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同步测试--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同步测试--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4课同步测试1.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发生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 光绪帝主持,史称“百日维新”C. 变法失败后措施全部废止D. 八国联军侵华是其主要原因2.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材料揭示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A. 触犯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B. 变法推行操之过急C. 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D. 变法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3.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始于甲
2、午中日战争失败。依据学者观点, “觉醒”应该始于( )。A. 太平天国运动B. 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D. 义和团运动4. 据统计,梁启超所办的时务报在1896年销量达到7000多份,次年销量高达12000份,最高时竟然达到17000份,出现了“举国趋之,如饮狂泉”的局面,连万国公报的主笔林乐之都称赞其“议论明通,识解超卓”。时务报的畅销A. 使宣传西方思潮成为主流B. 为维新变法的开展创造了舆论氛围C. 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传播D. 使维新运动具备了广泛的社会基础5. 王安石在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中指出:“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善理财者,民不益赋而国用饶。”这说明王安石
3、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 调控国家经济开辟政府财源B. 控制地方财富加强中央集权C. 增加军费开支解决边患问题D. 扩大民间税负支撑财政运转6.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世济变之才,在康有为等人的建议下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据此可知( )A. 选官制度发生根本改变B. 局势推动官制变革C. 清政府积极进行改革D. 经世致用成为主流7. 王安石推行变法期间,苏轼在给宋神宗的上书中说。:“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
4、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据此可知他们()A. 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B.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中肯C. 借机反对王安石变法D. 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8. 李喜所在梁启超对戊戍变法的反思中指出,从维新派本身寻求失败的原因,是从枝节上来找,自然进入了误区;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失败。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A. 变法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群众B. 变法措施过于全面,进程过于激进C. 有利于改革成功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D. 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戊戌政变发生9. 钱穆指出:“王安石的新法之招人反对,根本上似乎
5、还含有一个新旧思想的冲突亦可说是两种态度之冲突。此两种态度,隐约表现在南北地域的区分上。新党大率多南方人,反对派则大率是北方人。”据此推断A. 经济的发展程度影响政治观念B. 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C. 变法措施加重了北方人的负担D. 变法集团内部出现了分裂倾向10. 清末废除科举制的举措加速了儒学的解体,使儒学失去了基本的信仰群体。人们因挣脱了制度文本的约束,心灵获得极大的解放,各类主义涌现,思想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这说明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 )A. 加快了清末立宪运动的进程B. 促进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C. 为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条件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11. 三国两晋
6、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出现了几次局部的统一 出现了民族交融士族形成左右政局的力量 北方政权逐渐强大A. B. C. D. 12. 庆历四年(1044)五月己丑,宋仁宗下诏曰:“省河南府颍阳、寿安、偃师、缑氏、河清五县并为镇。逐镇令转运司举幕职、州县官使臣两员监酒税,仍管勾鞭火公事。”该诏令旨在()A. 加强中央集权B. 顺应商品经济的发展C. 强化君主专制D. 缓解冗官冗费的问题13.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 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7、B. 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 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14. 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A. 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B. 借变法之机剥夺了三司财权C. 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D. 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15.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A.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C. 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影响D. 各自代表
8、不同的阶级利益16. 王安石周公论载:“立善法于天下者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者则一国兴。”据此王安石变法中“善法”的出发点是()A. 推动社会转型B. 加强中央集权C. 整顿官僚机构D. 实现富国强兵17.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形成了十数个地域文化,如河北地区的燕赵文化、山西的三晋文化、内蒙古地区的草原文化、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等,这些地域文化同中有异、异中见同。这反映了()A. 诸侯纷争B. 中原文化中心地位C. 百家争鸣D.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18. 陈寅恪先生指出:“从北魏前期崔浩与鲜卑贵族的冲突来看,似乎汉化与鲜卑不能相容。因此,孝文帝推行汉化,目光落到了如何使鲜卑贵族与汉
9、人士族合而为一,不仅使鲜卑贵族有政治地位,而且使鲜卑贵族有社会地位。”材料反映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 维护本民族本阶级的利益B. 促进民族交融C. 提高鲜卑族的地位D. 推动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19. 北魏在平定中原后,政府把人民迁移到平城周边并分给他们土地,实行“计口授田”;太武帝时期推行劝课农桑的政策;孝文帝时期实行了均田制,将无主荒地分给农民耕作,农民得到土地后,向国家交纳赋税。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北魏豪强地主加强对农民人身控制B. 发展农耕经济是北魏长期国策C. 农民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得到满足D.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得以确立20. 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潮流,
10、该潮流的发展对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A.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 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C. 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D. 为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宋代铜钱铸造量为历代之最,但民间常出现无钱可用的“钱荒”现象。铜钱的大量外流使北宋朝廷以严厉的刑罚展开“钱禁”,即严禁铜钱外流及毁钱铸器,但收效不大。王安石变法后,解除了“钱禁”。他认为,开放“钱禁”有利于物资流入,以此“理财”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王安石废除“钱禁”后,铜钱毫无阻碍地外流,毁钱铸器的现象更为严重。“钱荒”现象更趋严重,百姓售出自己的大部分产品,仍不足以缴纳官
11、府的免役钱。至宋仁宗年间,宋廷恢复了“钱禁”法令。据汪圣铎两宋货币史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出现“钱荒”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解除“钱禁”失败的历史教训。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并结合时代背景,评析梁启超的
12、观点。(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结合所学可知,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是18511864年,故A项错误。B.戊戌变法是在光绪帝主持,史称“百日维新”,故B项正确。C.戊戌变法失败后部分变法内容被保留,如京师大学堂,故C项错误。D.戊戌变法的主要原因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故D项错误。故选B。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B.根据题干中王安石推出的一系列措施所间隔的时间上可以看出,王安石推行变法有些操之过急,会导致广
13、大百姓难以接受,这是其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故B正确。ACD.三项所述题干均无提及,故排除ACD。故选B。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C.依据题干“中国觉醒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沉重激发了国人的救亡行动。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宣布实行变法,史称“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民族的觉醒,故C正确。AB.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851年1864年;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1895年甲午战败,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因此与题干“甲午
14、战争后”无关,故AB错误。D.义和团运动是发生在19世纪末的一场广泛群众性反侵略运动,晚于戊戌变法,故D错误。故选C。4.【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维新思想的传播,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B.时务报销量长期居高不下最高时竞然达到17000份,结合1898年变法维新运动的开始,根据题目中“举国趋之,如饮狂泉”“议论明通,识解超卓”等信息可知,维新思想的传播为维新变法的开展创造了舆论氛围,故B正确。A.“主流”一词表述太过绝对,故A项错误。C.梁启超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主要宣传君主立宪思想,故C项错误。D.变法维新运动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故D项错误。故选B。5.【答案】A【解
15、析】略6.【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有志之士呼唤改革,于是有了维新变法,改革选官制度,增设经济特科等,故B项正确。A.发生“根本改变”说法错误,故排除A。C.清政府迫于局势进行改革,是被动的,而非主动,故排除C。D.通过题干无法判断经世致用是当时的主流,故排除D。故选B。7.【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C.依据题干可知,苏轼认为商鞅变法导致秦朝快速灭亡,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损害了人民利益,体现他们都借机反对王安石变法,故C正确。A.“完全”说法
16、过于绝对,王安石变法过程中确实出现了损害人民利益的现象,故A错误。B.苏轼只看到了商鞅变法的消极影响,评价并不中肯,故B错误。D.根据材料可知,苏轼和司马光都对变法持否定态度,没有看到变法的进步性,不能说“实事求是”,故D错误。故选C。8.【答案】C【解析】略9.【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南方经济相对发达,新党多出自南方,而反对派多出自北方,说明经济的发展程度会影响到政治观念,故A正确。B.题干涉及到变法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的内容,故B错误。C.题干没有涉及到加重北方人负担的内容,故C错误。D.题干反映的
17、是新法的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出身地域,不是变法集团内部出现分裂,故D错误。故选A。10.【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C.从材料题干“各类主义纷纷涌现,思想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乱象”中可以看出,清末废除科举制后思想界乱象纷呈,各类主义纷纷出现,说明科举制度废除后思想界出现日趋活跃的局面,这位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故C项正确;A.项的叙述与材料的主题不相吻合,预备立宪这股潮流在废除科举制之前已经存在,科举制度的废除对清末预备立宪的影响很小,故排除A。B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于1894年,辛丑条约签订后逐渐进入高潮,B项从时间上不符
18、;D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故排除BD。故选C。11.【答案】D【解析】略1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庆历新政,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D.诏令的主要内容为庆历新政的“并省县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中期“三冗”问题日益凸显,该措施可以裁撤一部分官员,缓解当时的冗官冗费问题,故D正确。A.宋代在中央和地方均实行职多官制,层级较多,通过官员之间互相牵制以加强中央集权。该措施反其道而行之,并不为加强中央集权,故排除A。BC.题干主要内容为地方政治制度的变革,与商品经济、君主专制无关,故排除BC选项。故选D。13.【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要求运用所
19、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D.通过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北魏迁都洛阳的目的是很多的,但是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巩固统治特别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可见其“迁都”的根本目的要从加强统治的角度来进行考虑,故D正确。ABC.三项所述均在题干信息中无体现,不符合题意要求,故ABC错误。故选D。14.【答案】D【解析】略15.【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甲午战争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1895年,甲午战败,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出现了改良维新、反清革命和实业救国三种途径,故A项正确。B.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
20、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故B项错误。C.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影响是外部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D.三人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故D项错误。故选A。16.【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D.依据“立善法于天下者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者则一国兴”可知,王安石认为好的立法与国家发展振兴大有益处。由此可知,王安石的立法是出于国家发展角度而言,即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故D正确。A.北宋时期并未出现社会转型的趋势,表述错误,故A错误。BC.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是国家发展的一个侧面,不能作为王安石变法的出发点,故BC错误。故选D。17.【答案】D【解析】【
21、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明发展的特征,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D.从题干中的“十数个地域文化”“同中有异、异中见同”可以看出,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故D正确。ABC.AC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B对题干信息解读片面,故ABC错误。故选D。18.【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根据“不仅使鲜卑贵族有政治地位,而且使鲜卑贵族有社会地位”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本民族本阶级的利益,故A正确。BD.这两项是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不是目的,故BD错误。C.题干体现的是鲜卑贵族有社会地位,并不是提高鲜卑族的地位,故C错
22、误。故选A。19.【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题干与北魏“豪强地主加强对农民人身控制”无关,故不选A。B.北魏政权进入中原后,迁民平城,分给他们土地,到太武帝推行劝课农桑的政策,再到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反映出发展农耕经济是北魏长期国策,故B正确。C.题干不能说明农民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得到“满足”,故不选C。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确立,故不选D。故选B。20.【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要求结合所学解读题干信息。【解答】D.依据材料“对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北魏
23、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以后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故D正确。ABC.三项虽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但均不符合“对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排除ABC。故选D。21.【答案】(1)铜钱大量外流;民间熔钱铸器严重;商品经济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铜产量跟不上需求等。(2)对改革复杂性认识不足;缺少配套措施;经济思想不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等。【解析】(1)本题考查北宋出现“钱荒”的原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铜钱的大量外流使北宋朝廷以严厉的刑罚展开钱禁,即严禁铜钱外流及毁钱铸器”并结合所学可得出,铜钱大量外流;商品经济发展,货
24、币需求量增加;铜产量跟不上需求等。(2)本题考查王安石解除“钱禁”失败的历史教训,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他认为,开放钱禁有利于物资流入,以此理财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铜钱毫无阻碍地外流,毁钱铸器的现象更为严重”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对改革复杂性认识不足;缺少配套措施;经济思想不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等。22.【答案】梁启超认为思想自由是文明进步的主要原因。这个观点看到了思想自由的巨大意义,但过分夸大了思想自由的作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思想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梁启超认为思想自由是文明
25、进步最重要的原因,缩小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夸大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剧,各种救亡图存的思想主张虽然日益传播,但中国人仍普遍处于守旧和愚昧状态,这种思想状态成为中国进步的巨大障碍,而且新思想的传播遭到顽固守旧势力的反对甚至镇压。为促进新思想的传播,唤醒国人,解放国人思想,梁启超特别强调思想自由的重要性。【解析】本题考查梁启超思想,要求结合所学分析解读材料和回答问题。根据材料“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和所学可知,梁启超认为思想自由是文明进步的主要原因。运用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并结合梁启超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评价即可,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第11页,共12页