的主宰。这种一元(帝)多神(自然神衹)的信仰模式,与现实世界的王权政治相仿。人世有君王统治百姓,在自然界有帝统治自然神衹,但帝的能力和权威更凌驾世间君王之上,他是一切万物的主宰。所以,这种宗教信仰一方面宣扬君权神授,加强了王权,另一方面也可以以神权约束王权。甲骨文和金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
28、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千余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铜器上的铭文,字数多少不等。所记内容大多是颂扬祖先及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2.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1)政治制度国家治理分封制:天下归周A、含义:周王室把王幾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为诸侯以镇守疆土,保卫王室的制度。诸侯的权利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再次分封;诸侯的义务有镇守
29、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武王克商以后,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来的统治地区,又征服了四周的许多小国。但如何牢固控制东方的大片领土,成了武王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于是,他采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B、作用:政治: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文化:推动文化的交流,促进民族融合,形成了天下一家的观念。消极:诸侯的权力大,独立性强,容易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宗法制天下归宗A、含义:字面含义是指家族和宗族集团的法律规范。宗法制是以血缘亲疏和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主要适用于贵族阶层,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
30、子以贵不以长。还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宗法制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确立于夏,发展于商,完备于周,衰落于春秋战国,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宗法观念残留至今。历史上,法家大力打击,宋明理学大力提倡,新文化运动严厉批判。B、作用: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宗法制的作用,也需要辩证地看待,正如张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中所说,“这种继承制度,使得人在社会上的身份地位,基本上是由其出生时的位置决定的,这样的好处是等级结构稳定,坏处是制度没有选贤机制。”所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不能选贤任能,
31、适应不了诸侯竞争渴求人才的需要。礼乐制(天下归仁)A、含义: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的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它的名目繁多,有吉礼、嘉礼、凶礼、宾礼、军礼等。它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如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乐舞数量也有差异。礼乐制度自周公制定后,任何人都不能修改。周王有权惩罚违礼的贵族。B、作用: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商周时期依然存在一些原始民主的遗风。 商周政体中,原始民主遗存对君权有制约作用,国家遇重大问题时,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
32、见,国人可以通过舆论干预朝政。 (2)经济:土地制度:土地国有,不得买卖。(井田制)教科书上说井田制是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这种观点鲜有人认同。现在学术界主流认为是农村公社土地公有制或者贵族领主庄园制,具有二重性。也有学者否认井田制的存在,如黄现璠说道:“周为施行井田制,大前提必须是天子有充分土地,以及中央权力健全集中,而周于此两点未之能行,则井田制之实施,不知从何说起。”农业工具:主要是复合木石工具,青铜农具很少。手工业:西周手工业部门多,分工比商代更细,有百工之称。西周时期一些主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都有比较显著的进步。青铜器铸造仍然是手工业生产的重要部门。西周青铜器铸造的地域分布,比商代要广泛
33、得多。周王室和诸侯公室,乃至一般贵族,都拥有规模大小不等的铜器铸造作坊,乃至影响到比较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因此,这个时期的青铜器,既有共同的风格,又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某些地方性的特色。经济制度:工商食官。周王室和诸侯公室都拥有各种手工业作坊,这些作坊和工匠,都由官府管理。大部分商业也由贵族、国家垄断。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私营工商业。诗经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诗句就反映了一般自由民以家庭手工业产品相交换的情景。只是民间的贸易活动一般数量较小,大都以物易物,相互交换一些日用必需品。(3)文化:治国理念:敬天保民思想。周灭商后,周公在总结商朝灭亡的教训时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34、、“天命靡常”。强调只有实行德政,才能长期获得人民的拥护。周公认为君王必须爱护人民,保护人民,使人民能过安宁的生活。他总结商亡的教训,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正式实施了“德治”主张。教育制度: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西周已有较发展的教育制度。在国人乡里中设立的学校,称为庠(一说称序),教授知识技艺。贵族子弟的教育更为完备,专设有小学、大学。贵族子弟满八岁入小学,到十五岁成童时入大学。周礼有师氏、保氏两官,从他们的职掌看,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行、技艺和仪容等方面。技艺兼及文武,有礼、乐、射(射箭)、御(驾车)、书(文字)、数(算术),称为六艺。【合作探究】中国早期国家的基
35、本特征政治: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神权下降,民本思想产生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同构,注重历史传承 中央权力逐渐加强,但尚未形成集权经济:土地国有,集体劳作 青铜铸造发达 农具以石木为主文化:礼乐制度 象形文字 天下开始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本课小结】从夏后氏比较笼统的霸权,经过商人同心圆布局的统治机制,最后到西周的封建网络, 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促使“中原”成为中央政权的基地,而又以同心圆的方式扩散其势力于 各处。整个中国是一个“天下”,“天下”没有边,也没有界线,有向远处扩散而逐渐淡 化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不一定是统治的权力,而是通过文化交融而构成的一个新 文化,其中包含了各种地方文化。将各种地方文化吸纳人中原文化,“天下”的文化多元 而渐变,共存而不排他。这样一个核心,加上其放射的影响力,终于形成了后世的“中国”。 于是,即使在古代各地的居民原来可能是有不同基因的族群,经过此布局,实际上所谓的 “中原”居民,已经是来源复杂的体。“中原”向四周扩散,又不断混合,终于熔铸为一 人数众多的文化、经济、政治共同体。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